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5单元 语文园地 精品教案

    2021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5单元 语文园地 精品教案第1页
    2021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5单元 语文园地 精品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体会引用的好处,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理解词语的意思。
    3.通过读句子,体会引用的好处。
    4.了解书法家赵孟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5.通过日积月累,正确朗读并背诵名言警句,激发学生阅读积累名言警句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理解词语的意思。
    2.通过读句子,体会引用的好处。
    教学难点
    通过日积月累,正确朗读并背诵名言警句,激发学生阅读积累名言警句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预习语文园地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
    一、交流平台
    1.教师谈话引入:通过这六年的学习,你养成了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吧。
    2.分享养成的学习习惯。
    (1)回想一下:这六年来,你都养成了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2)全班交流,学生汇报。
    (3)阅读课本中四个小朋友叙述的一些学习习惯,思考:你是否具备这些学习习惯?
    3.教师小结:如果我们每位同学都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会更加成功!
    4.课件出示: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生周峰的成功秘诀:周峰,13岁考取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20岁时以托福和GRE的优异成绩得到了美国多所大学的全额奖学金而赴美攻读博士。他认为自己成功的秘诀就是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周峰认识汉字,记忆英语单词,都是每天10个,即使走亲访友时也从不间断。就这样,一年下来,便记住了3000多个汉字和3000多个英语单词。这是他量化的学习习惯。周峰该学习的时候就一心一意学习,该玩儿的时候就轻轻松松地玩儿,自觉性极强,从不需要别人提醒,更不需要别人强制。他听英语广播学英语,一到时间便准时打开收音机。这是他定时学习的学习习惯。周峰学习时总是全神贯注,思想从不开小差,精神略有溜号便立即做出调整。这是他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
    (1)提问:周峰成功的重要秘诀是什么?(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习惯的力量原来如此巨大,在不知不觉当中,我们的命运就被掌握其中了,所以人们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良好的学习习
    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5.教师总结:同学们,好的学习效果、好的学习成绩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这几乎是一个人尽皆知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尽快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诺贝尔奖获得者、智利诗人米斯特拉尔说:“我们所需要的很多东西都可以等待,但孩子所需要的东西不能等待,他的骨骼正在成型,他的血液正在生成,他的心灵正在发展。我们不能对他说明天,他的名字叫今天。”那么,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在生活和学习中养成一个又一个好习惯,让好习惯伴随我们终身,成为我们走向成功、走向辉煌的一个又一个五彩的
    阶梯!
    二、词句段运用(一)——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词语的意思
    1.课件出示课本中的词语,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想一想:怎样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2.小组讨论后选派代表发言。
    3.通过对这些加点字的意思的理解,进而理解词语的意思,你发现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有什么规律?
    4.指名回答。
    5.教师小结: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发现,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其意义也会有所不同。这就是“一词多义”现象。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它的形成情况比较复杂,一般是通过引申、比喻、借代或假借等延伸出来的。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文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文词义有很大的帮助。
    6.小组结合课本中泡泡里的一段话,理解课本中其他五个词语的意思。
    7.教师小结: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句中意义往往不同,阅读时应根据具体的语境确定其在词语中的意义。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够正确地运用词语的这个特点,为我们的语言表达服务。
    三、词句段运用(二)——体会引用的好处
    1.课件出示课本中的例句。自读句子,注意引用部分,体会引用的好处。
    2.小组交流,指名答。
    3.教师小结:第一个句子引用华罗庚的话,是为了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指出了科学真理的发现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要“有准备”“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第二个句子引用司马迁的名言,是为了强调死的意义有不同,突出了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光荣伟大,鼓励人们为人民的利益奋斗终身。
    4.过渡:那么,引用有哪些特点、作用和好处呢?
    5.课件出示,学生仔细阅读并体会。
    (一)引用的作用:
    (1)引用出现在文章开头,能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2)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
    (3)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4)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二)引用的好处:
    引用的作用是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有启发性,而且能使语言精练,含蓄典雅。
    (1)写文章时,有意引用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新问题、新道理的见解,这种修辞手法叫引用。
    (2)在论辩里,引用是一种论据。恰当地运用“引用”,能很明朗地、形象地阐明你的观点。
    (3)中国的许多语言,就是采用很直接、很形象的引用。
    (三)引用的类型: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明引和暗引两种。明引指直接引用原文,并加上引号,或者是只引用原文大意,不加引号,但是都注明原文的出处。暗引指不说明引文出处,而将其编织在自己的话语中,或是引用原句,或是只引大意。运用引用修辞,既可使文章言简意赅,有助于说理抒情;又可增加文采,增强表现力。
    (1)明引(直接引用)。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暗引(间接引用)。
    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6.全班结合出示的内容交流,师生评议。
    7.仔细回想一下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课外书,都引用了哪些名人名言或诗句?起到了什么作用?
    8.教师小结:运用引用要注意以下几点:(1)一定要正确理解原话的意义;(2)引用原话,如果不是为特定的需要,一定要忠于原文;(3)引用时要与自己的意思配合得当,避免语意含混不清;(4)引用谬误观点,必须选用对方有代表性的观点,才能反驳得中肯有力。
    四、布置作业
    1.根据这节课所学关于良好学习习惯的知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的需要,制订一个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计划。
    2.先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再解释词语的意思。
    全神贯注 眼疾手快 目不转睛 张冠李戴 居高临下 千钧一发 无微不至 理屈词穷
    第二课时
    (书写提示、日积月累)
    一、书写提示
    1.课件出示赵孟的作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体会赵孟书法的特点。
    2.结合预习时收集的赵孟的相关资料,全班交流:说说赵孟书法的特点。
    3.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小结:赵孟是元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湖州(浙江吴兴)人。他是集晋、唐书法之大成的很有成就的书法家。同时代的书法家对他十分推崇,后世有人将其列入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赵氏楷书中有不少上乘之作,如《三门记》结体宽博深稳,运笔酣畅圆润,最适合当字帖。赵氏传世作品以行楷居多,大多用笔精到,结字严谨,如《赤壁赋》堪称经典之作。赵体楷书的特点,概括有三:第一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第二,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第三,整体上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方。另外,他书写楷书时略掺用行书的笔法,使字迹流美动人,也是赵体的特点之一。
    4.引导学生课下找一些赵孟的作品欣赏。
    二、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课本中的四句名言警句,学生自己读一读,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2.结合预习,了解四句话的出处。
    《周易》:《周易》即《易经》。《易经》为《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春秋三传》群经之首,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是传统重要经典之一,相传系周人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礼记》:《礼记》是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到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儒家论说或解释礼制的文章汇编,是儒家经典之一。《礼记》主要是对礼制、礼仪的记载和论述。其中涉及秦汉以前的社会组织、生活习俗、道德规范、文物制度等情况﹐反映了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思想。
    《荀子》:《荀子》是战国末年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的著作。荀子,名况,又称荀卿、孙卿(荀、孙二字古代读音相近,卿为敬称),战国末年赵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也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书中各篇大都通篇议论,有论点、论据,结构完整,说理透辟,标志着论说散文的成熟。荀子学识广博,论证中多引儒家经典文句,行文又汲取战国纵横家之长处,故行文句式整齐,辞采宏富,注重修辞的运用,语言颇具韵律美和形象美。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此书为汉初黄老学派著作,全书博奥深宏,融道家、阴阳
    家、墨家、法家、儒家思想于一炉,是汉代学者对汉以前的古代文化一次最大规模的汇集。因属集体创作,采百家之长,故此内容庞杂,近乎一部“先汉学术史”,处处紧扣现实,并多用历史、神话、传说、故事来说理,文风新异瑰奇,繁富有序。
    3.整体感知,诵读鉴赏。
    (1)学生范读,教师正音。
    (2)学生自读三分钟,教师巡查指导。
    (3)学生齐读,教师指出不足之处。
    4.理解句意。
    (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明确: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说明在面临不能发展的局面时,必须改变现状,进行变革或革命。在学习中如果遇到困难需要变通时可以用这句话。)
    (2)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明确: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这句话揭示的道理是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明确: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这是荀子用青与蓝的关系来比喻学生如果能用功研究学问,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比他的老师更有成就。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之味。)
    (4)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明确:法:效法。周:同“赒”,帮助。循:沿袭。句意:如果对人民有好处, 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如果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的规矩。这句话启示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创新的过程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而不是否定一切。)
    5.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背诵这四句名言。可以默读、默背,可以大声读背,可以同桌互读互背等。
    三、布置作业
    积累背诵“日积月累”部分的四句名言。




    成功之处:对于“语文园地”的学习内容,教学中比较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想办法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引用的好处等,让学生乐于学,主动学。
    不足之处:由于预习的层次有差异,有的学生对日积月累中的四句名言理解得不够深刻,课堂教学中也没有给予学生充分思考和自由表达的空间。
    教学建议:指导学生学习这四句名言,先指导学生理解句意,再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体会,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教案,共6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教案设计,共6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教案设计,共6页。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