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巫溪县2020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 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596382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市巫溪县2020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 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596382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市巫溪县2020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 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596382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市巫溪县2020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巫溪县2020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 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书写,填空题,选择题,语言表达,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巫溪县2020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书写1.根据拼音提示,正确规范书写下面两句话,注意笔画工整,布局合理。gǒu lì yú mín bú bì fǎ gǔgǒu zhōu yú shì bú bì xún jiù 二、填空题2.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正确、规范。xiāo tān jùn jí元(______)摆(______)(______)工书(______)云(______)沙(______)(______)马讳(______)忌医推(______)(______)婪严(______)(______)取3.根据语境,填写合适的诗句、名言、警句等。1.古诗中有不少写中国传统节日的诗句,如用“______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写寒食节;用“家家乞巧望秋月,________________ 。”写乞巧节;用“__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写中秋节;用“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 。 ”写清明节用“千门万户曈曈日, ________ 。”写新年。2.我们要多读书,更要领会书的深刻含义,因为“________________,一字值千金。”读书不能死读书,还要多参加实践活动,因为“亲身下河知深浅,________________”读书不要等到工作时,发现知识匮乏,才后悔,因为“__________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 三、选择题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藤蔓(màn) 追悼(dào) 矗立(chù) 窸窸窣窣(suō)B.参差(cēn) 爪牙(zhǎo) 书簿(bó) 头晕目眩(xuán)C.馥郁(fù) 入场券(quàn) 嘟囔(dū) 青面獠牙(liáo)D.日晷(gǔ) 缰绳(jiāng) 铭记(mín) 流水潺潺(chán)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吴然、沈大安、张一清、陈先云”四位老师参加研讨会,开幕式时出场顺序如果按音序排列,应是“陈先云、沈大安、吴然、张一清”。B.“老实、实在、结实、虚实、实际”,这些词语中的“实”字都读轻声。C.按正确的笔顺规则,“再、里、重、冉、宣”这些字最后两笔都是“二”。D.“阁、圆、厦”三个字都是形声字,按照形旁和声旁组合的规律,它们都是外形内声的字。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新鲜的水果最有营养。如今,电脑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了。B.你可真聪明,想出这法儿来坑人。他是个聪明的孩子。C.每次劳动,李敏都表现得非常积极。他的优点表现在许多方面。7.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毛主席的书法苍劲有力,真有笔走龙蛇之势。B.做完作业,她忐忑不安地说:“我终于可以出去玩了。”C.她字正腔圆的唱功让人由衷地佩服。D.昨天去展销会,人太多了,我只能走马观花地看一下。8.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收拾好课本、纸、笔等文具,就往学校跑。B.他情不自禁忍不住笑了。C.我们的班主任像狐狸一样聪明。D.南京是我国的六大古都之一。9.马上就要毕业了,下面几条赠言送给不同性格的同学,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①意志坚强 ②惰性较强 ③缺乏自信(1)送给________的同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你乃大丈夫也。(2)送给________的同学:不要学花儿只把春天等待,要学燕子衔着春天飞来。(3)送给________的同学:有花自有香,不必大风扬,你的潜能等待着你去开发。A.③①② B.②①③ C.①②③ D.③②①10.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城南旧事》一书中以疯女人秀贞的纯稚眼光,看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温馨动人,同时也是作者林海音在老北京城的一部自传体小说。B.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我知道了周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C.《两次化学论战》这个故事写道:在化学史上,有两次激烈的争论,曾被传为佳话。这两次争论,都是由德国化学家维勒引起的。D.“鲁班门前弄大斧,关公面前耍大刀。”这句话中所说的鲁班,是春秋末年的巧匠,人们尊之为木工的开山鼻祖。11.漫步世界名著花园,冒险小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鲁滨逊救了“星期五”后,不是把他当朋友,而是把他当奴隶。因此,可以看出鲁滨逊身上有浓厚的资产阶级色彩。B.《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丹麦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创作的童话。该作品讲述了一个顽童骑鹅旅行的故事,并介绍了地理概况、风土人情以及历史知识等。C.《手斧男孩》一文中,小男孩布莱恩的飞机经过坠落、碰撞,最终着陆在湖里。D.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经历重重危险,最后成功历险的故事,告诉我们邪不压正,面对邪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道理。 四、语言表达12.按要求写句子。1.鲁滨逊在岛上定居下来,过着寂寞的生活。(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姐姐说:“明天我送给你一件生日礼物。”(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风太大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夸张句)13.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当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不同。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马上要和敬爱的老师,亲密的伙伴说再见了,此时你的心情是如何的呢?从环境描写入手写出你的心理感受注意情感表达要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半》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日:“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4.解释下列加点词。①好书画(______) ②一日曝书画(______)③今乃掉尾而斗(______) ④古人云(______)15.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A.(杜处士)所宝以百数B.(戴嵩)尤所爱C.(牧童)拊掌大笑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二则材料,完成练习。(材料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材料二)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消费者每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别达800万吨和300万吨,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同时,饥饿却仍是人类的头号杀手。全球平均每年有1000万人因饥饿丧生,每6秒就有1名儿童因饥饿死亡。17.从以上二则材料中我们发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爸爸请客吃饭。他认为餐桌上的菜剩得越多越有面子,因此要点很多菜。妈妈却认为适量就行,能够“光盘”最好,为此爸爸和妈妈起了争执。如果你在现场你怎么劝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餐馆的老板准备写一句提示顾客不要浪费的标语,你能帮帮他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啊,棒棒①十年前的春天,我第一次来到重庆,第一次看到了在西南重镇上的他们。②他们走来了。他们三五成群,五七结党,闹市间喧哗而过。他们每个人肩头上搂着一支悠荡着绳套的竹杠,竹杠滑下肩顺在地上时约与使用者齐眉,甩到肩上时便长长短短,因人而异,竹杠一律茶杯粗细,被肩膀和手掌摩挲得光滑油润,被积年的汗水蚀得在正午的骄阳下反着绸缎一样的柔光,仿佛酽(yàn)茶浓透了的颜色。③他们叫“棒棒”,就是挑夫。在重庆,山上山下,街头巷尾,“棒棒”四处出没。④重庆是一座行走的城市,她行走在“棒棒”们的肩头上。⑤看到一个“棒棒”是在薄雾初霁(jì)后的飘荡着微风的阳光之下,我站在路边,看那个人挑着竹杠从马路对面歪歪扭扭地走过来。其实并不是歪歪扭扭的,那是外行的眼误。“棒棒”手里的竹杠一旦停止了对地面的弹奏,重任上肩之后,“棒棒”们的脚就已经穿在鞋子里了。眼前这双鞋子,好像不是解放胶鞋,青瓦色的布面,上面绣着开放的花和飞翔的鸟,抬头向上看看,头发正在颈后一甩一甩的,原来是个女“棒棒”。穿上鞋的“棒棒”便走出了有迥于常人的步态,身子侧着,双手一前一后紧握杠绳,步频小而交叉,看似踉跄,明明是走在平坦宽阔的路面上,却让我在她的绣花鞋下平白无故地看到了山城随处可见的窄窄的石蹬(dèng)和仄仄(zè)的楼梯。她的上半身浪一样起伏闪摆,她的脸涨得红透了,汗水四溅,嘴里呼呼喘得山响,唾沫星子随着喘息声喷出老远,竹杠在她半裸的肩上忽而左忽而中忽而右地自如转换,磨得嘎吱嘎吱地响。让我不明白的是,杠绳上一边一个拴着两块大石头。她这算一单什么生意?⑥我一路跟着她到了一个“棒棒”的集散地,十几个人有老有少,每人一根贴身的竹杠。她笑着把重担卸了载,欢声笑语地对迎过来的同伙们嚷着我听不太明白的话。我凑过去打问,为什么要挑着没有意义的重量做无谓的行走?他们很愉快地把那女人的竹杠端给我看,原来是一根刚斫(zhuó)下来不久的青竹杠,翠碧的颜色上边还染着女人的气味。女人擦着汗水告诉我说:“娃娃还太嫩哩,得磨一磨它。”⑦一个老“棒棒”拔出嘴里的旱烟管,对女人说:“你也休息够了吧?我们走,到码头上扛活去。”⑧女人脱下鞋,跟着同伙们远去。⑨别人叫他们“棒棒”,大概就是用他们手中肩上的竹杠借以泛指:他们把竹杠称作“娃娃”。为了让“娃娃”快些成熟,他们不惜穿上鞋,用自己的肉和笑容与它磨合,他们把这称之为休息。⑩最后一次看见“棒棒”是在将要离开重庆时,我乘出租车去朝天门码头,汽车在山道间盘旋而下,路过一个岔路口时,司机踩了下刹车,向内例打了打方向盘。我看见那“棒棒”闷着头从下方一步一步地上来了。⑪那是什么路啊,宽不过三米,一面是绝壁,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一面是陡崖,几十米下江宽水阔,帆影飘飘。那“棒棒”脚背上青筋暴突着,蹬着一双穿黑了的草鞋,不像鞋,怪头怪脑的,我眼拙,看不出像什么东西。“棒棒”赤身、弓背,一条竹杠挑两样东西。后边一个大纸箱,两股麻绳分四道竖着捆住。前边一只大箩筐,里面装着两个孩子,都像年画上的,额头点红点,脸蛋涂胭脂,女孩梳着小抓髻(jì),男孩头顶一撮毛。小男孩背靠筐壁,歪头睡着了,口水长长地拖出来;女孩扒着筐沿,探头向下俯瞰着江景。我看明白了,“棒棒”的担子前边轻,后边重,“棒棒”两只手都勒在拴箩筐的麻绳上,紧紧抱住箩筐,全身的重量都扑在筐上。不这样的话他无法掌握平衡,箩筐一旦翘起来,整副担子连人带货加他自己就会滚下悬崖,掉到江里去。我看清楚了,纸箱上印着英文的说明文字,是一台超大容量的进口电冰箱。⑫那条岔路一直通向山顶的一个旅游山庄,中途没有歇脚的地方。两天前我从山下向上爬过一回,好像还没到这里,就自认为爬不动了。⑬从出租车的反光镜里,我看到,又有两三辆汽车在后面停下来了。⑭汽车们为他让路。20.“棒棒”是重庆人对________的称呼。被称为“棒棒”,大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1.短文详细写了关于“棒棒”的两件事,请分别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填空。这句话运用了视觉和听觉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视觉如“________”“________”等,听觉如“________”“________”,生动描绘出女“棒棒”________的样子,带给读者全方位的感受。23.第⑨自然段中加点字“这”指的是什么?用短文中的话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对第自然段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交代岔路的去向和险峻B.以“我”爬不动衬托“棒棒”爬山的艰难C.突出“棒棒”的乐观与勤劳D.表现“棒棒”的坚忍与顽强 七、书面表达25.题目:________的爱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给习作列一个提纲。根据提纲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注意重点突出,写明精彩之处;表达出真情实感;习作中不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名等,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参考答案1.苟利于民 不必法古
苟周于事 不必循旧【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苟、循”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元宵 摆摊 竣工 书籍 云霄 沙滩 骏马 疾 推销 贪婪 严峻 汲取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宵、竣、籍、霄、婪、峻”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3.春城无处不飞花 穿尽红丝几万条 今夜月明人尽望 路上行人欲断魂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读书须用意 亲口尝梨知酸甜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详解】1.考查诗词名句的积累与识记。“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出自韩翃的《寒食 / 寒食日即事》,原文: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出自林杰的《乞巧》,原文: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原文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自杜牧的《清明》,原文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王安石的《元日》,原文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考查对名句的积累与识记。“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出自《增广贤文·上集》,意思是: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意思是:只有亲自下到河里才知道河水的深浅,只有亲口去品尝梨才知道它酸还是甜。这句话就是告诉人们什么事情都要亲身经历才能真正去了解。而不能想当然。“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谚语,出自于古代佳句集锦《增广贤文》中的勉联。书:知识。 到:等到。 用:需要,有所用。 时:时候。 方:才。 恨:悔恨,后悔。意思是到实际使用时才懊恨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不知事情的艰难。 4.C【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A.藤蔓:téng wàn;窸窸窣窣:xī xī sū sū。B.书簿:shū bù;头晕目眩:tóu yūn mù xuàn。D.日晷:rì guǐ;铭记:míng jì。5.B【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音序、轻声、笔顺规则、形声字的掌握情况。A.正确。本题主要考查对音序的掌握。音序表为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陈:C;沈:S;吴:W;张:Z。因此:开幕式时出场顺序如果按音序排列,应是“陈先云、沈大安、吴然、张一清”。B.错误。“实在、虚实、实际”的“实”读音为shí;“老实、结实、”的“实”读音为shi。C.正确。考查笔顺规则。按正确的笔顺规则,“再、里、重、冉、宣”这些字最后两笔都是“二”。D.正确。考查形声字。形声字是指汉字的一种造字方式,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阁、圆、厦”三个字都是形声字,按照形旁和声旁组合的规律,它们都是外形内声的字。6.C【详解】考查对多义词的理解和分析。A.前一个加点词指“(水果、蔬菜等)没有变质”;后一个加点词指“新奇,稀罕”。B.前一个加点词是贬义词,后一个加点词是褒义词。C.两个“表现”都用作动词。意思相同。7.B【详解】考查词语的理解和搭配的辨析能力。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忐忑不安:心神极为不安。字正腔圆:(说或唱)字音准确,腔调圆润(多用于戏曲或曲艺)。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也说走马看花。B.结合语境“‘我终于可以出去玩了。’”和“做完作业”来看使用“忐忑不安”不恰当。可以改为:坦然自若。8.D【详解】考查对病句的辨析能力。首先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A.属于分类不当,课本不属于文具。B.语义重复,应把“情不自禁”或“忍不住”选择其中一个删去即可。C.比喻不当,“狐狸精”多为贬义词。9.C【详解】本题考查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先看清义项有哪些,再看分别赠给三个同学的句子,了解其含义,最后找到合适义项一一匹配。(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你乃大丈夫也”的意思是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强权下不能改变自己的态度,你是大丈夫。由此可见这位同学应该是一位意志坚强,能经受得住诱惑,能扛得住压迫。(2)“惰性较强”指的是比较懒惰,不够自觉,行动力不强。面对这位同学,我们应该鼓励他行动起来,要珍惜时间,不要只顾等待,要学会主动出击。如此,第二个句子就很合适了。(3)“有花自有香”相信自己的潜能,你有自己的优点,只要不断挖掘,总会散发芳香,勇敢一点,给自己尝试的机会,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不必大风扬。这个适合送给缺乏自信,比较自卑,怀疑自己的同学。综上所述,三个句子依次选择的赠送的同学是:①②③。10.A【详解】考查了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会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课外阅读要注意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技巧。A.《城南旧事》这本书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末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通过小姑娘英子童稚的眼睛,来看当时北京形形色色和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文章中的人物最后都离小英子而去,表达了告别童年的悲伤和怀念的情感。11.A【详解】考查对名著的积累阅读和理解。《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书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Robinson Crusoe)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的故事。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在岛上生活了28年2个月零19天后,最终得以返回故乡。他就是星期五(星期五是鲁滨逊用救起他的日期命名的名字),最后是他把鲁滨逊救回祖国,是他把鲁滨逊叫醒的。是鲁滨逊的仆人和好友,在电影中最后被奴隶贩子射杀,但在原著中,他和鲁滨逊一起回到了英国,星期五是鲁滨逊在孤岛独自生活25年之后救下的一个野人,是鲁滨逊后来逃离孤岛希望的一个缩影。鲁滨逊教会他英语,与他聊天。笛福通过塑造星期五这个人物,重在《鲁滨逊漂流记》的宗教色彩。鲁滨逊的生存环境,与自然为伴,与山水林木相守,孤独的生活形成某种宗教隐修的环境,迫使他和自我、和自然及神对话。星期五的加入就像“救世主”为他走出荒岛融入社会有很好的基础。12.鲁滨逊不得不在岛上定居下来,过着寂寞的生活。 姐姐说,明天她送给我一件生日礼物。 简直能把房子吹到天上去。 【详解】1.考查对双重否定句的转换。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句子中要有两个否定词,如:“……非……不可”、“没有……不……”、“……不能不……”、“……不得不……”,变换前一定要先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要求把肯定词改写为双重否定词,并注意改变末尾的标点符号。2.考查对转述句的转换。转述句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转换方法如下:①标点符号的改变,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再加上句号;②把第一、二人称改成第三人称。3.考查对夸张的修辞运用。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语言表达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13.夏天的午后,金色的阳光经过教学楼旁那一排挺拔葱郁的水杉细密的枝叶筛滤过后,照进教室的玻璃窗来,分外的亮丽。此时我的心情十分不舍,舍不得学习了六年的学校,舍不得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们。黑板上的“毕业快乐”、广播里的毕业歌、同学的同学纪念录都提醒着我们即将毕业,不舍却还要离开,心中万般无奈。【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能力。先回答题中的问题,表明心情,再结合毕业的环境,来描写心情。语言表达通顺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14. 喜爱 晾晒 却;竟 说 15.A16.耕地的事应当问农民,织布的事应当问织工。【分析】译文:蜀中有一位杜处士,喜好书画,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数百件。其中有戴嵩画的《斗牛图》一幅,他特别喜爱,于是用锦缎作画套,又用玉装饰卷轴,并经常随身携带。有一天,他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道:“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吗?牛在互相争斗时,力量用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互相争斗,错了。”杜处士笑了笑,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古人说:“种田要问耕种的奴仆,织布要问织绢的婢女。”这个道理是不变的。14.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①好书画:喜爱书画。好:喜爱。②一日曝书画: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曝:晾晒。③今乃掉尾而斗: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巴在斗。乃:却;竟。④古人云:古人有句话说。云:说。15.考查了对句子中省略的理解。结合句子理解。BC正确。A.有误,“尤所爱”的主语是“杜处士”。16.考查了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耕当问奴,织当问婢。”意思:耕地的事应当问农民,织布的事应当问织工。 17. 粮食来之不易,我国餐饮浪费食物现象非常严重。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18.爸爸,粮食来之不易,请客够吃就行,爱惜粮食,厉行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吃光盘中餐并不失面子。如果能用多余的粮食去拯救饥饿的人群,哪才是最好的面子,希望爸爸爱惜粮食,更欢迎爸爸妈妈一起加入到“光盘行动”队伍中。19.米饭粒粒念汗水,不惜粮食当自悔。【分析】17.本题主要考查信息的提取能力和语言的概括表达能力。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主要信息的提取。材料一中,此诗出自唐朝诗人李绅《悯农》,通过描写农民务农的景象与心理反映了农民的辛苦。材料二中,通过一组数据介绍了当前全球粮食供给不均衡。因此,在本题解答过程中,“粮食” “浪费” “节约” 是关键词。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答案,注意语句通顺,逻辑连贯,表意简洁即可。18.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时注意得体的称呼用语和有针对性的委婉措辞。由题干可知,面对“光盘”的想法,爸爸不能理解,反而认为只有剩得多才越有面子。为此劝诫时应该注意纠正爸爸的这种错误的思想。19.本题考查学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宣传标语:1.基本特征:语言简洁、具有宣传和鼓动性。2.基本要求:(1)字数要适中。(2)内容要积极内容一定要积极健康,既要亲切、友善,为大多数受众喜闻乐见,又要清新明快、生动活泼有文采,确实起到营造气氛鼓舞士气的作用。(3)用语要通俗。(4)句式要整齐。(5)修辞要鲜明。因此,本题要抓住“顾客”“不要浪费食物”为中心,进行创作。例如:粒米虽小君莫扔,勤俭节约留美名。 20. 挑夫 将他们手中肩上的竹杠借以泛指 21.女“棒棒”挑着大石头让新竹杠快些成熟,并把这当休息。
“棒棒”一头挑着孩子,一头挑着货物,走在险峻的悬崖路上。22. 上半身浪一样起伏闪摆 脸涨得红透了 嘴里呼呼喘得山响 磨得吱嘎吱嘎地响 与竹杠磨合时全力投入 23.为了让“娃娃”快些成熟,他们不惜穿上鞋,用自己的肉和笑容与它磨合。24.C【分析】20.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从“他们叫“棒棒”,就是挑夫。”中可以看出“棒棒”指什么。从“他们每个人肩头上搂着一支悠荡着绳套的竹杠,竹杠滑下肩顺在地上时约与使用者齐眉,甩到肩上时便长长短短,因人而异,竹杠一律茶杯粗细,被肩膀和手掌摩挲得光滑油润,被积年的汗水蚀得在正午的骄阳下反着绸缎一样的柔光,仿佛酽茶浓透了的颜色。”和“别人叫他们“棒棒”,大概就是用他们手中肩上的竹杠借以泛指”中可以看出被称为“棒棒”的原因。21.考查对文章的理解。第一件事:从“眼前这双鞋子,好像不是解放胶鞋,青瓦色的布面,上面绣着开放的花和飞翔的鸟,抬头向上看看,头发正在颈后一甩一甩的,原来是个女‘棒棒’”和“他们很愉快地把那女人的竹杠端给我看,原来是一根刚斫下来不久的青竹杠,翠碧的颜色上边还染着女人的气味。女人擦着汗水告诉我说:‘娃娃还太嫩哩,得磨一磨它。’”中可以看出。第二件事:从“那是什么路啊,宽不过三米,一面是绝壁,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一面是陡崖,几十米下江宽水阔,帆影飘飘。那‘棒棒’脚背上青筋暴突着,蹬着一双穿黑了的草鞋,不像鞋,怪头怪脑的,我眼拙,看不出像什么东西。”中可以看出。22.考查对文章关键句的理解能力。从“上半身浪一样起伏闪摆,她的脸涨得红透了,汗水四溅”来看属于视觉。从“嘴里呼呼喘得山响,唾沫星子随着喘息声”和“磨得嘎吱嘎吱地响”来看属于听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与竹杠磨合时全力投入。23.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从“为了让‘娃娃’快些成熟,他们不惜穿上鞋,用自己的肉和笑容与它磨合”中可以看出。24.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文章中对“棒棒”进行描写是为了突出“棒棒”是一群勤劳、乐观、坚忍、顽强的人。作者通过文章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与敬佩之情。而并没有单一对勤劳乐观进行描写,所以是错的。25.范文:父亲的爱最后一节课,老师的滔滔不绝与空中的雷声交织在一起,我引颈望望窗外,飘泼大雨正无情地摧残着大地。远望着校门口的一排排轿车,我很焦虑,多么希望他不要来啊!老师在讲台上讲些什么已记不清楚,事实上是根本听不进去。再次望望窗外,还好,他没有来,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下课铃响了,我一拎书包,飞一般冲出教室,一头钻进茫茫的雨中。雨水迅速地浇在身上,但我很庆幸,庆幸他没有来。“儿子!”一句沙哑的声音把我从“梦”中惊醒,循声望去,他来了!他手上撑着一把旧伞,扶着一辆自行车,车上的锈迹像他脸上的皱纹一般,毫无规律。他脸上带着微笑,尽管很慈祥,但我觉得一身的不自在。“爸爸来迟了,对不起,快带上伞,爸爸送你回家。”他慢慢地说。身旁开过一辆又一辆的小轿车,我感觉得到,车里的同学肯定在用鄙夷的目光注视着衰老的他和破旧的自行车。我的脸感到了火辣辣的痛。他似乎知道了什么,从怀中掏出了一张破旧的五元纸币,小心翼翼地递给我,“我还有事先走了,你自己乘车回家吧。”说完,就跨上车,伴随着“吱嘎”的声音消失在大雨中。他站过的地方,只有密密匝匝的雨滴和还在冒烟的烟头,我知道,他是从来不吸烟的……我的泪水已无法控制,模糊了双眼,他是我的父亲,寒酸改变不了深深的父子情啊!我飞步上前追上父亲,紧紧地和他拥抱在一起……【详解】本题考查了半命题作文。要求以“爱”为主题写一篇习作。我们每天生活在爱的海洋里,亲人的疼爱,老师的关爱……想想你是否因爱而感动过?选择一件你印象深刻,最想和同学们分享的去写。无论写什么,都要通过典型的事例来表现“爱”。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各种手法及积累的好词佳句将作文写具体、生动,写出“爱”与“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开头:开门见山/修辞式开头点题(景物环境渲染气氛引出下文)。正文: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结合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 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照应主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巫溪县2022-2023学年数学三下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共7页。
这是一份重庆市酉阳县2020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 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书写,语言表达,选择题,现代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梁平区2020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 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书写,填空题,信息匹配,选择题,句型转换,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