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初中历史第一册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初中历史第一册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教案第1页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初中历史第一册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教案第2页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初中历史第一册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教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历史第一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第一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导学过程,情景导入,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小结提升,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与能力:
    了解张骞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等基本史实,使学生初步掌握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过程。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归纳、知识迁移等能力以及组织表达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创设历史情境,扩大知识视野,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心灵体验。设计多种类型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相关的地理知识相衔接,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走向世界之路,也是古代中国得以与西方文明交融交汇、共同促进世界文明进程的合壁之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张骞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开拓进取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教师展示西部优美风景导入:
    师:看到黄沙万里的大漠,优美的吐鲁番,神秘的天池,此时此刻,想必大家都想知道这块神秘的土地在哪里呢?在古代,我们把它叫做什么呢?它对于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自主预习】
    一、张骞出使西域
    1、汉初的西域
    汉朝玉门关、阳关往西,今天新疆以及和新疆相邻的中亚各国,统称为西域。这里有三十六国之多。这些国家大多人数很少,最多的乌孙人口是36万。这里的居民有的经营农业,有的从事畜牧业、各国语言不同、各自独立。西汉初年,匈奴势力伸展到西域,征服了西域各国。
    2、张骞出使西域
    提问 (1) 匈奴是如何统治西域各国的?举例说明。
    (2) 西汉初年西汉政权与匈奴关系如何?
    (3) 匈按控制西域对西汉有什么影响?
    (4) 西汉与西域是否存在共同的利益?
    老师进行讲解,并让学生结合课件及书中《张骞出使西域图》讨论上述问题,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掌握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大大促进了汉朝和西域经济文化的交流。(展示汉与西域的物质往来图)
    3、西域督护府的建立
    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这是西汉派驻西域的总监护,是进行军事、行政管理的长官,其职责是管理西域事务,保护往来的商旅。这说明我国新疆和新疆以西的若干地方西汉时就已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说明新疆已纳入中国的版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
    请同学们谈谈你如何评价张骞?
    答案提示:
    第一:个人品格----具有探险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强烈的责任感等。
    第二:历史影响----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域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
    二、 丝绸之路
    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丝绸之路的路线。
    提问:
    (1) 为什么这条商路被称为"丝绸之路"?
    (2) 丝绸之路对中国和世界有哪些影响?
    在古代世界,只有中国是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中国的丝织品迄今仍是中国奉献给世界人民的最重要产品之一,它流传广远,涵盖了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种种贡献。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故此称作"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维持,对中西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了世界和其他文明区域建立了联系,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
    三、 班超经营西域
    到了东汉,西域的形势发生了变化。汉初匈奴分裂成南、北匈奴。南匈奴归顺了东汉。北匈奴贵族则经常率领骑兵南下掠夺,重新控制了西域,向各国勒索繁重的赋税,切断了西域和东汉的交往。为了恢复中原和西域的交往、恢复对西域的管辖,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1、班超出使西域
    教师形象的讲述班超的故事,也可由学生补充。
    2、甘英到达波斯弯
    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公元166年,大秦安墩王朝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同我国直接友好交往的开始,这是中西交往史上的一件大事。
    【合作探究】
    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时,汉与匈奴的关系如何?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张骞有没有分别达成目标?通过学习你从张骞身上学到什么?
    2、为什么汉朝时从长安到亚非各国的商路被成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对汉代社会的影响有哪些?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小结提升】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的地理概念 2、汉与西域的联系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3、西域都护的设置
    二、丝绸之路
    三、班超经营西域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对开通丝绸之路贡献最大的是( )
    A.班超 B.张骞 C.汉武帝 D.甘英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汉朝时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称为( )
    A.大秦 B.西域 C.安息 D.新疆
    3、小明在网上看到2008年6月17日这一天发表的题为《奥运火炬感受西域风情》的报道。通过报道的题目,你可以判断,2008年火炬在6月17日可能传递的地点是( )
    A.西藏 B.内蒙古 C.青海 D新疆
    4、你如果是汉武帝统治时期的一位丞相,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事情的发生?( )
    ①焚书坑儒②书同文,车同轨③颁布“推恩令”④张骞出使西域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5、以下历史图画和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以上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在的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官职?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

    相关教案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设计,共6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寻访丝绸之路,对西域的管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第一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历史第一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设计,共4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一个伟大的使命,一个影响人类文明的英雄,一条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对西域的管理,知识拓展,巩固升华,课堂小结及板书,知识巩固,课堂小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