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 专练14-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新高考版(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 专练14-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新高考版(含解析)第1页
    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 专练14-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新高考版(含解析)第2页
    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 专练14-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新高考版(含解析)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 专练14-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新高考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 专练14-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新高考版(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萧韩家奴,字休坚,涅剌部人。少好学,弱冠入南山读书,博览经史。家有一牛,不任驱策,其奴得善价鬻之。韩家奴曰:“利己误人,非吾所欲。”乃归直取牛。统和二十八年,典南京栗园。重熙四年,徙彰愍宫使。帝与语,才之,命为诗友。尝从容问曰:“卿居外有异闻乎?”韩家奴对曰:“臣惟知炒栗:小者熟,则大者必生;大者熟,则小者必焦。使大小均熟,始为尽美。不知其他。”盖尝掌栗园,故托栗以讽谏。帝大笑。时诏天下言治道之要,制问:“徭役不加于旧,征伐亦不常有,年谷既登,帑廪既实,而民重困,岂为吏者慢、为民者惰欤?”韩家奴对曰:“臣伏见比年以来,高丽未宾,阻卜犹强,战守之备,诚不容已。乃者,选富民防边,自备粮糗。道路修阻,动淹岁月;比至屯所,费已过半;只牛单毂,鲜有还者。其无丁之家,倍直佣僦,人惮其劳,半途亡窜,故戍卒之食多不能给。求假于人,则十倍其息,至有鬻子割田,不能偿者。或逋役不归,在军物故,则复补以少壮。其鸭渌江之东,戍役大率如此。臣闻唐太宗问群臣治盗之方,皆曰:‘严刑峻法。’太宗笑曰:‘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由此观之,寇盗多寡,皆由衣食丰俭,徭役重轻耳。愿陛下裁之。”韩家奴每见帝猎,未尝不谏。会有司奏猎秋山,熊虎伤死数十人,韩家奴书于册。帝见,命去之。韩家奴既出,复书。他日,帝见之曰:“史笔当如是。”帝问韩家奴:“我国家创业以来,孰为贤主?”韩家奴以穆宗对。帝怪之曰:“穆宗嗜酒,喜怒不常,视人犹草芥,卿何谓贤?”韩家奴对曰:“穆宗虽暴虐,省徭轻赋,人乐其生。终穆之世,无罪被戮,未有过今日秋山伤死者。臣故以穆宗为贤。”帝默然。
    (节选自《辽史·萧韩家奴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
    B.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
    C.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
    D.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年的帽子,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后人用“弱冠”称二十岁左右的男子。
    B.帑廪,粮仓钱库。在古代,“帑”指官府储藏粮食的仓库,“廪”指官府收藏钱财的库房。
    C.史笔,既可以代称历史记载,也可以指史家记叙史实的笔法,还可以指执史笔的人,即史官。文中是“史官”的意思。
    D.穆宗,庙号。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以名号,如某祖、某宗。庙号始于殷代,如武丁称高宗。汉以后,帝王一般都有庙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萧韩家奴品行高洁,为人着想。他的奴仆高价卖了家中的牛,他忧虑别人会受到损害,退钱领回牛;对皇上知无不言,虽谐谑却不忘规讽。
    B.萧韩家奴学识渊博,善于进谏。他年少时好学,博览经史;主管栗园时,他借炒栗之事讽谏皇上要把握好分寸,使事情尽善尽美。
    C.萧韩家奴熟悉国情,洞察时势。在陈述治国之道时,他用唐太宗和大臣的对话告诫皇上,治盗的方法并非严刑峻法,而是减轻赋税。
    D.萧韩家奴坚守职责,不卑不亢。秋山狩猎致死伤数十人,皇上命他删掉相关记录,他当即坚决拒绝;他直言穆宗英明,让皇上默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求假于人,则十倍其息,至有鬻子割田,不能偿者。或逋役不归,在军物故,则复补以少壮。(4分)
    译文:
    (2)穆宗虽暴虐,省徭轻赋,人乐其生。终穆之世,无罪被戮,未有过今日秋山伤死者。臣故以穆宗为贤。(4分)
    译文:
    5.萧韩家奴认为防边戍卒的军粮不能得到供应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青溪口送人归岳州
    刘长卿
    洞庭何处雁南飞,江菼苍苍客去稀。
    帆带夕阳千里没,天连秋水一人归。
    黄花裛露开沙岸,白鸟衔鱼上钓矶【注】。
    歧路相逢无可赠,老年空有泪沾衣。
    【注】钓矶:相传在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功成身退,偕西施隐居于伏牛山中。后人追念其兴越之功,把其临渊垂钓处改称“陶公钓矶”。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茂盛的荻草因客人远离而变得稀少,看似无理,实则写出了诗人的感情。
    B.颔联的抒情方式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相似。
    C.送走客人后,诗人在江边找到钓矶,想起了范蠡的功绩而似有所感。
    D.最后一句中的“空”照应上一句中的“无”,直接抒写了诗人对际遇的感慨。
    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6分)
    答:
    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睿智豁达的苏轼认为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不懂( ),不能自用其才。而历经宦海沉浮的王安石比苏轼更为( ),在《贾生》一诗中他提出了自用其才的标准。他写道:“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意在表明,君王待臣厚薄,臣子是否自用其才,评价的标准不在于官爵高低,。
    刘禹锡在《学阮公体》诗中曾言“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可谓一语道破了古代有才华的读书人和知识分子,即贾谊们的痼疾。他们往往多愁善感,情绪多变。遇有顺境,就激情满怀,意气风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遇到逆境,就心怀愤懑,且自感怀才不遇,“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有的甚至意气用事,( ),于事无补,于己有害。
    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闭门造车洞明只要自暴自弃
    B.韬光养晦清楚只要妄自菲薄
    C.韬光养晦洞明而自暴自弃
    D.闭门造车清楚而妄自菲薄
    9.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而在于臣子的谋议得到采纳和施行
    B.关键要看臣子的谋议是否得到采纳和施行
    C.关键要看臣子的谋议是否得到施行和采纳
    D.关键就在于臣了的谋议不能得到采纳和施行
    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可谓一语道破了古代有才华的读书人或知识分子,即贾谊们的痼疾。
    B.可谓一语打破了贾谊们这种古代有才华的读书人和知识分子的痼疾。
    C.可谓一语道破了古代有才华的贾谊们、读书人和知识分子的痼疾。
    D.可谓一语道破了古代有才华的读书人或知识分子,以及贾谊们的痼疾。
    11.下面这首小诗是日本诗人松尾芭蕉的作品,请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描写一个场景。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80个字。(7分)
    古池
    古池畔,
    青蛙一轻跃,
    水叮咚。
    答: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萧韩家奴,字休坚,涅剌部人。少好学,弱冠入南山读书,博览经史。家有一牛,不任驱策,其奴得善价鬻之。韩家奴曰:“利己误人,非吾所欲。”乃归直取牛。统和二十八年,典南京栗园。重熙四年,徙彰愍宫使。帝与语,才之,命为诗友。尝从容问曰:“卿居外有异闻乎?”韩家奴对曰:“臣惟知炒栗:小者熟,则大者必生;大者熟,则小者必焦。使大小均熟,始为尽美。不知其他。”盖尝掌栗园,故托栗以讽谏。帝大笑。时诏天下言治道之要,制问:“徭役不加于旧,征伐亦不常有,年谷既登,帑廪既实,而民重困,岂为吏者慢、为民者惰欤?”韩家奴对曰:“臣伏见比年以来,高丽未宾,阻卜犹强,战守之备,诚不容已。乃者,选富民防边,自备粮糗。道路修阻,动淹岁月;比至屯所,费已过半;只牛单毂,鲜有还者。其无丁之家,倍直佣僦,人惮其劳,半途亡窜,故戍卒之食多不能给。求假于人,则十倍其息,至有鬻子割田,不能偿者。或逋役不归,在军物故,则复补以少壮。其鸭渌江之东,戍役大率如此。臣闻唐太宗问群臣治盗之方,皆曰:‘严刑峻法。’太宗笑曰:‘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由此观之,寇盗多寡,皆由衣食丰俭,徭役重轻耳。愿陛下裁之。”韩家奴每见帝猎,未尝不谏。会有司奏猎秋山,熊虎伤死数十人,韩家奴书于册。帝见,命去之。韩家奴既出,复书。他日,帝见之曰:“史笔当如是。”帝问韩家奴:“我国家创业以来,孰为贤主?”韩家奴以穆宗对。帝怪之曰:“穆宗嗜酒,喜怒不常,视人犹草芥,卿何谓贤?”韩家奴对曰:“穆宗虽暴虐,省徭轻赋,人乐其生。终穆之世,无罪被戮,未有过今日秋山伤死者。臣故以穆宗为贤。”帝默然。
    (节选自《辽史·萧韩家奴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
    B.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
    C.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
    D.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
    【答案】C(参考原文标点: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年的帽子,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后人用“弱冠”称二十岁左右的男子。
    B.帑廪,粮仓钱库。在古代,“帑”指官府储藏粮食的仓库,“廪”指官府收藏钱财的库房。
    C.史笔,既可以代称历史记载,也可以指史家记叙史实的笔法,还可以指执史笔的人,即史官。文中是“史官”的意思。
    D.穆宗,庙号。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以名号,如某祖、某宗。庙号始于殷代,如武丁称高宗。汉以后,帝王一般都有庙号。
    【答案】B(在古代,“帑”指官府收藏钱财的库房,“廪”指官府储藏粮食的仓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萧韩家奴品行高洁,为人着想。他的奴仆高价卖了家中的牛,他忧虑别人会受到损害,退钱领回牛;对皇上知无不言,虽谐谑却不忘规讽。
    B.萧韩家奴学识渊博,善于进谏。他年少时好学,博览经史;主管栗园时,他借炒栗之事讽谏皇上要把握好分寸,使事情尽善尽美。
    C.萧韩家奴熟悉国情,洞察时势。在陈述治国之道时,他用唐太宗和大臣的对话告诫皇上,治盗的方法并非严刑峻法,而是减轻赋税。
    D.萧韩家奴坚守职责,不卑不亢。秋山狩猎致死伤数十人,皇上命他删掉相关记录,他当即坚决拒绝;他直言穆宗英明,让皇上默然。
    【答案】D(“他当即坚决拒绝”错。皇上命他删去,他先是删了,出宫之后又记录了下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求假于人,则十倍其息,至有鬻子割田,不能偿者。或逋役不归,在军物故,则复补以少壮。(4分)
    译文:
    (2)穆宗虽暴虐,省徭轻赋,人乐其生。终穆之世,无罪被戮,未有过今日秋山伤死者。臣故以穆宗为贤。(4分)
    译文:
    【答案】(1)向人借贷,则要十倍的利息,以致有人出卖子女、割让田地,都不能偿还。有人逃避戍役不回来,或者在军中死了,就重新补进青壮年。(“鬻”“逋”“物故”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穆宗虽然凶残,但轻徭薄赋,人人安居乐业。在整个穆宗朝,无辜被杀的人,还没有超过这次在秋山死伤的人数。臣下因此认为穆宗贤明。(“终”“戮”“过”各1分,句意通顺1分)
    5.萧韩家奴认为防边戍卒的军粮不能得到供应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
    【答案】①路远多险,常常花费很长时间,耗费太多,甚至有去无回;②没有男丁的家庭,要用加倍的钱去雇人租车,人们都害怕劳苦,半途逃亡。
    【参考译文】
    萧韩家奴,字休坚,涅剌部人。从小好学,二十岁时到南山读书,博览经史。家中有一头牛,不听使唤,他的奴仆得到好价钱将它卖了。萧韩家奴说:“利己害人,不是我的愿望。”于是还钱取牛。统和二十八年,主管南京栗园。重熙四年,调任彰愍宫使。皇帝和他交谈,觉得他是人才,命为诗友。曾经从容地问他:“你在外做官,有奇异见闻吗?”萧韩家奴回答说:“臣下只知道炒栗子:小的熟了,则大的一定是生的;大的熟了,则小的一定焦了。要让大栗小栗都熟,这才是尽善尽美。别的事我就不知道了。”原来他曾掌管栗园,所以借炒栗之事委婉进谏。皇帝大笑。当时下诏全国议论治理天下的要务,诏书问:“徭役比从前没有增加,征战讨伐也不常有,谷子丰收了,府库仓廪也充实了,但是百姓还是困难,难道是因为官吏的怠慢、百姓的懒惰吗?”萧韩家奴回答说:“臣下听说近年以来,高丽尚未臣服,阻卜还很强横,征战和戍守准备,确实不容忽略。从前,选派富民防边,自备粮草。道路漫长难行,常常花费很长时间;等到了屯所,费用已用去过半;一头牛一辆车,很少有回来的。那些没有男丁的家庭,要用加倍的钱去雇佣,人们害怕劳苦,半途逃亡,所以戍边士兵的军粮多数不能满足。向人借贷,则要十倍的利息,以致有人出卖子女、割让田地,都不能偿还。有人逃避戍役不回来,或者在军中死了,就重新补进青壮年。在鸭渌江以东,戍役情况大抵如此。臣下听说唐太宗向群臣请问治盗的方法,大家都说:‘严刑峻法。’太宗笑着说:‘盗贼之所以滋生,是因为无限制地征收赋税,百姓无法生活。现在我对内减少嗜好,在外取消游幸,使天下安静,那么盗贼自然消失了。’由此看来,盗贼的多少,完全是由于衣食的丰俭和徭役的轻重啊。希望陛下裁决。”萧韩家奴每次见到皇帝打猎,没有一次不加以劝谏的。适逢有司上奏皇帝狩猎于秋山,熊、虎致伤致死数十人,萧韩家奴将此事记于史册上。皇上见到,命他删去。萧韩家奴出宫之后,又重新记了下来。有一天,皇帝见到他说:“记载历史就该这样。”皇帝问萧韩家奴:“我们国家创业以来,谁是贤明君主?”萧韩家奴回答说是穆宗。皇帝责问他说:“穆宗嗜酒,喜怒无常,视人命如草芥,你怎么说他贤明呢?”萧韩家奴回答说:“穆宗虽然凶残,但轻徭薄赋,人人安居乐业。在整个穆宗朝,无辜被杀的人,还没有超过这次在秋山死伤的人数。臣下因此认为穆宗贤明。”皇帝默然无语。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青溪口送人归岳州
    刘长卿
    洞庭何处雁南飞,江菼苍苍客去稀。
    帆带夕阳千里没,天连秋水一人归。
    黄花裛露开沙岸,白鸟衔鱼上钓矶【注】。
    歧路相逢无可赠,老年空有泪沾衣。
    【注】钓矶:相传在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功成身退,偕西施隐居于伏牛山中。后人追念其兴越之功,把其临渊垂钓处改称“陶公钓矶”。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茂盛的荻草因客人远离而变得稀少,看似无理,实则写出了诗人的感情。
    B.颔联的抒情方式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相似。
    C.送走客人后,诗人在江边找到钓矶,想起了范蠡的功绩而似有所感。
    D.最后一句中的“空”照应上一句中的“无”,直接抒写了诗人对际遇的感慨。
    【答案】C(“在江边找到钓矶”错。诗人是随着白鸟的飞行不经意间看到钓矶的)
    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6分)
    答:
    【答案】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的不舍之情,又抒发了自己一生无所成就的愧疚之情。诗人通过友人远去和“一人归”的情景抒写内心的孤寂愁苦,表达了他惜别友人的不舍;借江滨的钓矶写范蠡的功业,表达了他对自己一事无成的愧疚与感慨。
    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睿智豁达的苏轼认为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不懂( ),不能自用其才。而历经宦海沉浮的王安石比苏轼更为( ),在《贾生》一诗中他提出了自用其才的标准。他写道:“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意在表明,君王待臣厚薄,臣子是否自用其才,评价的标准不在于官爵高低,。
    刘禹锡在《学阮公体》诗中曾言“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可谓一语道破了古代有才华的读书人和知识分子,即贾谊们的痼疾。他们往往多愁善感,情绪多变。遇有顺境,就激情满怀,意气风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遇到逆境,就心怀愤懑,且自感怀才不遇,“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有的甚至意气用事,( ),于事无补,于己有害。
    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闭门造车洞明只要自暴自弃
    B.韬光养晦清楚只要妄自菲薄
    C.韬光养晦洞明而自暴自弃
    D.闭门造车清楚而妄自菲薄
    【答案】C(闭门造车:关上门造车,比喻只凭主观办事,不管客观实际。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此处强调贾谊不懂“隐藏才能”,应选“韬光养晦”。洞明:透彻地了解。清楚:了解。此处“洞明”更贴合“历经宦海沉浮的王安石”的语境。只要:表示必要的条件。而:作连词可表并列。“遇到顺境”和“遇到逆境”的情形构成并列关系,用“而”关联更妥帖。自暴自弃: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根据原文“有的甚至意气用事”“于事无补,于己有害”可知,此处强调甘心落后,不求上进,应选“自暴自弃”。故选C)
    9.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而在于臣子的谋议得到采纳和施行
    B.关键要看臣子的谋议是否得到采纳和施行
    C.关键要看臣子的谋议是否得到施行和采纳
    D.关键就在于臣了的谋议不能得到采纳和施行
    【答案】B(A、D与前文“评价的标准不在于官爵高低”衔接时,均存在两面对一面的错误。C“施行和采纳”语序不当,应该是先采纳后施行)
    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可谓一语道破了古代有才华的读书人或知识分子,即贾谊们的痼疾。
    B.可谓一语打破了贾谊们这种古代有才华的读书人和知识分子的痼疾。
    C.可谓一语道破了古代有才华的贾谊们、读书人和知识分子的痼疾。
    D.可谓一语道破了古代有才华的读书人或知识分子,以及贾谊们的痼疾。
    【答案】A(“读书人和知识分子”并列不当,可以把“和”改成“或”,排除B、C。D“读书人或知识分子,以及贾谊们的痼疾”并列不当。另外B“打破……痼疾”也搭配不当)
    11.下面这首小诗是日本诗人松尾芭蕉的作品,请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描写一个场景。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80个字。(7分)
    古池
    古池畔,
    青蛙一轻跃,
    水叮咚。
    答:
    【答案】示例:一方古池,被青苔密裹着。池面如镜,几茎荷叶安然躺卧。清风徐来,一只青蛙自草丛“叮咚”一声跃入水中。水花溅落在荷叶上,散成无数颗小珍珠。片刻,池面又归于平静。

    相关试卷

    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 专练03-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新高考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 专练03-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新高考版(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 专练17-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新高考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 专练17-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新高考版(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 专练15-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新高考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 专练15-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新高考版(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