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4.5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分类集训—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同步重难点优化与提高(原卷+解析)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八下重难点优化与提高 4.5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原题).docx
    • 八下重难点优化与提高 4.5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答案).docx
    八下重难点优化与提高 4.5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原题)第1页
    八下重难点优化与提高 4.5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原题)第2页
    八下重难点优化与提高 4.5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原题)第3页
    八下重难点优化与提高 4.5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答案)第1页
    八下重难点优化与提高 4.5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答案)第2页
    八下重难点优化与提高 4.5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答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5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5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习题,文件包含八下重难点优化与提高45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原题docx、八下重难点优化与提高45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4.5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考点目录:考点一、叶的结构与水分运输过程考点、蒸腾作用意义与探究蒸腾作用过程考点、气孔 习题训练考点一、叶的结构与水分运输过程1.水分进出植物体的主要途径依次是(  A   A.根毛、导管、气孔         B.气孔、筛管、根毛 C.根毛、筛管、气孔         D.气孔、导管、根毛2.下列关于叶片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多于上表皮  B.叶片呈现绿色,是因为叶表皮细胞含有叶绿素 C.叶片中的叶脉有支持和输导作用 D.叶片上的气孔是蒸腾水分和气体交换的门户3.如图所示为叶片的横切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①表示的是叶脉,含有导管与筛管B.②、④表示的是上下表皮,起保护作用C.叶片中含叶绿体的细胞全部集中在③处D.与蒸腾作用有关的是⑤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区
    B.水分进入植物体的途径是根毛细胞→根毛区导管→根导管→茎叶导管
    C.大多数木本植物的茎有形成层,所以能够逐年加粗
    D.掐断的植物茎上表面会从筛管渗出很多汁液【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基础性知识需要熟记,根的结构和功能、茎的结构功能等,解答此题还需要理解各知识点间的联系,明确:根尖中分裂最快的为分生组织、生长最快的为伸长区、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区域为成熟区;木本植物茎能逐年增粗是由于形成层的存在,形成层向内分裂形成木质部,向外分裂形成韧皮部。 A、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其中,成熟区也叫根毛区,根毛为根冠表皮细胞突起形成的,增加了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区域,A说法正确。
    B土壤中的水分进入植物体的途径是:土壤中的水→根毛细胞→根的表皮以内的层层细胞→根毛区导管→根的导管→茎的导管→叶的导管,B水分正确。
    C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能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所以木本植物不断长粗,C说法正确。
    D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渗出的汁液是水和无机盐,主要来自茎的木质部中的导管,可见D说法错误。
    5.2020八上·浙江期末)如图是叶片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序号①所示结构名称是________    2)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所需二氧化碳从序号________处进入叶内,所需水分通过图中序号________所示部分运输而来。    【答案】1)上表皮(或表皮)    2)⑥;③   【解析】由叶片横切面结构图可知,图示中,①是上表皮,②是叶肉栅栏组织、③叶脉,④是海绵组织、⑤下表皮、⑥气孔。
    1)图中序号①所示结构名称是上表皮(或表皮)
    2)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所需二氧化碳从序号⑥气孔处进入叶内,所需水分通过图中序号③叶脉所示部分运输而来,因为叶脉的功能为:植物通过它里面的导管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养料,然后传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通过筛管把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输送到根、茎等器官。
     考点二、蒸腾作用意义与探究蒸腾作用过程1.2020八上·浙江期末)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不包括(               A.降低叶片的温度                  B.有利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
    C.增加空气湿度,增加降水量          D.促进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答案】B   【解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植物通过根吸收来的水,只有大约1%被植物体利用,约99%都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由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
    植物体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的水分只有1%5%参与组成植物体和用于维持生理过程,其余大部分的水分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但是,植物体通过蒸腾作用消耗水分不是简单地浪费,它对植物体自身的生命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蒸腾作用能促进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促进水分和无机盐从根部输送到茎、叶等器官,还能使植物体有效地散热,增加空气的湿度,增加降雨量,B符合题意。
    2.2020九上·长兴开学考)每年3.12是中国植树节,国家倡导每个公民每年参加义务植树,给地球披绿衣,而如何提高植树的成活率,也是一门学问。下列移栽植物的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A.尽量在阴天或傍晚的时候移栽    B.移栽时往往需要去掉一部分枝叶
    C.移栽后给植物适当遮阴       D.给移栽的植物“打针输液”【答案】D   【解析】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条件:
    ①光照强度:在一定限度内,光照强度越强,蒸腾作用越强。 
    ②温度:在一定限度内,蒸腾作用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强。 
    ③空气湿度:空气湿度越大,蒸腾作用越弱;反之越强。 
    ④空气流动状况:空气流动越快,蒸腾作用越强。
    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幼根和根毛,因此在移栽植物时要带土移栽,以保护幼根和根毛,利于根吸水,提高成活率.对移栽植物进行遮荫、去掉部分枝叶, 移栽后给植物适当遮阴 ,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带土移栽,这些措施都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利用移栽植物的成活。 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有机物,水和无机盐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是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的,因此,给植物输的液体中可能有水分和无机盐,水和无机盐能促进植物体的生长和成活,但是给移栽的植物“打针输液”与蒸腾作用无关。 
    3.如图表示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在光照下,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B.在光照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C.在黑暗处,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D.在黑暗处,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答案】D   【解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你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蒸腾作用强弱如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等有关系,题干中图示可以看出,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分了三个部分:黑暗、光照、黑暗,分析图形可知,在黑暗处,吸收水分的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的速率,在光下,大体是中间部分是蒸腾作用的速率大于吸收水分的速率,而两边部分是吸收水分的速率大于蒸腾作用的速率,可见D说法正确。4.2019八下·嵊州期末)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放置盛有清水的密封玻璃瓶,长势相同的两枝条经过橡皮塞插入水中,右边枝条只留一半数目的叶片,放在阳光下,调节天平至平衡。一个小时后,其结果是(      A.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不等,天平右侧下降    B.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不等,天平左侧下降
    C.蒸腾作用散失水的质量不等,天平左侧下降    D.蒸腾作用散失水的质量不等,天平右侧下降【答案】D   【解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植物吸收的水分只有1%被植物体利用,99%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了,因此植物体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会使玻璃瓶内水的重量发生很大的变化。而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以及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而使植物体重量增加和减少则比较缓慢。如图可知,左侧的叶片多,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较多,右侧叶片少,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较少,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后,天平的右边会下降。故D说法正确。
    5.温室大棚内进行作物种植具有减少水分蒸发、便于调控棚内光照、温度和二氧化碳含量等优点。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炎热的夏天,植物的叶片不会被强烈的阳光灼伤,这是因为植物进行了________作用,带走了叶片的热量;这不仅有利于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有效地散热,还能促进________    2)对温室内的土栽作物施用有机肥,不仅有利于培育绿色食品,还可增加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小明种了一棵月季,为了让月季快点生长,小明给它施了许多肥料,结果几天后,月季却枯萎死亡,这是由于大量肥料使土壤溶液浓度________根毛细胞内细胞液浓度,导致月季根部________(选填“吸水”或“失水”)而出现的“烧苗”。    【答案】1)蒸腾;根对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2)有机肥被分解释放二氧化碳
    3)大于;失水   【解析】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一方面可以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保证各组织器官对水分和无机盐的需要;另一方面在炎热的夏天,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会将有机物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
    1)炎热的夏天,植物的叶片不会被强烈的阳光灼伤,这是因为植物进行了蒸腾作用,带走了叶片的热量;这不仅有利于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有效地散热,还能促进跟对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2)对温室内的土栽作物施用有机肥,有机肥会被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盐,从而被作物吸收利用,同时还会释放出二氧化碳,增加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提高作物光合作用强度。
    3)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失水。所以,小明给月季施了许多肥料,使得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内细胞液浓度,导致月季根部失水而出现“烧苗”。6.2020八下·仙居期末)如图甲是研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1)一般用阔叶的法国梧桐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原因是________    2)此实验中,U形管右边液面下降的现象,还可能受植物其他生理活动的影响。这种生理活动是________。如要排除该因素的影响,实验要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3)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乙。那么图中的B是植物茎中哪一部分结构? ________    【答案】1)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
    2)光合作用
    3)木质部   【解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是与物理学的蒸发过程不同,蒸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茎是根和叶之间起输导和支持作用的植物体重要的营养器官。 1)松树的枝叶针化,蒸腾作用很弱,而阔叶的梧桐树叶,蒸腾作用较强,实验现象较明显;
    2)光合作用过程中会消耗水分,所以也会影响实验,为了消除该因素的影响,实验在黑暗环境中进行即可,缺乏光照植物不会进行光合作用;
    3)茎中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结构是木质部的导管,即B是木质部;
    7.如图是植物蒸腾作用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二是在实验一基础上的改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________进行的?    2)实验二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的快慢是否与________有关?    3)对比实验二装置,说明实验一装置存在的一点不足之处:________    【答案】1)叶
    2)叶片的多少
    3)根是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缺少根,茎的吸水能力较弱,影响蒸腾作用(或对照不如实验二鲜明)   【解析】此题考查植物的蒸腾作用相关实验,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明确: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影响蒸腾作用强弱的因素在自身方面是叶片面积的大小,叶片面积越大,蒸腾作用越强。 【解答】(1)植物可以进行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根据题干中图可知,AB置中,B没有叶片,叶片为此实验的变量,所以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吗?
    2)实验二中,ABC三个塑料袋内的叶片的数量不同,叶片的数量为此实验的变量,根据三个塑料袋中的水珠的数量可以说明蒸腾作用的快慢与叶片的多少有关,所以实验(二)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的快慢是否与叶片的多少有关?
    3)和实验(二)装置相比较,实验(一)装置存在的不足,实验一中,是植物的枝条,没有根,根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没有根,茎的吸水功能与根相比较要弱的多,会对蒸腾作用有影响。8.2020八下·长兴期末)由清华大学建筑研究院设计的第四代住房将郊区别墅和胡同街巷以及四合院结合起来,建在城市中心,并搬到空中,形成一个空中庭院房,又称空中城市森林花园。简单来说,第四代住房的主要特征是:每层都有公共院落,每户都有私人小院及一块几十平米的土地,可种花种菜、遛狗养鸟,可将车开到每层楼上的住户门口,建筑外墙长满植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在自然界碳循环中,大气中CO2被消耗转化为有机物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大气中部分CO2会溶解于水,导致海水酸化,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在建筑种植当地草类、花卉等植物,并配置相应的传感器与灌溉技术来降温,从而减少空调使用。这种“绿色屋顶”可以降温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光合作用;H2O+CO2=H2CO3     2)植物进行蒸腾作用,从外界吸收热量   【解析】(1)碳是构成生物的基本元素之一,自然界中的碳以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大气中碳的气态化合物主要是二氧化碳,碳在自然界也是可以循环的。在自然界中,氧循环与碳循环有着密切的联系。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等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大自然二氧化碳的含量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但又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等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通过氧循环和碳循环,保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恒定,维持了整个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 【解答】(1 在自然界碳循环中,大气中CO2被消耗转化为有机物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 大气中部分CO2会溶解于水,导致海水酸化,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O+CO2=H2CO3
    2)“绿色屋顶” 中的植物要进行蒸腾作用,此时水分从液态变为气态,此过程中要从外界吸收热量,所以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
    9.2020·温州模拟)为了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的蒸腾作用,取叶片数量和形状大小相同的三株幼小的凤仙花植物,分别插入三个相同的量筒中,量筒中加入同样多的清水,在水面上滴加几滴植物油,使油膜覆盖水面,量筒口用棉花团封闭,将三套装置分别放在三种不同环境(①光照、潮湿;②光照、干燥;③黑暗、干燥)条件下,测出相同时间内量筒中的失水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对实验设计方案的分析,可以根据________来比较植物的蒸腾量。    2)如要研究光照因素对植物蒸腾量的影响,应采用________(选填“①和②”、“①和③”或“②和③”)环境条件下的两套装置进行实验。此实验属于________(选填“定性实验”或“定量实验”)    【答案】1)测出的相同时间内量筒中的失水量(2)②和③;定量实验   【解析】(1)植物体可以进行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
    2)当设计多个因素影响的研究方案时,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3)定量实验的目的是要测出某对象数值,或要求出对象与数量之间的经验公式。 定性试验是为了判断因素是否存在,某些因素间是否存在联系,某些对象的结构如何等等。
    【解答】1)由于用油膜覆盖水面,量筒口用棉花团封闭,所知以量筒里面的水不可能散失到空气中,由于植物体的蒸腾作用与光照强度和空气的湿度有关,吸收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所以可以根据量筒中的失水量来比较植物的蒸腾量。
    2)探究实验的变量具有惟一性,所以如要研究光照因素对植物蒸腾量的影响,那么变量就是光照,而其道余的条件均相同,应选择②、③两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其专中②为实验组,③为对照组;由于可以根据量筒中的失水量来比较植物的蒸腾量,所以此实验属于定量实验。  10.2020·温州模拟)以色列三分之二的土地是沙漠,年降水量不足180毫米,在这样干早贫瘠的土地上,通过滴灌技术让以色列成为农业大国。  资料一:以色列90%以上农田使用自动滴灌技术,即在植物根部铺设水管,在管侧开孔配上微型开关,让水流通过滴头,将植物所需清水及肥料,准确送至植物根部。由于株间未供应充足的水分,杂草不易生长。资料二:以色列沙漠地区,空气干燥,阳光充足,白天气温可升高至45℃,昼夜温差大,沙质土壤不易板结。 综合上述信息及植物新陈代谢知识,解释以色列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能兼顾节水和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原因。【答案】滴灌能直接供水到根部;沙土类土壤土质疏松不易板结,根部细胞正常呼吸作用让根长势良好;空气干燥,促进了蒸腾作用,为水、肥吸收及运输提供更大动力,这三者都促进根对水分和无机盐吸收。同时,滴灌减少水分蒸发及土壤深层渗漏,减少浪费。由于株间未供应充足的水分,杂草不易生长,使能量更多的流向作物,从而提高作物产量;阳光充足、白天温度高,促进了光合作用,夜晚温度低,抑制了呼吸作用,积累更多有机物。   【解析】蒸腾作用(transpiration)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是与物理学的蒸发过程不同,蒸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解答】农作物的增产与土壤类型、水分的供给、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有关;以色列在地底铺设管道直接滴灌到作物的根部,大大节省了水的用量,还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同时满足了植物生存正常需要;以色列的土地是沙土类土壤,透气性好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根系会比较发达;沙漠地区白天阳光充足,光合作用时间长,产生的有机物多,而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植物每天积累的有机物多,所以农作物的产量高;11.2020·温州模拟)绣球花又名草绣球,适宜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酸性土壤中生活。它的花色因受酸碱度的影响而富于变化,是观赏花木的珍品,一般多采用扦插法繁殖。以下是绣球花扦插的枝条选择和处理及注意事项。  ⑴扦插枝条选择和处理:选择一年生的木质带叶还未生长出新芽的枝条,所用枝条长度大约10厘米,下口斜切,上口平切,每个插段包括一个芽点,并把每片叶子剪去一半,然后把修剪好的枝条插进培养土里,正常浇水就可以了。⑵注意事项①时间选择:一年之中有两次扦插的机会。最好是在春夏交际的时候,傍晚时最佳。第二次是在秋天,也是比较适合扦插的,其他时间扦插不易成活。②剪切枝条的刀要消毒。③泥土要求疏松并保持湿润但不能有积水,放在没有阳光直射的通风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文中的内容,解释提高绣球扦插成活率的原理。【答案】1)下口斜切可以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面积增大,湿润的泥土可以提供充足的水分(2)叶片剪去一半既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又可以减弱蒸腾作用。(3)选择温暖的时间,温度变化不大,有利于细胞分裂,适应环境。(4)刀要消毒,枝条晾干都可以避免细菌侵蚀,防止腐烂。(5)疏松的泥土可以提供根和茎呼吸作用的氧气。   【解析】扦插时,既要让茎易于生根,同时也要防止蒸腾作用过强,还要注意存在的病菌对它生长的影响。
    1)下口斜切,使得切口与水分接触的面积增大,有利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湿润的泥土也有利于给茎提供充足的水分。
    2)叶片剪去一半既在保证足够光合作用的同时又可以减弱蒸腾作用。
    3)选择春夏交际的时候和秋天的傍晚,此时温度适宜, 既可以使蒸腾作用不会过强,并且有利于细胞分裂,适应环境 
    4)刀具和枝条本身上可能携带有细菌,可能会使茎条腐烂,所以最好进行刀要消毒,枝条晾干处理。
    5)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充足的氧气,疏松的泥土可以提供根和茎呼吸作用的氧气。  考点三、气孔1.如图是气孔张开和闭合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  A.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水分以气体形式也可以通过气孔B.夜幕降临时,叶片大多数气孔呈①状态,蒸腾作用随之减弱C.当太阳升起时,叶片气孔可由状态②转为状态①D.气孔①→②状态的转化可能影响无机盐的运输     2.以下哪些物质可以从气孔中自由进出   C  ①氧气          ②二氧化碳       ③蛋白质      ④矿物质      ⑤水蒸气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⑤        D. ①②③④⑤3.如图表示植物蒸腾作用时,气孔和保卫细胞的变化示意图,则气孔和保卫细胞的状态分别是( B )A.张开、失水  B.张开、吸水C.闭合、失水  D.闭合、吸水4.2020八下·温州期末)气孔是柏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如图所示为气孔的关闭和开放两种状态示意图:   1)通过气孔进出植物体的物质主要有________    2)夏天正午阳光过强时,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往往处于________所示的状态。    【答案】1)水、 二氧化碳和氧气      2)甲   【解析】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态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扩散到体外的过程.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自动的开闭,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
    1)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叶片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通过叶片的气孔进出。
    2)保卫细胞因侧壁较薄而内侧壁较厚,保卫细胞吸水时,细胞膨胀,细胞厚度增加,两细胞分离,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时,细胞收缩,细胞厚度减小,两细胞并合,气孔闭合 ,甲图叶片气孔闭合,所以夏天正午阳光过强时,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往往处于甲所示的状态。5.2020八下·吴兴期末)在校园生物模型制作活动中,小明利用废弃的羽毛球拍、绿豆、透明硬塑料板以及标签纸(绘制了保卫细胞)等制作了叶片结构模型,如图所示:  1)该模型形象地展示了叶片的内部结构,其中透明硬塑料板模拟表皮,羽毛球拍中的网格细线模拟叶脉,绿豆模拟________    2)某同学指出该模型还有不足之处,如:标签纸上的①是气孔,它的作用是________,所以应将①部分剪裁挖空。    【答案】1)叶肉细胞(2)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通道)   【解析】叶片的基本结构:表皮、叶肉、叶脉。1、表皮:为叶片表面的一层初生保护组织,分为上、下表皮,表皮细胞扁平紧密,外壁有一层角质层,保护叶片不受病菌侵害,防止水分散失,通常不含叶绿体,在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可以张开或关闭,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保卫细胞控制气孔开闭。
    2、叶肉:为表皮内的同化薄壁组织,通常有下列两种:栅栏组织:细胞通常1至数层,长圆柱状,垂直于表皮细胞,并紧密排列呈栅状,内含较多的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海绵组织:细胞形状多不规则,内含较少的叶绿体,位于栅栏组织下方,层次不清,排列疏松,状如海绵。
    3、叶脉:为贯穿于叶肉间的维管束。其内有导管和筛管。导管为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运送有机物。【解答】(1)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该模型形象的展示了叶片结构的三部分,其中透明硬塑料板模拟表皮,绿豆模拟叶肉,羽毛球拍中的网格细线模拟叶脉。
    2)图中①是气孔,②是保卫细胞。气孔不但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而且是植物蒸腾作用水分散失的"门户"。所以 应将①部分剪裁挖空。

    相关试卷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5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5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同步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八下尖子生培优45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答案docx、八下尖子生培优45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原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节 电压的测量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节 电压的测量课时练习,文件包含八上45电压的测量1-重难点优化与提高解析卷docx、八上45电压的测量1-重难点优化与提高原题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6节 保护土壤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6节 保护土壤达标测试,文件包含八下重难点优化与提高46保护土壤原题docx、八下重难点优化与提高46保护土壤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