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4章 物质的特性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复习课
目录
TOC \ "1-3" \h \z \u \l "_Tc1270" PAGEREF _Tc1270 \h 1
\l "_Tc13102" PAGEREF _Tc13102 \h 3
\l "_Tc31807" PAGEREF _Tc31807 \h 7
\l "_Tc23628" PAGEREF _Tc23628 \h 9
【知识网络构建】
【考点专题梳理】
考点一 密度公式的应用
考点二 晶体的熔化与凝固
考点三 液体蒸发的特点
考点四 水的沸腾
考点五 物质的特性——比热容
【重难点突破1:六种物态变化】
难点解读:物态变化是研究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在学习中应从温度的变化、热量的吸收或放出与物态变化的关系上进行分析判断,建立起物态变化概念,并能对常见的物态变化应用实例作出简单的分析。三种状态之间的六种物态变化过程及吸热、放热情况可用图表示并借此理解。
(l)三种状态:①固态;②液态;③气态。
(2)三个吸热过程:①熔化;②汽化;③升华。
(3)三个放热过程:①凝固;②液化;③凝华。
(4)三个互逆过程:①熔化与凝固;②汽化与液化;③升华与凝华。
(5)三个特殊(温度)点:①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②凝固点:液态晶体凝固时的温度;③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6)三个不变温度:①晶体熔化时的温度;②液态晶体凝固时的温度;③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7)三个条件:①晶体熔化时的充分必要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②液态晶体凝固时的充分必要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③液体沸腾时的充分必要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8)三个致冷作用
①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例如,夏天室内洒水可以降温,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快慢有关,液体的温度越高、液体的表面积越大、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速越快,蒸发也越快,反之则越慢。
②升华吸热有致冷作用。例如,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③熔化吸热有致冷作用。例如,超市中用冰熔化吸热保鲜荔枝和海鲜等。
【例1】夏季的清晨,站在黑虎泉边会看到护城河的河面上飘着淡淡的白雾,如图所示。这些“白雾”的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凝华 C.汽化 D.液化
【重难点突破2:物态变化的吸、放热及其应用】
难点解读:本章所学习的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过程,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过程。本专题主要归纳物态变化以及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放热的应用。解决此类问题的前提是先结合实际情景判断物态变化情况,然后根据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放热规律解决问题;也可结合实际情况先判断出需要一个吸热过程还是放热过程,然后根据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放热规律找出可能的物态变化,最后再根据实际情景确定发生的是哪种物态变化。
【例2】下列做法利用物态变化放热的是( )
A.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
B.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
C.夏天,为了凉快,常在地面上洒水
D.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常在饮料中加冰块
【重难点突破3: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难点解读: (1)根据变化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可将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常见的物理变化主要有“三态”变化、气体挥发、扩散、渗透、吸附、金属的导热和导电等;常见的化学变化主要有燃烧、金属生锈、风化、碳化、水泥硬化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两类不同的变化,但两者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2)根据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可把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常见的物理性质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挥发性、延展性、吸附性、导电性、导热性等;常见的化学性质有可燃性、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联系与区别:
①性质和变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变化是物质的某种运动过程。
②性质和变化是密切相关的,物质是否发生变化是由性质决定的,变化是性质的具体表现。
③在区分某一叙述是指物质的性质还是变化时,要注意抓住关键字,叙述中有“能”“会”“可以”等字,则指的是物质的某种性质。
【例3】下列变化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铁生锈 B.纸张燃烧 C.葡萄酿成酒 D.水结成冰
【重难点突破4:分子的性质】
难点解读:分子的性质主要有以下几点:(1)分子很小;(2)分子不断地运动,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3)分子之间有空隙;(4)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例4】栀子花开,香气四溢,此现象说明(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的质量很小
【重难点突破5:物质的特性】
难点解读:本章所学物质的特性有物质的密度、物质的比热等知识。(1)科学中的定义式与数学中的函数是有区别的,定义式中各量之间除了数量关系外,更有其特定的含义。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与物质的材料、状态有关,但与其质量和体积无关。密度公式只能表明密度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能说明密度的大小随质量和体积而变化。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随质量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改变。(2)比热跟密度一样,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反映了不同物质吸热和放热本领的强弱,利用物质的这种特性可以鉴别物质。对于同一种物质,比热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同一物质在同一状态下的比热是一定的,但在不同状态时,比热不相同。
【例5】小明在学习“物质的比热”时,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测得它们升高的温度如下表,并在图乙中作出沙子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1)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温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 ℃。
(2)实验中选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可以认为相同时间内水和沙子 相同。
(3)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乙中作出表示水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线。
(4)沙子在1.0分钟~1.5分钟内升高的温度有明显异常,其主要原因是 。
【重难点突破6:图像法在物态变化中的应用】
难点解读:本章我们学习过三个物态变化的图像:熔化、凝固和沸腾。共有5个图像,如图所示。
它们分别体现了物态变化过程中,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在六种物态变化中,有三种物态变化是温度保持不变的:晶体的熔化、液态晶体的凝固,液体的沸腾,此特点我们可以从图像中很容易地观察出来。同时由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还能看出在某一时刻物质是固态、液态还是固液混合态等。
用图像法解题的一般步骤如下:
①明确图像中横坐标、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
②注意纵坐标上最小格的数值。
③明确图像所表达的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
④根据图像对题目提出的问题进行判断。
【例6】如图所示是两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 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 ℃,其物质的熔化过程需要 分钟。
题型一 分子动理论
【例1】用分子的知识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做饭时炊烟袅袅,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
B.一块金属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没有空隙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
D.房间里放一箱苹果,满屋飘香,是由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题型二 密度
【例2】 如图所示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
甲 乙 丙
(1)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错误是 。
(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①分析图像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塑料的密度为 千克/米3。
②往烧杯内倒入10厘米3的液体,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 克,若烧杯内液体的体积为20厘米3,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 克。
题型三 晶体的熔化图像
【例3】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
(1)由图像可看出该物质的熔点是 ℃,在第2分钟末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 。
(3)比较图中AB段和CD段可知,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 段吸收的热量较多。
题型四 液体的蒸发
【例4】【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图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
(1)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 的高低、液体 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2)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
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3)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交流与评估】(4)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
题型五 物质的变化
【例5】下列过程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
A.糯米酿酒 B.纸张燃烧 C.石蜡熔化 D.食物腐烂
题型六 物质的性质
【例6】 图所示物质的用途中,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玻璃刀裁玻璃 B.定向爆破拆除楼房
C.用石墨做干电池的电极 D.天安门华表
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
B.气体易被压缩——分子间隔大
C.水加糖变甜——分子不停地运动
D.铁块很难压缩——分子间存在斥力
2.夏天,加在饮料里的冰块逐渐消失,其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凝华 C.熔化 D.凝固
3.以下物态变化现象中,吸热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汇成潺潺流水
B.夏天,清晨草叶上出现晶莹的露珠
C.秋天,雨后泰山上出现缥缈的云雾
D.冬天,室内窗玻璃上出现美丽的冰花
4.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玻璃破碎 B.饭菜变馊 C.酒精挥发 D.冰雪融化
5.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6.通过热传递,某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态,如图是该过程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非晶体 B.此过程是液化过程
C.0~t1这段时间,物体要放热 D.0~t1这段时间,物体要吸热
7.下表是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数据。分析表中的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
B.水在4℃时密度最大
C.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D.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8.建筑工地要用500米3的沙石,现取这种沙石1×10-3米3,测得其质量为2.6千克,则这种沙石的密度为________千克/米3,若用载重4吨的卡车运送,需运送________车。
9.生活中,常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________________;冬天下雪后,常在桥面上撒一些盐,这是因为加盐后,水的凝固点会________;在锅中隔水蒸菜,打开锅盖时,看见锅中的水在沸腾,但浮在水上的碗中的水没有沸腾,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其他小组测得的水的沸点都是100℃,唯有创新组误将盐水倒入烧杯加热,当盐水温度升到88℃时,每隔1分钟读一次温度,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1)创新组烧杯中的盐水沸腾时,其沸点为________℃。
(2)老师认为创新组的实验很有意义,还可以继续深入研究。请提出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
11.《乌鸦喝水》故事里的乌鸦真的都能喝到水吗(假设水要满到瓶口)?影响乌鸦能否喝到水的因素有哪些呢?
小柯找来三个容积不同的圆柱体塑料杯(220毫升、300毫升、350毫升)、同规格小钢珠、大小相近的鹅卵石(比小钢珠大)、沙子、量筒(500毫升)、烧杯、水槽等器材进行探究。
(1)小柯找来三个塑料杯,目的是研究乌鸦能否喝到水是否与容器________有关。
(2)小柯往一个空杯里加入一些水,再往里投钢珠,发现无论投入多少,水都不能满到杯口。是不是原先杯里的水太少?杯里至少要有多少水才行?请你设计方案,测出往该塑料杯里投钢珠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少水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往300毫升的杯子里投钢珠测出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少水量为145毫升。现在往空杯里加145毫升水后,投入鹅卵石。多次实验发现无论投入多少鹅卵石,杯内水位虽有差异,但都不能满到杯口,接着往其中投入沙子,水面上升并溢出杯口。说明乌鸦能否喝到水,还跟________有关。
加热时间/分
0.5
1.0
1.5
2.0
2.5
升高的温
水
2.0
4.0
6.0
8.0
10.0
度/℃
沙子
4.3
7.9
15.2
|18.4
21.5
t/℃
0
2
3
4
5
6
7
8
ρ(kg m-3)
999.84
999.90
999.94
999.97
1000.00
999.97
999.94
999.90
1999.85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1
94
97
100
103
103
103
103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4章 物质的特性综合与测试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4章 物质的特性综合与测试教案及反思,文件包含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7年级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讲练1-质量与密度学生版docx、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7年级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讲练1-质量与密度教师版含解析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4章 物质的特性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4章 物质的特性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文件包含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7年级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讲练2-物态变化学生版docx、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7年级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讲练2-物态变化教师版含解析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 观察生物综合与测试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 观察生物综合与测试教案及反思,文件包含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7年级上册第02章观察生物复习课学生版docx、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7年级上册第02章观察生物复习课教师版含解析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