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浙教版科学7年级上册全册同步学习精讲精练(教师版+学生版)
初中浙教版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地球与宇宙)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浙教版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地球与宇宙)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文件包含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7年级上册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课学生版docx、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7年级上册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课教师版含解析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复习课
目录
TOC \ "1-3" \h \z \u \l "_Tc10786" PAGEREF _Tc10786 \h 1
\l "_Tc13650" PAGEREF _Tc13650 \h 3
\l "_Tc20619" PAGEREF _Tc20619 \h 5
\l "_Tc50" PAGEREF _Tc50 \h 6
【知识网络构建】
考点一 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
考点二 地图
考点三 岩石
考点四 火山、地震与板块运动
考点五 简单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重难点突破1:地球仪和地图】
难点解读:本部分主要包括地球仪上的经纬网、地图的三个基本“语言”等。多以选择题或综合题的形式考查,对综合知识的考查有一定的难度。
【例1】(四川广元中考)读图,如图中④地的经纬度是( )
A.(20°N,160°E) B.(20°N,160°W)
C.(20°S,160°W) D.(20°S,160°E)
【例2】(重庆云阳)读某地区简略图(单位:米),按要求回答(1)~(2)题。
(1)该地区位于( )
A.东半球、北半球 B.东半球、南半球
C.西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2)图中河流N的主要流向是( )
A.由东向西 B.由西向东 C.由南向北 D.由北向南
【重难点突破2:地壳】
难点解读:本部分包括组成地壳的岩石、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泥石流、地球表面的板块等。侧重于以选择题和综合题的形式考查。
【例3】(山东临沂中考)2015年4月25日14时,位于喜马拉雅山区的尼泊尔(28.2°N,84.7°E)发生里氏8.1级地震,强震使交通受阻,珠峰登山队员出现死亡,并被迫撤离。关于此次地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发生在亚欧板块内部
B.地震发生在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C.地震发生在印度洋板块内部
D.地震发生在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重难点突破3:地形和地形图】
难点解读:本部分内容包括五种陆地地形的基本特征、等高线地形图及引起地形变化的内外力作用。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多以选择题或读图题的形式出现。
【例4】(四川雅安中考)我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家乡地理考察”活动,并绘制了等高线地形图(如图),据图回答(1)~(2)题。
(1)从他们绘制的地形图中可以看出,该地.( )
A.地势西高东低 B.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C.该区域内有一个山峰,一处是陡崖 D.E坡的坡度小于B坡的坡度
(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E、D两点的海拔相等,均为400米 B.B点位于C点的西北方
C.山峰A与C地的相对高度为570米 D.小溪的大致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
题型一 地球仪
例1 小明到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旅游时,他两脚跨在本初子午线地标的两侧,张开双手表示东经和西经,此时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变化的规律是( )
A.没有变化 B.度数减小 C.度数增大 D.变化无规律
题型二 地图
例2 (广东梅州中考)在比例尺为1∶20 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是5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是 千米。( )
A.5 B.1 C.10 D.2
【点评】利用比例尺计算距离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统一。
题型三 地震及地震的防范和预报
例3 (浙江台州中考)2013年4 月20 日四川雅安发生里氏7.0 级地震。地震时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高处跳楼逃生 B.乘电梯快速下楼 C.向窗外大声呼救 D.躲到卫生间墙角
题型四 板块构造学说
例4 (杭州中考)下列表述符合板块构造学说的是( )
A.全球岩石圈由七大板块组成
B.地震和火山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
C.各大板块漂浮在地核上
D.由于板块的张裂,东非大裂谷未来可能形成一个新的海洋
题型五 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例5 (湖南郴州中考)读图,在①②③④四点中,坡度最陡的是( )
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A.① B.② C.③ D.④
例6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a、b、c、d四处中,表示山谷的是( )
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A.a B.b C.c D.d
1.(江苏宿迁)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中①至③所示的现象。如图所示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
A.地球由西向东自转 B.地球是个球体 C.地球绕太阳公转 D.海平面上升
2.(安徽桐城)台北的圆圆想了解桐城市在中国的位置,她应该查看大比例尺的( )
A.中国地形图 B.中国政区图 C.安徽省交通图 D.安徽省政区图
3.(江苏泰州)如图为南半球经纬网示意图。丁地的经度是( )
A.100°E B.100°W C.40°S D.40°N
4.下列岩石类型具有片状结构的是( )
A.玄武岩 B.大理岩 C.石灰岩 D.花岗岩
5.下列地理现象中,可用“沧海桑田”描述的是( )
A.山体滑坡 B.泥石流 C.青藏高原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D.山体崩塌
6.(四川广元)由图可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海拔50米 B.丙地的绝对高度200米 C.丙地海拔150米 D.甲乙的相对高度100米
7.(湖南永州)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高原 B.平原 C.山地 D.盆地
8.下列关于岩石及其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理岩有矿物晶体颗粒或柱状结构 B.玄武岩多是岩浆侵入地壳冷却凝固形成
C.有层状结构的岩石多为沉积岩 D.只有石灰岩可以形成变质岩
9.岩石组成了地球的坚硬外壳——岩石圈。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岩石圈就是地壳,地壳就是岩石圈 B.岩石是构成地貌、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
C.目前人类对岩石的应用只是把它做建筑材料 D.岩石圈主要指地壳和上地幔的下部
10.地壳变动的能量来源于( )
A.地球内部的热能 B.太阳和地球的引力 C.地球的质量 D.宇宙中神秘的能量
11.下列地貌类型的成因,正确的是( )
A.三角洲——流水溶蚀 B.风蚀城堡—风沙沉积
C.角峰——冰川侵蚀 D.临安瑞晶溶洞——风力侵蚀
12.下列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②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绝大部分的地震会造成破坏;③地震中破坏最严重的地点是震中;④地震发生时躲到小开间的房屋里和桌子底下是一种有效措施;⑤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和地震频繁的地区在分布上没有相同之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⑤
13.下列现象或说法可以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证据的是( )
A.六大板块的形成
B.南美洲的凸出部分与非洲的凹进部分非常相似
C.喜马拉雅山地区的岩层发现含有海洋生物的化石
D.人工围海造田
14.以下容易爆发泥石流的地区和气候特征,正确的是( )
①陡峭的沟谷山区;②平原地区;③地表植被覆盖好的地区;④终年高温多雨;⑤四季分明,降水均匀;⑥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A.①⑥ B.②④ C.③⑤ D.②⑥
15.下表记录的是某海轮的航行日期(每天中午12点)和航行位置。
(1)根据上表,在经纬网格中用黑点标出这艘海轮每天中午的位置,再连接成航线。
(2)海轮在这几天里是往________方向航行的。
(3)9月20日那天,海轮在________ (填“南”或“北”)半球和________ (填“东”或“西”)半球。
16.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我国泥石流灾害多发的原因:我国是一个多________ (地形)的国家,季风气候,暴雨集中,________覆盖率低,加之人为因素的不良影响。
(2)下列图中箭头表示地理要素增大的方向,图示中泥石流关联性正确的是( )
17.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的经纬度:A________;B________。
(2)按东西半球划分,A点属于________半球。
(3)A点在B点的________方向。
(4)按高中低纬度划分,B点属于________。
18.读古诗,回答下列问题。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诗中描述的岩石是________,按成因属于________岩。
(2)这种岩石中是否可能找到生物化石? ________________。
(3)这种岩石经变质作用后形成的岩石叫__________。
19.(山东青岛)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①处所在的山体部位名称是________。
(2)图中A山顶位于B山顶的________方向。
(3)②处的海拔可能是( )
A.360米 B.50米 C.140米 D.260米
(4)③处会形成瀑布,说明理由。
(5)④河段和⑤河段流速较快的是________(填序号) 。
(6)⑥处登山者能否看到⑦处的登山者,说明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地球与宇宙)综合与测试教案,文件包含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7年级上册第三章讲练地图和等高线地形图学生版docx、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7年级上册第三章讲练地图和等高线地形图教师版含解析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 观察生物综合与测试教案及反思,文件包含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7年级上册第02章观察生物复习课学生版docx、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7年级上册第02章观察生物复习课教师版含解析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4章 物质的特性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文件包含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7年级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复习课学生版docx、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7年级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复习课教师版含解析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