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四制)初中历史第一册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598923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
展开1、知识与技能:掌握汉高祖“休养生息”的政策、措施,及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好处。归纳汉初的统治政策,理解“文景之治”的含义。培养学生归纳能力、探究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阅读资料→理解大意→逻辑思维→得出结论(论从史出)通过《汉武大帝》的主题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理解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认识“文景之治”的重要性,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局面。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1、重点:怎么理解“修养生息”政策,为后来的汉武大帝的大一统,巩固了基础?
2、难点:“文景之治”
4教学过程
1、知识与技能:掌握汉高祖“休养生息”的政策、措施,及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好处。归纳汉初的统治政策,理解“文景之治”的含义。培养学生归纳能力、探究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阅读资料→理解大意→逻辑思维→得出结论(论从史出)通过《汉武大帝》的主题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理解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认识“文景之治”的重要性,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局面。
4.1.2学时重点
1、怎么理解“修养生息”政策,为后来的汉武大帝的大一统,巩固了基础?
4.1.3学时难点
学习“文景之治”
4.1.4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西汉初年,国家极度贫困。长期战争导致经济凋敝。
一、西汉的建立
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全国,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1)西汉初年面临的是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经济萧条,到处是荒凉的景象。
(2)这种形势又是如何造成的呢?秦的暴政和长期的战乱。
《汉书食货志》记载:“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思考讨论:如果你是统治者,面对现实,应采取什么办法?
二、修养生息政策
为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亡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兵罢归家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鼓励农业生产,轻徭薄赋。
汉高祖死后,继续实行此政策,注重农业发展,使汉初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三、“文景之治”
西汉到刘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他们注重农业生产,轻徭薄赋,奖励农桑,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浮华,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国家积累大量钱粮,这一统治时期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21
三、板书设计
一、西汉的建立
二、修养生息政策
三、“文景之治”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新课,知识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西汉的建立,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信息技术在本节课中的应用点,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