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1年高考语文小题限时作业(含答案详解)
2021年高考语文小题限时作业26(含答案详解)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高考语文小题限时作业26(含答案详解),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文本阅读,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四年一度的奥运赛场上,引人瞩目的除了有令人________的体育成绩之外,还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技术,这也使奥运会成为一个新兴、新奇技术的展示平台。
数字媒体公司盖蒂专门成立了一个虚拟现实部门,负责拍摄360度照片。在伦敦奥运会上,盖蒂公司的摄影师就拍摄了很多360度照片,那时,这一技术才刚刚________。在此次里约奥运会上,盖蒂的每位摄影师都拥有一个360度照相机。盖蒂的首席执行官道恩·艾雷说:“我们处于VR技术变革之巅。”媒体界的技术先锋英国广播公司在VR技术领域也不遑多让。
该公司为电视观众提供一种完全不同的观看体验:( )。
NBC的母公司康卡斯特公司则展示其X1机顶盒,让用户可以以国家、运动员和运动类别为关键字,搜索现场报道并重播,这套系统也________语音搜索功能。例如,观众可以通过说“美国的表现如何?”来获得美国最新的奖牌数目信息。
当然,这些只是体育科技产品的________。更多更“狠”的科技手段,用在了运动员日常训练中。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练团队要掌握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体能状况,制定科学训练,运动员也要了解自己和对手的实力。一块奖牌的背后,是一整套科学训练体系。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叹为观止 起步 具有 沧海一粟
B.蔚为大观 兴起 具有 冰山一角
C.叹为观止 兴起 具备 冰山一角
D.蔚为大观 起步 具备 沧海一粟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为了让观众获得更加沉浸式的观看体验,为在家里观看电视的观众引入360度虚拟现实视频
B.为在家里观看电视的观众引入360度虚拟现实视频,让观众获得更加沉浸式的观看体验
C.为在家里观看电视的观众引入360度虚拟现实视频,观众获得了更加沉浸式的观看体验
D.观众获得了更加沉浸式的观看体验,因为为在家里观看电视的观众引入360度虚拟现实视频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练团队要了解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体能状况,制定科学训练,运动员也要了解自己和对手的实力。
B.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练团队要掌握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体能状况,制定科学训练方案,运动员也要了解自己和对手的实力。
C.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运动员要了解自己和对手的实力,教练团队也要掌握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体能状况,制定科学训练。
D.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运动员要了解自己和对手的实力,教练团队也要掌握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体能状况,制定科学训练方案。
2.2019年女排世界杯于9月14日~9月29日在日本举行,中国女排以11连胜成功卫冕,获世界杯第五冠、三大赛第十冠。
请你以复兴中学学生会的名义,写一篇学习女排“不畏强手、顽强拼搏”精神的倡议书。
要求:格式正确,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80个字(包括标题)。
3.下图是某品牌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示意图,请把这个示意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条理清晰,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0个字。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不仅在经济领域产生巨大影响,也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新手段。依托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智慧城市已经成为一个热词,但何为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如何促进治理升级、如何科学有效地建设智慧城市,这些基本问题仍需要深入探究。
智慧城市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城市空间数字化。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空间,城市部件实现“万物互联”。二是信息技术改变城市生活。信息与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发生化学反应,城市各领域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实现智能运行、构建一个更加方便快捷、运转高效的人性化城市。三是智能驱动城市治理创新。城市治理主体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不但可以及时为市民解决具体问题,而且可以实时感测城市运行状况,优化城市治理决策,推动城市可持续、包容性发展。
实践证明,智慧城市不仅在推动城市产业发展、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实现城市治理精细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且能在人、物理空间、人工智能方面发挥组合效应,带动政府各部门、城市居民、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有助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理想预期在实践中还面临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是“有产无智”。相关高科技企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支撑性力量,但智慧城市建设不能只是购置它们生产的高科技设备。现实中,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成为企业兜售设备的“竞标场”,加上产业发展冲动,一些城市在相关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盲目上马智慧城市项目,导致后续投资乏力、管理滞后、资源浪费。二是“有智无慧”。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局限在“网格化管理”“综治维稳”等智能管控领域,既忽略了多部门联动的系统性,也忽略了政府与社会的协同性,不同部门的数据系统互不联通,存在“数据隔离”问题。三是“有慧无惠”。建设智慧城市,意味着城市发展要素的全面革新,意味着城市居民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并从中得到更多实惠。然而,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既与城市居民的需求脱节,又缺乏城市居民的参与,没有真正服务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此外,由于对技术和大数据的高度依赖,智慧城市建设还普遍面临技术安全风险、用户信息安全风险、居民信息壁垒风险等问题。
可见,对于智慧城市建设要进行冷静的思考、周密的规划,尽量避免产生负面效应。为此,需要充分考虑两个原则:一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要了解城市运行各方面、各领域的真正需求,保证智慧城市建设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二是以包容性发展为准则。智慧城市建设绝不仅仅是购置一些冷冰冰的技术设备,更要服务于人民群众。成功的智慧城市建设一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技术嵌入到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推动城市居民广泛有序地参与到城市发展中来,以此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实现整个城市包容性发展。
(摘编自吴晓林《智慧城市建设须注重可持续和包容性》)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智慧城市是智慧社会的组成部分,因存在诸多需深入探究的问题而成为时代热点。
B.智慧城市万物互联、智能运行,方便快捷、运转高效,能有效促进社会治理升级。
C.智慧城市建设中出现“有智无慧”的问题与城市智能管控领域存在的局限性有关。
D.智慧城市建设要以包容性发展为准则是针对“有产无智”问题提出的发展新理念。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大量篇幅分析建设智慧城市面临的问题,彰显了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
B.文章以一些城市的错误做法为事实论据,论证了智慧城市建设存在风险的观点。
C.文章指出解决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要坚持两个原则,并没有去分析二者关系。
D.文章围绕智慧城市,明特点,谈作用,摆问题,讲办法,层次分明,结构清晰。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没有当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就一定不会有智慧城市乃至数字中国的建设。
B.即使我们解决了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三大问题,也不可能完全实现其理想预期。
C.城市居民只有运用人工智能全面革新城市发展要素,才能获得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惠。
D.智慧城市建设要避免负面效应,就应该了解城市的真正需求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三、诗歌鉴赏
东风第一枝·咏春雪
史达祖
巧沁兰心,偷粘草甲,东风欲障新暖。谩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较浅。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
青未了、柳回白眼,红欲断、杏开素面。旧游忆着山阴①,后盟遂妨上苑②。熏炉重熨,便放慢、春衫针线。恐凤鞋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
【注】①旧游忆着山阴:晋王子猷居山阴,曾雪夜泛舟访戴逵,至其门,未入即返,人问他什么原因,他说:“乘兴而来,兴尽而去,何必见戴。”②后盟遂妨上苑:司马相如参加梁王兔园之宴,因下雪而迟到。上苑即兔园。
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词的开头紧扣节令,写春雪沁入兰花花心,悄悄沾上草叶,仿佛想挡住春风送来的温暖,表达出词人对春雪的喜爱之情。
B.“行天入镜”取自唐韩愈《春雪》中的“入镜鸾窥沼,行天马渡桥”,以“入镜”和“行天”形容池面、桥面积雪的明净。
C.“料故园”三句运用写实的手法,写出了家乡落雪、天寒地冻、帘幕层层低垂的景象,以至于耽误了回来传书的飞燕。
D.这首咏物词笔触细腻,绘形绘神,写出春雪的特点以及雪中草木万物的神态,也含蓄地表达出词人对故园、亲人的思念。
8.此词题为“咏春雪”,却无一字道“雪”,请问作品下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写雪?
限时作业二十六答案
1.(1)C. 结合语境“取得较大的成绩”,第一处应选“叹为观止”。兴起:开始出现并兴盛起来。起步:开始走;比喻事业、工作等开始。结合语境数字媒体出现并兴盛,第二处应选“兴起”。具备:具有;齐备。具有:有(多用于抽象事物)。语境强调这套系统具有齐备的“语音搜索功能”,第三处应选“具备”。冰山一角:比喻事物已经显露出来的一小部分。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结合语境“只是”可知,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第四处应选“冰山一角”。
(2)B. 分析要补写的句子所在的语境,补写的内容应该是对前文为电视观众提供一种完全不同的“观看体验”的具体说明,据此审读选项。A项中两个“观众”的含义不一致,造成语意含混;C项中后一个“观众”前缺少一个词“让”,导致表述中途易辙,语意不畅;D项强加因果,语意、语气与前文不衔接。
(3)D. 文中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从体育运动竞赛常理言,“运动员”排前面更恰当,排除AD;二是“制定”后面缺少宾语,排除C。综上所述,修改最恰当的为D项。
2.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中国女排一路走来,面对强手不畏惧,面对困难勇拼搏,在女排世界杯上一展“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排风采,成功卫冕。我们在此倡议同学们一起弘扬“女排精神”,在学习中、生活上,不畏强手,顽强拼搏,保持昂扬斗志和磐石般的定力,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
复兴中学学生会
2019年12月9日
3.用户不在家时可以用手机和电脑通过网络远程控制家里的电视、电脑、电冰箱和电饭煲等智能家电,在家时可用智能遥控器控制这些智能家电。
4.选B。选项A强加因果,“因存在诸多需深入探究的问题而成为时代热点”错误,原文“但何为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如何促进治理升级、如何科学有效地建设智慧城市,这些基本问题仍需要深入探究”只是客观叙述,没有因果关系。C选项曲解文意,“城市智能管控领域存在的局限性”错,由原文“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局限在‘网格化管理’‘综治维稳’等智能管控领域”可知是“局限在城市智能管控领域”而不是“存在局限性”。选项D“针对‘有产无智’问题提出的发展新理念”错,根据文章内容可知是针对“有慧无惠”提出的。
5.选B。选项B“论证了智慧城市建设存在风险的观点”错误,是论证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理想预期在实践中还面临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6.选C。C选项“只有运用人工智能全面革新城市发展要素,才能获得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惠”错,由“建设智慧城市,意味着城市发展要素的全面革新,意味着城市居民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并从中得到更多实惠”可知“全面革新城市发展要素”和“获得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惠”没有条件关系。
7.选C。C项,“‘料故园’三句运用写实的手法”错误,“料”字可以看出,“故园”之景并非词人亲见,而是想象,故此处是虚写。
8.答案:①描写雪中的景物。“青未了、柳回白眼,红欲断、杏开素面”,写杨柳芽才有了一点青色,因蒙上一层雪仿佛都变成千万只白眼,刚开的红色杏花也因雪变为素面。②讲述雪中发生的故事“旧游忆着山阴,后盟遂妨上苑”,写王子猷、司马相如的故事,面对眼前雪景,词人不由想起古人踏雪访友的情景,不禁心向往之。③描摹雪中人物的活动“熏炉重熨,便放慢、春衫针线”,闲置不用的“熏炉”重又点起,正是春雪降临的结果;也正因为春雪的降临,做春衫的针线也便放慢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年高考语文小题限时作业17(含答案详解),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年高考语文小题限时作业11(含答案详解),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应用,古代文化知识,名句名篇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年高考语文小题限时作业13(含答案详解),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文学类阅读,古代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