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1年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1年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3页。
注意事项:
1.本试卷为问答分离式试卷,由问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组成,答案务必写或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座位号、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古以来,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然最初“姓”“氏”之称是不同的,既不是一回事,也不是一个词。姓立生于前,氏出现在后。
“氏”本义为根柢,人们的姓氏标志着祖宗的来源,也是一种根柢,所以“氏”顺理成章地引申为姓氏的专用字。上古母系氏族社会,妇女是繁衍后代、保证氏族延续的主体,地位崇高。那时,生女则留在族里继续生儿育女,延续族群;生男则要分出去倒插门“嫁”到别的部落另立门户,就产生了“氏”。所以,“氏”是姓的分支,是用以区别子孙之所由出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至伏羲氏族社会时期,一祖所繁衍的子孙越来越多,一个部族往往会分成若干支系散居各地。各个分支的子孙除了保留原姓之外,为了相互区别并表示自己的特性,便要取一个称号,这称号就是“氏”。所以,上古有姓又有氏,姓为氏之本,氏是姓的分支,可以自立,能够改变。
到了夏、商、周时期,氏族制度渐被阶级制度代替,于是便有了“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昨之土而命之氏”的做法,就是说一个氏从大宗分出来,另立门户要经天子认可。至周代,由于大规模分封诸侯,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就以封国之名为氏;而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式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卿大夫的后人也以受封之国的名称为氏。三代时只有贵族才能有氏,贫贱者则有名无氏,于是“氏”就成为古代贵族表示宗族系统的独有标志。一般平民,则只能以其职业相称,如“庖丁”就是对一个叫“丁”的“厨师”的称呼。所以《通志·氏族略》有“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之说。周代姓氏制度是宗法制度的一部分,“礼不娶同姓”已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同姓同根,异氏同源,女子称娃,男子称氏,氏同姓不同可以通婚,姓同氏不同则不可以通婚。姓不能变而氏则可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父子两代可以不同氏。姓氏与人名共同构成一个人的名字。例如孔子,子是姓,孔是氏,丘是名,因男子称氏不称姓,故称之为孔丘,而不叫子丘。
也正由于“氏”表示根柢,古代又常用在远古的帝王、国名国号、朝代后作为称呼,如神农氏、夏后氏等等。后也用在官职、姓名、亲属后表示尊称,如太史氏、左氏、舅氏母氏等等。
姓、氏相别的制度沿用到秦朝时,由于西周封建宗法制度瓦解,旧的姓氏制度也遂被废除。姓和氏的区别已不明显。至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而为一,从此姓与氏合用并称不再区分,使用起来简单省事,无贵贱之别,皆可用以别婚姻。
但在特殊场合,姓和氏的使用仍有些区别。例如在族谱或家谱题名上,则只能题《某氏族谱》或《某氏家谱》。这是因为“氏”在古代是男子的标识符号,族谱、家谱是记录男姓家族成员的血缘关系的图册,所以题名只能用“氏”。
(摘编自谷衍奎《浅说“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古以来,“姓”“氏”之称不同,出现时间不同,但都被中国人作为家族延续的标志。
B.上古“姓”是一个家族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氏”是从姓中派生出的不同支系的称号。
C.“氏”可以自立,也可随着封邑、官职等的改变而改变,所以父子两代可有不同的姓氏。
D.司马迁在创作《史记》时把姓氏混而为一,借此废除了姓氏制度,姓与氏开始合用并称。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姓氏对华夏子孙家族的延续有重要意义,这是文章论述姓氏关系及其作用的前提。
B.文章第三段以“庖丁”的称呼为例,论证了三代时“氏所以别贵贱”的阶级功用。
C.文章把父系氏族制度时期与阶级制度时期进行对比,重点论证后- -时 期氏的作用。
D.文章论证结构严谨,首段开门见山提出论题,接着纵向深人,最后进行补充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重要作用,它的产生、变化等均与当时特定的社会制度有关。
B.氏的本义为根柢,后作为姓氏的专用字以示区分,如孔丘、神农氏、太史氏、左氏等。
C.氏是周代贵族表示宗族系统的独有标志,既区别了子孙之所由出,也区别了不同阶级。
D.族谱或家谱题名只能用“氏”,源于古代只有男子称氏,氏体现男姓家族成员的血缘关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连日来,第十一届“中国统计开放日”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宣传月活动在全国各地火热进行。
人口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因此,人口普查意义重大。于国,通过普查获取的人口数据,可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准确把握人口变化规律,进而深入贯彻发展理念,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深远的意义。于民,幼儿园学位应该有多少、社区应建几个公园,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借助准确数据作出决策。换言之,人口普查直接关系民生福祉,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从1953年到2020年,从第一次到第七次,人口普查见证着时代变迁,记录着社会发展的铿锵脚步。即将拉开帷幕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非同寻常。此次人口普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的一次重大调查,站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实现的重要历史节点,我们透过它可以触摸鲜明的时代印记,感受浓郁的时代气息。
(摘编自《人口普查见证时代变迁》,《人民日报》2020年9月25日)
材料二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特别是依法行政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公民对自身权益的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2010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对普查目的、普查原则、普查任务、普查对象、普查范围、普查的组织实施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根据《条例》,今年实施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将采取电子化方式开展普查登记,可以由普查员使用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入户登记数据直接上报,也可由普查对象通过互联网自主填报。同时,此次普查还将广泛应用部门行政记录,通过在普查指标设置中增加公民身份号码的方式,实现与公安、卫健等部门行政记录的比对核查。
为充分保护人口普查对象的合法权益,赢得普查对象对普查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条例》在保护人口普查对象的权利方面作了严格规定。《条例》还规定,人口普查对象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人口普查所需资料。
(摘编自《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采取电子化方式不必担心信息泄露》,《经济日报》2020年6月7日)
材料三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已经正式开展,普查员对管辖区域内普查对象是否在家、何时在家等情况并不了解,“敲门无人应”成了普查员在工作中面临的最大难题。而国家电网公司在“网上国网”APP中推出的“e普查”辅助工具成为人口普查的“得力助手”。
经实名认证后,普查员便可使用“e普查”扫描管辖范围内居民的电表,获取该户“用电码”,红、橙、绿三色分别表示近一个月未用电、间歇用电、正常用电,以精准识别空置户、“候鸟”人群、正常户三类情况。
(摘编自《天津:电力大数据助力人口普查“少跑腿”》,《新华网》2020年11月2日)
材料四
“德国人口普查推迟一年。”据德新社11月初报道,由于新冠疫情,原定于2021年5月16日开始的人口普查推迟一年进行。俄罗斯原本要在今年进行人口普查,由于疫情,决定10月1日先在偏远地区启动。主要阶段的工作于明年4月份开展,并计划使用数字技术。“虽然人口普查花费巨大,但仍要定期进行。”俄《真理报》称,“不查清相关情况就很难制定国家在各个领域的发展计划”。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也因疫情将今年的人口普查工作推迟。
进行一次全国性人口普查耗资不菲,美国今年的普查成本估计为160亿美元左右。英国甚至有可能因成本问题而打算让2021年的人口普查成为最后一次,英国官方预计明年的人口普查成本将超过9亿英镑。
(摘编自《人口普查,世界大国扎堆“摸家底”》,《环球网》 2020年11月17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家通过人口普查工作掌握全国人口数据,把握人口变化规律,更好地贯彻和践行发展理念和思想,以作出宏观决策,意义深远。
B.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根据2010年6月实施的《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展开,既保障人口普查对象的合法权益,也规定其应尽的义务。
C.我国将电力大数据用到本次人口普查工作中,通过用电量识别普查对象的居住情况,这是电子化普查方式科学高效运用的体现。
D.虽受疫情影响,但俄罗斯人口普查仍将进行,他们计划分步展开,全方位使用数字技术,掌握情况以便制定各领域的发展计划。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指出我国人口普查于国于民的重大意义:从第一次到第七次,人口普查见证着新中国的发展,也决定着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能否实现。
B.材料二体现出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字化时代特征:普查员和普查对象均可使用电子设备上报数据,还实现了人口普查数据与部门行政记录的关联。
C.从材料四可以看出,摸清“人口家底”对各国制定发展计划十分重要,但巨额普查资金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国家人口普查工作的进行。
D.综合以上材料,受新冠疫情影响,德国、印度等国推迟人口普查工作,而我国则能如期、顺利进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防疫工作效果显著。
6.如何确保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的采集质量?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傻子
阿城
北京的傻子不多,多还成个什么世界?可也不少,少怎么会差不多各处都有那么一两个?
……
吃罢饭,我站起来告辞,严行也说回去了,老李两口子和小雯儿送出来。老李两口子一叠声地让严行常来,小雯儿不说话。严行答应着,刚要走,忽然站住,说:“小雯儿不送送我吗?”小雯儿一下跳下台阶儿,可着嗓子叫了一声:“哎——”老李呵呵笑着,和爱人在门口站了许久。
(作品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看傻子是“我”了解社会人情的一个窗口,开篇“我”对傻子的认识与区分推动了情节发展。
B.从老李家的整洁,待客的周到,还有对傻儿的关照和对女儿相亲一事的张罗上看,老李的爱人是一位勤快、贤慧的女性。
C.小说塑造人物时多采用细节描写,比如文中傻儿突然出现时众人不同的反应,就生动表现出在场每个人丰富的内心活动。
D.小说通过对老李一家生活的讲述,表现出作者对不取巧、心宽心正人格的肯定,对社会中残疾家庭隐痛的人道主义关怀。
8.文中多次提到了“体面”,老李的“体面”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文中老李两次谈论“骨力”前后矛盾,你怎样理解这种矛盾?请结合文本加以说明。(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刘毅,字希乐,彭城沛人也。曾祖距,广陵相。叔父镇,左光禄大夫。毅少有大志,不修家人产业,仕为州从事。
桓玄篡位,毅与刘裕、何无忌等起义兵,密谋讨玄。毅等军至蒋山裕使羸弱登山多张旗帜玄不之测益以危惧谦等士卒多北府人素慑伏裕莫敢出斗。裕与毅等分为数队,进突谦阵。时东北风急,义军放火,烟尘张天,鼓噪之音震骇京邑,谦等诸军一时奔散。玄既西走,裕以毅为冠军将军、青州刺史,与何无忌等蹑玄。毅乘风纵火,尽锐争先,玄众大溃,烧辎重夜走。
及玄死,桓振、桓谦复聚众距毅于灵溪。玄将冯该以兵会振,毅进击,为振所败,退次寻阳,坐免官,寻原之。刘裕命何无忌受毅节度,无忌以督摄为烦,辄便解统。毅疾无忌专擅,免其琅琊内史,无忌遂与毅不平。毅唯自引咎,时论韪之。
初,毅丁忧在家,及义旗初兴,遂墨绖从事。至是,军役渐宁,上表乞还京口,以终丧礼,曰:“弘道为国者,理尽于仁孝。诉穷归天者,莫甚于丧亲。往年国难滔天,故志竭愚忠,靦然苟存。今皇威遐肃,海内清荡。乞赐余骸,终其丘坟,庶几忠孝之道获宥于圣世。”不许。初,桓玄于南州起斋,悉画盘龙于其上,号为盘龙斋。毅小字盘龙,至是,遂居之。俄进拜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毅刚猛沈断,而专肆很愎,与刘裕协成大业,而功居其次,深自矜伐,不相推伏。及居方岳,常快快不得志,尝云:“恨不遇刘项,与之争中原。”众咸恶其陵傲不逊。
初,江州刺史庾悦曾至京口。毅时甚屯窭,先就府借东堂与亲故出射。而悦后与僚佐径来诣堂,毅告之曰:“毅辈屯否之人,合一射甚难。君于诸堂并可,望以今日见让。”悦不许。既而悦食鹅,毅求其余,悦又不答,毅常衔之。义熙中,故夺悦豫章,解其军府,使人微示其旨,悦忿惧而死。
(节选自《晋书·刘毅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毅等军至蒋山/裕使羸弱登山/多张旗帜/玄不之测/益以危惧谦等/士卒多北府人/素慑伏/裕莫敢出斗
B.毅等军至蒋山/裕使羸弱登山/多张旗帜/玄不之测/益以危惧/谦等士卒多北府人/素慑伏/裕莫敢出斗
C.毅等军至蒋山/裕使羸弱登山/多张旗帜/玄不之测/益以危惧谦等/士卒多北府人/素慑伏裕/莫敢出斗
D.毅等军至蒋山/裕使羸弱登山/多张旗帜/玄不之测/益以危惧/谦等士卒多北府人/素慑伏裕/莫敢出斗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事,官名,汉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皆自辟僚属,多以“从事”为称,隋把诸州从事均改为参军。
B.墨绖,黑色丧服。古时居丧著白色丧服,如遇战争或其它重大事故不能守丧,则以黑色麻衣代替。
C.小字,即表字,是古人在本名以外另取一个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名字,用于称呼平辈或尊辈。
D.方岳,原指四方之山岳,后来以四伯掌管四岳之事,又设置八伯主事八州,因称任专一方之重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毅胸怀大志,智勇兼备。刘毅年少时就立下大志,不治家族产业。后与刘裕等起义兵讨伐桓玄,在追击时,战略得当,率军争先,大败敌军。
B.刘毅重义竭忠,守礼尽孝。刘毅在国难深重时挺身而出,服丧期间为国效命,等天下安定后立即上表朝廷请求返回京口终结丧礼,但朝廷未许。
C.刘毅刚愎自用,骄矜不逊。刘毅与刘裕等共同完成恢复大业,常居功自夸,不愿意推重刘裕,且口出傲慢不逊之言,认为自己可与刘、项争雄。
D.刘毅记恨报复,器量狭小。刘毅在京口时,因两件事对庾悦怀恨在心,后故意剥夺其权力,解散其军府,并派卑贱之人羞辱他,使之愤惧而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毅疾无忌专擅,免其琅琊内史,无忌遂与毅不平。毅唯自引咎,时论韪之。
(2)乞赐余骸,终其丘坟,庶几忠孝之道获宥于圣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4-15题。
奉答李和甫代简二绝句
黄庭坚
山色江声相与清,卷帘待得月华生。
可怜一曲并船笛,说尽故人离别情。
梦中往事随心见,醉里繁华乱眼生。
长为风流恼人病,不如天性总无情。
【注】两首诗作于元丰六年(1083年),北宋正处于变法期,时局纷纭,新贵迭进。黄庭坚时任吉州太和县县令。风流:指高洁不群的品格和耿介不屈的性格。
14.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首诗的一二两句,诗人用生花妙笔向友人描绘了一幅月下秋江晚景图。
B.第一首诗中,诗人以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对分别已久的远方友人的思念。
C.第二首诗前两句感慨深沉:现实中只能借酒浇愁,梦中才能追寻往事和繁华。
D.诗人以诗代简,既回复了友人的来信,也向友人尽情倾诉了自己内心的苦闷。
15.黄庭坚的好友张耒曾颂扬他“不践前人旧行迹,独惊斯世擅风流”,第二首诗的最后两句也有“独惊斯世”的艺术效果。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郦道元《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时江水十分清澈的句子是: , 。
(2)《登高》中,杜甫用“ ”一句极写自己的羁旅之愁;用“ ”一句,既道自身命运困窘,也写国运艰危。
(3)杜牧《阿房宫赋》中的“ , ”两句,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名言“人类从历史中获得的唯一教训就是从不吸取任何教训”如出一辙。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宋体字是我国印刷的基本字体之一。这种字体横平竖直,横细竖粗,起落笔有棱有角,字形方正,笔画硬挺,是世界上第一种为印刷而专门设计的字体。
宋体字的 出现于宋朝,形成于明。在宋刻本《春秋繁露》《图画见闻志》中就已有此种字体,然而运用并不广泛。到了明中叶,刻字匠们结合书写特征与刻字的实际需求,地发展了笔画更趋横平竖直、横细竖粗的宋体字。
当宋体字在明朝兴盛之后,时人对它的审美评价出现了两个极端。贬损者认为这种字体死板、僵硬,毫无生气。而褒益者则不仅喜爱,更有尊崇之态,认为“字贵宋体,取其端楷庄严,可垂永久”。而宋体字方正 ,棱角分明,结构严谨,整齐均匀,从而使人在阅读时有一种舒适醒目的感觉。其笔画尽管被有些人说成是近于“机械”的线条,但这种新字体便于印刷,易于雕刻,利于阅读。因此在明清书籍商品生产的广泛需求下,宋体字逐渐成了当时印刷出版业的 字体。
宋体字这种“通俗”字体的出现,是书籍商品生产的客观需要,也是刻工文字审美及几百年来刻版经验积累所得。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原型 推陈出新 端庄 风行
B.原型 与时俱进 庄重 风行
C.雏形 与时俱进 端庄 通行
D.雏形 推陈出新 庄重 通行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 当的一项是(3分)
A.有些人说尽管其笔画是近于“机械”的线条,但这种新字体便于印刷,易于雕刻,利于阅读。
B.尽管其笔画被有些人说成是近于“机械”的线条,但这种新字体易于雕刻,便于印刷,利于阅读。
C.这种新字体的笔画尽管被有些人说成是近于“机械”的线条,但其易于雕刻,便于印刷,利于阅读。
D.尽管有些人说其笔画是近于“机械”的线条,但这种新字体便于印刷,易于雕刻,利于阅读。
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最后一段“通俗”一词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B.每逢经过当局批准,城里开了一个戏剧俱乐部……他总要摇摇头,低声说:“当然,行是行的,这固然很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C.(带工)用他们多年熟练了的、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
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
尚俭作为一种美德,自公元前十六、十五世纪流传至今而不衰,不仅仅是因为它有经济价值, 。最早明确指出“俭”有教育人的作用、把“俭”用于育人的,是诸葛亮。他提出的“俭以养德”的命题,把尚俭的价值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在此之前,伊尹、周公、孔子等提出了尚俭的思想,在他们的倡导下,“俭” 这一美德逐渐被人们接受,但是“俭'与“德”之间的关系没有被明确揭示出来。可以说前人 ,而没有发现“俭”有更多的教育功能。但是伊尹、周公倡“俭”是为了维护政权统治,孔子倡“俭”是为了维护礼,只有诸葛亮不仅把“俭”视为美德, 。自此之后,历史上众多的家训中几乎都有倡“俭”的内容。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2020年12月9日,青海格尔木至新疆库尔勒铁路全线通车。格库铁路是新疆铁路网规划“四纵四横”主骨架建设的重要节点之一,主要经过柴达木、塔里木两大盆地和阿尔金山山脉,全长1206公里。
格库铁路自1956年起先后经过四次大规模勘测设计与研究,是我国勘测设计历史最长、研究次数最多的铁路之一。2010年8月,中铁一院承担了格库铁路全线的勘察、设计、配合施工等工作。他们在线路设计中深入贯彻环保选线理念,线路设置13座隧道、127座桥梁,作为生态廊道供区域内各种兽类迁徙穿越,最大程度减少铁路对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影响。格库铁路的开通进一步完善了我国西部地区的铁路网结构。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
(1)央视记者王冰冰走红网络,被称为“央视最美女记者”。她用独特的方式介绍前沿科技,讲好中国故事,也在紧要关头出现在各种洪灾、火灾、车祸事故、高山雪地的现场,进行直播报道。经过八年的努力与沉淀,她成了真正的“全能选手”。
(2)近年来,“硕士农夫”“博士小学教师”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不畏“大材小用”的冷言冷语,学以致用,实现自己的价值。
(3)“时代楷模”张桂梅同志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在云南省华坪县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让18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实现大学梦。她说:“个人梦想与时代信仰相契合,我相信每一个人都能用双手创造自己的事业。
乌鲁木齐市厚德中学拟组织以“生涯规划”为主题的座谈会,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感悟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与同学们交流。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乌鲁木齐地区2021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监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试题中凡主观题回答,意思对即可;若与答案不同而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一、(36 分)
(一)(9分)
1.B(A项“自古以来”有误,扩大范围,原文是“最初‘姓’‘氏’之称是不同的”;C项“所以父子两代可有不同的姓氏”有误,偷换概念,不同的是“氏”,不是“姓氏”;D项“借此废除了姓氏制度”有误,曲解文意。)((3分)
2.C“把父系氏族制度时期与阶级制度时期进行对比”有误,并无对比。)(3分)
3.B(“神农氏”“太史氏”不是姓氏的专用字,“神农氏”的“氏”是用在远古的帝王后的称呼,“太史氏”的“氏”是放在官职的后面表尊称。)(3分)
(二)(12分)
4.D(“全方位使用数字技术”有误,文中为“主要阶段的工作计划使用数字技术”。)(3分)
5.A“决定着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能否实现”有误。)(3分》
6. 广泛宣传:第十一届“中国统计开放日”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宣传月活动在全国各地火热进行。法规保障:《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对普查的相关要求和普查对象的义务做了明确规定。技术支持:采取电子化方式开展普查登记,实现了人口普查数据与部门行政记录的关联。资金投入:人口普查耗资巨大,但我国的人口普查工作能如期顺利完成。(答出其中三点即可)(6分)
(三)(15分)
7.A(“‘我’对傻子的认识与区分推动了情节发展”有误,主要是铺垫作用。)(3分)
8.书法字体:写得一手好颜体,认为字是人的一面旗,要漂亮、体面。生活环境:虽居住在四合院,但老李的家整洁素雅,并不杂乱。为人处世:为人朴实厚道,不搬弄是非,和邻里相处和睦;周到照顾傻儿,虽想在外人面前尽力遮掩家有傻儿这一事实,维持“体面”,但在傻儿意外曝光后,也能“体面”处理此事。(6分)
9.第一次谈论“骨力”是傻儿曝光前,此时老李重“体面”轻“骨力”,表现出爱面子撑体面的心理:第二次谈论“骨力”是傻儿曝光后,老李与严行谈论时看重的是“骨力”,表现出老李此时的释然和对严行品质的认可;老李两次谈论“骨力”,表面说字,其实在说天,看似矛盾,实则体现出小人物在生活伤痛面前的无奈酸楚与坚忍勇敢。(6分)
二、(34分)
(一)(19分)
10.D(根据文意,应如此停顿)(3分)
11.C(小字,是古人儿时所用的乳名,与字(表字)不同。后人著作中称人小字,往往有贬抑、蔑视之意。如曹操小字阿瞒,蜀后主刘禅小字阿斗。)(3分)
12.D(“并派卑贱之人羞辱他”有误,刘毅只是派人向庚悦表露他的用心。(3分
13.(1)刘毅痛恨何无忌专 权擅 断,(就)免去了他琅球内史的职位,何无忌便与刘毅不和。刘毅自己承认过失,当时的舆论认为他做得对。(5分)
(2)……,希望能(符合)忠孝两全之道以得到当世(之人)的宽恕。(5分)
(二)(9分)
14. C(“繁华”不是梦中的,是现实(3分)
15.含意深刻:长期以来就是因为高洁不群的品格和耿介不屈的性格惹了这么多烦心事,还不如天性无情,那样就不会有这么多痛苦了;手法独特:运用反语,正话反说,沉痛之至,比正面直陈更具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情志不群:表达了诗人不愿阿附新晋权贵、坚守高洁品格的精神,遗世独立,痛苦且坚定。(6分)
(三)(6分)
16. (1)(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2)万里悲秋常作客 艰难苦恨繁霜鬓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 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每空1分,共6分)
17.C(根据词语的意思和语境,此项最佳。)(3分)
18.B(原句中有两处语病,均为语序不当。第一处为“其笔画尽管”关联词位置不当;第二处为“便于印刷,易于雕刻,利于阅读”语序有误。(3分)
19.A(A项是强调,B项是直接引用,C项是特殊含义,D项是讽刺否定。)(3分)
三、(20分)
20.还因为它有教育功能只认识到“俭”是美德还认为“俭”可以养“德”(6分)
21.2020年12月9日,青海格尔木至新疆库尔勒铁路全线通车,格库铁路的开通进一步完善了我国西部地区的铁路网结构。(5分)
四、(60分)
22,(略。请参考2020年全国高考作文评分标准。)(60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及答案,共13页。
这是一份2024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语文,文件包含乌鲁木齐地区2024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监测语文试卷pdf、语文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及答案,文件包含乌鲁木齐地区2024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监测语文试卷pdf、语文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