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课时1 课件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96363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课时1 课件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96363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课时1 课件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96363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课时1 课件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96363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课时1 课件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963635/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课时1 课件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963635/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课时1 课件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963635/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课时1 课件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963635/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课文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1物理性质,正四面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认识有机物及其组成2.知道甲烷的组成结构特点3.了解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4.知道取代反应的含义及甲烷的取代反应原理
本课是从国计民生的西气东输工程引入,从而认识有机化合物组成特征。从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入手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相关性质比较容易让学生接受。紧接着让学生学习甲烷的相关知识,依次从甲烷的组成特点,空间结构特点学习甲烷的性质。其次介绍甲烷的物理性质,并深入学习甲烷的化学性质,让学生知道甲烷的化学性质相对很稳定,不能和高锰酸钾、强酸、强碱等反应,但甲烷做为化石燃料是可以燃烧的,同时甲烷的特征性质是取代反应。
有机物的结构是需要掌握的重要部分内容,通过一些模型能清楚的展现它们的空间结构形状。甲烷的结构特点的时候,通过形象生动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直接的体现出甲烷的空间正四面体的结构特点。在介绍化学性质的时候,结合视频微课的资源更加直观的感受甲烷不能与高锰酸钾反应和甲烷的取代反应的过程。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注意:CO、CO2、H2CO3、碳酸盐、KSCN、SiC等虽含有碳元素,其性质跟无机物很相似,把它们归为无机物。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呢?与我们过去所学化合物有什么区别?
1.有机化合物 一般把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为有机物。
我们把只含碳、氢元素的有机物叫烃。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有机物除了含碳外,一般还含H、O、N、S、P、卤素等元素。
甲烷是池沼底部产生的沼气和煤矿的坑道所产生的气体的主要成分。这些甲烷都是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由植物残体经过微生物发酵的作用而生成的。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沼气(甲烷)的制取和利用
试着写出甲烷的电子式、结构式。
结构式:用短线来表示一对共用电子的图式。
立体结构:正四面体型,C原子位于中心,四个H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由于4个C-H键强度相同,因此四个键长度也相同(键角是109028/)。
甲烷的结构式能否表示它的真实构型呢?
不防动手完成课本(P60)中“实践活动”。
无色、无味的气体=0.717g/L(S.T.P)极难溶于水俗名:沼气、坑气,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80-97%)
通常情况下,甲烷稳定,如与强酸、强碱和强氧化剂等一般不发生反应。
同理:甲烷也不能使氯水、溴水等褪色
甲烷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甲烷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可以燃烧和发生取代反应等。
现象:安静燃烧,淡蓝色火焰,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热
注意:点燃甲烷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会立即发生爆炸.因此,点燃甲烷之前必须 验纯!!
取2支硬质大试管,通过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各收集半试管甲烷和半试管氯气,分别用铁架台固定好,如图所示。其中1支试管用预先准备好的黑色纸套套上,另一支试管放在光亮处。片刻后,比较2支试管中的物质,二者是否出现了区别?
1.你从实验中得到哪些信息?2.从所得的实验信息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室温时,混合气体无光照时,不发生反应;光照时混合气体的黄绿色变浅,试管壁上出现油滴,试管中有少量白雾,试管内的液面上升。
1.说明试管内的混合气体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反应。2.试管壁上出现液滴,说明反应中生成了新的油状物质,且不溶与水。3.试管内液面上升,说明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内的气压在减小,即气体总体积在减小。
分析上述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从中可以得到那些结论?
注意: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时,氯气为纯净物,不是氯水!!
二氯甲烷(难溶于水的无色液体)
三氯甲烷又叫氯仿 (有机溶剂)
四氯甲烷又叫四氯化碳(有机溶剂、灭火剂)
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叫做取代反应。
你能写出甲烷与溴蒸气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甲烷与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代反应与置换反应的区别?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一定有单质
反应能否进行,受温度、光照、催化剂等外界条件的影响较大
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遵循金属活动性顺序等
反应逐步进行,很多反应是可逆的
(4)应用 三氯甲烷和四氯甲烷是工业上重要的溶剂。 氢气是合成氨和合成汽油等工业的原料;炭黑是橡胶和染料的工业原料。
补充:甲烷的制备(1)工业制备 (由天然气除去杂质获得) (2)实验室制备①药品:无水CH3COONa和碱石灰②反应原理:(主反应、副反应以及反应的类型) A.主反应方程式: B.副反应方程式: C.是否为取代反应?③碱石灰中的CaO的作用: A.提供反应物 B.疏松导气④气体发生装置:同于O2、NH3
⑤气体收集方法:同H2、O2、NH3比较 ⑥性质验证实验: A.不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点燃燃烧:通过对产物的定性分析验证甲烷的元素 组成 ⑦尾气处理:点燃燃烧
1.有机化合物:一般把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为有机物。(除CO、CO2、H2CO3、碳酸盐、KSCN、SiC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外。)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可燃性气体
1、甲烷是一种_______、_______的气体,标准状况下的密度__________,其分子呈___________结构,化学性质比较_______。2、与甲烷的分子结构相同的物质是( ) A.NH3 B.CCl4 C.CH2Cl2 D.H2O3、将下列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是( ) A.CH4 B.CO2 C.SO2 D.H2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鲁科版 (2019)第1节 认识有机化合物教课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有机物,组成元素,温故而知新,通式CxHy,天然气,甲烷的化学性质,随堂练习,取代反应,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甲烷的用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1节 认识有机化合物复习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烷烃的名称,烷烃的通式,例C4H10,同系物,烷烃的结构相似是指,同系物的化学性质,丁烷有两种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正戊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结构简式,CH3CH3,CH3CH2CH3,烷烃的简单命名,1物理性质,①氧化反应,②取代反应,烷烃的通式,同系物,同系物间的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