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科学(化学)考点一遍过:考点1-空气 氧气(含解析)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597063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中考科学(化学)考点一遍过:考点1-空气 氧气(含解析)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597063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中考科学(化学)考点一遍过:考点1-空气 氧气(含解析)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597063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1年中考科学(化学)考点一遍过(含答案解析)
2021年中考科学(化学)考点一遍过:考点1-空气 氧气(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中考科学(化学)考点一遍过:考点1-空气 氧气(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探究题,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 用喷灌的方式浇灌农田 B. 使用含磷洗衣粉
C. 生活垃圾深埋地下 D. 采用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 O2 B. N2 C. CO2 D. H2O
3.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液体,其解释没有体现液体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A B. B C. C D. D
4.下列有关资源、环境等的一些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保护水资源要注意防止水体的污染和节约用水
B. 大力发展氢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有利于节约化石能源,又能保护环境
C. 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能源,具有可再生的特点
D. 在金属制品表面涂油、刷漆是防止金属锈蚀的一个措施
5.下列物质中,未计入无锡市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
A. 二氧化硫 B. 可吸入颗粒物 C. 二氧化碳 D. 一氧化碳
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A B. B C. C D. D
7.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的是( )
A. 红磷 B. 木炭 C. 铁丝 D. 硫
8.有五种物质,其中能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 )
①汽车排出尾气形成的烟雾 ②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 ③天然水蒸发成水蒸气 ④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⑤煤燃烧产生的烟尘
A. ②④ B. ①②⑤ C. ⑧⑤ D. ①③④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B. 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
C. 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D. 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以防腐
10.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 QUOTE 2P2O5 B. 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C. 水槽中液面最终上升至4处 D. 该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11.化学概念之间在逻辑上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等关系。下列各图中概念之间关系错误的是( )
A. B.
C. D.
1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 B. 二氧化硫是空气的污染物之一
C. 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D. 空气的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二、实验探究题
13.下列是初中化学的四个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
(1)图A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①若实验A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则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含量________1/5。(填“大于”“小于”“等于”)
②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
(2)图B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3)实验C,对比甲、乙两个实验能得出有关分子性质的结论是________。
(4)图D是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反应后生成________色固体,该实验需要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目的是________。
(5)图E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在空气中点燃硫粉时,观察到淡黄色固体熔化后,燃烧发出________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发出________色火焰。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才能剧烈燃烧,是因为________。
14.实验室有高锰酸钾、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氯酸钾、过氧化氢、二氧化锰、大理石,下列仪器及相关用品:
(1)写出仪器⑤的名称________;
(2)利用上述药品制取二氧化碳应选取的仪器有________(填序号);
(3)利用上述一种药品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酒精灯的灯帽是由玻璃制成的,在熄灭酒精灯时的正确操作是:先用灯帽盖灭火焰,然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进行上述操作的原因是:用灯帽盖住火焰的过程中,灯帽内温度升高,气体受热逸出,灯帽盖紧一段时间后,灯帽内温度降低至室温,且灯帽内________,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导致再使用时________的后果。
(4)在进行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时,实验不同,集气瓶中盛放的液体种类也不同,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
a.在做铁丝燃烧的实验时,为防止瓶底炸裂,集气瓶中盛放的液体X的名称是________;
b.在做木炭燃烧的实验时,为验证燃烧产物,集气瓶中盛放的液体X中溶质化学式为________。
三、推断题
15.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B为红色粉末,C和E常温下为气体且均属氧化物,F的浓溶液能挥发出剌激性气味的气体,G﹣H发生的是化合反应.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________ ,F的化学式为________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5)某同学认为“图中每一步转化均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他的判断________ (填“正确”或“不正确”).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A
解析:A、用喷灌的方式浇灌农田可以高效灌溉,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符合题意。
B.使用含磷洗衣粉会污染水资源,排放过多还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不符合题意。
C.生活垃圾深埋地下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不符合题意。
D.生活中一般采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且该选项与水资源的保护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水资源的保护分为防止水污染和节约用水两方面分析,其中防止水污染要从根源入手,明确污染原因确定治理方案。
2. B
解析: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空气中氮气含量最多分析。
3. A
解析: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水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从而防止了二氧化硫向外扩散.水的主要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因此,该选项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通过量筒中水的体积变化可知氧气的体积.水的主要作用是间接测定氧气的体积.因此,该选项体现了水的主要作用;
C、铁在氧气中燃烧时,水的用途是冷却溅落的四氧化三铁,防止炸裂集气瓶.因此,该选项体现了水的主要作用;
D、用排水法收集氢气时集气瓶中加入水主要是为了是为了排出集气瓶中的空气.因此,该选项体现了水的主要作用.
故选A.
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水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从而防止了二氧化硫向外扩散进行解答;
B、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通过量筒中水的体积变化可知氧气的体积进行解答;
C、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时,水的用途是冷却溅落的四氧化三铁,防止炸裂集气瓶进行解答;
D、根据用排水法收集氢气时集气瓶中加入水是为了排出集气瓶中的空气进行解答.
4. C
解析:解:A、保护水资源要注意防止水体的污染和节约用水,故A不符合题意;
B、大力发展氢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有利于节约化石能源,又能保护环境,故B不符合题意;
C、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C符合题意;
D、在金属制品表面涂油、刷漆能隔绝氧气和水,可以防止金属锈蚀的一个措施,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分析
B、根据新能源利用的好处分析
C、根据化石燃料不可再生分析
D、根据金属生锈的条件分析
5. C
解析:解:目前国家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没有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
故选:C.
分析:目前国家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
6. C
解析:A、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不符合题意;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时,由于有氧气的生成,固体的质量减少,锰元素的质量不变,故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加,故不符合题意;
C、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由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当碳酸钙反应完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变,故符合题意;
D、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中,由于红磷的燃烧,刚开始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加,反应后温度冷却后,压强减小,故图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催化剂的特点进行解答。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
C、根据碳酸钙与稀盐酸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解答。
D、红磷燃烧是放热反应,刚开始会使集气瓶中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变大,反应后随着氧气的消耗和温度的降低,瓶内压强又逐渐减小至恒定。
7. D
解析:解: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没有蓝紫色火焰,故选项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没有火焰,故选项错误.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没有火焰,故选项错误.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8. B
解析:①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中含有烟尘和有害气体;
②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含有有毒物;
③空气中的水蒸气对人体无害;
④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是氧气对人体无害
⑤煤燃烧产生的烟是可吸入颗粒物.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B正确.
故选B.
分析:根据分析空气污染的途径和汽车排放的尾气、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天然水蒸发成水蒸气、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煤燃烧产生的烟尘的成分分析.解答本题时要掌握污染空气的物质即有害气体和烟尘,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9. C
解析:A. 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A不符合题意;
B. 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B不符合题意;
C. 二氧化碳是空气中固有的成分,新鲜空气中也含二氧化碳,C符合题意;
D.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以防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空气的主要成分解答
B根据氧气能供给呼吸解答
C根据空气的组成分析解答
D根据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波解答
10. C
解析:A、该实验中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不符合题意;
B、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不符合题意;
C、空气中氧气中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故燃烧后,水面应该上升至1刻度处,符合题意;
D、该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实验室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操作及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1. A
解析:A、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与化合物之间属于包含关系,化合物包括氧化物,化合物与氧化物是包含关系,不是交叉关系,A符合题意;
B、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有氧气参与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B不符合题意;
C、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C不符合题意;
D、氧化物指的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氧的化合物指的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氧的化合物与氧化物之间属于包含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有关化学概念之间在逻辑上的并列、交叉和包含等关系,熟记并理解相关的概念内容是解题的关键。
12. A
解析:A.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占空气体积的21%,符合题意;
B. 二氧化硫是空气的污染物之一,不符合题意;
C. 根据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不符合题意;
D. 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的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以前有所增多,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组成及其各成分的含量,需要记住空气中红各组分的含量。
二、实验探究题
13. (1)小于;红磷 +氧气 五氧化二磷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4)黑;防止生成的熔融物炸裂瓶底
(5)淡蓝;蓝紫;氧气浓度越高,物质燃烧越剧烈
解析:(1) ①红磷燃烧放出热量,瓶内气体受热体积膨胀,若实验A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就小于瓶容积的1/5,测得氧气的含量就会小于空气体积的1/5,故填小于;②红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故文字表达式写为红磷 +氧气 QUOTE 五氧化二磷。(2)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水和碳酸钙沉淀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热水中颜色变得快,冷水中颜色变化慢,表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颜色变化也快,故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4)铁丝燃烧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固体黑;
实验中的火星就是熔融的高温的四氧化三铁,直接落到瓶底会使集气瓶底炸裂,瓶中装少量的水,能够降低四氧化三铁的温度,防止生成的熔融物炸裂瓶底,故填防止生成的熔融物炸裂瓶底。(5)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填淡蓝;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填蓝紫;物质和氧气燃烧燃烧时,单位体积内,氧原子的数目越多,即氧气的浓度越高,物质燃烧越剧烈,故填氧气的浓度越高,物质燃烧越剧烈。
分析:(1)根据测定氧气体积分数的原理及现象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的鉴别分析;
(3)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
(4)根据铁丝燃烧的现象及注意事项分析;
(5)根据硫燃烧的现象及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分析。
14. (1)水槽
(2)①②⑥⑨(或①②⑦)
(3)2KMnO4 QUOTE K2MnO4+MnO2+O2↑;气体减少,压强变小;灯帽无法取下
(4)水;Ca(OH)2
解析:(1)仪器⑤的名称水槽;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应该选取的仪器有①②⑥⑨(或①②⑦);
(3)利用上述一种药品在实验室制取氧气为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QUOTE K2MnO4+MnO2+O2↑;先用灯帽盖灭火焰,然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进行上述操作的原因是:用灯帽盖住火焰的过程中,灯帽内温度升高,气体受热逸出,灯帽盖紧一段时间后,灯帽内温度降低至室温,且灯帽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导致再使用时灯帽无法取下的后果。
(4)a.铁丝燃烧时,避免过热固体产物沉积底部,造成集气瓶炸裂,所以加入少量水;
b.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所以加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液,溶质为氢氧化钙;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制取二氧化碳所需仪器分析;
(3)根据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原理、酒精灯盖灯帽时气体减少、压强变小分析;
(4)根据铁丝燃烧时为防止瓶底炸裂要加水和二氧化碳的验证方法分析。
三、推断题
15. Fe2O3
;HCl
;3C+2Fe2O34Fe+3CO2↑
;C+CO22CO
;Cl2+2FeCl2=2FeCl3
;不正确
解析:解:(1)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为黑色固体单质,B为红色粉末,C和E常温下为气体且均属氧化物,所以A是碳,B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C是二氧化碳,D是铁,二氧化碳和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所以E是一氧化碳,F的浓溶液能挥发出剌激性气味的气体,F会与铁反应,所以F是盐酸,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G﹣H发生的是化合反应,G和氯气反应会生成H,所以H是氯化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是Fe2O3 , F是HCl;
(2)反应①是木炭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2Fe2O34Fe+3CO2↑;
(3)反应②是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CO22CO;
(4)反应③是氯气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化学方程式为:Cl2+2FeCl2=2FeCl3;
(5)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的反应中,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他的判断不正确.
故答案为:(1)Fe2O3 , HCl;
(2)3C+2Fe2O34Fe+3CO2↑;
(3)C+CO22CO;
(4)Cl2+2FeCl2=2FeCl3;
(5)不正确.
分析:根据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为黑色固体单质,B为红色粉末,C和E常温下为气体且均属氧化物,所以A是碳,B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C是二氧化碳,D是铁,二氧化碳和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所以E是一氧化碳,F的浓溶液能挥发出剌激性气味的气体,F会与铁反应,所以F是盐酸,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G﹣H发生的是化合反应,G和氯气反应会生成H,所以H是氯化铁,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A
B
C
D
实验装置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氧气
解释
集气瓶中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
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后便于观察O2何时收集满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 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
D.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年中考科学(化学)考点一遍过:考点6-溶液(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年中考科学(化学)考点一遍过:考点3-碳单质(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年中考科学(化学)考点一遍过:考点17-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