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教案及反思
展开完成教科书P43~44“练习九”第1~3、5、7~9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复习巩固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组织交流,不断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合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
1.背诵7~9的乘法口诀,并依据乘法口诀说出对应的除法算式。
可以一组背乘法口诀,一组说除法算式,轮换进行,让所有学生注意力集中。对表现好的组予以表扬、奖励。
注意:有的算式依据乘法口诀可以对应两道除法算式,有的算式只能对应一道。
2.完成教科书P43“练习九”第1题。
全员参与,以开火车的形式完成。
请注意倾听,并帮同学纠错。
3.完成教科书P43“练习九”第5题。
先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
师:请读读题,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个迷宫的规则是什么?
【学情预设】从入口开始,第一个算式是32÷8,想“四八三十二”,所以第一个算式的商是4,那么第二个算式的除数就是4,所以只能走28÷4,依次进行。中间有岔路,教师可加以引导,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完成教科书P44“练习九”第7题。
独立完成,看谁做得又快又对。在要求准确性的基础上对速度也要有要求,同时注意易错题的收集。
【设计意图】第一组直接计算,渗透了集合中的数经过乘或除的运算后得到另一个集合中的数的内容;第二组在第一组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步运算,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这个过程。同时促使学生养成细心的习惯,体会一步错就会步步错。
5.完成教科书P44“练习九”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要求准确。
【设计意图】本题要求学生用运算符号连接所给的3个数,需要全面观察后再选择,对学生的要求较高。这个题目可以培养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解决问题
1.完成教科书P43“练习九”第2、3题。
独立完成,并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教学笔记
【学情预设】第2题:一张电影票8元,要求40元能买多少张票,也就是看40里面有几个8,用除法计算。想(五)八四十,所以40÷8=5,能买5张。
第3题:一根28米长的绳子,每7米分成一段,要求可以分几段,也就是看28里面有几个7,用除法计算。想(四)七二十八,所以28÷7=4,可以分成4段。
要求学生清楚地表达解题思路及计算过程。
2.完成教科书P44“练习九”第9题。
(1)读题,找出数学信息和问题。“优惠”“便宜”“原来”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独立思考解决方法,同桌之间讨论后汇报。
【学情预设】求促销的面包每个多少元,就是求27里面有几个3,用除法计算。求每个比原来便宜多少元,就是用原来面包的单价减去现在面包的单价。
(3)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学情预设】27÷3=9(元)10-9=1(元)
促销的面包每个9元,每个比原来便宜1元。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练习内容相对新授课来说加大了难度,不仅让学生有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求学生说清楚所有的环节。连续两问更是在读题、审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多采用生生互动的方法,不过多帮扶。
三、提升练习
1.完成教科书P44“练习九”思考题。
学生认真审题后,独立完成。
【教学提示】
思考问题要全面。可列表解决,会更清晰。
师:“每个数只能用一次”是什么意思?你该如何下手呢?
【学情预设】数字不能重复出现。因为这个时候不知道除数和商,但知道被除数,可以想乘法口诀:几几十二?几几二十七?几几二十八?几几四十?发现这些得数的乘法口诀有:二六十二,三四十二;三九二十七;四七二十八;五八四十。最后就可以确定答案了。12÷2=6;27÷3=9;28÷4=7;40÷5=8。还可以交换每个算式里除数和商的位置,得到一种新的答案。
2.课件出示习题。
(1)读题,分析题意后互相交流,说说不懂的地方。“正好”是什么意思?
(2)独立完成。如果学生完成有困难,可以引导学生先从其中的一本课外书的价格进行分析。
【学情预设】学生会出现无从下手或毫无条理地分析的状况。引导学生采用列表法分析。以买《少儿百科》为例,买一本《少儿百科》剩下的钱数如果与6的乘法口诀里的积有关,那么就可以正好花完,以此类推,可得到不同的购买方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置在基础练习上加大难度,主要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让学生有条理地去处理信息并解决问题,能依据所学知识找到切入点并将其合理运用到解决问题中。
3.课件出示习题。
(1)先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扰的学生
◎教学笔记
启发。
(2)解答后让学生互相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加深理解。
【学情预设】会有学生判断不清楚到底有几段,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或者画出示意图,使学生明白“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后它的总长度与每小段长度之间的关系。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的计算,复习了较大被除数计算的方法技巧,提升了学生的计算速度,让计算不再枯燥。引导学生灵活应用乘除法的意义解决问题,通过多种形式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大审读题目的难度,提高了学生练习的兴趣。注意在练习中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少数学生会出现到后面跟不上其他同学的思路的情况,所以在基础知识的理解上,需要注意少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情况。
▶作业设计
一、我会算。
二、同学们去植树,共有24棵树苗。
1.每行栽4棵,可以栽多少行?
2.平均分给3个小组去栽,每组栽多少棵?
四、菲菲手上有多少元钱?这些钱可以买几个风车?
参考答案
一、24 3 24 6 18 2
9 63 4 32 9 45
二、1.24÷4=6(行) 2.24÷3=8(棵)
四、6×6=36(元) 36÷4=9(个)
口答:菲菲手上有36元钱,这些钱可以买9个风车。
2021学年2 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第4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2 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第4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一等奖第4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一等奖第4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及资源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4 表内除法(二)表内除法(二)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4 表内除法(二)表内除法(二)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合作交流,整理表内除法算式,知识应用,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