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第4课时综合训练题
展开教学重点:1.了解茎的结构与分类;2.明白营养物质的运输;
教学难点:1.了解茎的结构与分类;2.明白营养物质的运输;
常考点:1.了解茎的结构与分类;2.明白营养物质的运输;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茎的结构
茎的分类:直立茎,攀缘茎,匍匐茎,缠绕茎;
茎的结构:树皮,木质部,髓;
知识点二:营养物质的运输
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导管;
无机盐的运输:筛管。
二、重难点突破
考点1.茎的结构
1.树皮:可分为最外层的表皮、韧皮部。
A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隙比较小,起保护作用。
B韧皮部:由筛管、韧皮纤维和薄壁细胞等组成。茎里的筛管与根和叶里的筛管相连通,属于输导组织,筛管的功能是运输有机物,韧皮纤维属于机械组织,最大的特点就是韧性强。
C形成层: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细胞只有2--3层,能分裂产生新细胞,向外形成新的韧皮部,向内形成新的木质部,使得茎能逐渐增粗。
2.木质部:由导管和木纤维组成。
A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属于输导组织。
B木纤维:是又细又长的死细胞,细胞壁厚,没有弹性,有很强的支持力。
3.髓:位于茎的中央,由薄壁细胞构成,有贮存营养的功能。
例1.如图为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是比较坚硬的韧皮部
B.5是树皮,其内层的4是木质部
C.3是髓,它呈浅绿色,结构比较疏松
D.茎的某一部分受到创伤并露出2,则露出的部分不能增粗
变式训练1.如图是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示意图,请回答:
图中的标号①叫做 ,它的内侧部分是 ,其中包含具有输导功能的 .
②叫做 ,它能够使水本植物的茎逐年 .
图中③的名称是 .其中分布着有输导功能的 .
(4)④的名称是 ,具有 的功能.
变式训练2.选一个生长旺盛的杨树枝条,在其基部剥去一圈树皮,过一段时间后,伤口上部的树皮长成了节瘤(如图):请回答:
本实验证明,树皮具有输导 的结构,该结构叫 .
枝条上部仍然能获得足够的水分,是因为 .
(3)若将杨树主干基部的树皮全部剥掉,会导致杨树死亡,其原因是 .因此“树怕伤皮,不怕空心”.
变式训练3.小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各加入等量的蓝墨水和红墨水,将芹菜的叶柄从基部沿中间切开,分别插入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左侧的叶片显现出蓝色,右侧的叶片显现出红色.请分析回答.
(1)在Y处将叶柄横切,观察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的红点,这些红点出现的部位属于 组织.
(2)若在X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 (选填一项)
A.左边蓝点多红点少,右边红点多蓝点少 B.周围的一圈是蓝点,中间是红点
C.蓝点和红点混合,均匀分布 D.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
小李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在甲、乙两烧杯中加入等量的红墨水,将两烧杯放在温度较高的同一地方,但只在乙烧杯中插入新鲜的芹菜.一段时间后,液面下降较快的是
烧杯,该烧杯液面下降较快主要是由于叶片发生了 .
(4)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除环境温度外,还有 (填一个即可)等.
考点二: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1.植物的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主要在木质部的导管中进行,在“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的实验中,看到红色的部分主要在木质部,一般越往上颜色越浅,这说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一般是自下而上进行的。
例2.根从土壤中吸水,土壤里的水分通过根向上输送到茎的途径是( )
A. 土壤水分→导管→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茎
B. 导管→土壤水分→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C. 根毛→土壤水分→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D. 土壤水分→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变式训练1.玉米的茎长成后不能增粗,而桃树的茎能增粗.从茎的结构分析,能不能变粗的根本原因是( )
A. 茎内有无韧皮部 B. 茎内有无形成层
C. 茎内有无木质部 D. 茎内有无髓
考点三:有机物的运输
1.有机物是在叶中形成的,其中大部分的有机物由韧皮部中的筛管自上而下的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中。因此,将植物树皮环割,会破坏韧皮部中的筛管,使得叶产生的有机物无法向下运输,影响植物的生长,而有机物积累在环割切口的上端,并产生愈伤组织易形成“节瘤”。切割橡胶树皮采胶乳,实际上就是切割筛管,让有机物—胶乳流出来的过程。
例3.在两棵小树之间,拴上铁丝用来晾衣服.日子久了结果发现小树形成节瘤.这是由于破坏了( )
A.韧皮都 B.木质部 C.形成层 D.木纤维
变式训练1.杜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树皮可入药,但剥树皮时切口不能太深,否则会影响树的生长,其原因是会( )
A.影响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B.影响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
C.影响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D.影响植物体中有机物的运输
变式训练2:某同学做了如图实验:
(1)十几小时后,植物的茎变红的部位是______.
(2)从实验中可知,植物体负责运输功能的是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其中导管位于______,负责
运输______.筛管位于______,负责运输______.
(3)纵切枝条,观察发现红色越往上越浅是因为______.
A.上面水太多了.把红色冲淡
B.下面的红色随水分蒸腾了
C.水分是从下往上运输的,越上就越浅
D.这是枝条自身的一个特点,不是水分引起的
(4)如果想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______.
A.放在黑暗环境中
B.放在阳光下照射,加快植物叶片的蒸腾作用
C.让红墨水的浓度稍大一些
D.放在通风的环境中
(5)实验中把枝端削成平整的斜面,是为了______导管切口截面积,有利于______和______的运输.
三、优化与提高
(一)选择题
1.我市的乐陵以盛产“金丝小枣”闻名全国。为了提高枣的坐果率,每年春天,一些有经验的枣农要将枣树树干进行环状切割。这样做的道理是( )
A.限制有机物向上运输
B.限制有机物向下运输
C.限制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
D.限制水和无机盐向下运输
2.绿肥植物是一种专门用作肥料的栽培植物,作物成熟后,可以就地翻压,也可以异地施用,在农业上利用绿肥植物目的是( )
A. 提高土壤的无机盐成分 B. 增加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含量
C. 给植物提供食物 D. 作为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材料
3.小米同学利用划线法观察和比较菜豆幼根不同部位的生长速度,图为实验前后幼根的标记情况.据此推断幼根的生长主要依据( )
A. 根冠与分生区 B. 分生区与伸长区
C. 伸长区与根毛区 D. 根冠、分生区与伸长区
4.关于叶的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叶片由表皮,叶脉和叶肉组成
B.叶肉的两种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
C.组成叶的每个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
D.保卫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
5.长期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植物,其形态方面会出现一系列适应性的特征,下列叙述中与干旱环境中的植物特征不符合的是( )
A有非常发达的根系 B具有肥厚多汁的肉质茎
C在叶表面有厚的角质层 D有较宽大的叶片
6.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能保持相对稳定,主要是由于( )
A光合作用的结果 B呼吸作用的结果
C大气中氧含量多的结果 D.氧大量消耗的结果
7.环割掉一圈较强壮枝条的树皮,过一段时期后发现环割伤口的上方形形成瘤状物,但枝条上叶片基本正常.这是因为( )
A,韧皮部由上向下输导有机物 B木质部由上向下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C.树皮不具有输导作用 D.输导作用依赖木质部
非选择题
8.如图表示张明同学针对“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哪部分运输的”这个问题实施的探究方案以及对茎的观察,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该实验他选择了带叶枝条,并放在了温暖向阳的地方,过一段时间,到_______时,再进行图中A所示的过程.如果用放大镜观察茎的横切面,就会出现图二所示图象(部分),你会发现只有[___]_________([]中填图中结构代码,其后填相应结构的名称)被染成红色.
(2)根吸收来的无机盐是怎样被运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张明同学的探究活动,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2是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为研究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两枝带有较多不定根和叶的枝条.
②用刀片对其中一枝进行树皮环割处理.环割部位离不定根的距离约为4厘米,环割树皮时去掉约2厘米宽的树皮(如图).
③把它们的根分别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土壤浸出液液面在环割处下方.
④放在阳光下培养,两周以后进行观察.
(1)实验中对两枝枝条进行不同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该同学“对树皮进行环割处理”基于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周后,可通过观察枝条上的不定根或_______________的变化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
第4课时 植物的茎与物质的运输
教学目标:1.了解茎的结构与分类;2.明白营养物质的运输;
教学重点:1.了解茎的结构与分类;2.明白营养物质的运输;
教学难点:1.了解茎的结构与分类;2.明白营养物质的运输;
常考点:1.了解茎的结构与分类;2.明白营养物质的运输;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茎的结构
茎的分类:直立茎,攀缘茎,匍匐茎,缠绕茎;
茎的结构:树皮,木质部,髓;
知识点二:营养物质的运输
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导管;
无机盐的运输:筛管。
二、重难点突破
考点1.茎的结构
1.树皮:可分为最外层的表皮、韧皮部。
A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隙比较小,起保护作用。
B韧皮部:由筛管、韧皮纤维和薄壁细胞等组成。茎里的筛管与根和叶里的筛管相连通,属于输导组织,筛管的功能是运输有机物,韧皮纤维属于机械组织,最大的特点就是韧性强。
C形成层: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细胞只有2--3层,能分裂产生新细胞,向外形成新的韧皮部,向内形成新的木质部,使得茎能逐渐增粗。
2.木质部:由导管和木纤维组成。
A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属于输导组织。
B木纤维:是又细又长的死细胞,细胞壁厚,没有弹性,有很强的支持力。
3.髓:位于茎的中央,由薄壁细胞构成,有贮存营养的功能。
例1.如图为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是比较坚硬的韧皮部
B.5是树皮,其内层的4是木质部
C.3是髓,它呈浅绿色,结构比较疏松
茎的某一部分受到创伤并露出2,则露出的部分不能增粗
答案:D
变式训练1.如图是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示意图,请回答:
图中的标号①叫做 ,它的内侧部分是 ,其中包含具有输导功能的 .
②叫做 ,它能够使水本植物的茎逐年 .
图中③的名称是 .其中分布着有输导功能的 .
(4)④的名称是 ,具有 的功能.
答案:(1)树皮;韧皮部;筛管;(2)形成层;加粗;
(3)木质部;导管; (4)髓;贮藏营养.
变式训练2.选一个生长旺盛的杨树枝条,在其基部剥去一圈树皮,过一段时间后,伤口上部的树皮长成了节瘤(如图):请回答:
本实验证明,树皮具有输导 的结构,该结构叫 .
枝条上部仍然能获得足够的水分,是因为 .
(3)若将杨树主干基部的树皮全部剥掉,会导致杨树死亡,其原因是 .因此“树怕伤皮,不怕空心”.
解析: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如果对茎进行环割,这样营养物质就积存在节口上端,使节口上端出的形成层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细胞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分裂而形成瘤状物,而木质部没有受损,导管仍能运输水和无机盐,枝条上部仍然能获得足够的水分,枝条上部仍然可以存活.若将杨树主干基部的树皮全部剥掉,时间长了树木的根系无法获取营养而死亡,进而树木会也就死亡.
答案:(1)有机物;筛管(2)仍有木质部,导管仍能运输水和无机盐(3)根得不到营养物质而死亡。
变式训练3.小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各加入等量的蓝墨水和红墨水,将芹菜的叶柄从基部沿中间切开,分别插入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左侧的叶片显现出蓝色,右侧的叶片显现出红色.请分析回答.
(1)在Y处将叶柄横切,观察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的红点,这些红点出现的部位属于 组织.
(2)若在X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 (选填一项)
A.左边蓝点多红点少,右边红点多蓝点少 B.周围的一圈是蓝点,中间是红点
C.蓝点和红点混合,均匀分布 D.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
小李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在甲、乙两烧杯中加入等量的红墨水,将两烧杯放在温度较高的同一地方,但只在乙烧杯中插入新鲜的芹菜.一段时间后,液面下降较快的是
烧杯,该烧杯液面下降较快主要是由于叶片发生了 .
(4)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除环境温度外,还有 (填一个即可)等.
答案:(1)输导 (2)D
(3)乙;蒸腾作用(4)光照强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状况(填对一个即可)
考点二: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1.植物的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主要在木质部的导管中进行,在“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的实验中,看到红色的部分主要在木质部,一般越往上颜色越浅,这说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一般是自下而上进行的。
例2.根从土壤中吸水,土壤里的水分通过根向上输送到茎的途径是( )
A. 土壤水分→导管→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茎
B. 导管→土壤水分→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C. 根毛→土壤水分→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D. 土壤水分→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答案:D
解答:水分最是由浓度低的地方向浓度高的地方流动,在根毛区中,土壤溶液的浓度小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根毛细胞液的浓度依次小于内部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水分就会从土壤依次经过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变式训练1.玉米的茎长成后不能增粗,而桃树的茎能增粗.从茎的结构分析,能不能变粗的根本原因是( )
A. 茎内有无韧皮部 B. 茎内有无形成层
C. 茎内有无木质部 D. 茎内有无髓
答案:B
解答:草本植物的茎包括表皮、薄壁细胞和维管束组成,其中维管束由韧皮部、木质部组成,没有形成层.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赫尔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能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使木本植物的茎不断长粗.而玉米、水稻和小麦等草本植物的茎中没有形成层,故不能无限增粗,只是细胞体积长大引起的有限增粗。
考点三:有机物的运输
1.有机物是在叶中形成的,其中大部分的有机物由韧皮部中的筛管自上而下的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中。因此,将植物树皮环割,会破坏韧皮部中的筛管,使得叶产生的有机物无法向下运输,影响植物的生长,而有机物积累在环割切口的上端,并产生愈伤组织易形成“节瘤”。切割橡胶树皮采胶乳,实际上就是切割筛管,让有机物—胶乳流出来的过程。
例3.在两棵小树之间,拴上铁丝用来晾衣服.日子久了结果发现小树形成节瘤.这是由于破坏了( )
A.韧皮都 B.木质部 C.形成层 D.木纤维
答案:A
分析: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
变式训练1.杜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树皮可入药,但剥树皮时切口不能太深,否则会影响树的生长,其原因是会( )
A.影响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B.影响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
C.影响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D.影响植物体中有机物的运输
答案:D
解析:筛管位于维管束的韧皮部,运输有机物,方向从上往下;导管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运输水和无机盐,方向自下而上.
变式训练2:某同学做了如图实验:
(1)十几小时后,植物的茎变红的部位是______.
(2)从实验中可知,植物体负责运输功能的是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其中导管位于______,负责
运输______.筛管位于______,负责运输______.
(3)纵切枝条,观察发现红色越往上越浅是因为______.
A.上面水太多了.把红色冲淡
B.下面的红色随水分蒸腾了
C.水分是从下往上运输的,越上就越浅
D.这是枝条自身的一个特点,不是水分引起的
(4)如果想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______.
A.放在黑暗环境中
B.放在阳光下照射,加快植物叶片的蒸腾作用
C.让红墨水的浓度稍大一些
D.放在通风的环境中
(5)实验中把枝端削成平整的斜面,是为了______导管切口截面积,有利于______和______的运输.
答案:(1)木质部 (2)木质部 水分和无机盐 韧皮部 有机物
(3)C (4)A (5)增加 水分 无机盐
解析:茎中的输导组织有木质部中的导管和韧皮部中的筛管,木质部中的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韧皮部中的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三、优化与提高
(一)选择题
1.我市的乐陵以盛产“金丝小枣”闻名全国。为了提高枣的坐果率,每年春天,一些有经验的枣农要将枣树树干进行环状切割。这样做的道理是( )
A.限制有机物向上运输
B.限制有机物向下运输
C.限制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
D.限制水和无机盐向下运输
答案:B
2.绿肥植物是一种专门用作肥料的栽培植物,作物成熟后,可以就地翻压,也可以异地施用,在农业上利用绿肥植物目的是( )
A. 提高土壤的无机盐成分 B. 增加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含量
C. 给植物提供食物 D. 作为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材料
答案:B
【解析】由分析可知,在农业上利用绿肥植物的目的是:绿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埋入地里可以被微生物分解,从而被其他的植物利用.
3.小米同学利用划线法观察和比较菜豆幼根不同部位的生长速度,图为实验前后幼根的标记情况.据此推断幼根的生长主要依据( )
A. 根冠与分生区 B. 分生区与伸长区
C. 伸长区与根毛区 D. 根冠、分生区与伸长区
答案B
【解析】根的长度不断增加,是分生区的细胞能够不断地分裂增加数量和伸长区的细胞能够不断伸长增大体积的缘故.分生区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如果去掉分生区,根不能再生长.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
4.关于叶的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叶片由表皮,叶脉和叶肉组成
B.叶肉的两种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
C.组成叶的每个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
D.保卫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
答案:C
5.长期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植物,其形态方面会出现一系列适应性的特征,下列叙述中与干旱环境中的植物特征不符合的是( )
A有非常发达的根系 B具有肥厚多汁的肉质茎
C在叶表面有厚的角质层 D有较宽大的叶片
答案:D
6.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能保持相对稳定,主要是由于( )
A光合作用的结果 B呼吸作用的结果
C大气中氧含量多的结果 D.氧大量消耗的结果
答案:A
7.环割掉一圈较强壮枝条的树皮,过一段时期后发现环割伤口的上方形形成瘤状物,但枝条上叶片基本正常.这是因为( )
A,韧皮部由上向下输导有机物 B木质部由上向下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C.树皮不具有输导作用 D.输导作用依赖木质部
答案:B
非选择题
8.如图表示张明同学针对“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哪部分运输的”这个问题实施的探究方案以及对茎的观察,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该实验他选择了带叶枝条,并放在了温暖向阳的地方,过一段时间,到_______时,再进行图中A所示的过程.如果用放大镜观察茎的横切面,就会出现图二所示图象(部分),你会发现只有[___]_________([]中填图中结构代码,其后填相应结构的名称)被染成红色.
(2)根吸收来的无机盐是怎样被运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张明同学的探究活动,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2是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有些叶脉变得微红;[3]导管(木质部)
(2)无机盐溶解在水中,在运输水的同时,也运输了无机盐(意思对可得分)
(3)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里的导管运输的
(4)形成层;不断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和韧皮部细胞
解析:(1)在探究“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哪部分运输的”实验时,选择带叶枝条,并放在了温暖向阳的地方,利于蒸腾作用,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又因茎中的导管与叶脉中的导管相同,当叶脉变得微红时,说明了红墨水已经通过茎中导管到达叶脉.由于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导管运输的,所以会发现[3]导管被染成红色.
(2)根吸收的无机盐是必须溶解于水的,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会在运输水的同时,也运输了无机盐.
(3)通过实验探究发现[3]导管被染成红色.说明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里的导管运输的.导管会自下而上把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运输叶、花、果实、种子.
(4)图中2是指形成层,形成层中的细胞不断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和韧皮部细胞,也就是可以不断产生新的木质部与韧皮部,使茎或根不断加粗.所以木本植物之所以粗壮高大,就是因为有形成层.
9.为研究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两枝带有较多不定根和叶的枝条.
②用刀片对其中一枝进行树皮环割处理.环割部位离不定根的距离约为4厘米,环割树皮时去掉约2厘米宽的树皮(如图).
③把它们的根分别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土壤浸出液液面在环割处下方.
④放在阳光下培养,两周以后进行观察.
(1)实验中对两枝枝条进行不同处理的目的是___.
(2)实验中该同学“对树皮进行环割处理”基于的假设是___.
(3)两周后,可通过观察枝条上的不定根或___的变化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
答案:(1)作对照;(2)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在树皮内(回答合理即可);
(3)环割切口处.
【解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实验中对两枝枝条进行不同处理的目的是作对照.
(2)作出假设:根据问题,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是怎样运输的呢?作出假设: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在树皮内.(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
(3)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在树皮内,实验变量是树皮是否环割,可通过观察枝条上的不定根或环割切口处的变化,说明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在树皮内.树皮环割是破坏了树皮中的韧皮部中的筛管,筛管是运送有机物(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输导组织,从上到下运输,积累在破坏部分的上方。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节 土壤的成分第4课时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节 土壤的成分第4课时同步训练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明白家庭电路的组成;2,安全用电原则,如图所示是小科家部分线路连接图,根据上表回答一下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 植物与土壤第1节 土壤的成分第1课时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 植物与土壤第1节 土壤的成分第1课时综合训练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点梳理,重难点突破,从岩石到土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节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第3课时习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节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第3课时习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弄清植物的根系类型与功能;2,功能,8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