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一单元 金属的冶炼方法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专题9金属与人类文明优化测试
一、单选题
1.关于Al和Al2O3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与盐酸反应 B.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常温下很稳定 D.常温下不溶于水
2.为了检验某FeCl2溶液是否变质,可选择的最佳试剂是( )
A.紫色石蕊试液 B.新制氯水
C.饱和NaCl溶液 D.KSCN溶液
3.将下列四种铁的化合物溶于稀盐酸,滴加溶液没有颜色变化,再滴入几滴氯水即可显红色的是( )
A. B. C. D.
4.合金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不属于合金的是( )
A.新版1元硬币 B.国宝司母戊鼎 C.温度计中的水银 D.不锈钢菜刀
5.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现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A为Fe,B为Fe3O4 B.CD过程中溶液的颜色变化:由黄色至浅绿色
C.④的离子方程式:Fe+2Fe3+=3Fe2+ D.⑧的化学方程式:4Fe(OH)2+O2+2H2O=4Fe(OH)3
6.往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
A.Zn2+、Cu2+ B.Zn2+ C.Zn2+、Al3+ D.Cu2+、Al3+
7.a、b、c、d、e分别是Cu、Ag、Fe、Al、Mg五种金属中的一种。已知:(1)a、c均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2)b与d的硝酸盐溶液反应,置换出单质d;(3)c与强碱溶液反应放出气体,e可被磁铁吸引。由此推断a、b、c、d、e依次为( )
A.Fe、Cu、Al、Ag、Mg B.Mg、Cu、Al、Ag、Fe
C.Mg、Cu、Al、Fe、Ag D.Al、Cu、Mg、Ag、Fe
8.图中能较长时间看到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9.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动车组在京沪高铁上跑出过486.1公里的世界列车最高时速,这得益于全路铺设优质无缝平滑的超长钢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制造钢轨的材料是钢,钢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
B.在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钢
C.不锈钢是一种合金钢,经常用来制造医疗器材、厨房用具和餐具等
D.合金的强度、硬度一般比组成合金各成分金属的大
10.下图所示装置可用来制取Fe(OH)2.实验提供的试剂:铁屑、6mol/L硫酸溶液、NaOH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中盛有一定量的NaOH溶液,A中应预先加入的试剂是铁屑
B.实验开始时应先将活塞E关闭
C.生成Fe(OH)2的操作为:关闭E,使A中溶液压入B瓶中
D.装置A中发生的离子反应:Fe+2H+=Fe2++H2↑
11.下列物质能与盐酸反应且反应最慢的是( )
A.Al B.Mg C.K D.S
12.多种氧化剂和还原剂相遇时,存在“争先恐后,强者优先”的现象。请预测,在含FeCl2、MgCl2和HCl的溶液中加入适量Zn粉,首先置换出来的是( )
A.Fe B.H2 C.Mg D.不能确定
13.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透明溶液中:、、、
B.碱性溶液中:、、、
C.能溶解的溶液中:、、、
D.含有的溶液中:、、、
14.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NaHCO3可作为发酵粉主要成分 B.氯水用作杀菌、消毒
C.过氧化钠在防毒面具的生氧反应 D.工业上利用铁矿石炼铁
15.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A.Cu(s)CuCl2(s) Cu(OH)2(s)
B.CaCl2 (aq) CaCO3(s) CaO(s)
C.NaHCO3(s)Na2CO3(s) NaOH(aq)
D.FeCl2(aq) Fe(OH)2(s)Fe(OH)3(s)
二、填空题
16.某学习小组为认识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分散系的性质做了如下综合实验,根据实验流程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与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检验溶液中阳离子的方法是______。
(3)写出溶液与铁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向溶液中滴加溶液最终生成浊液,该过程的现象为______,此过程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为(用化学方程式表达)______。
(5)将饱和溶液滴入______中,并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制得胶体,它与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______。
17.已知单质A和化合物甲在一定条件发生反应可以生产单质B和化合物乙,表示为:A+甲→B+乙。
(1)若A为金属钠,甲为水,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A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为_______(填写化学式)。
(2)若A为金属镁,B为黑色的非金属固体,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若A为金属铝,甲为磁性氧化铁,则反应过程中若消耗10.8g的铝,会得到B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将产物乙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若B可以使淀粉溶液显蓝色,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
(5)若A为氢气,B为铜,则在反应过程中会看到固体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
18.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钠和水反应__;
②实验室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__;
③氢氧化钠溶液破坏铝表面氧化膜__;
④工业用氯化铁溶液腐蚀铜印刷电路板__;
⑤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__。
19.玻璃棒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下列实验过程中,一般不需要用玻璃棒的是__(填写编号)
①粗盐提纯
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③将适量氯化铁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④探究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⑤实验室用新制的FeSO4溶液和预处理过的NaOH溶液制备Fe(OH)2白色沉淀
20.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液态氯化氢;②小苏打;③固体纯碱;④二氧化碳;⑤葡萄糖;⑥氢氧化钾;⑦氢氧化铁胶体;⑧氯水;⑨空气;⑩硫酸亚铁溶液。
(1)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上述状态下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
(2)除去③中少量②的操作是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向⑧中滴入几滴石蕊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说明⑧具有_________性。
(4)向⑩中加入⑥的水溶液,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1.某班同学分成A、B两组,并分别设计如下实验探究能较长时间观察到白色沉淀的制取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A组实验:用溶液和溶液直接反应。(如图1)
(1)用固体配制的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药匙、玻璃棒、量筒、_______(从图2中选择,填名称)。
(2)该方法能观察到白色的沉淀,但沉淀颜色快速发生变化。请分析沉淀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B组实验:选用稀硫酸、铁粉、溶液进行实验,装置如图3。
(3)实验时,先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止水夹K,然后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和活塞,使稀硫酸与铁粉反应,一段时间后,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止水夹K,制得白色沉淀,且沉淀能一段时间不变色,原因是_______。
22.某班几个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I甲组:两同学利用下列试剂:铁粉、0.1mol/LFeCl3溶液、0.1mol/LFeCl2溶液、KSCN溶液、新制氯水,探究Fe2+、Fe3+的性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完成下列表格。
探究内容 |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写出离子方程式 |
①探究Fe2+具有还原性 | 取少FeCl2溶液,加入少量KSCN溶液后,再往溶液中加入少量________ | 溶液先不变红,后变为血红色。 | Fe2+发生的反应: ________ |
②探究Fe3+具有氧化性 | 取少量FeCl3溶液,加入足量___________后,振荡,静置,再往溶液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 | 溶液不变为血红色。 | Fe3+发生的反应: ________ |
II乙组:两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继续研究铁及其化合物的部分性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硬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欲确定反应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实验过程如下:
①待硬质试管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溶于足量稀硫酸得溶液B;
②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a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没有变红色,则溶液B中的阳离子有___________,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是___________。
23.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检验产物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烧瓶底部放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设计实验检验装置B的产物中是否存在+3价的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2.D3.A4.C5.B6.C7.B8.B9.B10.B11.A12.B13.B14.A15.B
16.Fe2O3+6H+=2Fe3++3H2O 向待测液中加入KSCN,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原溶液中含有Fe3+ Fe+2FeCl3=3FeCl2 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4Fe(OH)2+O2+2H2O=4Fe(OH)3 沸水 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
17.2Na+2H2O=2NaOH+H2↑ Na2O2 2Mg+ CO2 2MgO+C 0.45mol Al2O3+2OH-=+H2O 2I-+Cl2=2Cl-+I2或2I-+Br2=2Br-+I2 黑色变为红色
18.
19.③⑤
20.①②③⑥ ⑧⑩ 加热 2NaHCO3Na2CO3 + H2O + CO2↑ 先变红后褪色 酸性和漂白性 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21.烧杯、容量瓶、托盘天平 打开 关闭 稀硫酸与铁粉作用产生的H2排出了装置中的空气
22.新制氯水 2Fe2++Cl2=2Fe3++2Cl﹣ 铁粉 2Fe3++Fe=3Fe2+ 3Fe+4H2O(g) Fe3O4+4H2 H+和Fe2+ Fe;Fe3O4
23.产生水蒸气 防止爆沸 干燥氢气 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盐酸(稀硫酸)溶解,再加入KSCN溶液,如果出现血红色,则证明有Fe3+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专题9 金属与人类文明本单元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专题9 金属与人类文明本单元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金属的冶炼,Fe3+的检验,无机框图推断题的解题方法思路,食品中的铁元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单元 金属的冶炼方法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单元 金属的冶炼方法精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第一单元 金属的冶炼方法单元测试精练: 这是一份化学第一单元 金属的冶炼方法单元测试精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