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1年高考语文小题限时作业(含答案详解)
2021年高考语文小题限时作业27(含答案详解)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高考语文小题限时作业27(含答案详解),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文本阅读,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当前,网络文学作品的确存在质量 的现象。虽然有些作品具有独特的价值,但也不乏粗制滥造之作。如何鼓励作者不会出于功利目的一味地迎合读者口味而 ,并在创作过程中力求创新, ,从而向大众提供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俱佳的优质精品网络文学作品,成了当下亟须解决的问题。
我们的社会、公众以及传统的文学界,需要对十多年来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予以高度重视,也需要对它的未来发展持续关注, 。它尚不成熟,( ),为其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应当是整个社会 的责任。
2018年知识付费迎来从高潮迈向洗牌的拐点,倒逼知识产品内容服务加速升级,也进一步加剧网络文学作品在竞争中的优胜劣汰。一些领先网站正在面临活跃用户增长瓶颈,这将催生更多围绕网络文学的变现为目标的新尝试,知识付费的概念将不断提高,将从知识付费迈向知识服务的更广层面。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良莠不齐 随波逐流 因势利导 责无旁贷
B.良莠不齐 趋之若鹜 顺水推舟 义不容辞
C.参差不齐 随波逐流 因势利导 义不容辞
D.参差不齐 趋之若鹜 顺水推舟 责无旁贷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将催生更多围绕网络文学的变现为目标的新尝试,知识付费的概念将不断拓展,将从知识付费迈向知识服务的更广层面。
B.这将催生更多围绕网络文学的变现新尝试,知识付费的概念将不断拓展,将从知识付费迈向知识服务的更广层面。
C.这将催生更多围绕网络文学的变现新尝试,知识付费的概念将不断提高,将从知识付费迈向知识服务的更广层面。
D.这将催生更多围绕网络文学的变现为目标的新尝试,知识付费的概念将不断扩充,将从知识付费迈向知识服务的更广层面。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但生命力旺盛,也具有世界其他社会文学难以比拟的活力
B.因为生命力旺盛,也具有世界其他社会文学难以比拟的活力
C.但具有世界其他社会文学难以比拟的活力,生命力旺盛
D.因为具有世界其他社会文学难以比拟的活力,生命力旺盛
2.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5个字。
自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以来,青蒿素衍生物一直是最有效的疟疾联合用药。然而,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显示,全球疟疾防治进展陷入停滞,原因是疟原虫对青蒿素类抗疟药物产生了抗药性。经过三年多的科研攻坚,屠呦呦团队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终获新突破,提出新的治疗应对方案。国际顶级医学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近期刊载了该项重大研究成果,引发业内关注。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研究发现,蓝光比紫外线更伤皮肤。蓝光是指波长在400~500纳米的高能量可见光,普遍存在于手机、电脑或LED显示器等电子设备中。提到蓝光的危害,很多人都知道蓝光会导致眼睛疲劳、干涩,影响视力健康。但除此之外,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蓝光易在表皮颗粒层和更深的皮肤层产生色素沉淀,导致皮肤暗沉、变黑、长斑。同时,研究表明,蓝光不仅和紫外线一样,会促使上皮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生成更多且更活跃,从而加速皮肤衰老,而且由于蓝光波长更长,因此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细胞DNA氧化损伤,减少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产生,引起毛孔粗大、黑眼圈等皮肤问题。另外,蓝光还会刺激大脑,抑制褪黑素分泌。若经常在睡前使用电子产品,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影响睡眠质量,间接导致皮肤暗黄、长痘、脱发等问题。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流行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在一定时期内影响社会大众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的一种重要文化形态。在整个社会文化系统中,流行文化在文化主体和文化功能上与其他文化形态相比,存在着明显差异。它通过大众传媒广泛传播,具有娱乐性,在一定的时期内成为某些群体稳定的生活行为方式。
流行文化与其他文化都是在人类长期生产生活的社会交往互动中形成的,它是一种更显著的信息交流传播方式。在大众传播充分发展的情形下,流行文化才得以产生和扩散,而大众传播媒介也是流行文化中所利用的关键形式。从信息传播角度看,流行文化的形成是人类在信息传播互动中产生的某个文化现象作为一个讯息元素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信息的传播互动被许多人迅速认同、模仿,并将其作为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一种生活方式的过程。文化行为或实体要被不同群体的人们所接受并形成流行,就要有更多受传者的需求基础。一条传播的讯息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各种需求,不同群体的成员才会进行记忆和实践,最终形成流行文化。
大众传媒也会对流行文化产生消极影响。首先,在人们平日的生活中,人们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大众传播媒介,并将其作为娱乐消遣的对象,人们正因此而改变着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使得人们减少了选择各种文化的机会。大众传媒不知不觉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时间安排,干扰了人们对其他文化的选择。其次,大众传媒由于传递单一的文化元素,削弱了人们的思考能力。大众传媒的即时消费性致使它不可以深度阐释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它把原先的理念和观点模糊掉。例如我们经常过度使用手机:造成不可摆脱的媒介依赖,难以摆脱;我们所接受的观点和想法一定要从媒介中查找来源;更倾向于在虚拟的现实中表达自身观点并且逃避真实的社会交往。
基于此种情况,流行文化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难以引领新风尚,使得文化本该有的功能出现异化。而文化垄断、强势话语使流行文化开始出现西方价值取向。一些发达国家凭借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优势,利用先进的大众传播媒介,在生活习俗、思考问题方式、价值判断等方面对别的国家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如日本的动画片《蜡笔小新》《机器猫》《火影忍者》等,以及美国的好莱坞大片为中国观众所追捧,靠精彩的剧情、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轻松诙谐幽默占领了流行文化市场。人们在津津有味地欣赏动画片时,就已经不自觉地接受了发达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因为流行文化拥有强有力的渗透力、感染力、同化力,先进且具有优势的文化会凭借流行文化对弱势文化进行强有力的侵占和改变,从而使落后地区的流行文化出现异化、扭曲。
大众传媒对人性的重新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使得个体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可以促进流行文化的合理发展。因此,把握大众传媒对流行文化影响的整体脉络,不仅有利于文化的共荣,更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
(摘编自刘馨政《大众传媒对流行文化传播影响探析》,人民网2018年5月17日)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流行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形态,面向社会大众,可以产生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作用。
B.流行文化与精英文化都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交往互动的结果,但它们的文化主体和文化功能有所不同。
C.流行文化的产生、扩散和发展离不开大众传媒,没有大众传媒高度介入的文化往往难以成为流行文化。
D.日常生活中,人们一旦将大众传媒当成娱乐消遣对象,就会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削弱独立思考能力。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点明了流行文化的本质,第二段则进一步论述了流行文化的形成条件及过程。
B.第三段“大众传媒也会对流行文化产生消极影响”一句,在行文中起领起下文的作用。
C.第四段借好莱坞大片等受中国观众追捧的事实,强调西方大众传媒的先进引领作用。
D.大众传媒促使了流行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也带来消极影响,文章对此进行了客观论述。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下的一些电视娱乐节目,如《中国好声音》《非诚勿扰》等,经过大众传媒的广泛传播,为大众所喜闻乐见,也属于流行文化范畴。
B.某个文化现象常常通过传播互动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而且被人迅速认同和模仿,成为人们唯一不变的生活方式,流行文化便应运而生。
C.大众传媒的即时消费性特点导致其对文化的阐释过于浅显,因此我们为印证某观点和想法的来源而通过手机网络查到的信息不足为据。
D.大众传媒对人性重新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可以促进流行文化合理发展,成为更多人的自觉追求,使其最终演变成主流文化、精英文化。
三、诗歌鉴赏
初 到 黄 州
苏 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①,诗人例作水曹郎②。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③。
【注】①员外置:指定额以外的官员,苏轼此时授检校水部员外郎。②水曹郎:水部员外郎。梁代的何逊、唐代的张籍、宋代的孟宾于皆以诗名,且都曾任水部郎。③压酒囊:宋代官俸一部分用实物来抵数,叫折支。这里说,检校官的“折支”,多用官府中酿酒用剩的酒袋来抵数。作者曾自注:“检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
7.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开篇两句,用语简洁,诗人借“自笑”“为口忙”“转荒唐”之语,以自嘲的口吻回顾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B.第五句中诗人以“逐客”自命,是夸张愤怼之语。第六句中诗人以古今诗人自比,表明自己所得官阶都是虚授之职,并无实权。
C.最后两句反话正说,如绵里藏针,平和中见锋颖,谈笑诙谐之际,表明诗人贬官到此,将会破费朝廷许多抵作俸禄的“压酒囊”,体现出一种幽默之感。
D.诗歌语言平实清浅,但内涵丰富,写出了诗人复杂微妙的感情,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表达技巧。
8.本诗情感丰富,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6分)
限时作业二十七答案
1.(1) C. 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适用对象只能是人,侧重于品质。此处形容“网络文学作品的质量”,应选用成语“参差不齐”。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只能随着潮流走。趋之若鹜:像野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此处是说如何鼓励作者不出于功利目的而一味地去迎合作者,成为当下亟须解决的问题,如果用“趋之若鹜”语意过重,应选用成语“随波逐流”。因势利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导。顺水推舟:比喻顺应情势说话办事。此处是说对网络文学未来的发展要顺着其发展的趋势,向好的方面加以引导,应选用成语“因势利导”。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多用于指自己应当做的不可推卸之事,强调“责任”。义不容辞:指道义上不允许推辞。这里“责无旁贷”与文中的“责任”语意重复,应选用成语“义不容辞”。故选C。
(2)B. AD项“围绕……为目标”结构混乱,句式杂糅,应为“围绕……”或“以……为目标”;C项“概念”与“提高”搭配不当。故选B。
(3)A. 前文“我们的社会、公众以及传统的文学界,需要……”说明对于网络文学作品整体上还是肯定的,因此“它尚不成熟”,后面应该跟一个转折性的句子,即说它还是有优点的,排除BD 两项;再根据句内的关系,应该是先说自身具有的特点,然后才能去与其他的作比较,排除C 项。
2.示例:在疟原虫对青蒿素类抗疟药物产生抗药性、全球疟疾防治停滞的情况下,屠呦呦团队提出新方案,引发业内关注。
3.示例:①它还会“侵袭”皮肤(或“它还会损害皮肤”) ②它能够渗入皮肤深层 ③蓝光会破坏激素分泌平衡(或“蓝光会让褪黑素分泌异常”)
4.选D。D项,“人们一旦将大众传媒当成娱乐消遣对象,就会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削弱独立思考能力”表述绝对化。结合文本内容“在人们平日的生活中,人们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大众传播媒介,并将其作为娱乐消遣的对象,人们正因此而改变着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使得人们减少了选择各种文化的机会”分析可知,选项内容“一旦……就……”表述绝对化。
5.选C。C项,“强调西方大众传媒的先进引领作用”理解错误。结合文本内容“一些发达国家凭借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优势,利用先进的大众传播媒介,在生活习俗、思考问题方式、价值判断等方面对别的国家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如日本的动画片《蜡笔小新》《机器猫》《火影忍者》等,以及美国的好莱坞大片为中国观众所追捧”分析可知,举例意在说明发达国家利用先进大众传媒对别的国家人们的生活习俗、思考问题方式及价值判断等方面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
6.选A。B项,“唯一不变”说法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它通过大众传媒广泛传播,具有娱乐性,在一定的时期内成为某些群体稳定的生活行为方式”分析,是“在一定的时期内成为某些群体稳定的生活行为方式”,不是“唯一不变”的。C项,句子间因果关系不当。结合文本内容“大众传媒由于传递单一的文化元素……我们所接受的观点和想法一定要从媒介中查找来源;更倾向于在虚拟的现实中表达自身观点并且逃避真实的社会交往”分析可知,“阐释过于浅显,因此……”说法错误。D项,“使其最终演变成主流文化、精英文化”说法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大众传媒对人性的重新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使得个体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可以促进流行文化的合理发展。因此,把握大众传媒对流行文化影响的整体脉络,不仅有利于文化的共荣,更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分析可知,“使其最终演变成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于文无据。
7.选B。B项,“是夸张愤怼之语”错,苏轼贬谪黄州,所领官衔都是虚授之职,并无实权,且不得签书公事,形同流放之罪人。故诗人以逐客自命,乃是自我宽慰,略带牢骚,并非夸张愤怼之语。
8.答案: ①难言的伤感。开篇二句诗人回顾人生道路,“荒唐”二字看似轻松,实则自伤。②初到黄州的喜悦。诗人初到黄州,看长江而思鱼美,望好竹而羡笋香,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包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③苦中作乐,乐观旷达。尾联既有自嘲,也有对朝廷权势者的嘲笑,刻画了诗人被贬黄州时复杂矛盾的心绪,深刻地表明诗人无论遭受多大打击和迫害,决不向命运低头,更不为此摇尾乞怜,始终保持旷达的情怀,在逆境中寻求生活的乐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年高考语文小题限时作业17(含答案详解),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年高考语文小题限时作业11(含答案详解),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应用,古代文化知识,名句名篇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年高考语文小题限时作业13(含答案详解),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文学类阅读,古代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