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的认识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教科书P73第4题,完成教科书P75“练习十四”中第5~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倍数、因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概念,掌握2、3、5倍数的特征,建立一定的数感。
2.通过对有关概念整理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知识结构,进一步完善知识网络图,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3.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复习因数及倍数的概念,使其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
能用知识网络图整理所学的知识,并理解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游戏情境,揭示课题
师:下面我们就玩一个“猜年龄”的游戏。谁来猜一猜老师今
多少岁?(指3名学生进行猜测)
师:这样猜下去,很难猜中,老师给你们点提示吧!(出示课件)
【学情预设】学生会猜出老师的年龄是32岁,因为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它最小的倍数就是它本身,最小的质数是2。
师:刚才猜年龄的游戏与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有关系?(因数和倍数)这节课我们就对“因数和倍数”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
教学笔记
课题:数的认识(2)]
【设计意图】猜年龄的游戏的引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
二、回顾整理,建构因数、倍数知识网络
1.因数、倍数的含义。
提示学生可以举例来说明。
【学情预设】预设1:15÷3=5,3和5是15的因数,15是3和5的倍数。(学生也可能举出其他类似的例子。)
预设2:b和c都是a的因数,a是b和c的倍数。
师小结: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说一个数是因数或倍数。
2.引导回顾,完成知识网络图。
师:回忆一下,关于因数和倍数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适时板书:自然数、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1)教师引导整理有关倍数的概念。
师: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征?你想到哪些数的倍数的特征?
【学情预设】预设1: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预设2: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或8。
预设3:3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预设4: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
课件配合出示2、3、5倍数的特征。
师:由2的倍数想到了什么?(偶数和奇数)什么是偶数?偶数
的个位有什么特征?什么是奇数?奇数的个位有什么特征?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偶数的个位上是0、2、4、6、8;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奇数的个位上是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学生在表述因数与倍数的含义时,要注意学生表述的严谨性,如果学生出现“15是倍数”“3是因数”时,要给予纠正。
1、3、5、7、9。
师小结:按2的倍数把自然数分为:偶数和奇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作相应的板书:
(2)教师引导整理有关因数的概念。
师:想不想尝试一下,自己梳理有关因数的知识呢?
【学情预设】预设1: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预设2: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预设3:合数有两个以上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还有其他的因数。)
预设4: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3)整理知识网络图。
师:你能用一个知识网络图来表示因数、倍数、偶数、奇数、质数、合数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独立整理、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设计意图】用网络图梳理概念,有序地回顾和复习相关知识,使学生在回顾知识的同时体会到知识间内在的联系,很好地帮助学生区分和记住这些概念。让学生知道了用网络图来整理知识的方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复习课的重要环节是引导学生理顺知识的内在联系,不应单纯地对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而是应通过复习使他们有新的提高。例如将原先学习的一些概念和知识联系起来,使之形成整体性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
法,同时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3.完成练习。
课件出示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订正。
课件出示正确解答。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的质数、合数、奇数、偶数。
三、复习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知识
1.公因数、公倍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
课件出示习题。
【学情预设】预设1:36和54的公因数有1、2、3、6、9、18,最大公因数是18。
预设2:36和54的公倍数有108、216……最小公倍数是108。
师小结: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都只有一个,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两个数的公因数都是它们最大公因数的因数,两个数的公倍数都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师:如果a÷b=c(a、b、c均为整数,且b≠0),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什么?最小公倍数是什么?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当a是b的倍数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b,最小公倍数是a。
2.用公因数和公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课件出示习题。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注意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学生可能用列举法、画集合图法、短除法,可以让学生展示、交流不同的方法。
学生思考并解答后交流。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要求64和96的最大公因数。可以用短除法来求。
(2)完成教科书P75“练习十四”第9题。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
【学情预设】对于能力稍弱的学生,可以尝试、猜想得出答案并验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明确要求“这箱苹果有多少个”,就是求40~50之间比8和10的公倍数多6的数是多少。先找出8和10的最小公倍数40,再加上6,得到这箱苹果有46个。教师还可以把题目中的信息“一箱苹果有40多个”改成“一箱苹果有80多个”,得到这箱苹果有40×2+6=86(个)。
【设计意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复习有关公倍数、公因数的知识,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回忆,并能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当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巩固练习,加深概念理解
1.完成教科书P75“练习十四”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
【学情预设】这一组判断题涉及学生易错易混的概念,在判断正误时要注意让学生说出理由,用相关概念或举反例的方法说明。例如“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可以举出反例“2是偶数但2是质数”来说明理由。
2.完成教科书P75“练习十四”第5题。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学情预设】首先引导学生有序写出所有的两位数,再根据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特点以及2、3、5倍数的特征来解决问题。
3.完成教科书P75“练习十四”第7、8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教学笔记
【学情预设】第7题:这是一道找规律填数的问题,填数时可以让学生按照规律多写一些数,不难发现第一列数越来越接近1,第二列数越来越接近0,让学生感受极限思想。
第8题:学生可能会用多种方法比较这些分数的大小,例如通分、将分数化成小数,注意引导学生找出这类数的特点,利用转化的方法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方法。通过观察、思考,紧密结合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丰富学生对规律的感性认识。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能把所学的知识有条理地整理成知识网络图,对六年级学生来说是重要且必要的技能。采用小组合作整理的学习形式,降低了整理的难度,学生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中,思维得到开拓,
教学笔记
智慧得到碰撞。这节课中的概念极易混淆,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予以强化、辨别。
作业设计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20÷4=5,那么4叫因数,20叫倍数。 ( )
2.两个质数一定是互质数,两个合数一定不是互质数。( )
3.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一定是6的倍数。 ( )
4.所有偶数(0除外)的最大公因数是2。 ( )
5.两个不同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大于最大公因数。 ( )
参考答案
二、1.× 2.× 3.× 4.√ 5.√
教学笔记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6 整理与复习1 数与代数数的认识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6 整理与复习1 数与代数数的认识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习反馈,系统梳理,针对练习,巩固练习,拓展延伸,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的认识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的认识第1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习反馈,系统梳理,针对练习,3个一,巩固练习,拓展延伸,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比和比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比和比例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导回忆,揭示课题,复习正,综合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