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揭秘2021年中考化学之题型集训(全国通用)
简答题集训之溶液(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简答题集训之溶液(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 ,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用洗涤剂洗去餐具上的油污会产生____现象。
(2)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_有关。
(3)世界卫生组织于1989年把铝元素定位食品污染源之一。易拉罐表面的含有铝的氧化物____(填化学式)需要加以适当控制。
(4)“绿色环保,低碳生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传播“低碳”理念,结果酒精引发了火灾事故。由此可知,酒精具有_____性(答一条即可)
【答案】(1)乳化 (2)压强 (3) (4)可燃
【解析】(1)洗涤剂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产生的是乳化现象;
(2)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打开瓶塞的过程是瓶内压强的改变过程,压强的改变导致气体溶解度的改变;瓶盖打开后气体喷出来,说明压强减小后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3)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故氧化铝化学式为;
(4)“绿色环保,低碳生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传播“低碳”理念,结果酒精引发了火灾事故。由此可知,酒精具有可燃性。
2.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硝酸钾 B 植物油 C 面粉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 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3)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②t2℃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填最简比)。
③现有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填序号)。
A 甲>乙>丙 B 甲=乙丙
(4)用固体氯化钠和蒸馏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g。若用已配好的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g。
【答案】(1) A (2)B (3)①相等 ②1:2 ③C (4)3 50
【解析】(1)把硝酸钾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把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会生成乳浊液,面粉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会形成悬浊液,故选A。
(2)A、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故A选项错误;
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故B选项正确;
C、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且溶剂不一定是水,如碘酒中溶剂是酒精,故C选项错误。故选B。
(3)①在t1°C时,甲与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表示该温度下二者的溶解度相等。
②据溶解度曲线知,t2°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溶剂中溶解50g甲,故t2°C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50: 100=1:2。
③t1°C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质量分数也相等,丙的溶解度最小,丙的质量分数也最小,所以此时质量分数大小为甲=乙>丙。升高温度后,甲、乙丙溶质质量不变,溶液质量不变,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仍然是甲=乙>丙,故选C。
(4)用固体氯化钠和蒸馏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若用已配好的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设3%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则,解得:,3%的氯化钠溶液质量是100g,则还需要水的质量是100g-50g=50g。
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知:
(1)时的溶解度曲线甲____乙(填“>”“=”或“b>a)
【解析】(1)由图可知,t1℃时a、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P点的含义是t1℃时,a、c的溶解度相同都为25克,故填t1℃时,a、c的溶解度相同都为25克。
(2)由图可知,t2℃时a的溶解度为40g,即t2℃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40ga,则t2℃时,将50克a物质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40克a,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40克,故填140。
(3)由图可知,a、b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a中含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故填降温结晶。
(4)由图可知,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为a>b>c,则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为a>b>c,所以t2℃时,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b、a,则溶剂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b、a,故填c、b、a。
5.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大
B 仅用降温至0℃的方法可将a点的甲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C 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甲(或丙乙甲)
【解析】(1)由图可知,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丙>甲=乙,故填:丙>甲=乙。
(2)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较快,若要提纯甲,可采取的结晶方法是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故填: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3)由图可知t2℃时,甲溶解度是40g,将50g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能溶解40g,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40g:(40g+100g)=2:7,故填:2:7。
(4)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甲、乙溶解度减小,溶质结晶析出,溶液质量减小,且甲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结晶析出更多,故降温后溶液质量甲小于乙,丙溶解度增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不变,故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乙>甲,故填:丙>乙>甲。
7.从图表中获取信息是化学学习的基本能力。如图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其含义是______________。
(2)60℃时,在50g水中加入70g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至固体不再溶解时,此时形成的溶液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图中,当向盛有水的烧杯中缓慢倒入浓硫酸时,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答案】(1)20℃时,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的质量为36g (2)饱和
(3)52.4% (4)试管中的硝酸钾逐渐溶解
【解析】(1)溶解度的定义是:在某温度下,溶质溶于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质量,故填:20℃时,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为36g;
(2)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则50g水中最多溶解55g硝酸钾,质量小于70g,因此此时的溶液为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
(3)浓硫酸的稀释会大量放热,导致大烧杯中的溶液和试管温度升高,温度升高导致硝酸钾溶解度增大,因此现象为:试管中的硝酸钾逐渐溶解。
8.如图为硝酸钾、氯化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___℃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2)将40℃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温度的方法。
(3)比较在4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硝酸钾___________氯化钠(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简答题集训之重点填空汇编(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 金刚石 ,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有关问题,29gClO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简答题集训之制气实验(2)(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试管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简答题集训之制气实验(1)(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催化作用 ,氧气是人类无法离开的物质,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大多数化工生产都有催化剂的参与,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