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一等奖教案
展开教学目标
1.会认“徐、篱”等6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宿、徐”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并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读诗句,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4.想象诗句描写的情景,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感受诗中蕴含的情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
1.想象诗句描写的情景,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感受诗中蕴含的情趣。
2.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预习课文、搜集描写乡村生活的诗句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所见》《村居》《小儿垂钓》)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儿童生活的美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富有童趣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2.板书课题,介绍作者。
(1)板书课题,指名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2)理解题目意思。
宿:过夜。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宿新市徐公店: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3)介绍作者。
杨万里,号诚斋,南宋大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
教师: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他一生为官清廉,却为奸臣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杨万里的诗吸收了大量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因为他长期居住在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那么,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了什么样的情景?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吧!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1.课件出示初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诗句,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读、正音。
2. 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徐公”“篱落”“疏疏”等词语,指名认读并正音。
(2)课件出示第一首诗中要求会写的三个生字,学生认读,口头组词。
(3)学生自主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识记方法和写字要领。
(4)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小结。
(5)教师范写,学生观察、书空后临写。
(6)教师巡视指导。
3.课件出示全诗节奏,指名朗读诗句,检查自学情况。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2)学生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画面。
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2.讨论、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指出来,一起讨论、交流。
3.学习第一、二句。
(1)第一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
①(理解字词)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 径:小路。 深:深远。
②理解诗句意思时调一下顺序: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板书:篱笆 径)
过渡:这句诗描写的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看到的景象。作者紧接着收回视线,从远望到了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
(2)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板书:树头)
①(理解字词)树头:树枝头。 未:没有。 阴:树荫。
②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
③理解诗句意思:叶子没有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
④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和星星点点的光斑。)
⑤教师: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景色图,这叫静态描写(板书)。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为活泼生动的画面,那就是后两句所表达的内容。
4.学习第三、四句,理解诗句。
(1)作者抓住了哪些对象?(板书:儿童 黄蝶 菜花)
(2)(理解字词)走:跑。 急走:快跑。 处:地方。 寻:寻找。
(3)理解诗句意思: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4)课件出示后两句动画图,引导体会。
[这两句写了儿童捕蝶的情景。“跑、寻”是动态描写(板书),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
5.指名读诗句,说说全诗的意思。
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枝上的叶子还没形成树荫。儿童们奔跑
着追逐黄蝴蝶,可是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它们了。
6.学生再次读诗句,说说自己眼前浮现的景象。
7.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的心情。
(1)指名读全诗,齐读。
(2)讨论:诗中表达了什么心情?(板书:对乡村景色和儿童生活的喜爱)
8.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
四、重点赏析,体会情感。
1.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什么时节的美呢?(多媒体出示填空)
诗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来表现__________季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心情。
2.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特别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仿佛就在眼前。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
(1)学生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预设:几个孩子在丽日当空、花香扑鼻的大好春光中,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逐着黄色的蝴蝶,我仿佛听到了孩子们的嬉笑声、欢呼声、失望的叹息声……
(2)学生边想象画面边背诵。(配乐)
五、绘幅彩画,深化理解。
1.这首诗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情意盎然,充满童趣。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画下来,要画哪些景物?(篱落 一径 树头 儿童 黄蝶 菜花)
2.在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颜色?
预设:黄(绿)
3.学生自由动手绘画。(配乐)
4.小结:学习这首诗,我们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感受到了诗人对春天和乡村生活的爱,这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真是诗中有情,诗中有画啊!
六、朗读背诵,体会感情。
1.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2.指名背诵。
3.集体背诵古诗。
七、读写结合,布置作业。
1.练写本节课学习的生字。
2.背诵并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小练笔:以“捕蝶”为题目,按《宿新市徐公店》第三、四句的意思进行改写,描写儿童捕蝶这一场景,要注意动态描写,扣住“急走、追、寻”等字词展开想象。
第二课时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田园生活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教师导言: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宋朝范成大的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
3.学生齐读课题,释题。
杂兴:随兴而写的诗,没有固定的题材。
二、初读古诗,简介作者。
1.简介诗人范成大。
范成大,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其诗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
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四时田园杂兴》是范成大所作的一组大型田园诗,共六十首,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2.学生自由读古诗,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3.组内“开火车”读诗,交流学习,扫除障碍。
4.课件出示生字,指导读准字音。
杂兴 稀 蜻蜓
5.指名读诗,相机正音。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回顾旧知:学习古诗不但要会读,还要弄清楚诗的意思,你觉得要读懂诗的意思,有哪些方法?(结合注释、查字典或资料、与同桌交流等)
2.运用刚才我们找到的这些方法来理解这首古诗。(教师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3.课件出示词语的意思,指导学生自学。
(1)词语意思。
①篱落:篱笆。 ②蛱(jiá)蝶:蝴蝶的一种。
(2)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这里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3)讨论、交流: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预设:诗中描写了梅子、杏子、麦花、菜花、篱笆、蜻蜓、蝴蝶,展现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四、再读古诗,回归整体。
1.学生比赛读古诗。
2.引导背诵。
(1)抓住诗中描写的景物的顺序背诵:
梅子——杏子——麦花——菜花——篱落——蜻蜓——蛱蝶
(2)练习背诵。
(3)指名背诵。
3.小结: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了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的画面。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的景象。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五、学以致用,自学诗词。
1.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清平乐·村居》。
(1)学生自读,扫清字词障碍。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预设: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的草丛中,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3)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预设: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向往之情。
2.展开想象,描述情境。
(1)过渡:这户人家虽然住的——“茅檐低小”,但周围的环境很美——“溪上青青草”,
翁媪之间——“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这样的画面之中了,请同学们选
取课文中描写的一个情景,展开丰富的想象,把你从诗句中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写出来,或者选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和大家交流。
(2)交流,评价。
3.小结: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者用精练、生动的语句,通过写景与叙事,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这样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喜欢,而且非常——热爱、向往、羡慕。
六、想象画面,巩固练习。
1.背诵三首古诗词,想象画面。
2.抄写本节课学习的生字。
板
书
设
计
1古诗词三首
教
学
反
思
成功之处:教学过程中,采取自读自悟、以读促学的方式,先让学生把古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然后再引导读懂诗意,理解诗中的情感,效果较好。
不足之处:没有很好地启发出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诗句的描述想象画面时,学生的语言还不够准确生动。
教学建议:指导学生读诗句想象画面时,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准确表达。
小学人教部编版清平乐村居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清平乐村居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部编版第一单元1 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第一单元1 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教案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初读诗文,解决字词,借助注释,感知内容,学习诗文,探究诗意,品词赏句,想象悟情,再读古诗,交流探究,总结交流,拓展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 古诗词三首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 古诗词三首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初读课文,自学字词,初读古诗,感知内容,学习诗文,探究诗意,再读古诗,交流探究,对比阅读,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