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7 记金华的双龙洞评课课件ppt
展开1. 认识“浙、簇”等生字,会写“浙、罗”等字,会写“杜鹃、气势”等词语。2. 朗读课文,理清作者游双龙洞的顺序。3.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孔隙的狭小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
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生词。说说作者游览的路线。
浙江 一簇 突兀 臀部 漆黑 蜿蜒
浙江 江浙 浙商 浙东学派
罗列、天罗地网叠罗汉、罗盘
杜鹃花、杜绝杜甫、杜康(酒神)
狭窄、窄小心胸狭窄、险窄
浓郁、郁郁葱葱忧郁、抑郁、郁闷
肩膀、肩负、耸肩披肩、携手并肩
移动、平移、移民推移、迁移、移植
额头、前额、额角、额外
陆地、大陆、陆续陆军、着陆、登陆
哺乳、炼乳、母乳、牛乳
雨后春笋、竹笋笋尖、芦笋
顶端、变化多端端庄、极端端正、云端
资源、源头、起源源泉、电源、源流
走在弯曲(qū)的小路上,高歌一曲(qǔ),多么悠闲自在!
经过调(dià)查,我们重新调(tiá)整了人员安排。
◆ 形容山势险峻,树木繁茂。
◆(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 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根据释义选择对应的词语
蜿蜒—— 曲折 拥挤—— 松散
明艳—— 昏暗—— 宽广—— 蜿蜒——
大约—— 明艳—— 登陆—— 稍微—— 观赏—— 等候——变化多端——
( )的公路 ( )的沙土( )的映山红 ( )的心情( )地举起 ( )地流
杜鹃 气势 聚集 拥挤 心情 臀部 脚跟 移动 昏暗 挤压 额角 登录 宽广 石笋 欣赏 石钟乳 变化多端
1. 按作者的游览顺序,说一说作者游览双龙洞的路线。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作者游览的过程中有哪些奇妙的景象?从课文中找一找。
4月14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和地点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迎”字说明作者逆流而上。作者沿着公路盘山而上,溪流则是由上往下流。
四个“时而”构成了排比句式, 这里作者巧妙地运用“宽、窄”“缓、急”两对反义词,准确地表现出溪流的形和声。由于溪流缓急不一,听到的流水声也就各不相同,犹如在“时时变换调子”。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游兴正浓,不时流露出赞叹之情。
交代了溪流和双龙洞的关系,为后文写内洞的情况做铺垫。
交代了看到的溪流的情况
溪水:时而……时而……
思考:本文课题是“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为什么要花 费这么多笔墨去写沿途景色呢?
沿途景色已如此美丽,双龙洞位于其中,自然更值得一游;沿途美景成了双龙洞奇特景象的衬托;作者游兴很高,心情舒畅,借途中所见抒发对祖国河山的喜爱之情。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洞口比作桥洞,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洞口是拱形的。
介绍了外洞的特点,用列数字的方法来说明,形象具体,使人顿觉外洞的确很大,宽广而开阔。
交代了双龙洞洞口和外洞的情况。
思考:洞口和外洞的特点各是什么?作者分别是怎样描述的?
(1)洞口的特点是“宽”,作者把洞口比作桥洞,说明洞口很宽。
(2)外洞的特点是“宽敞”,作者通过列数字,给人以直观真切的印象。
◇ 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具体说明了孔隙很小。
◇ 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 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通过写坐小船从外洞进入内洞的独特感受,把双龙洞的内洞入口处低矮狭窄的奇异景象生动地反映出来。作者的这番真实感受真可谓“险而不危,险中有奇,奇中有趣”。
思考:默读由外洞进内洞的部分,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孔 隙的狭小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
①进出工具:进出孔隙的工具是只能两个 人并排仰卧的小船,由此可见其“狭小”。
②进出方法:“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 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
③进入的姿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双重否定句说明了作者低得不能再低的仰卧姿势,由此可见孔隙的“狭小”。
④亲身感受:作者用“挤压” “稍微”“准会”等词语突出了自己仰卧在小船里进洞时无比紧张的独特感受。
交代作者由外洞进入内洞的情况和感受。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石钟乳和石笋形态各异。“即使···也···”表示假设的关联词,表达出作者对这自然景观的喜爱之情。
交代双龙洞黑的特点以及内洞的景物:双龙和石钟乳、石笋。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
用“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来作比较,写出内洞的大。
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
这里又一次提到泉水,点出行文线索,与前文呼应。“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也写出了内洞的大。
交代了内洞“大”的特点。
思考:内洞有什么特点?
①黑。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 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
②奇。内洞中有双龙,以及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的 石钟乳和石笋。
③大。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
写作方法——按游览顺序描写景物
一篇文章写得好与坏,写作顺序很关键。有了顺序才能给人留下清晰的印象,所要记叙的事物才会条理清楚。那么,怎样按游览顺序描写景物呢?
1. 抓好行文线索。如在本文中,作者就很好地抓住了行文线索。一是作者游览的先后顺序:金华→罗店→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二是泉水流经的路线:一路迎着溪流→发现溪流是从洞里出来的→在外洞找到泉水的来路→在内洞看到泉水缓缓地流。这两条线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文章脉络清晰,一目了然。
2. 注意前后的衔接。 当从一处景点游览到下一处景点时,要过渡自然,使前后浑然一体。 如本文中的“在洞口抬头望”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等句子,就是按照游览顺序自然衔接起来的。(初试身手)
3. 要抓住特点写景物。在游览过程中,会欣赏到很多景物,如果都详细地写出来,文章就成了“流水账”。应该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如本文,作者写去双龙洞路上看到的景物时,只选择了特点鲜明的映山红。
4. 做到有始有终,结构完整。如本文中作者开门见山地介绍了游览的时间及地点,中间部分记叙了游览的经过,文末写自己游览结束,出了双龙洞。叙述完整,让人印象深刻。
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作者游览结束。“又”字说明了作者出洞和进洞的方式相同。
本文按游览顺序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所见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伟大神奇的赞叹和对祖国秀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簇新(zú cù) 突兀(wù pài) 漆黑(qī xī) 蜿蜒(wān wǎn)
二、比一比,说说不同,再组词。
萝( )
端( )
瑞( )
本文按 ________ 顺序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所见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伟大神奇的 _________和对祖国秀丽山河的无限 ________之情。
理清作者游双龙洞的顺序,再把下面的路线图补充完整。
路上→( )→( )→( )→( )→出洞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7 记金华的双龙洞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7 记金华的双龙洞评课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记金华的双龙洞,zhuàn绕一转,zhuǎn转弯,diào调子,tiáo调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7 记金华的双龙洞试讲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7 记金华的双龙洞试讲课ppt课件,文件包含教学课件17记金华的双龙洞pptx、课文朗读17记金华的双龙洞mp3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7 记金华的双龙洞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7 记金华的双龙洞精品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回顾课文,黑大奇,课文解读,内洞还有什么特点,写作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