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2021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我们平时吃的萝卜主要是植物的根。将紫色萝卜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对其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升高,水会逐渐变色,其原因是( )。
A.细胞壁在升温的过程中受到破坏 B.水温升高, 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升温使细胞膜被破坏而丧失功能 D.升温使水中的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利用呼吸作用原理或者与呼吸作用无关的是
①低温保存水果和蔬菜②小麦、玉米入仓前晒干③合理密植④大雨过后及时排除农田积水 ⑤农民每年耕地、松土⑥创造环境条件,促进种子萌发⑦保存粮食向粮仓内充二氧化碳⑧温室内种黄瓜,通风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⑨伸手入粮堆,会感到热⑩带土坨移栽
A.①③④⑩ B.⑤⑥⑦⑧ C.③⑤⑥⑩ D.③⑧⑩
3.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墙藓属于苔藓植物,茎、叶内没有输导组织,所以不适于陆地生活
B.银杏属于裸子植物类群,其果实叫白果
C.海带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
D.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4.新冠疫情严重影响了全球人们的生活。要了解疫情对寿光菜农和昌乐瓜农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主要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比较法 C.调查法 D.模拟实验法
5.生活中遇到危险或伤害时,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被毒蛇咬伤小腿时,应立即扎紧伤口近心端,尽快去医院进行治疗
B.面对突发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可以给病人服用硝酸甘油片并及时拨打“120”电话
C.将因煤气中毒而昏迷的人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抢救
D.遇到突然溺水者,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吹气法进行人工呼吸
6.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结构模式图,下列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
A.甲图中与心房相连的血管中,[⑤]肺静脉内流的血液含氧气丰富
B.如果乙图中⑦代表的是肺泡,则乙图中的M与甲图中的[④]肺动脉(血管)直接相连,由⑦扩散到⑥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如果乙图中⑦代表的是组织细胞.则N处的血液为静脉血
D.血液随甲图的③流经丙图的⑧时,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不能进入⑨的成分是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
7.如图图示中,图甲为小刚在某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图乙为他在呼吸时胸廓容积与肺内气压关系的曲线图:图丙为他的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①、②两种状态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依据图甲可以算出,小刚的呼吸频率为27次/分
B.从图甲可以推测,小刚正在做剧烈运动
C.在图丙中,①状态时膈肌收缩
D.在图乙曲线的abc段时,膈肌处于图丙的②状态
8.下列有关生命起源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嫦娥五号成功登月并钻取月壤后顺利返回地球,对研究生命的起源也是有利的补充
B.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C.巴斯德实验证明肉汤中的微生物来源于瓶外
D.米勒实验证实了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大分子物质(蛋白质、核酸)是可能的
9.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环境,这是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北极熊的体色与白雪皑皑的环境相似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D.香草园中的薰衣草使园里空气中充满芬芳
10.深圳的国家基因库中,储存有不同生物的基因样本1000万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物种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B.基因可通过生殖细胞在亲子代之间传递
C.建立基因库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D.某生物所有基因控制的性状都能在后代个体中表现
11.下列有关生活中生物技术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制作泡菜需要适宜的温度,保证酵母菌的活性最大
B.参与白酒酿造的酵母菌没有细胞壁,但有真正的细胞核
C.制作酸奶时,将牛奶加热煮沸是为了杀死其中的杂菌
D.克隆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于提供细胞核的母本
12.如图是抗虫烟草的培育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抗虫烟草的培育说明基因可以在不同物种间进行交流
B.普通烟草的基因与苏云金杆菌的抗虫基因重组,属于有性生殖
C.该过程中用到转基因技术,这是在细胞水平上的操作
D.抗虫烟草的成功培育说明转基因技术都是安全的,可广泛应用
13.弥河岸边的垂柳是每年春天弥河边一抹靓丽的风景。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
B.垂柳是雌雄同株植物,进行异花传粉
C.“无心插柳柳成荫”繁殖的原理同播种玉米繁殖的原理不同
D.新枝条的形成是枝芽中分生组织不断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14.如图为豌豆果实示意图,豌豆果实开裂时,果皮向内蜷缩,能将种子弹射出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豌豆依靠自身力量传播种子
B.①和②共同构成的结构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
C.①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②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
D.图中五粒种子的基因组成与果皮的基因组成可能是不同的
15.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B.成人能有意识地排尿,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C.侏儒症的病因是由于患者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D.“望梅止渴”、“谈虎色变”都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
16.下列各项物质或结构中,属于抗原的是( )
①输入到A型血患者体内的B型血细胞;②接种到健康人体内的乙肝病毒疫苗;③自身免疫器官产生的免疫细胞;④移植的肾脏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在抓到一个烫手的鸡蛋时,会迅速松手属于条件反射,由脊髓中的神经中枢控制完成
B.睡眠中垂体分泌生长激素是白天的3倍,所以青少年宜按时作息
C.动物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关节使骨的运动更加灵活
D.乌贼遇到敌害时能迅速喷出大量墨汁属于先天性行为
18.参照如图分析判断:“遇到巨大声响迅速张口以免被震破的、将鼓膜的振动传到内耳的、将外界声波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的、将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的”结构依次是( )
A.④①⑦⑧ B.④①⑤③ C.⑧⑥⑤④ D.④⑤⑧⑦
19.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是蚯蚓和沙蚕的共同特征
B.皮肤覆盖角质的鳞片是蛇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
C.具有两对翅、三对足不是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
D.青蛙被称为“两栖动物”的原因是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
20.动物园的母狼狗给失去妈妈的小虎崽喂奶,这种行为与下列哪项同属一类( )
A.白蚁群体有雄蚁、蚁后、工蚁和兵蚁之分
B.海洋馆的海狮会表演“顶球”
C.蜘蛛结网、蜜蜂筑巢
D.幼小的黑猩猩模仿成年黑猩猩,用蘸水的树枝从洞穴中钓取白蚁为食
21.下列有关动物生殖和发育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蝗虫的发育过程是不完全变态发育;②蝴蝶和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完全变态发育;③青蛙的发育是在水中进行的;④蝴蝶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时期是幼虫期;⑤鸟卵中发育成雏鸟的部位是胎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男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卵巢
B.婴儿的诞生标志着人体生长发育的开始
C.在输卵管中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胚胎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叫怀孕
D.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是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
23.如图1为染色体与DNA的关系示意图,图2为某生物体细胞中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示意图,关于该图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A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
B.基因a和b控制的性状不能在后代中表现
C.③通常分布于细胞核中,正常人体的所有细胞中,③的数量全部为23对
D.①上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的片段叫做基因,它是控制生物体性状的最基本单位
二、综合题
24.图一概念图中,A、B表示两种物质,①②表示绿色植物的两种生理过程;图二广口瓶中是正在萌发的小麦种子,密闭玻璃罩内是一株盆栽西红柿幼苗。图三是图二玻璃罩内二氧化碳浓度一昼夜的变化曲线。
(1)将图二装置放到阳光下,一段时间后,通过漏斗向瓶内注水,盆栽西红柿幼苗在图一中的[ ]___将会增强,原因是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上会出现一些细小的水珠,这能否证明盆栽西红柿幼苗进行了蒸腾作用? ______,原因是_________。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根从土壤中吸收_________。
(3)图三曲线______段表示光合作用比呼吸作用强。
(4)图三曲线中的E点低于A的原因是__________。
25.中国疾控卫生应急中心倪大新指出:任何地方传染病引起的健康威胁都是全球性的。从2020年初可怕的新冠肺炎一直困扰着我们,经过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终于研制出了可以预防新冠肺炎的疫苗。请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是此传染病的______,其与结核杆菌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新型冠状病毒没有___________。
(2)我国某边境口岸发现了输入性新冠病毒感染案例,疾控防疫部门立即对该病人进行隔离治疗,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属于__________。
(3)“新冠肺炎”与“非典肺炎”有许多相同的症状,但是我们通过注射“非典疫苗”起不到预防作用是因为_________。
(4)医生将针头刺入志愿者肌肉的瞬间,肌肉立即战栗一下,此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志愿者肌肉战栗的同时还产生了痛觉,痛觉产生的神经传导途径是_______。(用图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
(5)当志愿者第二次注射疫苗时,用坚强的自制力控制自己并没有发生肌肉战栗的反应,这说明了_________。
(6)当志愿者看到别人在注射疫苗时,身体也会不由自主地战栗一下,这种反射属于____反射,此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_______。
26.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各项生理活动维持机体与环境的协调平衡。如图反映的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②表示生理过程,A、B、C、D代表系统或器官,Ⅰ、Ⅱ表示血管类型,a、b是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请分析回答:
(1)早晨,明明吃了面包、煎鸡蛋、生菜等营养丰富的早餐。其中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蛋白质,在整个消化道中经过①_____过程全部被分解成a和b,请在乙图中画出蛋白质消化过程的曲线_______________ 。
(2)氧气通过B进入A系统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的过程中,依次经过丙图结构的顺序是____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
(3)图甲中若D代表肾,一部分a在D中从离开血液又回到血液途径的结构依次是:肾小球→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Ⅰ与Ⅱ相比较,Ⅰ的血液中含量明显减少的是___。
(4)③④表示_____过程,该过程是通过____实现的。
(5)明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心脏搏动有力。当7和9处于收缩状态时,心脏中血液流动方向____。
(6)体育活动促进青少年身体各器官的发育。阳光下皮肤能合成维生素D,促进了人体对__的吸收,有利于明明骨骼的发育。同时明明的身体也在__分泌的生长激素的作用下不断长高。
27.图一是某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简图;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间的关系;图三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生物的生活和分布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统称为__。
(2)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
(3)该生态系统中,鹰处于的消费者级别是___,如果草获得了100单位的能量,则鹰最多获得_单位的能量。
(4)若田鼠和蝗虫对草造成了危害,图一中能体现生物防治的食物链有___条。
(5)青蛙与喜鹊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二中__(填字母)表示。当该生态系统遭遇轻微破环后,短时间内可以恢复体现了____。
(6)图三中字母D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E代表参与碳循环的主要形式,数字代表推动碳循环的生理过程,则D和E分别代表__。图中能体现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是____(填序号)。
28.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部分家庭的耳垂遗传情况进行调查。下表是他们的调查结果,请分析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B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b表示)。
组别
父亲
母亲
家庭数目
子女有耳垂数
子女无耳垂数
Ⅰ
有
无
342
271
106
Ⅱ
有
有
527
397
167
Ⅲ
无
无
201
0
233
(1)表格中所涉及的有耳垂与无耳垂,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
(2)根据表中第_____组的调查结果可以推断无耳垂是隐性性状。在第Ⅲ组家庭中,父亲和母亲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
(3)在第Ⅱ组家庭中,父母都有耳垂,但却出现了无耳垂的子女,这种变异可否遗传?____(填“是”或“否”)。 亲代向子代传递遗传信息是以____为“桥梁”的。
(4)在第Ⅰ组家庭中的一对夫妇,第1个孩子无耳垂,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无耳垂的几率是__,请用文字解释_____。
29.2020年首届中国安丘出口农产品博览会展示了安丘香葱、大姜、笑桃、紫薯、蜜桃、小米有地方特色的系列农产品。
(1)黄瓜的花与蜜桃的花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由蜜桃花到蜜桃必须发生的两个生理过程是___。
(2)谷子(其种子结构与玉米种子结构相似)和笑桃(其种子结构与菜豆种子结构相似)在种子萌发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分别来自___,它们的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长出第一片绿叶前),其内的有机物含量变化是___。
(3)与谷子(去皮后俗称小米)繁殖后代的方式相比,紫薯和大姜繁殖后代方式的优点是___;在无菌等适宜条件下,技术人员可利用____技术,把茎尖细胞培养成脱毒生姜幼苗。
(4)导致黄瓜的果实内有很多粒种子和每个谷穗上结有数百至上千粒种子的原因分别是___。
(5)黄瓜传统的种植方法存在着生长周期短、产量低、抗病性差的缺陷,生活中的黑子南瓜产量高、抗病性强,现在菜农们经常采用如图所示方法种植黄瓜,以提高产量。
①通过观察,你认为菜农采用的该种繁殖方式为___,该方式在操作过程中成功的关键是__。
②种子萌发长成的植株①上的是[A],是由种子结构中的哪部分发育而来?___。
③菜农在移栽黄瓜幼苗时,根部总是带有一个土团,目的是___。
参考答案
1.C
【分析】
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将含有紫红色的花青素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原因是花青素不能透过原生质层。加温后,细胞膜和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被破坏,花青素透过原生质层进入水中,从而使水的颜色逐渐变红。
【详解】
A.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也不具有生物活性,其透性与温度无关,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A错误。
B.水温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不是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的原因,B错误。
C.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但是加温使细胞膜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使花青素进入水中,C正确。
D.不是升温使水中的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的原因,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生物膜的功能特点,要求考生识记活细胞的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而细胞失活后生物膜将失去该特性。
2.D
【分析】
(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2)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这一生理活动是所有活细胞都要进行的,具体部位是在所有的活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
【详解】
①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在生产实践上低温贮藏水果和蔬菜,抑制蔬菜水果的呼吸,以减少呼吸消耗、可延长保鲜时间,与植物的呼吸作用有关;
②小麦、玉米入仓前晒干,是为了抑制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保存时间,与植物的呼吸作用有关;
③合理密植是植物与光接触的面积增大,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与光合作用有关,与植物的呼吸作用无关;
④大雨过后及时排出农田中的积水,有利促进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与呼吸作用有关;
⑤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
⑥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而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因此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晒干的种子,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了种子的储存时间,创造环境条件,促进种子萌发,与植物的呼吸作用有关;
⑦贮藏粮食时,在密闭粮仓内充加二氧化碳,可以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储存时间,与植物的呼吸作用有关;
⑧温室内种黄瓜,通风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与光合作用有关。
⑨伸手入粮堆,会感到热,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热量,与植物的呼吸作用有关;
⑩带土坨移栽,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利于成活,与植物的呼吸作用无关。
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3.D
【分析】
藻类植物的种类很多,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阴湿处,有单细胞的,如衣藻,有多细胞的,如海带、紫菜等,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详解】
A.墙藓属于苔藓植物,没有根,有茎和叶的分化,其内没有输导组织,适宜生活在阴湿的陆地,A错误。
B.银杏是裸子植物,其种子外无果皮包被,裸露,不能形成果实,白果是它的种子,B错误。
C.海带是藻类植物,无根、茎和叶的分化,全身都能吸收水和无机盐,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
D.种子属于器官,而孢子仅仅是一个细胞,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D正确。
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不同植物类群的特征。
4.C
【分析】
调查法的步骤:一、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范围及对象;二、选择调查方式。不同的调查课题应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三、制定调查提纲及项目。四、实施调查。调查时要如实全面的记录数据,不能凭个人感觉记录,五、调查材料及数据的处理。对调查结果要认真整理分析,有时还需要进行数学统计。六、撰写调查报告。
【详解】
A.观察法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该方法研究动物的行为的主要方法,A不符合题意。
B.比较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B不符合题意。
C.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把握当前的状况,也可以是为了揭示存在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C符合题意。
D.模拟实验法是指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掌握各种科学探究的方法的要点。
5.D
【分析】
出现意外、危机时,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人工呼吸以及胸外心脏挤压是常用的两种急救措施。
【详解】
A.被毒蛇咬伤后,蛇毒会随着静脉血管先运回心脏,因此要迅速用绳勒紧伤口上方(近心端),尽快去医院进行治疗,A正确。
B.遇到心血管疾病患者突发疾病时,应及时给病人服用硝酸甘油,再拨打急救电话,B正确。
C.煤气中毒又叫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大得多,血红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样,就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所以发现有人煤气中毒,迅速关紧煤气阀,打开门窗通风,降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快速移到通风处,再救治,C正确。
D.人工呼吸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方法,用于救助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停止呼吸的病人,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人工呼吸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首先清除口、鼻内污物,以保持呼吸道畅通,再进行口对口吹气法进行人工呼吸,D错误。
故选D。
【点睛】
掌握常用的急救措施,即解决题目,最好又会在必要的时候能用于救助他人。
6.B
【分析】
图示中,甲图中的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左心室、右心室、右心房、左心房,①、②、③、④、⑤表示与心脏各腔相连的血管,其中①是下腔静脉,②是上腔静脉,③是主动脉,④是肺动脉,⑤是肺静脉;乙图为毛细血管流经人体内某处的结构示意图,根据血流方向,M是动脉血管, N是静脉血管,⑥毛细血管,⑦组织细胞;丙图中的E、F分别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⑧、⑨分别是肾小球和肾小囊。
【详解】
A、[⑤]肺静脉,其中的血液是刚由肺部交换得到氧气的动脉血,含氧量最丰富,A正确。
B.如果乙图中⑦代表的是肺泡,则乙图中的M与甲图中的[④]肺动脉(血管)直接相连,由⑦扩散到⑥的气体是氧气,B错误。
C.如果乙图中⑦代表的是组织细胞,经过组织细胞和血液完成物质交换后,由N处流出的血液为静脉血,C正确。
D.当血液流经⑧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尿素和葡萄糖过滤到⑨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D正确。
故选B。
【点睛】
认真识图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做好此类题的关键。
7.D
【分析】
呼气和吸气:
1、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
2、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
【详解】
A、据图甲可见:小刚在20秒内呼吸6次,所以小刚的呼吸频率为18次/分,A错误;
B、据图甲可见:小刚呼吸深度较浅,呼吸频率较慢,处在平静阶段,B错误;
C、在图丙中,①状态时膈肌上升,处在舒张状态,C错误;
D、图乙曲线的abc肺内气压下降,表示吸气,膈肌处于图丙的②收缩状态,D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以及读懂图示中曲线的含义。
8.D
【分析】
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
【详解】
A.嫦娥五号将开展为期约2天的月面工作,采集约2千克月球土壤并进行密封封装,经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月地转移和再入回收等过程将月球样品安全送至地球家园,这对研究生命的起源也是有利的补充,A正确。
B.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B正确。
C.斯帕兰扎尼实验证明肉汤中的微生物来源于瓶外空气,而不是自然发生的,C正确。
D.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D错误
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生命的起源及条件。
9.A
【分析】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详解】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环境,这是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A.“北极熊的体色与白雪皑皑的环境相似”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正确。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属于环境影响生物,错误。
CD.“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香草园中的薰衣草使园里空气中充满芬芳”都是生物影响环境,错误。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10.D
【分析】
(1)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
A.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生物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A正确。
B.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B正确。
C.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建立基因库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C正确。
D.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后代中不一定表现出来,如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在杂合子中不显现,D错误。
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1.C
【分析】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和面包要用到酵母菌,据此答题。
【详解】
A.制作泡菜需要适宜的温度,保证乳酸菌的活性最大,A错误。
B.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B错误。
C.制作酸奶时要乳酸菌,先是将牛奶煮沸,进行高温灭菌是为了杀死其中的杂菌,防止杂菌的影响;然后冷却。再在冷却后的牛奶中加入少量的含乳酸菌的酸奶,相当于接种。乳酸菌要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发酵产生乳酸,容器要密封,以创造无氧的环境,最后放在温暖的环境中培养1天,C正确。
D.细胞核想遗传信息库,克隆动物的细胞核来自于提供细胞核的亲本,具有提供细胞核的亲本的全部遗传信息。因此,克隆动物的遗传信息主要来自于提供细胞核的亲本,D错误。
故选C。
【点睛】
多掌握常见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的例子,并理解其原理。
12.A
【分析】
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之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详解】
A.抗虫烟草的培育说明基因可以在不同物种间进行交流,正确。
B.普通烟草的基因与苏云金杆菌的抗虫基因重组,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属于无性生殖,错误。
C.该过程中用到转基因技术,这是在分子水平上的操作,错误。
D.人工移植外来基因可能令生物产生“非预期后果”。即是说我们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足够的科学手段去评估转基因生物及食品的风险,如含有抗虫害基因的食品是否会威胁人类健康;转基因产品对环境的影响;转基因产品是否会破坏生物多样性;转基因对生物个体的影响;转基因产品带来的伦理问题等等,错误。
故选A。
【点睛】
掌握转基因技术是本题解题关键。
13.B
【分析】
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传粉包括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生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芽的结构由生长点,幼叶,芽原基,芽轴和叶原基组成。
【详解】
A.根尖的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增加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A正确。
B.垂柳是雌雄异株植物,进行异花传粉,B错误。
C.“无心插柳柳成荫”繁殖方式是扦插,属于无性生殖,播种玉米繁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二者的繁殖原理不同,C正确。
D.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所以新枝条的形成是枝芽中分生组织不断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D正确。
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根尖,芽的结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比较,传粉的方式。
14.C
【分析】
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只有子房才继续发育,发育情况为:
。
【详解】
A.豌豆的果皮各层细胞的含水量不同,成熟干燥后,收缩的程度也不同,因此是爆裂而将种子弹出,依靠自身力量传播种子,A正确。
B.图中①是种子,②是果皮,种子和果皮共同构成果实,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B正确。
C.图中的①是种子,由胚珠发育成;②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成,C错误。
D.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遗传物质来自母方。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因此五粒种子的基因和果皮的基因可能不同,D正确。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15.D
【解析】
试题分析: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A错误;B、人的排尿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但受大脑的控制,B错误;C、生长激素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就会患侏儒症,C错误;D、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望梅止渴”、“谈虎色变”是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或生活经验的积累逐渐形成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D正确。故选:D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6.C
【分析】
(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体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详解】
①输入到A型血患者体内的B型血细胞、②接种到健康人体内的乙肝病毒疫苗、④移植的肾脏,都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相应的抗体,都属于抗原;③自身免疫器官产生的免疫细胞,是自己的成分,不会引起免疫反应,不属于抗原。 所以此,属于抗原的是:①输入到A型血患者体内的B型血细胞、②接种到健康人体内的乙肝病毒疫苗、④移植的肾脏。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抗原、抗体的概念和特点。
17.A
【分析】
(1)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3)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接(关节)和肌肉三部分组成。
(4)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
A.人在抓到一个烫手的鸡蛋时,会不假思索地迅速松手,是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A错误。
B.垂体分泌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发育,所以睡眠中垂体分泌生长激素是白天的3倍,青少年宜按时作息,B正确。
C.人和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接(关节)和肌肉三部分组成,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关节使骨的运动更加灵活,骨骼肌的收缩为运动提供动力,C正确。
D.乌贼遇到敌害时能迅速喷出大量墨汁属于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D正确。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运动系统的组成,激素的调节作用。
18.A
【详解】
图中的②是耳廓,收集声波;③是外耳道,将声波传至鼓膜;④是鼓膜,把声波振动转为机械振动;①是听小骨,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⑥是鼓室;⑤是咽鼓管,连通鼓室和鼻咽部,这就使鼓室内空气和大气相通,因而通过咽鼓管,可以平衡鼓室内空气和大气压之间有可能出现的压力差,这对于维持鼓膜的正常位置、形状和振动性能有重要意义;⑦是耳蜗,里面有听觉感受器,接受震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⑧听神经,将耳蜗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遇到巨大声响迅速张口以免被震破的是鼓膜,将鼓膜的振动传到内耳的是听小骨,将外界声波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的是耳蜗,将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的是听神经。
19.D
【分析】
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有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
【详解】
A.蚯蚓和沙蚕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环状的体节,属于环节动物,A正确。
B.蛇属于爬行动物,具有角质的鳞片或甲,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是爬行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特征,B正确。
C.身体有许多体节是节肢动物共同的特征,但具有两对翅、三对足不是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如昆虫具有两对翅、三对足;如蜘蛛、虾等不具有二对翅、三对足,C正确。
D.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符合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被称为两栖动物,D错误。
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类群生物的特征。
20.C
【分析】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
动物园的母狼狗给失去妈妈的小虎崽喂奶,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A.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如在蚂蚁的群体中,包括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A不符合题意。
BD.海洋馆的海狮会表演“顶球”,幼小的黑猩猩模仿成年黑猩猩,用蘸水的树枝从洞穴中钓取白蚁为食,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BD不符合题意。
C.蜘蛛结网、蜜蜂筑巢都是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不属于学习行为,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21.D
【分析】
昆虫的生殖发育特点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成虫。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卵生,变态发育,要经过四个时期,受精卵(水中)→蝌蚪(水中)→幼蛙(水中)→成蛙(陆水)。鸟类的繁殖行为有筑巢、求偶、交配、孵卵、育雏等;生殖发育特点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孵卵育雏。
【详解】
①蝗虫的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无、生殖器官等发育程度不同。此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①正确;②蝴蝶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为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幼体与成体差别很大,而且改变的形态又是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这种胚后发育叫变态发育,②错误;③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为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水中发育成蝌蚪,蝌蚪发育成幼蛙,③正确;④蝴蝶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时期是幼虫期,④正确;⑤鸟卵中发育成雏鸟的部位是胚盘,⑤错误。
故选D。
【点睛】
明确各种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2.B
【分析】
男女生殖系统中最主要的性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卵巢,分别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吸收营养物质进行胚胎发育,分析作答。
【详解】
A.男性的生殖细胞是精子,女性的生殖细胞是卵细胞,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男性的性腺,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所以睾丸和卵巢是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正确。
B.人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错误。
C.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正确。
D.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正确。
故选B。
【点睛】
人类的生殖和发育是一个有性生殖,受精卵的形成标志着人的生长发育的开始。
23.D
【分析】
(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因此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在同一对染色体上。图中①DNA,②蛋白质,③染色体。
【详解】
A.子代的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母方,因此如果A来自父方,则a来自母方,Aa和Bb都是一对基因,而A、B不是一对基因,A不正确。
B.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表现隐性性状如aa或bb,因此a和b控制的性状能在后代中表现,B不正确。
C.③染色体通常分布于细胞核中,正常人体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生殖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C不正确。
D.基因是①DNA上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是控制生物体性状的最基本单位,D正确。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在同一对染色体上。
24.①光合作用 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为幼苗进行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 否 土壤水分蒸发影响了实验效果 水 BD 光合作用将一部分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储存在了植物体内
【分析】
观图可知:①表示光合作用,②表示呼吸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2)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3)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解答即可。
【详解】
(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图一中①表示光合作用,②表示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强度随着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而加强,所以将图二装置放到阳光下,通过漏斗向瓶内注水,一段时间后,盆栽西红柿幼苗的光合作用明显加强,原因是光合作用的强度随着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而加强。
(2)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上会出现一些细小的水珠,这不能证明盆栽西红柿幼苗进行了蒸腾作用,原因是玻璃罩罩住了整个花盆,玻璃罩内壁上的水珠不但有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还有花盆中土壤水分蒸发的,影响了实验效果。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植物体表面的温度,蒸腾作用还能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降低大气温度,调节气候。
(3)图三曲线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B点表示二氧化碳的平衡点,此时光合作用强度刚好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因此光合作用在B点之前已经开始。图中,在B点和D点时CO2浓度达到平衡点,即既不吸收CO2,也不释放CO2,此时表示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达到相等。因此在BD段二氧化碳减少,表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4)图三曲线中的E点低于A的原因是光合作用将一部分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储存在了植物体内。
【点睛】
本题以曲线图和实验装置图为载体,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以及探究呼吸速率的相关实验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25.病原体 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控制传染源 一种抗体只针对某一特定的抗原起作用 脊髓灰质 ①→②→⑤→③→大脑 脊髓里低级神经中枢受大脑皮层中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 条件反射 视网膜
【分析】
(1)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结核杆菌是细菌,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结构。图中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上行神经纤维、④下行神经纤维、⑤神经中枢、⑥传出神经、⑦效应器。
【详解】
(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新冠肺炎的病原体。结核杆菌属于细菌,细胞的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细胞,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寄生在活细胞内生活,与结核杆菌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输入性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属于传染源,因此疾控防疫部门立即对该病人进行隔离治疗,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
(3)新冠肺炎”与“非典肺炎”有许多相同的症状,但是我们通过注射“非典疫苗”起不到预防作用是因为抗体具有特异性,即一种抗体只能对特定的抗原有作用。
(4)医生将针头刺入志愿者肌肉的瞬间,肌肉立即战栗一下,该反射是低级的反射活动,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为: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⑤脊髓→③上行神经纤维→大脑。
(5)复杂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当志愿者第二次注射疫苗时,用坚强的自制力控制自己并没有发生肌肉战栗的反应,这说明了脊髓里低级神经中枢受大脑皮层中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
(6)当志愿者看到别人在注射疫苗时,身体也会不由自主地战栗一下,这种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属于条件反射,此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视网膜,因为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视觉的形成,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比较,病毒和细菌的结构比较,免疫的功能,反射弧的组成,传病染的概念。
26.消化 3→6→7→1 肾小囊→肾小管 氧气和尿素 肺泡与外界气体交换 呼吸运动 心室到动脉,静脉到心房 钙 垂体
【分析】
图甲表示了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过程,包括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血液循环、呼吸的过程等生理过程;图示中,A循环系统,B呼吸系统,C皮肤,D泌尿系统;a是葡萄糖,b是氨基酸;Ⅰ表示肾静脉,Ⅱ肾动脉。图丙中1主动脉,2肺动脉,3肺静脉,4上腔静脉,5下腔静脉,6左心房,7左心室,8右心房,9右心室。
【详解】
(1)食物中的淀粉,在人体的口腔内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初步消化为麦芽糖,最终在小肠内在胰液肠液消化淀粉酶的作用下,被最终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被消化,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因此,早晨,明明吃了面包、煎鸡蛋、生菜等营养丰富的早餐。其中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蛋白质,在整个消化道中经过①消化过程全部被分解成a和b,在乙图中画出蛋白质消化过程的曲线是
(2)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扩散到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3肺静脉→6左心房→7左心室→1主动脉→全身各处。
(3)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生理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一部分葡萄糖在肾脏中从离开血液又回到血液途经的结构依次是: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肾静脉。Ⅰ表示肾静脉,Ⅱ肾动脉。Ⅰ与Ⅱ相比较,Ⅰ的血液中含量明显减少的是氧气和尿素。
(4)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上举,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的左右径和前后径变大,这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变大,这时肺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呼气时正好相反。因此,③④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5)当7左心室和9右心室处于收缩状态时,心脏中血液流动方向心室到动脉,静脉到心房。
(6)阳光下皮肤能合成维生素D,促进了人体对钙的吸收,有利于青少年骨骼的发育。生长激素的作用是调节生长发育,所以明明的身体也在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的作用下不断长高。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心脏的结构,血液循环的途径,肺通气的过程,尿的形成,食物中营养物质的作用,激素调节作用,食物的消化过程。
27.环境因素 太阳能 次级、三级、四级消费者 4 4
C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分解者和二氧化碳 ①③④⑤
【分析】
(1)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2)图三表示了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生态系统的组成中,生物成分在碳循环中的作用。D、A、B、C分别代表了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腐生细菌和真菌)、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植食动物和肉食动物)。A代表生产者——植物,B代表初级消费者——植食动物,C代表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D代表分解者细,菌和真菌,E表示二氧化碳,①表示分解作用、②表示光合作用、③④⑤表示呼吸作用,解答即可。
【详解】
(1)图一中生物的生活和分布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
(2)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3)(4)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①草→田鼠→鹰;②草→田鼠→蛇→鹰;③草→蝗虫→青蛙→蛇→鹰;④草→蝗虫→喜鹊→鹰;⑤草→喜鹊→鹰。若田鼠和蝗虫对草造成了危害,图中能体现生物防治的食物链有4条即:①草→田鼠→鹰;②草→田鼠→蛇→鹰;③草→蝗虫→青蛙→蛇→鹰;④草→蝗虫→喜鹊→鹰。鹰是最高营养级,鹰在食物链①草→田鼠→鹰,⑤草→喜鹊→鹰属于次级消费者,在食物链②草→田鼠→蛇→鹰,④草→蝗虫→喜鹊→鹰中属于三级消费者,在食物链③草→蝗虫→青蛙→蛇→鹰属于四级消费者。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单向流动,逐级递减,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就越少。一般地说:输入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流入下一营养级。如果草获得100单位能量,鹰要获得最多能量,应选择食物链最短的一条:草→田鼠→鹰或草→喜鹊→鹰,能量传递效率应为20%,此时鹰获得的能量最多为:100×20%×20%=4单位。
(5)图四中,A中两种群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属于互利共生关系;B中两种群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图C中两种群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属于竞争关系。青蛙与喜鹊都吃蝗虫,属于竞争关系即图丙中的C。在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该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严重破坏。
(6)图三中字母D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E代表参与碳循环的物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能够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又能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因此A是生产者,B、C是消费者,D是分解者,E是二氧化碳。①表示分解作用、③④⑤表示呼吸作用,体现分解了生物能够有机物,释放能量。
【点睛】
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食物链的正确书写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解题的关键。
28.相对性状 Ⅱ bb、bb 是 生殖细胞 50% I组中父亲有耳垂基因型有BB和Bb两种可能,由于这个家庭中生了一个无耳垂孩子,说明父亲的基因型是Bb,能产生含B和含b两种类型的精子,母亲无耳垂基因型只能是bb,只能产生一种含b的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几率均等;所以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无耳垂的几率是50%
【分析】
(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2)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性状上的相似性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3)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详解】
(1)表格中所涉及的“有耳垂与无耳垂”是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表中第Ⅱ组数据父母都有耳垂,而出现了无耳垂的子女,说明有耳垂是显性性状,无耳垂是隐性性状,在第Ⅲ组家庭中,父亲和母亲都是无耳垂,因此基因组成分别是bb、bb。
(3)在第Ⅱ组家庭中,父母都有耳垂,但却出现了无耳垂的子女,这表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属于生物的变异,由于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而不是把性状传递给了子代。因此生殖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4)I组中父亲有耳垂基因型有BB和Bb两种可能,由于这个家庭中生了一个无耳垂孩子,说明父亲的基因型是Bb,能产生含B和含b两种类型的精子,母亲无耳垂基因型只能是bb,只能产生一种含b的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几率均等;所以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无耳垂的几率是50%。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在第Ⅰ组家庭中的一对夫妇,第1个孩子无耳垂,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无耳垂的几率是50%。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遗传、变异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29.黄瓜的花是单性花,只有雌蕊或只有雄蕊,蜜桃的花是两性花,花中既有雌蕊也有雄蕊 传粉和受精 胚乳、子叶 减少 繁殖速度快,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组织培养 黄瓜的一个子房内有多枚胚珠,谷穗花中有多个子房 嫁接 使接穗的形成层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胚芽 保护幼根和根毛
【分析】
(1)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无性生殖就是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植物的组织培养、营养繁殖等。
(2)一朵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是因为一朵花开放之后,经过传粉和受精后,由子房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详解】
(1)黄瓜的花与蜜桃的花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黄瓜的花是单性花,只有雌蕊或只有雄蕊,蜜桃的花是两性花,花中既有雌蕊也有雄蕊,由蜜桃花到蜜桃必须发生的两个生理过程是传粉和受精,传粉是花药中的花粉传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受精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
(2)谷子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由种皮,胚乳和胚组成,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子叶转运营养物质,而笑桃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由种皮和胚组成,胚中的子叶两片,储存营养物质,所以谷子和笑桃在种子萌发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分别来自胚乳,子叶,它们的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其内的有机物含量变化是减少,种子萌发初期,没有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分解储存在种子内的有机物。
(3)与谷子繁殖后代的方式相比,紫薯和大姜繁殖后代方式无性生殖,由母体的一部分发育为新的个体,其优点是繁殖速度快,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情况下,将植物体内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组织,如茎尖、芽尖、形成层、根尖、胚芽和茎的髓组织等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放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分化最后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所以在无菌等适宜条件下,技术人员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把茎尖细胞培养成脱毒生姜幼苗。
(4)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子房发育的过程是:
因此,导致黄瓜的果实内有很多粒种子和每个谷穗上结有数百至上千粒种子的原因分别是黄瓜的一个子房内有多枚胚珠,谷穗花中有多个子房。
(5)黄瓜传统的种植方法存在着生长周期短、产量低、抗病性差的缺陷,生活中的黑子南瓜产量高、抗病性强,现在菜农们经常采用如图所示方法种植黄瓜,以提高产量。
①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通过观察,菜农采用的该种繁殖方式为嫁接,该方式在操作过程中成功的关键是使接穗的形成层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②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增强,将储存在子叶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到胚的胚轴、胚根和胚芽。萌发时,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随后胚轴伸长,胚芽突破种子背地生长,发育成茎和叶。因此,种子萌发长成的植株①上的是[A],是由种子结构中的胚芽发育来的。
③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植物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菜农在移栽黄瓜幼苗时,根部总是带有一个土团,目的是保护幼根和根毛。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嫁接的特点,根尖的结构,种子的萌发过程,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传粉和受精的概念,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比较,花的种类和结构。
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诸城中考三模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诸城中考三模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0,3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诸城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诸城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题共8页,分I、Ⅱ两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城区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城区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