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专题7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三单元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基础训练(2)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98482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专题7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三单元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基础训练(2)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98482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专题7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三单元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基础训练(2)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98482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苏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专题7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练习题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课后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专题7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三单元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基础训练一、单选题1.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原溶液一定是酸。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C.灼烧固体样品,焰色反应为黄色,样品一定是NaCl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2.下列有关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氮气与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直接生成②铵盐都不稳定,受热分解都生成氨气③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的变化④实验室加热氯化铵固体,用碱石灰除去氯化氢的方法制备氨气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3.为了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下列试纸和试剂组合正确的是( )①蒸馏水 ②溶液 ③红色石蕊试纸 ④蓝色石蕊试纸 ⑤稀A.①③ B.④⑤ C.①②③ D.①④⑤4.某同学鉴别NH4HCO3、NH4Cl、KCl三种化肥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试剂甲和乙分别可能是( )A.甲为Ca(OH)2溶液;乙为稀盐酸 B.甲为水;乙为NaOH溶液C.甲为NaOH溶液;乙为水 D.甲为稀盐酸;乙为NaCl溶液5.下列有关铵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B.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C.向盛有硫酸亚铁铵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D.铵盐都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6.下列环境污染和氮元素无关的是A.水体富营养化 B.光化学烟雾 C.温室效应 D.酸雨7.下列关于氮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通常情况下氮气性质很稳定,所以氮气可以在电焊时作保护气B.N2+O22NO,该反应是汽车尾气造成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C.氮气在空气中约占质量比的D.在反应3Mg+N2Mg3N2中,氮气作氧化剂8.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无明显现象②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都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③向淀粉KI溶液中通入NO2,溶液呈蓝色④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说明该气体一定是SO2⑤向某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加热后生成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原溶液中有NH⑥向CaCl2溶液中通入SO2,有白色沉淀生成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③④⑥9.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中,说法正确得是( )A.Si熔点高,可以作半导体材料B.SO2具有漂白性,可以漂白纸浆、毛、丝等C.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以用作氮肥D.A1Cl3熔点低,工业上常用来冶炼Al10.工业制硝酸的尾气含NO、NO2,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相同条件下,下列NO和NO2的体积比中,氮氧化物不能被完全吸收的是A.1:1 B.2:3 C.3:2 D.1:2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2是大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雷雨时,可直接转化为NO2B.硝酸不稳定,受热或光照易分解C.铵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铵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D.Cl2能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大多数金属反应12.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时,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A.H2 B.SO2 C.NO2 D.NO1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H4HCO3 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B.稀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铁锈C.NH3 极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D.Al2O3 具有两性,可用于电解冶炼铝14.火箭使用偏二甲肼作燃料,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剂。引燃后产生的高温气体主要有CO2、H2O、NO、N2,但在卫星发射现场却看到火箭尾部喷出大量红烟,产生红烟的原因是( )A.高温下N2遇空气生成NO2B.CO2和NO反应生成NO2和COC.NO遇空气生成NO2D.H2O和NO反应生成H2和NO215.鉴别二氧化氮和溴蒸气,可选用的试剂是A.NaOH 溶液 B.淀粉/KI 试纸 C.硝酸银溶液 D.石蕊溶液16.“天宫一号”与“神州八号”的对接成功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发射时运载火箭的推进剂引燃后,从尾部会喷出大量的高温气体,该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O2、H2O、N2、NO等,在发射现场可以看到火箭尾部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你认为其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NO是一种红棕色气体 B.NO遇空气生成了NO2C.高温下N2遇空气生成了NO2 D.NO与H2O反应生成H2和NO217.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SO42-、H2SO3、NH4+)分别进行如下实验: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原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A.Br- B.SO42- C.H2SO3 D.NH4+18.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只可能含有 NH4+、Na+、Mg2+、Ba2+、Fe3+、Clˉ、Brˉ、Iˉ、CO32ˉ、SO42—中的几种,且浓度均为 0.1mol L—1。进行以下实验:①取少量溶液,滴加盐酸至溶液呈酸性,无明显现象。②取少量溶液,滴加少许新制氯水,再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③取少量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至碱性,过程中均无沉淀产生。将此溶液分为两等份,第一份加热,有气体放出;第二份溶液中加入Na2CO3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肯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NH4+、Ba2+B.肯定含有的阴离子是Iˉ、Clˉ、BrˉC.肯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Fe3+、CO32ˉ、SO42ˉD.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离子是 Na+二、综合题19.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使面包变得松软。膨松剂反应产生气体的量是检验膨松剂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已知某膨松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它进行如下探究。(查阅资料)①2NaHCO3Na2CO3+H2O+CO2↑,NH4HCO3NH3↑+H2O+CO2↑;②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能吸收水和,不与氨气反应;③浓硫酸常用于吸收水蒸气和氨气。(活动探究一)探究膨松剂的主要成分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夹持仪器略去,下同)。(1)实验记录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解释①点燃酒精灯,打开,关闭试管中白色固体减少,________有二氧化碳生成②打开,关闭无色酚酞试液变_________色有氨气生成③继续加热试管中仍有固体试管中有不分解的固体(2)得出结论:该膨松剂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活动探究二)探究膨松剂受热产生气体的量(3)按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气密性良好,A、C、D、E中的试剂均足量)。将一定量的膨松剂装入装置B中,加热前,先对已连接好的装置A、B和C通一段时间的空气,再连接上装置D、E后进行加热。①装置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__;②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③停止加热后,应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以保证产生的气体被装置充分吸收。测定实验前后装置_______(填字母序号)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4)测定氨气的质量:需调整上图中_______(填装置字母序号)的连接顺序,另取一定量的膨松剂装入装置B中,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C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的氨气的质量。(解释与结论)同学们进一步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后,认为该膨松剂品质良好。(反思与评价)活动探究二中,若没有装置E,测定结果会__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20.Ⅰ.某化学学习小组为探究NO2和SO2的反应进行如图所示实验。(1)图甲两集气瓶中__(填“上”或“下”)瓶气体颜色深。(2)图乙中反应的现象是___。(3)图丙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SO2和NO2反应的产物中有__,NO2在该反应中显__性。(4)由图乙和图丙中的现象写出NO2和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Ⅱ.某课外活动小组欲探究镁与NO2的反应。已知镁与CO2的反应为2Mg+CO22MgO+C。(1)该小组类比Mg与CO2的反应对Mg与NO2的反应进行猜测,写出Mg与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2)该小组设计如下实验验证上述猜测,实验装置(用于连接玻璃管的乳胶管均内衬锡纸)如图所示。资料信息:2NO2+2NaOH=NaNO2+NaNO3+H2O①装置A中的试剂是__。②干燥管和装置B的作用分别是__、__。③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是__。a.通入NO2b.打开弹簧夹c.点燃酒精灯d.当硬质玻璃管充满红棕色气体后,关闭弹簧夹21.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CaCO3、NH4NO3、Na2SO4、BaCl2和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将该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①将少许混合物放入水中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过滤;②取无色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③取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气体。由上述现象推断:(1)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__,可能含有__。(2)若要检验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请你设计实验方案:__。22.研究金属与硝酸的反应,实验如下。(1)Ⅰ中的无色气体是_________。(2)Ⅱ中生成H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Ⅱ中的氧化剂①甲同学认为该浓度的硝酸中H+的氧化性大于NO3-,所以NO3-没有发生反应。乙同学依据Ⅰ和Ⅱ证明了甲的说法不正确,其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乙同学通过分析,推测出NO3-也能被还原,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他通过实验证实该溶液中含有NH4+,其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金属与硝酸反应时,影响硝酸还原产物不同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推测还可能有哪些因素影响_________(列举1条)。
参考答案1.D2.D3.C4.A5.B6.C7.C8.B9.B10.C11.A12.D13.B14.C15.C16.B17.B18.D19.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红 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钠 二氧化碳 吸收水蒸气和氨气 D C和D 偏大 20.下 两气体混合后,红棕色消失 NO 氧化 NO2+SO2=NO+SO3 4Mg+2NO24MgO+N2 NaOH溶液 吸收NO2避免污染环境 收集N2 badc 21.CaCO3、Na2SO4 NH4NO3 取少量固体加入NaOH溶液中,加热,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若试纸变蓝,则含有NH4NO3,反之不含NH4NO3 22.NO或一氧化氮 Fe+2H+===Fe2++H2↑ 硝酸浓度相同,铜的还原性弱于铁,但Ⅰ中溶液变蓝,同时没有氢气放出 NO3-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最高价,具有氧化性 取Ⅱ中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并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金属的种类、硝酸的浓度 温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同步测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课后测评,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巩固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