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苏教版 (2019)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随堂练习题
展开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专题7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三单元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跟踪练习
一、单选题
1.为了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下列试纸和试剂组合正确的是( )
①蒸馏水 ②溶液 ③红色石蕊试纸 ④蓝色石蕊试纸 ⑤稀
A.①③ B.④⑤ C.①②③ D.①④⑤
2.下列环境污染和氮元素无关的是
A.水体富营养化 B.光化学烟雾 C.温室效应 D.酸雨
3.把aL含(NH4)2SO4、NH4NO3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用bmol烧碱刚好把NH3全部赶出,另一份与BaCl2溶液完全反应消耗cmolBaCl2,则原溶液中c(NO)为( )
A.mol•L-1 B.mol•L-1 C.mol•L-1 D.mol•L-1
4.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检验亚硫酸钠溶液是否被氧化变质 | 取待测液适量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盐酸,再滴加适量的B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
B | 检验某晶体是否为铵盐 | 取晶体适量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适量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管口,看是否变蓝色 |
C | 检验海带中是否有碘元素 | 取海带置于坩埚中,灼烧后加热水过滤,将滤液酸化后加入双氧水,滴加淀粉溶液,看是否变蓝色 |
D | 检验CH3CH2Br中是否存在溴元素 | 将CH3CH2Br与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取出上层清液,加入AgNO3,观察是否产生淡黄色沉淀 |
A.A B.B C.C D.D
5.工业上可采用碱液吸收和氨还原处理含NOx尾气,其中用碱液吸收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根据上述原理,下列气体中被过量NaOH溶液吸收后有气体剩余的是( )
A.1 mol O2和4 mol NO2 B.1 mol NO和4 mol NO2
C.1 mol O2和7 mol NO D.4 mol NO和4 mol NO2
6.下列不属于铵盐的共同性质的是( )
A.易溶于水 B.与苛性钠共热产生NH3
C.都是晶体 D.受热分解都产生NH3
7.下列有关氨气及铵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生成
B.在反应中体现了氨气的还原性和碱性
C.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所有铵盐中的N均呈价
D.氨气极易溶于水,可用来做喷泉实验,所得的氨水很稳定
8.以下是对某水溶液进行离子检验的方法和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先加适量的盐酸溶液酸化,再加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
B.加入足量的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
C.加入足量的稀溶液,试管口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未变蓝,则溶液中一定不含
D.若焰色反应为黄色,透过蓝色钴玻璃显紫色,则溶液中一定有和
9.已知: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3+NaNO2+H2O。将总体积共为40 mL的NO和O2两种气体分别同时通入同一足量的NaOH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只含有NaNO2和NaOH,剩余气体5 mL,则原混合气体中NO的体积为( )
A.20 mL B.25 mL C.12 mL D.33 mL
10.将NO、NO2的混合气体缓缓通入盛有10L0.3mol/LNaOH溶液的烧杯中,恰好被完全吸收,则混合气体中NO、NO2的体积比为(已知:2NO2+2NaOH=NaNO2+NaNO3+H2O,NO2+NO+2NaOH=2NaNO2+H2O)
A.≤1:1 B.只能等于1:2 C.只能等于1:1 D.等于1:3
11.硝酸工业尾气中的NO、NO2进入大气后,会形成光化学烟雾、破坏臭氧层等。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对含氮氧化物的尾气进行处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O2+NO+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氨气也可以用来处理氮氧化物。例如,氨气与一氧化氮可发生如下反应:4NH3+6NO=5N2+6H2O。将一定量NO和NO2的混合气体通入300mL5mol/LNaOH溶液中,恰好被完全吸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用氨气处理氮氧化物时,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
B.所得溶液中NaNO3和NaNO2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2:1
C.若用氨气处理,所需氨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可能为39.2L
D.原混合气体中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可能为16.8L
12.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该无色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成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肯定有SO2和NO B.肯定没有Cl2、O2和NO
C.可能有O2和Cl2 D.肯定有NO2
13.下列气体中,对人体无毒害作用的是( )
A.Cl2 B.SO2 C.N2 D.NO2
14.四支试管中分别有少量无色溶液,欲检验其中的离子,下列操作、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
A.向试管1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
B.向试管2中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说明原溶液中有
C.用铜丝蘸取试管3中的待测液,置于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有Na+
D.向试管4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一开始无气体产生,继续加入盐酸后产生大量气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浑浊,说明原溶液中有
15.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K+、、、、 (不考虑溶液中少量的H+和OH-),取200mL该溶液,分为两等份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1:第一份加入足量的烧碱并加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224mL;(已知NH4+在碱性条件下可以生成氨气)
实验2:第二份先加入足量的盐酸,无现象,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固体2.33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无法确定是否含有K+ B.该溶液中肯定含有、、、
C.不能确定该溶液中是否含有 D.该溶液中一定含K+,且n(K+)= 0.01mol
二、实验题
16.Ⅰ.某化学学习小组为探究NO2和SO2的反应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1)图甲两集气瓶中__(填“上”或“下”)瓶气体颜色深。
(2)图乙中反应的现象是___。
(3)图丙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SO2和NO2反应的产物中有__,NO2在该反应中显__性。
(4)由图乙和图丙中的现象写出NO2和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Ⅱ.某课外活动小组欲探究镁与NO2的反应。已知镁与CO2的反应为2Mg+CO22MgO+C。
(1)该小组类比Mg与CO2的反应对Mg与NO2的反应进行猜测,写出Mg与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2)该小组设计如下实验验证上述猜测,实验装置(用于连接玻璃管的乳胶管均内衬锡纸)如图所示。
资料信息:2NO2+2NaOH=NaNO2+NaNO3+H2O
①装置A中的试剂是__。
②干燥管和装置B的作用分别是__、__。
③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是__。
a.通入NO2 b.打开弹簧夹
c.点燃酒精灯 d.当硬质玻璃管充满红棕色气体后,关闭弹簧夹
17.氮元素的单质和常见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广泛。
Ⅰ.(1)常用作食品袋中填充气的是__;常用作制冷剂的化合物是__,该物质在空气中与HCl相遇有白烟生成,产生该现象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2)铵盐大多在农业上用作化肥。工业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Ⅱ.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固定、加热仪器和橡胶管略)进行有关氨气制取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装置①制取并收集干燥的NH3,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若要测定生成的NH3的体积,则必须选择的装置是__(填序号),装置中所盛试剂具有的性质是__。
(2)若用装置②制取并收集干燥的NH3,烧瓶内的试剂是__,分液漏斗中的试剂是__,收集装置应选择__(填序号)。
(3)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下列装置中不适用于氨气的尾气吸收的是__(填序号)。
18.研究金属与硝酸的反应,实验如下。
(1)Ⅰ中的无色气体是_________。
(2)Ⅱ中生成H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Ⅱ中的氧化剂
①甲同学认为该浓度的硝酸中H+的氧化性大于NO3-,所以NO3-没有发生反应。乙同学依据Ⅰ和Ⅱ证明了甲的说法不正确,其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通过分析,推测出NO3-也能被还原,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他通过实验证实该溶液中含有NH4+,其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金属与硝酸反应时,影响硝酸还原产物不同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推测还可能有哪些因素影响_________(列举1条)。
19.某小组同学通过“FeSO4被HNO3氧化”的实验,验证Fe2+的还原性。
实验一:验证Fe2+的还原性
实验操作 | 预测现象 | 实验现象 |
向盛有2mL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浓硝酸,振荡 | 试管中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黄色 | 试管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溶液变为深棕色 |
(1)红棕色气体是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2)实验现象与预期不符,继续进行实验。取深棕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溶液变为深棕色的原因
〔资料与猜想〕查阅资料后猜想,可能是生成的NO2或者NO与溶液中的Fe2+或Fe3+反应,而使溶液变为深棕色。
〔实验与探究〕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装置的气密性已检验,尾气处理已略去)
ⅰ关闭c,打开a和b,通入N2,一段时间后关闭a;
ⅱ向甲中加入适量浓HNO3,一段时间后丙中溶液变为深棕色,丁中溶液无明显变化;
ⅲ关闭b,打开c,更换丙、丁中的溶液(试剂不变);
ⅳ继续向甲中加入浓HNO3,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了与ⅱ相同的实验现象。
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3)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5)装置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2.C3.B4.D5.C6.D7.B8.D9.D10.A11.B12.A13.C14.B15.C
16.下 两气体混合后,红棕色消失 NO 氧化 NO2+SO2=NO+SO3 4Mg+2NO24MgO+N2 NaOH溶液 吸收NO2避免污染环境 收集N2 badc
17.氮气 氨气 NH3+HCl=NH4Cl ③⑦ 氨气难溶于该试剂,该试剂不易挥发,不与氨气反应 CaO或NaOH或碱石灰 浓氨水 ⑥ A
18.NO或一氧化氮 Fe+2H+===Fe2++H2↑ 硝酸浓度相同,铜的还原性弱于铁,但Ⅰ中溶液变蓝,同时没有氢气放出 NO3-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最高价,具有氧化性 取Ⅱ中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并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金属的种类、硝酸的浓度 温度
19.NO2 Fe2+具有还原性 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防止O2与产生的NO反应生成NO2 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使NO2转化NO 溶液的深棕色是由于Fe2+与NO或者NO2反应,不是由于Fe3+与NO或者NO2反应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精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精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精练: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精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