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1中考化学精选真题重组卷(含详细解析,共10份)
重组卷05-冲刺2021年中考化学精选真题重组(解析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重组卷05-冲刺2021年中考化学精选真题重组(解析卷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I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58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卷Ⅰ(选择题 共18分)
选择题:本题共9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煤用于发电
B. 铜丝作导线
C. 氮气作保护气
D. 小苏打用于发酵
【答案】B
【解析】
【详解】A、煤具有可燃性,燃烧后放出大量的热,能用于发电,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选项错误;
B、铜丝用作导线,利用了铜的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选项正确;
C、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氮气可作保护气,氮气做保护气利用了其化学性质,选项错误;
D、小苏打用于发酵是因为小苏打能够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选项错误,故选B。
2.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取样
B. 溶解
C. 过滤
D. 蒸发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是粉末状固体,用药匙取用,选项A正确;
B、溶解固体药品应该在烧杯中进行,量筒不能作为溶解固体药品的容器,选项B不正确;
C、过滤时要“一贴、两低、三靠”,图中漏斗的下端管口没有紧靠烧杯内壁,选项C不正确;
D、蒸发操作要在蒸发皿中进行,在蒸发液体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选项D不正确。故选A。
3.1839年虎门销烟采用的方法是:在海边挖池,放入烟土,引入海水浸泡,投入石灰,石灰遇水沸腾,烟土溶解。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该反应会放出热量
C. 由此反应推测氧化钙可干燥氯化氢气体
D. 此反应可制备氢氧化钙
【答案】C
【解析】
【详解】A、化合反应的特征是“多变一”,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选项A正确;
B、此处的“石灰”是生石灰,“石灰遇水沸腾”,就是说生石灰和水反应能使水沸腾,说明该反应会放出热量,选项B正确;
C、根据反应,氧化钙能吸收水分,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但氧化钙不能干燥氯化氢气体,因为氧化钙会和氯化氢气体发生化学反应,选项C不正确;
D、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因此该反应可制备氢氧化钙,选项D正确。故选C。
4..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镁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镁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 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D. 镁原子易得到电子变为Mg2+
【答案】B
【解析】
【详解】A、镁是“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说法错误;
B、根据镁原子结构示意图,其核外有3个电子层,说法正确;
C、根据镁的元素周期表信息,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单位是“1”,不是“g”,说法错误
D、根据镁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为2b>a)
【解析】(1)由图可知,t1℃时a、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P点的含义是t1℃时,a、c的溶解度相同都为25克,故填t1℃时,a、c的溶解度相同都为25克。
(2)由图可知,t2℃时a的溶解度为40g,即t2℃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40ga,则t2℃时,将50克a物质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40克a,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40克,故填140。
(3)由图可知,a、b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a中含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故填降温结晶。
(4)由图可知,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为a>b>c,则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为a>b>c,所以t2℃时,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b、a,则溶剂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b、a,故填c、b、a。
14.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如图台灯中,铜质插头是利用了金属铜的__________性(填“导电”或“导热”)。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我国古代炼铁方法。现代工业利用高炉炼铁,其主要反应原理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某锌粉含有铜、镁中的一种杂质,取该样品6.5g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0.21g,该锌粉中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另取一定量该样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将滤渣洗浄,滴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 (1). 导电 (2). (3). (4). 镁 (5). MgSO4
【解析】铝和氧气生成氧化铝,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铜,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1)铜具有导电性,故铜质插头是利用了金属铜的导电性。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现代工业利用高炉炼铁,其主要反应原理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高温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铜和稀盐酸不反应,反应的关系式为,,则6.5g锌与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0.2g氢气,样品6.5g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0.21g,说明杂质也能与稀盐酸反应,故该锌粉中含有的杂质是镁。样品中含有镁,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则镁先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将滤渣洗净,滴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锌,可能含有镁,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硫酸镁,化学式为MgSO4。
15.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在农业上用来改良酸性土壤,B、E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C、F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其中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E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A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C生成F的反应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答案】 (1). H2O2 (2). (3). 吸热
【解析】A在农业上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因此是氢氧化钙;B是一种液体,同时能够生成氢氧化钙,则B是水;B、E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且E能够生成B,因此E为过氧化氢;同时E能够生成D,因此D是氧气;A:氢氧化钙能够与C反应,B:水能够与C反应,因此C是二氧化碳,C和F能够相互转化,同时F能与D发生反应,因此F为一氧化碳。
【详解】(1)E是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
(2)A是氢氧化钙,C是二氧化碳,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是二氧化碳,F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是吸热反应。
16..氧气是人类无法离开的物质。
(1)工业上常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取O2。能说明空气中存在氧气的事例有_______(写一点即可)。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高锰酸钾制取O2时,常用_______(填仪器名称)提供热源;现制取3瓶氧气,集气瓶容积为250mL,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至少为_________g(通常氧气的密度约为1.34g/L,结果精确到0.1g)。
(4)某些空气净化剂含超氧化钾,其净化原理为:。该方法一般不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写一点即可)。
【答案】 (1). 动物可在空气中呼吸(或食物在空气中腐败等;合理即可) (2). BC或BE (3). (4). 酒精灯 (5). 9. 9 (6). 气体不纯
【解析】
【详解】(1)人和动物可在空气中呼吸、食物在空气中腐败都说明空气中有氧气,故填:动物可在空气中呼吸(或食物在空气中腐败等;合理即可)。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B,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选C或E,故选:BC或BE;。
(3)高锰酸钾制取O2时,常用酒精灯提供热源;现制取3瓶氧气,集气瓶容积为250mL,设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至少为x,则
故填:9.9。
(4)某些空气净化剂含超氧化钾,其净化原理为:。该方法一般不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因是氧气不纯会含有一些二氧化碳,故填:气体不纯。
17.不用火不用电,只需拆开发热包倒入凉水,就能享用美食的自热
食品,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查阅资料] I.发热包中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碳酸钠、铝粒。
Ⅱ.铝和强碱溶液反应生成氢气。
探究一:发热包的发热原理
(1)小明买了一盒自热米饭,取出发热包加入凉水,发生剧型反应,迅速放出大量的热,写出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 ;同时发热包内固体物质变硬、结块,依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小明猜想发热包内的物质可能发生多个化学反应,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2)发热包上的安全警示图标有“禁止明火”,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
(3)小明向使用后的发热包中加入稀盐酸,并对产生的气体展开进一步探究。
探究二:确定气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小明认为该气体可能是a.H2; b.___; c.CO2,和H2的混合气体。
[实验设计]小明同学设计下图实验装置,对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实验验证]甲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 .丁装置中黑色的粉末逐渐变为红色,试管口有水珠产生,证明猜想c正确。若甲、乙装置交换位置,____ (填“能"或 不能”)确定气体中含有CO2,写出化学方程式并说明理由______ 。
[总结与反思]通过以上探究,小明做出如下反思:
a.发热包应密封防潮保存
b.能与水混合放出热量的物质均可做发热包的发热材料
c.使用后的发热包应包好按照垃级分类投放
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 。
【答案】(1) (2)
(3)铝粉在空气中遇明火会燃烧,容易诱发火灾 (4)CO2
(5)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不能
(7),二氧化碳会被氢氧化钠吸收,澄清石灰水不能变浑浊
(8)ac
【解析】探究一:
(1)发热包中含有生石灰,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使发热包变硬,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发热包中含有铝,铝在空气中遇明火,会发生燃烧,容易诱发火灾,故填:铝粉在空气中遇明火会燃烧,容易诱发火灾;
探究二:
猜想与假设:由以上分析可知,发热包中含有铝,使用过的发热包中可能含有碳酸钙,加入稀盐酸,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故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二氧化碳或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故填:CO2;
实验验证:结论为:猜想c成立,故生成的气体是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甲中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若甲、乙装置交换位置,乙中的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且该反应无明显现象,澄清石灰水也不能变浑浊,故不能确定气体中含有CO2;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理由是:二氧化碳会被氢氧化钠吸收,澄清石灰水不能变浑浊;
总结与反思:a、发热包中含有氧化钙,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且发热包中的铝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故发热包应密封防潮保存,符合题意;
b、浓硫酸能与水混合放出热量,但是浓硫酸腐蚀性强,不可做发热包的发热材料,不符合题意;
c、使用后的发热包,含有强碱等物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应包好按照垃级分类投放,符合题意。
故选ac。
18.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30g稀硫酸样品于烧杯中,将1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烧杯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 (填化学式)。
(2)计算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2)4.9%
【解析】(1)当滴加NaOH溶液至a点时,由于溶液此时pH小于7,显酸性,也就是硫酸有剩余,此时的溶质为剩余的硫酸和生成的硫酸钠,所以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为和;
(2)当pH值为7时,此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8g,则消耗NaOH溶液中的NaOH质量为8g×15%=1.2g,设消耗氢氧化钠1.2g时消耗的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为x,则
x=1.47g;
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9%。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一未知固体中加入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木条熄灭
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C
点燃某种塑料
无刺激性气味
该塑料一定是聚氯乙烯
D
向一未知溶液中先加入足量稀盐酸,再滴加氯化钡溶液
刚开始无明显现象,后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存在SO4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真题重组卷05-冲刺2023年中考化学精选真题重组卷(云南专用),文件包含真题重组卷05-冲刺2023年中考化学精选真题重组卷云南专用解析版docx、真题重组卷05-冲刺2023年中考化学精选真题重组卷云南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组卷08-冲刺2021年中考化学精选真题重组卷(解析卷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I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组卷08-冲刺2021年中考化学精选真题重组卷(解析卷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I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