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教案01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教案02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教案03
    还剩4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0页。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1.认识糖类、蛋白质、油脂的组成和结构性质。
    2.结合实例了解糖类、蛋白质、油脂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新知探究(一) 糖类[学考层级]
    [自学新教材]

    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基本营养物质

    2.糖的分类及代表物
    类别
    特点
    代表物
    代表物
    分子式
    是否互为
    同分异构体
    单糖
    不能水解为更简单的糖分子
    葡萄糖、果糖
    C6H12O6
    互为同分异构体
    二糖
    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
    蔗糖、麦芽糖、乳糖
    C12H22O11
    互为同分异构体
    多糖
    水解后能生成多分子单糖
    淀粉、纤维素
    (C6H10O5)n
    n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3.葡萄糖的结构、性质与应用
    (1)分子结构

    (2)性质与应用

    (3)用途:营养物质,食品工业原料等。
    4.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的性质与应用
    (1)淀粉的特征反应:淀粉变蓝色,可用I2来检验淀粉。
    (2)糖类的水解反应(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最终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实验结论
    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和新制Cu(OH)2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
    实验证明:淀粉、纤维素、蔗糖在稀硫酸催化下加热均能发生水解最终生成单糖,其中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淀粉和纤维素水解最终均生成葡糖糖,试写出水解反应的方程式:
    ①蔗糖水解: 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
          蔗糖________________葡萄糖____果糖
    ②淀粉(或纤维素)水解
    (C6H10O5)n+nH2OnC6H12O6
    淀粉(或纤维素)____________葡萄糖

    (3)淀粉在人体内的变化过程:淀粉葡萄糖CO2+H2O+能量
    (4)纤维素在人体内的作用:人体内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无法吸收和利用纤维素,但食物中纤维素能刺激胃肠蠕动,有助于消化和排泄。
    (5)用途:
    ①蔗糖是食用糖、食品工业原料等。
    ②淀粉是营养物质、食品工业原料。
    ③纤维素是造纸和纺织工业原料。
    ④工业上可将淀粉或纤维素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醇,即C6H12O62C2H5OH+2CO2↑。该过程广泛应用于酿酒和利用生物质生产燃料乙醇。

    [落实新知能]

    1.检验淀粉水解及水解程度的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结论:
    情况
    现象A
    现象B
    结论

    溶液呈蓝色
    未产生银镜
    未水解

    溶液呈蓝色
    出现银镜
    部分水解

    溶液不呈蓝色
    出现银镜
    完全水解

    2.检验淀粉水解程度注意的问题
    (1)检验淀粉时,必须直接取水解液加入碘水,不能取中和液,因为碘能与NaOH溶液反应。
    (2)淀粉的水解实验是用稀硫酸作催化剂,而与银镜反应或新制Cu(OH)2反应的实验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所以检验淀粉或蔗糖的水解产物前应先加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
    [演练新学考]
    1.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的分子式可表示为C6(H2O)6,则葡萄糖分子中含有6个H2O分子
    B.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C.葡萄糖与麦芽糖均含有醛基,但二者不互为同系物
    D.淀粉与纤维素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选A 葡萄糖的分子式可表示为C6(H2O)6,表示葡萄糖分子中含有H、O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相当于6个H2O的组成,没有水分子存在,A错误;葡萄糖与果糖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正确;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麦芽糖的分子式为C12H22O11,分子组成上不是相差“CH2”的整数倍,不互为同系物,C正确;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可用(C6H10O5)n表示,但n值不同,故两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D正确
    2.某同学设计了如下3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
    甲方案:淀粉液水解液溶液变蓝
    结论:淀粉未水解
    乙方案:淀粉液水解液无砖红色沉淀产生
    结论:淀粉未水解

    结论:淀粉部分水解
    上述三种方案操作是否正确?结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淀粉已水解完全,则溶液中不再有淀粉存在,用碘水检验,溶液不会出现蓝色;淀粉尚未水解时,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煮沸,不会有砖红色沉淀产生。淀粉部分水解时,则既要用碘水检验有无淀粉的存在,又要用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有无葡萄糖的存在。
    答案:甲方案操作正确,但结论错误。加入碘水溶液变蓝有两种情况:①淀粉完全没有水解;②淀粉部分水解。故不能得出淀粉尚未水解的结论 乙方案操作错误,结论亦错误。应用稀碱溶液中和水解液中的稀硫酸,然后再做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实验。乙方案中无砖红色沉淀出现,淀粉可能尚未水解,也可能完全水解或部分水解 丙方案操作正确,结论正确
    新知探究(二) 蛋白质[学考层级]
    [自学新教材]
    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蛋白质概述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存在于各类生物体内,是一类非常复杂的天然有机高分子,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能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
    2.氨基酸结构与性质
    (1)常见氨基酸与结构

    ②氨基酸中均含有氨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
    (2)转化
    ①―→

    3.蛋白质的性质
    (1)变性
    ①实验探究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
    加热后,鸡蛋清沉淀,凝结的鸡蛋清放入蒸馏水中不溶解
    加入醋酸铅溶液(或乙醇水溶液)后,鸡蛋清沉淀,凝结的鸡蛋清放入蒸馏水中不溶解
    实验
    结论
    加热、醋酸铅溶液、乙醇都能使蛋白质的性质发生改变

    ②概念:在一定条件下,蛋白质产生不可逆的凝聚析出,失去生理活性的变化。
    ③条件
    a:化学试剂: 重金属盐类、强酸、强碱、乙醇、甲醛等。
    b:物理因素: 加热、紫外线等。
    (2)显色反应:某些蛋白质遇到浓硝酸变成黄色,可用于蛋白质的检验。
    (3)灼烧时,有类似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
    4.蛋白质的用途
    (1)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
    (2)动物的毛和蚕丝的成分都是蛋白质,是重要的纺织原料。
    (3)动物皮、骨中提取的明胶用作食品增稠剂等,用驴皮制的阿胶作中药材。
    (4)从大豆、牛奶中提取的酪素用来制作食品和涂料。
    (5)绝大多数酶也是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
    [落实新知能]

    变性和盐析的比较

    盐析
    变性
    含义
    加入无机盐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一定条件下,使蛋白质凝聚失去原有生理活性
    条件
    浓的轻金属盐或铵盐溶液,如饱和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溶液等
    重金属盐、强酸、强碱、乙醇、甲醛、加热、紫外线等
    实质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特点
    可逆,蛋白质仍保持原有活性
    不可逆,蛋白质已失去原有活性
    用途
    分离提纯蛋白质
    消毒、灭菌,如给果树使用波尔多液、用甲醛溶液保存动物标本等

    [演练新学考]
    1.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蛋白质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B.蛋白质是一种基本营养物质
    C.灼烧某白色纺织品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则可说明此纺织品不是人造丝
    D.人的皮肤上不慎沾染浓硝酸后变黄色是物理变化
    解析:选D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聚合成的高分子,A项正确;蛋白质、油脂、糖类是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B项正确;灼烧蛋白质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所以C项正确;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的反应是化学变化,D项错误。
    2.棉花和羊毛都具有的特点是(  )
    A.遇浓硝酸显黄色
    B.灼烧后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C.燃烧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D.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
    解析:选D 棉花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二者共同的性质是都能发生水解反应。“遇浓硝酸显黄色、灼烧后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是蛋白质的特征反应;蛋白质燃烧不仅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还生成含氮的物质、硫的氧化物等。
    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B.所有蛋白质遇浓硝酸都变黄
    C.人工最早合成的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是中国科学家在1965年合成的
    D.可以用灼烧法来鉴别蛋白质
    解析:选B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A正确;很多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B错误;C为常识性知识,正确;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这一性质常用来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蛋白质,生活中应用尤其广泛,这也是最简单的一种鉴别方法,D正确。
    4.下列物质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是(  )
    ①硫酸钾 ②甲醛 ③氯化钠 ④硝酸汞 ⑤氯化铵 ⑥氢氧化钠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④⑤⑥
    解析:选A 蛋白质溶液中加入②④⑥发生变性,加入①③⑤发生盐析。
    新知探究(三) 油脂[学考层级]
    [自学新教材]
    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物理性质及分类
    (1)物理性质
    油脂的密度比水小,黏度比较大,触摸有油腻感;油脂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食品工业中可以用有机溶剂来提取植物种子里的油。
    (2)根据常温下的状态不同把油脂分两类

    常温下状态
    代表物
    代表物分子组成特点

    液态
    植物油脂
    较多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脂肪
    固态
    动物油脂
    较多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2.组成结构
    (1)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与甘油(丙三醇)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的酯,其结构可表示为:

    其中R、R′、R″代表高级脂肪酸的烃基,可以相同或不同。
    (2)根据高级脂肪酸的烃基是否饱和可以将其分类如下:
    饱和脂肪酸
    硬脂酸(C17H35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不饱和脂肪酸
    油酸(C17H33COOH)
    亚油酸(C17H31COOH)

    3.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
    液态植物油中含有的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固态的氢化植物油。利用这一性质食品工业可以生产人造奶油、起酥油、代可可脂等食品工业原料。
    (2)水解反应
    ①油脂在人体小肠中通过酶的催化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然后再分别进行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②在工业上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
    [注意]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
    4.油脂的用途
    (1)油脂是人类的主要营养物质和主要食物之一。
    (2)油脂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制肥皂、甘油。
    (3)增加食物的滋味、增进食欲,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落实新知能]

    油脂和酯的区别与联系
    物质

    油脂

    脂肪
    组成
    含氧酸与醇类反应的一类物质
    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
    含较多饱和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
    状态
    液态或固态
    液态
    固态
    性质
    在酸或碱的作用下水解
    酯的性质,兼有不饱和烃的性质
    酯的性质
    存在
    水果、花草等
    植物油
    动物脂肪
    联系
    油和脂肪统称油脂,均属于酯类

    [注意] 天然油脂都是多种油脂形成的混合物。油脂相对分子质量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演练新学考]
    1.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油脂属于酯类
    B.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D.油脂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解析:选D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属于酯类化合物,但自然界中的油脂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因此没有固定的熔、沸点;油脂分为油和脂肪,其中形成油的高级脂肪酸的烃基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下列关于油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B.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
    C.油脂中的碳链含有碳碳双键时,主要是低沸点的植物油
    D.植物油通过氢化可以变为脂肪
    解析:选B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
    3.下列关于油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油脂在人体内的水解产物是硬脂酸和甘油
    B.天然油脂大多是由混合甘油酯分子组成的混合物
    C.脂肪里的饱和烃基的相对含量较大,熔点较高
    D.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酯类
    解析:选A 油脂在小肠内的水解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不一定是硬脂酸,A错误;天然油脂是混合物,多数是混合甘油酯,B正确;饱和烃基的相对含量越大,熔点越高,所以脂肪熔点比油高,呈固态,C正确;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D正确。
    新知探究(四) 有机物的检验和鉴别[选考层级]
    [难度增一点]
    [典例] 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溶液、淀粉溶液,该试剂是(  )
    A.NaOH溶液     B.Na2CO3溶液
    C.碘水 D.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解析] NaOH溶液只能与乙酸发生反应,但是无明显现象,与另外两种物质不反应,A不能鉴别;Na2CO3溶液与乙酸发生反应产生CO2气体,与另外两种物质不能发生反应,B不能鉴别;碘水与淀粉溶液混合会变为蓝色溶液,与另外两种物质不能发生反应,C不能鉴别;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与乙酸混合,发生反应,变为蓝色溶液,与葡萄糖混合,加热煮沸,产生砖红色沉淀,与淀粉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三种溶液产生的现象各不相同,D可以鉴别。
    [答案] D

    [知能深一点]

    有机物检验和鉴别常用方法
    1.利用水溶性
    (1)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而分层,如烷烃、烯烃、苯、酯等,而乙酸、乙醇易溶于水不分层。
    (2)举例:如用水鉴别乙酸与乙酸乙酯,乙醇与己烷,乙醇与油脂等。
    2.利用密度大小
    (1)特点:烃、酯(包括油脂)都比水的密度小,四氯化碳等比水的密度大。
    (2)举例:用水鉴别苯和四氯化碳,在水层下方的是四氯化碳,在水层上方的是苯。
    3.利用燃烧现象

    4.利用官能团的特点

    (4)不饱和烃褪色
    (5)羧酸产生无色气体变浑浊
    [选考难一点]

    1.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燃烧的方法可以区分甲烷和乙烯
    B.用酸性KMnO4溶液区分苯和CCl4
    C.用新制Cu(OH)2悬浊液区分蔗糖和葡萄糖
    D.用KI溶液区分淀粉溶液和鸡蛋清溶液
    解析:选D 甲烷燃烧时,产生明亮的淡蓝色火焰,而乙烯燃烧时,火焰明亮伴有黑烟;酸性KMnO4溶液加入苯中,液体分层,上层为油状液体苯且无颜色,而CCl4加入酸性KMnO4溶液中,液体分层,下层为油状液体CCl4且无颜色;新制Cu(OH)2悬浊液与葡萄糖溶液共同加热,能生成砖红色沉淀,蔗糖无此现象,故可区分开来;KI溶液遇淀粉溶液和鸡蛋清溶液均无明显的现象,故不能用来区分两物质。
    2.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A.鉴定蔗糖水解产物中有葡萄糖:直接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
    B.鉴别织物成分是真丝还是人造丝:用灼烧的方法
    C.鉴定苯中无碳碳双键: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鉴别苯乙烯()和苯:将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分别滴加到少量苯乙烯和苯中
    解析:选A 蔗糖的水解用稀硫酸作催化剂,直接向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Cu(OH)2与硫酸反应生成CuSO4,无法鉴定。
    3.下列物质中,可一次性鉴别乙酸、乙醇、苯及氢氧化钙溶液的是(  )
    A.金属钠 B.溴水
    C.碳酸钠溶液 D.酚酞溶液
    解析:选C 所加试剂及各物质所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乙酸
    乙醇

    氢氧化钙溶液
    金属钠
    产生无色气泡
    产生无色气泡
    无明显现象
    产生无色气泡
    溴水
    不分层
    不分层
    分层,上层为橙色
    溴水褪色
    碳酸钠
    溶液
    产生无色气泡
    不分层
    分层
    产生白色沉淀
    酚酞
    溶液
    无色,不分层
    无色,不分层
    分层
    变红

    通过比较,可得出当加入碳酸钠溶液时,现象各不相同,符合题意。

    A级—学业水平考试达标练
    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油脂和蔗糖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乙酸乙酯在一定条件下可水解成乙醇和乙酸
    C.蛋白质水解能得到氨基酸
    D.淀粉、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水解均可得到葡萄糖
    解析:选A 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和天然橡胶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油脂和蔗糖都属于小分子化合物。
    2.糖类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淀粉分子中不含的元素是(  )
    A.氢         B.碳
    C.氮 D.氧
    解析:选C 淀粉属于糖类,仅含C、H、O三种元素。
    3.将蔗糖放入试管中,加水和稀硫酸振荡,水浴加热5分钟,取水解液3 mL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后没有看到砖红色物质出现,这是因为(  )
    A.加热时间不够 B.蔗糖纯度不够
    C.Cu(OH)2的量不足 D.水解液未用碱液中和
    解析:选D 蔗糖在稀硫酸的催化作用下水解,水解液中有H2SO4,使Cu(OH)2溶解,不能得到Cu2O沉淀,在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前,应用碱中和作催化剂的稀硫酸,并调至碱性环境。
    4.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油脂 B.仅由三种元素组成
    C.可水解成氨基酸 D.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选C 蛋白质由C、H、O、N、S、P等多种元素组成,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
    5.下列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体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淀粉葡萄糖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B.纤维素葡萄糖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C.油脂甘油和高级脂肪酸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D.蛋白质氨基酸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人体生长发育)
    解析:选B 人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所以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也无法被氧化而提供能量。纤维素在人体中主要是加强胃肠蠕动,有通便功能。
    6.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纤维素在人体中主要是加强胃肠蠕动,有通便功能
    B.油脂能增加食物的滋味,也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应尽可能多食用
    C.动物的毛和皮、蚕丝都是蛋白质,可用来制作服装、药材等
    D.葡萄糖是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过低,会使人患“低血糖”症
    解析:选B 油脂是人体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但脂肪摄入过量,可能引起肥胖、高血脂、高血压,也可能会诱发恶性肿瘤,因此应控制油脂的摄入量。
    7.油脂是植物油与动物脂肪的总称。油脂既是重要的食物,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油脂的以下性质和用途与其含有的碳碳双键有关的是(  )
    A.工业生产中,常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来制取肥皂
    B.油脂在人体内发生水解反应,可以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C.植物油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脂肪是有机体组织里储存能量的重要物质
    解析:选C A错,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与碳碳双键无关;B错,油脂在人体内发生水解反应,可以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与碳碳双键无关;C对,植物油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错,脂肪是有机体组织里储存能量的重要物质,与碳碳双键无关。
    8.下列实验中,没有颜色变化的是(  )
    A.葡萄糖溶液与新制Cu(OH)2混合加热
    B.淀粉溶液中加入碘酒
    C.鸡蛋清中加入浓硝酸
    D.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解析:选D A项有砖红色沉淀产生;B项淀粉遇碘变蓝色;C项鸡蛋清遇硝酸会变黄;D项淀粉在稀硫酸的催化作用下,最终水解成葡萄糖,没有颜色变化。
    9.国际著名血液学杂志《BLOOD》刊载了一条令人振奋的科研成果:中国科学家找到白血病致病元凶——蛋白质Shp2。下列关于蛋白质Shp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是高分子化合物
    B.它在一定条件下能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
    C.是天然蛋白质,仅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D.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滴加浓HNO3不发生颜色反应,灼烧时没有任何气味
    答案:A
    10.大豆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由大豆配制出来的菜肴很多,它是人体营养物质中最重要的补品之一,我们几乎每天都要饮食豆制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所吃的豆腐是一种________。
    A.蛋白质 B.酯
    C.脂肪 D.淀粉
    (2)我们食用的大豆,最终补充给人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A.氨基酸 B.蛋白质
    C.油脂 D.糖类
    (3)豆油容易变质,将豆油进行硬化后可以延长保存时间,油脂的硬化就是对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进行____________。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解析:(1)豆腐是一种蛋白质凝胶。(2)大豆在人体内作用最终补充给人体的是氨基酸。(3)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答案:(1)A (2)A (3)催化加氢 高级脂肪酸 甘油
    11.糖类、油脂、蛋白质为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
    (1)蛋白质、淀粉、脂肪三种营养物质中水解的最终产物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的是________,制造肥皂的主要原料是________。
    (2)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__。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蛋白质中只含C、H、O三种元素
    B.油脂在人体中发生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
    C.糖类并不都有甜味
    D.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4)淀粉溶液和蛋白质溶液都是胶体,用一束光通过其溶液,都产生____________效应,若鉴别它们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
    答案:(1)淀粉 脂肪 (2)氨基酸 (3)C
    (4)丁达尔 碘水
    12.有一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合物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烯烃 B.油脂
    C.蛋白质 D.糖类
    (2)该化合物的密度________。
    A.比水大   B.比水小   C.与水相同   
    (3)常温下该化合物呈________。
    A.液态   B.固态   C.气态
    (4)下列物质中,能与该物质反应的有________。
    A.NaOH溶液 B.溴水
    C.乙醇 D.乙酸
    解析:(1)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中含有酯基,且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油脂。(2)油脂的密度比水小。(3)该油脂中含有碳碳双键,熔点较低,在常温下呈液态。(4)该油脂在NaOH溶液作用下能发生水解反应,含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与乙醇、乙酸反应。
    答案:(1)B (2)B (3)A (4)AB
    B级—选考等级考试增分练
    1.下列各组有机物的鉴别中所用试剂及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有机物
    所用试剂
    现象与结论
    A
    葡萄糖与果糖

    有气体放出的是葡萄糖
    B
    蔗糖与蛋白质
    溴水
    褪色的是蔗糖
    C
    油脂与蛋白质
    浓硝酸
    变蓝的是蛋白质
    D
    淀粉与蛋白质
    碘水
    变蓝的是淀粉

    解析:选D 葡萄糖和果糖均含有羟基,都能与钠反应生成氢气,A项错误;蔗糖和蛋白质均不与溴水反应,无法鉴别,B项错误;某些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色,C项错误;淀粉遇碘水变蓝,D项正确。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解析:选D 蜡烛燃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高级脂肪酸酯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3.云南“过桥米线”的做法如下:先准备煮沸的鸡汤一碗,上罩浮油,再辅以切得极薄的生肉片、乌鱼片、火腿片、葱头等,最后把主料米线放入拌食即成。“过桥米线”汤鲜、肉嫩、料香、米线滑润,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以下有关“过桥米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肉片中含有的蛋白质能水解产生氨基酸
    B.浮油对下层汤水起到很好的“液封”作用,使下层汤水及热量难以外逸
    C.葱头等蔬菜中富含纤维素,纤维素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上层浮油高温水解即产生美味的物质
    解析:选D 肉片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A正确;浮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密度小,对下层的汤水起到很好“液封”作用,B正确;葱头为植物,富含纤维素,纤维素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正确;浮油在高温下不会发生水解反应,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D错误。
    4.如图为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装置图。进行皂化反应时的步骤如下:
    (1)在圆底烧瓶中装入7~8 g硬脂酸甘油酯,然后加入2~3 g氢氧化钠、5 mL H2O和10 mL酒精。加入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隔着石棉网给反应混合物加热约10 min,皂化反应基本完成,所得到的混合物为______(填“悬浊液”“乳浊液”“溶液”或“胶体”)。
    (3)向所得混合物加入__________,静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分为上下两层,肥皂在__________层,这个操作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长玻璃导管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硬脂酸甘油酯与氢氧化钠不互溶,而酒精既能溶解氢氧化钠,又能溶解硬脂酸甘油酯,所以用酒精作为溶剂,形成均匀混合物,加快皂化反应速率。(2)皂化反应完成后得到硬脂酸钠、甘油等混合物,属于胶体。(3)硬脂酸钠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降低,发生凝聚(盐析),析出的凝聚物在液体上层。(4)长玻璃管起冷凝作用,使有机物蒸气回流。
    答案:(1)溶解硬脂酸甘油酯和氢氧化钠,提高皂化速率 (2)胶体 (3)食盐颗粒 上 盐析 (4)冷凝回流
    5.学生甲在一支试管中放入0.5 g淀粉后,再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加热10 min后,再将溶液一分为二,其中一份溶液做银镜反应实验,结果无银镜出现,另一份溶液滴入碘水,结果无蓝色出现;学生乙在一支试管中放入0.5 g淀粉后,再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少许,加热45 min后,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中和硫酸,再将溶液一分为二,其中一份溶液做银镜反应实验,结果有银镜产生,另一份溶液中加入少量碘水,未出现蓝色。
    (1)学生甲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甲的实验现象,判断淀粉的水解情况是______。
    A.完全水解 B.部分水解
    C.没有水解 D.不能准确判断
    (3)学生乙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乙的实验现象,判断淀粉的水解情况是______。
    A.完全水解 B.部分水解
    C.没有水解 D.不能准确判断
    解析:(1)学生甲加银氨溶液检验前未加碱中和硫酸,因为银镜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进行。(2)水解液中滴加碘水无蓝色现象,说明淀粉已完全水解,A正确。(3)学生乙向水解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再加入碘水后不变色,有可能是碘水与NaOH溶液反应,即淀粉有可能完全水解,也可能未完全水解。(4)根据乙的现象只能说明已经有水解反应发生,不能判断是否完全水解。
    答案:(1)用银氨溶液检验前未加碱中和硫酸
    (2)A (3)向中和液中加入少量碘水 (4)D
    素养提升课 实验活动与科学探究


    实验活动8——搭建球棍模型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特点

    实验目的
    1.加深对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认识。
    2.初步了解使用模型研究物质结构的方法。
    实验用品
    分子结构模型(或橡皮泥、黏土、泡沫塑料、牙签等代用品)。

    [实验步骤]
    1.填写下表,并搭建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甲烷
    分子式
    结构式
    CH4

    结构特点
    甲烷分子中4个C—H键的长度和强度相同,C—H键的夹角相同;构成了以碳原子为中心,4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结构,其球棍模型为


    2.填写下表,并搭建乙烷、乙烯和乙炔分子的球棍模型,比较三者的立体结构
    乙烷
    乙烯
    乙炔
    分子式
    结构式
    分子式
    结构式
    分子式
    结构式
    C2H6

    C2H4

    C2H2

    结构特点
    结构特点
    结构特点
    碳原子间以碳碳单键结合,剩余价键均和H结合,碳原子成4键,最多有4个原子共面,其球棍模型为

    碳原子间以碳碳双键结合,剩余价键结合H,键角120°,分子中2个C和4个H原子共平面,其球棍模型为

    碳原子间以碳碳三键结合,每个碳结合1个H,键角180°,分子中2个C和2个H在同一条直线上,其球棍模型为


    [问题讨论]
    1.通过以上有机物分子球棍模型的搭建,归纳碳原子的成键特征和各类烃分子中的化学键类型。
    提示:无论是形成烷烃、烯烃还是炔烃,每个碳原子均形成4个共价键;烷烃分子中含有碳碳单键,烯烃和炔烃分子中分别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
    2.根据二氯甲烷的结构式推测其是否有同分异构体,并通过搭建球棍模型进行验证,体会结构式与分子立体结构之间的关系。



    3.分子中含有4个碳原子的烃可能有多少种结构,尝试用球棍模型进行探究。
    提示:根据碳骨架可以不同,结合碳碳键可以是单键、双键、三键进行组装搭建,球棍模型示例如下(注:6种用碳骨架表示)
    、、、、
    、、、、
    、、、。
    实验活动9——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加深对乙醇、乙酸主要性质的认识。
    2.初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3.提高实验设计能力,体会实验设计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实验用品
    实验仪器
    试管、试管夹、量筒、胶头滴管、玻璃导管、乳胶管、橡胶塞、铁架台、试管架、酒精灯、火柴、碎瓷片
    实验试剂
    乙醇、乙酸、饱和Na2CO3溶液、浓硫酸、铜丝、紫色石蕊溶液、碎瓷片、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1.乙醇的性质
    (1)观察乙醇状态并闻气味
    实验操作
    状态
    闻气味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醇
    液态
    具有特殊香味

    (2)设计实验,验证乙醇的燃烧产物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点燃酒精灯,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烧杯内有水珠出现
    燃烧产物中含H2O
    点燃酒精灯,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燃烧产物中含CO2

    (3)设计实验,验证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醇,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
    灼烧铜丝,铜丝由红色变为黑色
    说明铜丝被氧化成氧化铜
    红热铜丝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中,反复几次,小心闻试管中液体产生的气味,并观察铜丝表面变化
    插入乙醇中的铜丝又变成红色,试管中液体产生刺激性气味
    CuO+CH3CH2OHCH3CHO+Cu+H2O

    2.乙酸的性质
    (1)观察乙酸状态并闻气味
    实验操作
    状态
    闻气味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酸
    液态
    强烈刺激性气味

    (2)设计实验,证明乙酸具有酸的通性,并比较乙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酸溶液,滴入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乙酸具有酸性,且酸性强于碳酸,反应方程式为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
    向一支盛有少量Na2CO3溶液的试管里滴加约2 mL乙酸溶液,观察现象
    试管里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


    (3)探究酯化反应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0.5 mL浓硫酸和2 mL乙酸,再加入几片碎瓷片。在另一支试管加入3 mL饱和Na2CO3溶液,连接好装置,用小火加热试管里的混合物,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饱和Na2CO3溶液上方约0.5 cm处,一段时间后,取下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并停止加热。振荡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静置
    饱和Na2CO3溶液液面上有无色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并能闻到香味
    化学方程式为
    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

    [问题设计]
    1.在乙醇氧化生成乙醛的实验中,加热铜丝及将它插入乙醇里的操作为什么要反复进行几次?
    提示:铜丝与乙醇接触面积较少,生成的乙醛较少,反复进行几次,可增加乙醛的产率,便于闻乙醛的刺激性气味(或检验乙醛的生成)。
    2.在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中,浓硫酸和饱和Na2CO3溶液各起什么作用?在实验过程中,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内发生了哪些变化?请解释相关现象。
    提示:(1)浓硫酸的作用: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能吸收生成物水,促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同时还起催化剂作用。
    (2)饱和碳酸钠的作用:饱和Na2CO3溶液能吸收挥发出的乙醇蒸气,并能除去乙酸,同时能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和分液。
    (3)盛有饱和碳酸钠的试管里:可看到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有一层无色油状且有特殊香味的液体产生;这是因为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Na2CO3溶液,且密度比水小,自然出现分层现象。
    3.写出实验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1)乙醇燃烧:CH3CH2OH+3O22CO2+3H2O
    (2)乙醇催化氧化:2CH3CH2OH+O22CH3CHO+2H2O
    (3)验证酸性:乙酸>碳酸
    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
    (4)酯化实验: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

    微项目——自制米酒(领略我国传统酿造工艺的魅力)

    1.回顾我国食品酿造的悠久历史,了解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2.认识酿造工艺中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反应,学会从化学的视角分析、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讨论酿造米酒的最佳条件,体会调控反应条件的重要性。  
    一、调研我国古代的酿造工艺
    [资料卡片]
    1.在龙山文化的许多遗址(如山东龙山、底沟、城子崖)中发现了相当多的陶质酒器。所以有人认为我国在龙山文化时期以前已经创始酿酒,到了夏代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规模。
    2.我国在酿酒的早期阶段,有一项极卓越的发明,那就是用发芽同时发霉的谷物作引子,来催化蒸熟或者碎裂的谷物,使它转变成酒。我国古书上把这种发芽而且发霉的谷物称为“(曲)糵”。曲是中国人独创的,除了造酒,酱油,醋,豆豉也是曲的作品。人们利用曲糵酿酒,经过一段时期的经验总结,便会了解到:只要把谷物蒸煮,放置在空气中,环境适当时就可以发霉变“曲”而无需先使它发芽,即可直接用来酿酒。
    晋朝时有一位学者江统写过一篇《酒诰》,议论到酒的源起时说:“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就是说,煮熟的谷物,没有吃尽,丢弃在野外,自然而然就会发霉发酵成酒。这种说法确切地描述了以曲酿酒的源起。此后,逐步又发展到把制曲和以曲为引子酿酒分步来进行。事实证明以酒曲做引子来酿酒比以糵酿酒,效率要高得多,也更加简便。所以曲的发明极大地推进了酿酒技术的发展,它是中国酿酒史上一次重大突破性的进步。
    3.在殷代时,只有两种酒,一种叫做“醴”,是用糵酿的酒,乙醇含量不高,富含麦芽糖,所以味道较甜,酿造的主要原料是小麦和小米,这种酒是酿来吃的;另一种名叫“鬯”,是用黑黍为原料,加了香料,利用曲酿造的香酒,大概主要是用在祭祀上。
    周代时,已经总结出了丰富的酿酒经验,有了很完整的一套酿酒技术规程。《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周代时宫廷中设有“酒正”,专门掌管造酒的政令,有“大酋”负责造酒的诸般事宜;有“浆人”从事造酒的劳作。《礼记·月令》叙述了大酋在仲冬酿酒时必须负责监管好的七个主要环节:“秫稻必齐”(造酒原料的准备),“曲糵必时”(及时做好酒曲),“湛炽必洁”(清洗酿酒原料和用具),“水泉必香”(选好纯净香醇的泉水),“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加热火候合适),“兼用六物”(选用各种香草),足见经验已经相当完整。
    4.《齐民要术》是世界上最早记录食品酿造的典籍,对我国传统的酿造法方法有较详细的叙述。文中记载“浸曲三日,如鱼眼汤沸,酘米”,说明当时人们已经发现了酒曲在酿酒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齐民要术》中对酿酒用水及酿酒季节的掌握也有记载:“初冻后,尽年暮,水脉既定,收取则用。其春酒及余月,皆须煮水为五沸汤,待冷、浸曲,不然则动”。这是对浸曲的水的明确要求:除初冻的冬月和年底的腊月外,酿酒时一律要把浸曲的水煮沸五次,不然,酒就会变质。
    [问题设计]
    1.在用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机化合物的转化途径是怎样的?
    提示:淀粉在糖化酶(毛霉菌)的作用下水解成麦芽糖、葡萄糖。这些糖类化合物在酒化酶(酵母菌)的作用下可分解生成乙醇。
    2.古人在酿造时通常从哪些角度来调控物质的转化?
    提示:从反应的条件来调控物质的转化,使用酒曲和控制温度。
    二、酿制米酒
    1.米酒酿制的方法及步骤
    步骤1
    用清水冲洗糯米,浸泡一段时间
    步骤2
    将泡软的糯米沥干水分,蒸熟
    步骤3
    将蒸熟的糯米摊开晾凉
    步骤4
    将粉末状甜酒曲和糯米充分拌匀,装入干净的玻璃容器
    步骤5
    将容器盖严,置于恒温环境中发酵
    步骤6
    每隔24小时测定米酒的酒精度和pH,连续10天

    2.按照上述步骤酿制米酒,用酒精计、pH计等测量并记录数据,据此绘制如图:

    从数据变化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米酒的酒精度变化呈先增大后基本稳定的趋势,米酒的pH变化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出现该变化的原因是酒中乙醇的体积分数超过10%时就会抑制酵母菌的活动能力,发酵作用会逐渐停止。
    3.用粮食酿得的米酒中,乙醇的浓度通常较低,像白酒等烈性高度酒必须用蒸馏的方法才能制得。
    [问题设计]
    1.若要酿出口味较好的米酒,在酿制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具体操作,控制好哪些条件?
    提示:不同的谷物选择不同的酒曲,注意控制反应的温度。此外,还要使用干净的原料、容器及凉开水,将酒曲与原料充分拌匀,注意密封,以保障酵母菌在缺氧条件下更好地使葡萄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乙醇。
    2.蒸馏过程中温度计水银球的所处的位置有什么要求,冷却水的进出方向又如何?
    提示: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冷凝管中冷凝水的方向是“下进上出”。

    A卷—学业水平达标验收
    1.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
    A.丙烯的结构简式:CH2CHCH3
    B.甲烷分子的空间充填模型:
    C.羟基的电子式:
    D.葡萄糖的最简式:C6H12O6
    解析:选B 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3,A项错误;羟基的电子式为,C项错误;葡萄糖的最简式为CH2O,D项错误。
    2.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
    A.尼龙绳         B.宣纸
    C.羊绒衫 D.棉衬衣
    解析:选A 尼龙绳是由尼龙切片制成的纤维丝经一系列加工制成的,它属于合成纤维,A项符合题意;宣纸的主要成分是于天然纤维,B项不符合题意;羊绒衫的主要原料是羊毛,属于蛋白质,C项不符合题意;棉衬衣的主要原料是棉花,棉花属于天然纤维,D项不符合题意。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
    B.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
    C.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
    D.乙酸与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选A A项,乙烷和浓盐酸不反应。B项,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聚乙烯可作食品包装材料。C项,乙醇与水能以任意比例互溶,而溴乙烷难溶于水。D项,乙酸与甲酸甲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4.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组合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D ①是加成反应,②是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③是氧化反应,④是取代反应,②、④符合题意。
    5.下列关于①苯、②乙醇、③乙酸、④葡萄糖等有机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新制氢氧化铜鉴别③与④
    B.只有③能与金属钠反应
    C.①、②、③均能发生取代反应
    D.一定条件下,④可以转化为②
    解析:选B A项,乙酸与Cu(OH)2发生中和反应,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B项,2Na+2CH3COOH―→2CH3COONa+H2↑,2CH3CH2OH+2Na―→2CH3CH2ONa+H2↑,葡萄糖分子中含—OH,也能和金属钠发生反应;C项,苯的硝化、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均属于取代反应;D项,葡萄糖发酵生成乙醇。
    6.下列有机物中,既能发生酯化反应,又能被新制Cu(OH)2悬浊液氧化的物质是(  )
    A.CH2CH—CHO
    B.CH3CH2COOH
    C.CH2CH—COOCH3
    D.CH2OH(CHOH)4CHO
    解析:选D A项中没有羟基或羧基,不能发生酯化反应;B项中只有羧基,只能发生酯化反应;C项中没有羟基或羧基,所以不能发生酯化反应,也不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D项为葡萄糖,既能被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又能发生酯化反应。
    7.下列物质,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①甘油 ②油脂 ③纤维素 ④淀粉 ⑤有机玻璃 ⑥蛋白质 ⑦蔗糖 ⑧天然橡胶 ⑨三硝基甲苯 ⑩涤纶
    A.①④⑦ B.①②⑦⑨
    C.③⑤⑥⑩ D.②③⑦⑧
    解析:选B ①甘油、②油脂、⑦蔗糖、⑨三硝基甲苯均为常见的小分子化合物;③纤维素、④淀粉、⑥蛋白质、⑧天然橡胶均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⑤有机玻璃、⑩涤纶均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是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B.硝基乙烷(CH3CH2NO2) 与甘氨酸(氨基乙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C.油脂皂化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生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D.糖类、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解析:选B 蛋白质中含有C、H、O、N、S、P等多种元素,A错误;硝基乙烷与甘氨酸分子式相同,互为同分异构体,B正确;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错误;糖类中的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D错误。
    9.有4种碳骨架如图所示的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和b互为同分异构体
    B.b和c互为同系物
    C.a和b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D.只有b和c能发生取代反应
    解析:选B 根据图示碳骨架,可确定a和b的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A错误;b和c结构相似,相差1个CH2,互为同系物,B正确;a中含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而b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错误;b、c、d均能发生取代反应,D错误。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彼此一定是同系物
    B.两种化合物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质量分数也相同,则两者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C.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几种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D.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同的不同化合物,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选D A项分子结构不一定相似,不一定互为同系物,错误;B项描述的二者最简式相同,不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错误;C项所描述物质分子式不一定相同,不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错误;D项描述物质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正确。
    11.“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原子节约)的新概念及要求,理想的原子经济反应是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转化成所需要的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下列反应类型一定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氧化反应 ④加聚反应 ⑤酯化反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⑤
    解析:选C 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和酯化反应的生成物往往不止一种,不符合绿色化学要求。加成反应、加聚反应产物往往只有一种,符合绿色化学要求。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酸、水、乙醇和金属钠反应的剧烈程度从剧烈到逐渐平缓
    B.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可用(C6H10O5)n表示,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C.硝酸不慎滴到皮肤上,发现皮肤变黄
    D.苯的结构简式虽然用表示,但苯的结构却不是单、双键交替组成的环状结构,可以从它的邻二氯代物结构只有一种得到证明
    解析:选B A项,三种物质中的羟基氢活泼性依次降低,因此与钠反应逐渐平缓,不符合题意;B项,两种物质均可用(C6H10O5)n表示,但n值不同,因此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符合题意;C项,硝酸能使有些蛋白质变黄,不符合题意;D项,邻二氯代物只有一种说明六个碳碳键相同,不符合题意。
    13.下列现象是因发生加成反应而出现的是(  )
    A.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苯加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C.乙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利用乙酸和乙醇制备乙酸乙酯
    解析:选C 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是氧化反应,A错误;苯萃取溴水中的Br2,属于物理变化,B错误;乙炔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正确;乙酸和乙醇制备乙酸乙酯的反应为酯化反应,即取代反应,D错误。
    14.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结论
    A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
    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
    B
    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
    C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
    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
    D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

    解析:选A 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加成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且可溶于四氯化碳,A正确;乙醇和水都能与钠反应产生H2,但乙醇与钠反应缓慢,即乙醇分子中羟基氢没有与水分子中的氢活泼,B错误;乙酸能与水垢中的CaCO3反应,说明酸性:乙酸>碳酸,C错误;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产物中的HCl,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D错误。
    15.现有①甲烷,②乙烯,③乙炔,④苯乙烯(),⑤葡萄糖,⑥植物油,6种有机物,请用序号或按题中要求作答:
    (1)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的是________,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结构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含氢量最高的有机化合物是________,⑥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水解均生成________(写名称)。
    (3)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
    (4)⑤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物质共有__________种。
    (5)等物质的量的②、③、④完全与H2发生加成反应,消耗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
    解析:(1)乙烯为共面分子,乙炔为共线分子,即②③分子中原子均共平面;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2)甲烷中含氢量最高;植物油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水解均生成甘油。(3)乙烯和葡萄糖分子组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1。(4)葡萄糖中含有羟基和醛基2种官能团,其中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6种物质中除了甲烷外,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5)1 mol②、③、④完全与H2发生加成反应,消耗H2分别为1 mol、2 mol和4 mol,即消耗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4。
    答案:(1)②③ ① (2)① 甘油 (3)②⑤
    (4)醛基 5  (5)1∶2∶4
    16.燃料乙醇的生产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1)粉碎玉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产过程中为了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可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3)步骤a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
    (4)发酵产生的CO2纯度可达到99%,能回收利用,请举出它的两项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粉碎玉米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利用率。(2)因为淀粉遇碘变蓝色,即可用碘或碘酒来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3)滤去废渣后得到的是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由于乙醇和水互溶,但沸点不同,乙醇的沸点低于水,用蒸馏的方法可使乙醇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4)纯度为99%的CO2可以很好地利用。因为CO2可以做碳酸饮料,也可以制干冰,还可制纯碱或制碳酸钙等。
    答案:(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或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充分进行
    (2)(C6H10O5)n+nH2OnC6H12O6
    碘(I2)或碘酒
    (3)蒸馏
    (4)制饮料、制干冰、制纯碱、制碳酸钙(其他碳酸盐或碳酸氢盐)等中任选2个
    17.已知数据: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乙醇
    -117
    78.5
    0.789
    乙酸
    16.6
    118
    1.05
    乙酸乙酯
    -83.6
    77.5
    0.90
    浓硫酸(98%)

    338.0
    1.84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①在30 mL的大试管A中按体积比1∶4∶4的比例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②按图1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小火均匀地加热装有混合液的大试管3~5 min;③待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去试管B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分层;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和干燥。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反应掉乙酸和乙醇
    B.反应掉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
    C.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
    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
    (3)步骤②中需要用小火均匀加热,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图2所示的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铁架台、铁夹、加热装置均已略去),与图1所示装置相比,此装置的主要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主要有三个: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通过水的溶解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醇;使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减小,减少其损耗及有利于它的分
    层和提纯。(3)根据各物质的沸点数据,乙酸、乙醇、乙酸乙酯的沸点较近,若大火加热,会将原料大量蒸出;另外,温度越高,副产物越多。
    答案:(1)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2)BC (3)减少原料损失,减少副产物
    (4)①增加了温度计,有利于控制发生装置中反应液的温度;②增加了分液漏斗,有利于及时补充反应混合液,以提高乙酸乙酯的产量;③增加了冷凝装置,有利于收集产物乙酸乙酯
    B卷—选考等级考试检测

    1.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
    B.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D.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解析:选A 乙烯与溴水可发生加成反应,苯与溴水不反应,故A不正确;乙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油脂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皂化反应,B正确;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D正确。
    2.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

    解析:选D A是生成乙酸乙酯的操作,B是收集乙酸乙酯的操作,C是分离乙酸乙酯的操作。D是蒸发操作,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未涉及。
    3.某烷烃或其一种同分异构体只能生成一种一氯代物,则该烃的分子式不可能的是(  )
    A.CH4        B.C2H6
    C.C4H10 D.C5H12

    4.下列各组物质相互间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 B.蔗糖和麦芽糖
    C.C3H6与C4H8 D.C4H10与C10H22
    解析:选D 淀粉和纤维素都是高分子化合物,且聚合度有差异;蔗糖和麦芽糖分子式相同;C3H6与C4H8可能是烯烃,但也可能一个是烯烃一个是环烷烃,所以不一定互为同系物;C4H10与C10H22一定都是链状烷烃,互为同系物。
    5.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 mol 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 mol羧酸和2 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
    A.C14H18O5 B.C14H16O4
    C.C16H22O5 D.C16H20O5
    解析:选A 根据1 mol C18H26O5完全水解可得到1 mol羧酸和2 mol乙醇,可知该酯为二元酯,分子中含有2个酯基,结合酯的水解反应原理可得“C18H26O5+2H2O羧酸+2C2H5OH”,根据原子守恒可知,该羧酸的分子式为C14H18O5。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褪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解析:选B 糖类分子组成大多符合通式Cn(H2O)m,即糖类又被称作碳水化合物,A正确;大多数酶是一种蛋白质,具有较高活性和选择性,但有些不属于蛋白质,B错误;植物油中含碳碳双键,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而使之褪色,C正确;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D正确。
    7.下列分离或提纯有机物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待提纯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及主要操作方法
    A

    溴单质
    加亚硫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B
    淀粉
    葡萄糖
    水、过滤
    C
    甲烷
    乙烯
    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洗气
    D
    乙酸乙酯
    乙酸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分液
    解析:选A 溴可与亚硫酸钠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物可溶于水,而苯不溶于水,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A项正确;淀粉、葡萄糖都可透过滤纸,应用渗析的方法分离,故B项错误;乙烯被氧化生成CO2,引入新杂质,应用溴水除杂,故C项错误;二者都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杂,故D项错误。
    8.分子式为C4H10O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解析:选B 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说明C4H10O中有 —OH,分子式可以写为C4H9—OH,而丁基(—C4H9)有4种结构,所以符合题意的有机物C4H10O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9.苹果醋是一种由苹果发酵而形成的具有解毒、降脂、减肥等明显药效的健康食品。苹果酸(2­羟基丁二酸)是这种饮料的主要酸性物质,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
    B.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C.1 mol苹果酸与足量Na反应生成33.6 L H2(标准状况下)
    D.1 mol苹果酸与Na2CO3溶液反应一定消耗2 mol Na2CO3

    10.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


    解析:选D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CH4+Cl2CH3Cl+HCl,CH3Cl+Cl2CH2Cl2+HCl,CH2Cl2+Cl2CHCl3+HCl,CHCl3+Cl2CCl4+HCl。黄绿色的氯气参加反应,逐渐减少,生成无色的气体,因此试管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反应生成的HCl极易溶于水,使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因此试管内液面上升;生成的CH2Cl2、CHCl3、CCl4均为无色油状液体,附着在试管壁上,因此试管壁上出现油状液滴;生成的HCl气体遇到水蒸气溶解生成盐酸小液滴,形成白雾,因此试管中有少量白雾。
    11.化合物 (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解析:选D 苯的同分异构体还有链状不饱和烃,如等,A项错误;d的二氯代物有6种,结构简式如下:,B项错误;b为苯,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p是环烷烃,属于饱和有机物,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C项错误;只有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p中均有碳原子与其他四个原子形成共价单键,不能共平面,D项正确。
    1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分子式为C10H18O3
    ②易溶于水
    ③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④可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
    ⑤能发生加成、取代、酯化、催化氧化等反应
    ⑥所有的原子可能共平面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全部不正确
    解析:选D ①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10H16O3;②含有碳碳双键,相对分子质量较大,难溶于水;③分子中含碳碳双键、羟基和羧基三种官能团;④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分别为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褪色原理不同;⑤能发生加成、取代、酯化反应,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不存在氢原子,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⑥分子中含有多个饱和碳原子,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13.已知1 mol 链烃CxHy可以发生如下系列转化:CxHyQCxCl12(无机试剂是足量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5、n=11
    B.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区分CxHy和Q
    C.上述转化过程中依次发生了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D.CxCl12可能的结构有三种
    解析:选D 由转化关系可知,CxHy为烯烃,Q为一氯代物,1 mol Q与n mol 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xCl12,由CxCl12中Cl原子个数可知n为11,再由2x+2=12可得x为5,即CxHy为C5H10,Q为C5H11Cl,CxCl12为C5Cl12。结合上述分析,A正确;CxHy含碳碳双键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Q为饱和结构,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二者,B正确;结合分析可知转化时依次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C正确;新戊烷不存在对应烯烃,不可能通过上述转化生成与新戊烷对应的C5Cl12,即C5Cl12可能的结构只可能有两种,D错误。
    14.烃分子中若含有双键、三键或环,其碳原子所结合的氢原子则少于同碳原子数对应链状烷烃所含的氢原子数,即具有一定的不饱和度(用W表示)。下表列出几种烃的不饱和度:
    有机物
    乙烯
    乙炔
    环己烷

    W
    1
    2
    1
    4

    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 mol W=3的不饱和链烃再结合6 mol H即达到饱和
    B.的W等于6
    C.CH3CH2CHCH2的不饱和度为1
    D.C4H8的不饱和度与C3H6、C2H4的不饱和度相同
    解析:选B 不饱和度为3的烃再结合6个H即达到饱和,A正确;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4H16,其不饱和度为=7,B错误;CH3CH2CH==CH2的不饱和度为1,C正确;C4H8、C3H6、C2H4的不饱和度均为1,D正确。
    15.有机物的结构可用“键线式”表示,如CH3CH==CHCH3可简写为。有机物X的键线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C8H8
    B.有机物Y是X的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烃,则Y的结构简式为
    C.X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X与足量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饱和烃Z,Z的一氯代物有4种
    解析:选D 由X的键线式和每个碳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可确定X分子式为C8H8,A正确;属于芳香烃,和X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B正确;X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正确;X与足量H2加成后得到(Z),该烃具有对称性,即Z的一氯代物有2种,D错误。
    16.现有6瓶失去标签的液体,已知它们可能是乙醇、乙酸、苯、乙酸乙酯、油脂、葡萄糖中的一种。现通过如下实验来确定各试剂瓶中所装液体的名称:
    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
    ①把6瓶液体分别依次标号A、B、C、D、E、F,然后闻气味
    只有F没有气味
    ②各取少量于试管中 ,加水稀释
    只有C、D、E不溶解而浮在水面上
    ③分别取少量6种液体于试管中,加新制Cu(OH)2并加热
    只有B使沉淀溶解,F中产生砖红色沉淀
    ④各取C、D、E少量于试管中,加稀NaOH溶液并加热
    只有C仍有分层现象,且在D的试管中闻到特殊香味

    (1)写出这6种物质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__,
    E________,F________。
    (2)在D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乙醛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O+2Ag(NH3)2OH―→CH3COONH4+H2O+2Ag↓+3NH3,试写出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6种物质中只有葡萄糖无气味;苯、乙酸乙酯、油脂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的小;乙酸呈酸性,能与Cu(OH)2发生中和反应,葡萄糖具有还原性,能与新制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乙酸乙酯、油脂均在稀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而不再有分层现象,乙酸乙酯的水解产物之一乙醇有特殊香味,乙醇易溶于水,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的小,二者均不与Cu(OH)2和NaOH溶液反应。(2)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加热生成乙酸钠和乙醇。(3)根据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并结合信息反应,即可写出化学方程式。
    答案:(1)乙醇 乙酸 苯 乙酸乙酯 油脂 葡萄糖
    (2)CH3COOCH2CH3+NaOH
    CH3COONa+CH3CH2OH
    (3)HOCH2(CHOH)4CHO+2Ag(NH3)2OH―→
    HOCH2(CHOH)4COONH4+H2O+2Ag↓+3NH3
    17.下表是A、B、C、D、E五种有机物的有关信息:
    A
    ①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②空间充填模型为;③能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
    B
    ①由C、H两种元素组成;
    ②空间充填模型为
    C
    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②能与Na反应,但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③能与E反应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酯
    D
    ①相对分子质量比C少2;②能由C氧化而成
    E
    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②球棍模型为

    回答下列问题:
    (1)A与溴的四氧化碳溶液反应的产物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F,与F在分子组成和结构上相似的有机物有很多,它们均符合通式CnH2n+2(n为正整数)。当n=________时,这类有机物开始出现同分异构体。
    (3)B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无色无味液体 ②有毒 ③不溶于水 ④密度比水的大 ⑤与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反应褪色 ⑥任何条件下都不与氢气反应
    在浓硫酸作用下,B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与E反应能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酯,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C氧化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题中表格的有关信息,可以依次确定五种有机物。由A、B、E的文字叙述和结构模型,确定有机物A、B、E分别为CH2==CH2、苯、CH2==CH—COOH(丙烯酸)。因为C能与Na反应,但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说明C结构中含有“—OH”但不含“—COOH”,E(丙烯酸)与C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酯,则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18-72(丙烯酸的相对分子质量)=46,可确定C为C2H5OH(乙醇)。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由C2H5OH氧化而成,则D为CH3CHO(乙醛)。(1)CH2==CH2与Br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CH2BrCH2Br)。(2)CH2==CH2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烷(CH3CH3),该类有机物为烷烃,通式为CnH2n+2(n为正整数),当n=4时开始出现同分异构体。(3)B是苯,它具有的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有毒,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的小,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与H2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4)发生的酯化





    (2)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①②③三个反应中,原子的理论利用率为100%,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的反应是________(填序号)。
    (5)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教案

    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教学设计,共11页。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教案,共3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教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