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年级下册较大数的估计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内容】
第1课时
教科书第16,17页例1、例2、例3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的过程,探索和理解估计的方法。
能对生活中数量较大的具体事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能用估计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
培养和发展估计预测的兴趣和能力,发展数感。
【教学重、难点】
掌握较大数估计的方法,能对生活中数量较大的具体事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教学具准备】
尺子、杯子、4人小组每组1碗黄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贝贝和妈妈在生活中的对话情境。贝贝:妈妈,这袋面粉可以做多少个馒头? 妈妈:这袋面粉大约可以做30个馒头。
教师:同学们,妈妈说“大约可以做30个”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1:就是可能刚刚30个,也可能比30个多一点,也可能比30个
少一点。
学生2:就是大概是30的意思,30是一个估计的数。
……
学生纷纷发表意见。
教师:说得非常好,在这里30是一个估计的数,不代表一定就是30 个,所以要用“大约”两个字。日常生活中像这样不需要或者不可能得到一个准确的数时,就可以根据情况对物体的数量进行估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较大数的估计。(板书课题:较大数的估计。)
[设计意图:由生活实际情境引入新课,显得自然贴切,同时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教学例1
课件出示3堆水果(不出示数据和条件)。
教师:观察,请估计一下这3堆水果大约有多少个,为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图示纷纷发言,并简要说明理由。接下来课件出示:苹果900个。
教师:现在告诉了苹果有900个,请估计橘子和柚子大约有多少个, 并说明理由。
学生1:我估计橘子的个数比900多,柚子的个数比900少。因为图中这3堆水果大小基本相同,苹果有900个,橘子比苹果小,柚子比苹果大。
学生2:我估计橘子有1200个,柚子有600个。因为橘子的个头比苹果小,所以数量就比苹果多;柚子的个头比苹果大,所以数量就比苹果少。
……
教师:说得非常有道理,大家的意见基本可以统一为(课件出示):
①橘子比苹果多一些。
②柚子比苹果少得多。
教师:思考讨论“多一些”“少得多”,我们用数据怎么表示呢?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条件仔细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最后通过讨论作出选择。
学生小组讨论。
学情估计:通过讨论,多数学生都会选择橘子1000 个,柚子400 个。
教师:同学们通过讨论作出了选择,请说说你们选择的结果,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学生1:我们选择橘子1000个,柚子400个。虽然1000和1500都比900多,但因为橘子比苹果多一些,“多一些”就是稍多一点的意思, 也就是多的程度小的意思,所以选1000比较合适。
学生2:我们选择的也是橘子1000个,柚子400个。因为柚子比苹果少得多,“少得多”的意思就是少的程度大,800比900少,但少得不算
很多,400和900比较,400少得更多一些,所以选400更合适一些。教师:同学们选择的时候,为什么都要和900比?
学生:苹果的数量是900,所以我们要以900作标准。
……
教师:同学们真不错,能结合具体情况理解“多一些”“少得多” 的意思。我们在对物体数量进行估计的时候,要根据多与少程度的不同,做出合适的估计,这样能帮助我们得出与物体数量更贴切的数量。
[设计意图:问题设计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让学生的认知在比较中得到发展。]
教学例2
教师:(端出一碗黄豆)刚才同学们对较大数的估计很有方法,现在你们能估计一下这碗黄豆有多少粒吗?
学生纷纷进行估计。
教师:同学们刚才是凭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着进行估计的,没有实际的依据,这样的估计有可能与物体的实际数量相差很远。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有没有什么方法使我们的估计结果与实际数量更贴近一些呢?
学生:像例1那样,你先告诉我们一堆有多少颗,然后再根据这一堆与我们这一碗的多少比较,我们估计的数量就更准确了。
教师:同学们真聪明,能举一反三了,但我们要估计的是这碗黄豆的颗数,没有一堆啊? 你说的这一堆是什么意思? 如果老师不告诉你们这一堆的颗数,你有办法知道吗? 请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引导学生探究方法。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先找一块粗糙的布垫在桌上,把黄豆倒在上面,然后把黄豆分成大小大约相同的几堆,先数出一堆大约有多少粒,然后就能估计出1 碗有多少粒黄豆。
②先装一小杯黄豆,数出1杯大约有多少粒,再看1碗有多少杯,也能推测出1碗大约有多少粒黄豆。
③先抓1把黄豆,数一数大约有多少粒,再看1碗黄豆大约能抓多少把,就能推测出1碗大约有多少粒黄豆了。
教师:真聪明,其实同学们找到的方法就是先找出1份这样的物体大约有多少,再看有这样的几份,就能推测出一共有多少了。
教师给每个小组发一碗黄豆。
教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刚才探究出的方法,对这碗黄豆的粒数进行估计吧。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估计结果,并说出他们的估计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和修正。
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上第16页例2的填空。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对万以内数进行估计的过程,探索和理解估计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好习惯。]
教学例3
课件出示:想一想,说一说1200张纸有多厚。
教师:同学们,根据刚才估计黄豆粒数的经验,你能估计一下1200 张纸有多厚吗? 请说出你们的想法。
学生:可以先估计出1份有多厚,再看用多少份能凑成大约1200张, 我就能估计出1200张有多厚了。
教师:那用多少作1份呢?
让学生思考讨论后,引导说出:用1本数学书作1份,先看看1本数学书大约有多少张纸,再测量出它的厚度。
教师:1本数学书大约有多少张纸,它大约有多少厘米厚? 学生独立测量后汇报:1本数学书有60张纸,厚度大约1cm。教师:根据这些情况,小组讨论一下1200张纸有多厚。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20 本数学书,大约有1200 张纸,所以1200 张纸大约有20cm 厚。
让学生用手比一比这个厚度,加深印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估计黄豆粒数的经验,来反推1200张纸的厚度,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三、课堂练习,巩固应用
完成教科书第17页课堂活动第1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完成教科书第17页课堂活动第2题,汇报结果。
以填空题的形式完成第3题:1把瓜子大约有() 粒,1袋瓜子大约有()把,所以1袋瓜子大约有
()粒。
四、全课小结
教师:回顾这节课,想想你都学习了些什么,与同桌交流你的收获。
教师:我们对数量较大的物体进行估计时,要先确定一个比较量。即可以把已经知道的数量作比较量,再由小推大。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较大数的估计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较大数的估计教案设计,共5页。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一 万以内数的认识较大数的估计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一 万以内数的认识较大数的估计教案,共5页。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较大数的估计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较大数的估计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