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1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专练
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 专练16-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新高考版(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 专练16-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新高考版(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胡长孺字汲仲,婺州永康人。外舅徐道隆为荆湖四川宣抚参议官,长孺从之入蜀,铨试第一名,授迪功郎、监重庆府酒务。至大元年,转台州路宁海县主簿。浙东大侵,戊申,复无麦,民相枕死。宣慰同知脱欢察议行赈荒之令,敛富人钱一百五十万给之,至县,以余钱二十五万属长孺藏去,乃行旁州。长孺察其有乾没意,悉散于民。阅月再至,索其钱,长孺抱成案进曰:“钱在是矣。”脱欢察怒曰:“汝胆如山耶!何所受命,而敢无忌若此!”长孺曰:“民一日不食,当有死者,诚不及以闻,然官书具在,可征也。”脱欢察虽怒,不敢问。县有铜岩,恶少年狙伺其间,恒出钞道,为过客患,官不能禁。长孺伪衣商人服,令苍头负货以从,阴戒驺卒十人蹑其后。长孺至,岩中人突出要之,长孺方逊辞以谢,驺卒俄集,皆成擒,俾尽逮其党置于法,夜行无虞。民荷溺器粪田,偶触军卒衣,卒抶伤民,且碎器而去,竟不知主名。民来诉长孺阳怒其诬械于市俾左右潜侦之向抶者过焉戟手称快执诣所隶杖而偿其器永嘉民有弟质珠步摇于兄者,赎焉,兄妻爱之,绐以亡于盗,屡讼不获直,往告长孺,长孺曰:“尔非吾民也。”叱之去。未几,治盗,长孺嗾盗诬兄受步摇为赃,逮兄赴官,力辨数弗置,长孺曰:“尔家信有是,何谓诬耶!”兄仓皇曰:“有固有之,乃弟所质者。”趣持至验之,呼其弟示曰:“得非尔家物乎?”弟曰:“然。”遂归焉。延佑元年,以病辞,不复仕。方岳大臣与郡二千石,聘致庠序,敷绎经义,环听者数百人。乡闱取士,屡司文衡,贵实贱华,文风为之一变。正衣冠坐逝。年七十五。
(节选自《元史·胡长孺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民来诉/长孺阳怒其诬/械于市/俾左右潜侦之/向抶者过焉/戟手称快/执诣所隶/杖而偿其器/
B.民来诉长孺/阳怒其诬/械于市/俾左右潜侦之/向抶者过焉/戟手称快/执诣所隶杖/而偿其器/
C.民来诉/长孺阳怒其诬/械于市俾左右/潜侦之/向抶者过焉/戟手称快/执诣所隶/杖而偿其器/
D.民来诉长孺/阳怒其诬/械于市俾左右/潜侦之/向抶者过焉/戟手称快/执诣所隶/杖而偿其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铨试,即铨选,选官制度。古代举士、授官相一致。铨选一般是集吏考试,量人授官。
B.戊申,戊申年。古代用十二天干和十地支循环相配,用来表示年、月、日和时的次序。
C.步摇,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质地多为金银玉石,取其行步则动摇,故名为“步摇”。
D.庠序,古代的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后来也用以概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胡长孺刚直不阿。浙东灾患,他把救济余款全都发给百姓,惹怒了企图侵吞救灾款的脱欢察,脱欢察十分恼怒。
B.胡长孺为民除恶。有少年聚众为祸,官府不能制,他伪装成商人引出强盗,勒令强盗谢罪,最终铲除了强盗。
C.胡长孺机智判案。有人质押珠步摇给哥哥,而被嫂子强占,胡长孺利用打击盗贼的机会,巧妙为他追回珠步摇。
D.胡长孺发挥余热。他因病辞官,被聘请讲解经义;他主持乡试,看重内容,摒弃华丽文辞,改变了当时的文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民一日不食,当有死者,诚不及以闻,然官书具在,可征也。(4分)
译文:
(2)赎焉,兄妻爱之,绐以亡于盗,屡讼不获直,往告长孺。(4分)
译文:
5.胡长孺是怎样为永嘉的百姓追回珠步摇的?(3分)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见别离者因赠之【注】
韩偓
征人草草尽戎装,征马萧萧立路傍。
尊酒阑珊将远别,秋山迤逦更斜阳。
白髭兄弟中年后,瘴海程途万里长。
曾向天涯怀此恨,见君呜咽更凄凉。
【注】诗人生活在唐末战乱之际,当时自北而南,沿路所见,皆发于诗。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标题点明本诗写作的缘由,“别离”一词陡生无限伤感情绪,奠定全诗情感基调。
B.首联紧扣“征人”与“征马”两个形象,真切地描绘了出征时的情景,画面感很强。
C.颔联描写的是别离后想象的虚景,诗人想象征人在与亲人分离后沿着秋山远行的景象。
D.尾联直抒胸臆,眼前的别离勾起了诗人对自身的感叹,抒发了心中的无奈和感慨。
7.有人将此诗视为效仿杜甫忧国忧民精神的遗篇,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
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初冬的澳门,天气不冷,但海边的大风了云,天空仅剩下蓝。近处起伏的海面,阳光跃动,好像碎金;有那么一段时间,风渐息,远处平静的海面,(①)。海燕、海鸥在海面飞翔,。
友谊大桥上又是另一番风景。海更加壮阔,天更加辽远,海岸上是一座座或中或洋、或伟岸或秀丽,镀上了金的和银的阳光的疏疏朗朗的建筑。海中的澳门观光塔优雅别致,直刺蓝天。从桥上遥遥望去,还能看到被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
澳门最具代表性的名胜古迹是大三巴牌坊,它中西合璧,(②),这两种美,一种细腻柔婉,一种巍峨壮观。它历经四百多年的沧桑,了澳门曲曲折折的回归历史。
此时,阳光愈发强烈,冬季的气息荡然无存。大三巴牌坊前人潮涌动,摩肩接踵。的人们是对历史和文明的敬重。
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驱散悠然自得见证纷至沓来
B.驱散泰然自若目睹熙来攘往
C.驱除悠然自得目睹纷至沓来
D.驱除泰然自若见证熙来攘往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还可以有多种表达形式,其中表达效果最好的一项是( )。(3分)
A.海岸上一座座或中或洋、或伟岸或秀丽的建筑,镀上了金的和银的阳光,疏疏朗朗。
B.海岸上的一座座建筑,或中或洋,或伟岸或秀丽,疏疏朗朗,镀上了金的和银的阳光。
C.海岸上的一座座建筑,或中或洋,疏疏朗朗,被阳光镀上了金和银,或伟岸或秀丽。
D.海岸上一座座疏疏朗朗、或中或洋、或伟岸或秀丽的建筑,被阳光镀上了金和银。
10.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答:①
②
11.阅读下面的材料,请就材料“跟帖”,写出你的点评。要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不少于60个字。(6分)
有微信公众号发文《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称:“乡音无改鬓毛衰(shuāi)”“一骑(qí)红尘妃子笑”(注:“衰”在诗中本读cuī,“骑”在诗中本读jì)……由于读错的人较多,现已更改拼音。
答: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胡长孺字汲仲,婺州永康人。外舅徐道隆为荆湖四川宣抚参议官,长孺从之入蜀,铨试第一名,授迪功郎、监重庆府酒务。至大元年,转台州路宁海县主簿。浙东大侵,戊申,复无麦,民相枕死。宣慰同知脱欢察议行赈荒之令,敛富人钱一百五十万给之,至县,以余钱二十五万属长孺藏去,乃行旁州。长孺察其有乾没意,悉散于民。阅月再至,索其钱,长孺抱成案进曰:“钱在是矣。”脱欢察怒曰:“汝胆如山耶!何所受命,而敢无忌若此!”长孺曰:“民一日不食,当有死者,诚不及以闻,然官书具在,可征也。”脱欢察虽怒,不敢问。县有铜岩,恶少年狙伺其间,恒出钞道,为过客患,官不能禁。长孺伪衣商人服,令苍头负货以从,阴戒驺卒十人蹑其后。长孺至,岩中人突出要之,长孺方逊辞以谢,驺卒俄集,皆成擒,俾尽逮其党置于法,夜行无虞。民荷溺器粪田,偶触军卒衣,卒抶伤民,且碎器而去,竟不知主名。民来诉长孺阳怒其诬械于市俾左右潜侦之向抶者过焉戟手称快执诣所隶杖而偿其器永嘉民有弟质珠步摇于兄者,赎焉,兄妻爱之,绐以亡于盗,屡讼不获直,往告长孺,长孺曰:“尔非吾民也。”叱之去。未几,治盗,长孺嗾盗诬兄受步摇为赃,逮兄赴官,力辨数弗置,长孺曰:“尔家信有是,何谓诬耶!”兄仓皇曰:“有固有之,乃弟所质者。”趣持至验之,呼其弟示曰:“得非尔家物乎?”弟曰:“然。”遂归焉。延佑元年,以病辞,不复仕。方岳大臣与郡二千石,聘致庠序,敷绎经义,环听者数百人。乡闱取士,屡司文衡,贵实贱华,文风为之一变。正衣冠坐逝。年七十五。
(节选自《元史·胡长孺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民来诉/长孺阳怒其诬/械于市/俾左右潜侦之/向抶者过焉/戟手称快/执诣所隶/杖而偿其器/
B.民来诉长孺/阳怒其诬/械于市/俾左右潜侦之/向抶者过焉/戟手称快/执诣所隶杖/而偿其器/
C.民来诉/长孺阳怒其诬/械于市俾左右/潜侦之/向抶者过焉/戟手称快/执诣所隶/杖而偿其器/
D.民来诉长孺/阳怒其诬/械于市俾左右/潜侦之/向抶者过焉/戟手称快/执诣所隶/杖而偿其器/
【答案】A(参考原文标点:民来诉,长孺阳怒其诬,械于市,俾左右潜侦之,向抶者过焉,戟手称快,执诣所隶,杖而偿其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铨试,即铨选,选官制度。古代举士、授官相一致。铨选一般是集吏考试,量人授官。
B.戊申,戊申年。古代用十二天干和十地支循环相配,用来表示年、月、日和时的次序。
C.步摇,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质地多为金银玉石,取其行步则动摇,故名为“步摇”。
D.庠序,古代的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后来也用以概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答案】B(“古代用十二天干和十地支循环相配”错。正确的表述应是“古代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相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胡长孺刚直不阿。浙东灾患,他把救济余款全都发给百姓,惹怒了企图侵吞救灾款的脱欢察,脱欢察十分恼怒。
B.胡长孺为民除恶。有少年聚众为祸,官府不能制,他伪装成商人引出强盗,勒令强盗谢罪,最终铲除了强盗。
C.胡长孺机智判案。有人质押珠步摇给哥哥,而被嫂子强占,胡长孺利用打击盗贼的机会,巧妙为他追回珠步摇。
D.胡长孺发挥余热。他因病辞官,被聘请讲解经义;他主持乡试,看重内容,摒弃华丽文辞,改变了当时的文风。
【答案】B(“勒令强盗谢罪,最终铲除了强盗”错。根据原文“长孺方逊辞以谢”,正确的表述应是“胡长孺正恭顺地来谢罪<求情>”,陈述对象是胡长孺而不是强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民一日不食,当有死者,诚不及以闻,然官书具在,可征也。(4分)
译文:
(2)赎焉,兄妻爱之,绐以亡于盗,屡讼不获直,往告长孺。(4分)
译文:
【答案】(1)老百姓一天不吃饭,一定有饿死的人,确实来不及把情况向你报告,然而官府的账簿都在,可以查证。(“诚”“闻”“征”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赎回时,嫂嫂喜爱它,欺骗他说步摇被盗贼偷走了,弟弟多次诉讼都不能得到公正解决,前往宁海县向胡长孺申诉。(“绐”“亡”“直”各1分,句意通顺1分)
5.胡长孺是怎样为永嘉的百姓追回珠步摇的?(3分)
答:
【答案】利用惩处盗贼的机会,唆使盗贼诬告那位哥哥接受珠步摇作为赃物,从而将他逮捕到衙门,他极力争辩数次也得不到释放,最后被迫承认珠步摇是弟弟所抵押的物品。胡长孺因而为百姓追回珠步摇。
【参考译文】
胡长孺字汲仲,婺州永康人。舅父徐道隆任荆湖四川宣抚参议官,长孺随从他前往四川,在选拔官吏的考试中得了第一名,被授予迪功郎、监重庆府酒务的职务。至大元年,调任台州路宁海县主簿。浙东大灾,戊申年,麦子又无收成,老百姓饿死的很多。宣慰同知脱欢察议论实行赈济灾荒的命令,从富裕户敛钱一百五十万缗发给灾民,来到宁海县时,把余下的钱二十五万缗托付胡长孺收藏,然后才巡视相邻的州。胡长孺看出脱欢察有贪污的意图,就将钱全部散发给了百姓。一个月后脱欢察返回来,索取那笔钱,胡长孺抱出已经登记好的账簿对他说:“钱在这里。”脱欢察恼怒地说:“你的胆子有山那么大呀!是听了谁的命令,敢于如此肆行无忌!”胡长孺说:“老百姓一天不吃饭,一定有饿死的人,确实来不及把情况向你报告,然而官府的账簿都在,可以查证。”脱欢察虽然恼怒,但又不敢追究。(宁海)县里有(一处地方叫)铜岩,有一伙年轻恶棍在这里聚集窥测,经常出来拦路抢劫,成为过往行人的祸患,官府不能禁绝。胡长孺化装穿上商人的衣服,让仆人背着货物跟着他,暗中命令骑马的士卒十人跟在他的后面。胡长孺到达时,岩中的年轻恶棍突然出现,半路拦截他,胡长孺正恭顺地来谢罪(求情),骑马的士卒即刻前来集合,(强盗们)都被抓捕,(胡长孺)派人将他们的同党全部抓获并依法处置,(以后人们)在夜晚行走不用担忧了。有一百姓挑着粪桶去田里施肥,不小心碰到了军中士兵的衣服,那士兵用鞭打伤百姓,并且打碎粪桶后扬长而去,(大家)始终不知道打人士兵的名字。百姓来告官,胡长孺假装生气说百姓诬告,并将百姓用枷锁锁在集市上,指使手下人暗中侦察,原先打人的士兵路过,用手指着百姓称快,(胡长孺命手下)抓住这个士兵送到他的主人处,杖打他并要求他赔偿百姓的粪桶。永嘉县的百姓中,有人将一支珠步摇抵押给自己的哥哥,赎回时,嫂子喜爱它,欺骗他说步摇被盗贼偷走了,弟弟多次诉讼都不能得到公正解决,前往宁海县向胡长孺申诉,胡长孺说:“你不是我县里的百姓。”呵斥他离开。不久,在惩处盗贼时,胡长孺唆使盗贼诬告那位哥哥接受步摇作为赃物,(役卒)将哥哥逮捕来到衙门,尽管他极力争辩也置之不理,胡长孺说:“你家确实有这件首饰,怎么说是诬告!”那位哥哥惊慌地说:“有固然有,但那是我弟弟所抵押的物品。”(胡长孺)催促(他)拿来检验,唤来他弟弟给他看,说:“这是你家的东西吗?”弟弟说:“是。”于是归还给弟弟。延祐元年,以病辞官,不再出来做官。行省大臣与州郡长官,纷纷聘请长孺执教学宫,讲论阐明经义,围听者有数百人。乡贡取士,长孺屡次主持评审试卷,看重文章的实质而摒斥华丽的文辞,使当时的文风为之变化。(去世时)衣冠整齐,端坐逝世。享年七十五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见别离者因赠之【注】
韩偓
征人草草尽戎装,征马萧萧立路傍。
尊酒阑珊将远别,秋山迤逦更斜阳。
白髭兄弟中年后,瘴海程途万里长。
曾向天涯怀此恨,见君呜咽更凄凉。
【注】诗人生活在唐末战乱之际,当时自北而南,沿路所见,皆发于诗。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标题点明本诗写作的缘由,“别离”一词陡生无限伤感情绪,奠定全诗情感基调。
B.首联紧扣“征人”与“征马”两个形象,真切地描绘了出征时的情景,画面感很强。
C.颔联描写的是别离后想象的虚景,诗人想象征人在与亲人分离后沿着秋山远行的景象。
D.尾联直抒胸臆,眼前的别离勾起了诗人对自身的感叹,抒发了心中的无奈和感慨。
【答案】C(“颔联描写的是别离后想象的虚景”说法错误。“尊酒阑珊将远别”是眼前实景)
7.有人将此诗视为效仿杜甫忧国忧民精神的遗篇,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
【答案】本诗前四句写征人草草穿上戎装,出征远行,征马萧萧而立,送行的人们呜咽着,用纪实的笔调记载了民间疾苦,表达了诗人对遭受战乱摧残的老百姓的同情。后四句诗人联想到战乱使自己兄弟分离、天各一方的现状,寄寓了诗人强烈的身世飘零之感。全诗可以说是时代和社会的写照,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联结在一起,有着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
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初冬的澳门,天气不冷,但海边的大风了云,天空仅剩下蓝。近处起伏的海面,阳光跃动,好像碎金;有那么一段时间,风渐息,远处平静的海面,(①)。海燕、海鸥在海面飞翔,。
友谊大桥上又是另一番风景。海更加壮阔,天更加辽远,海岸上是一座座或中或洋、或伟岸或秀丽,镀上了金的和银的阳光的疏疏朗朗的建筑。海中的澳门观光塔优雅别致,直刺蓝天。从桥上遥遥望去,还能看到被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
澳门最具代表性的名胜古迹是大三巴牌坊,它中西合璧,(②),这两种美,一种细腻柔婉,一种巍峨壮观。它历经四百多年的沧桑,了澳门曲曲折折的回归历史。
此时,阳光愈发强烈,冬季的气息荡然无存。大三巴牌坊前人潮涌动,摩肩接踵。的人们是对历史和文明的敬重。
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驱散悠然自得见证纷至沓来
B.驱散泰然自若目睹熙来攘往
C.驱除悠然自得目睹纷至沓来
D.驱除泰然自若见证熙来攘往
【答案】A(驱散:赶走,使散开;消除,排除。驱除:赶走,除掉。根据语境,应选“驱散”。悠然自得:形容闲适从容。泰然自若:形容镇定,毫不在意的样子。根据语境,应选“悠然自得”。见证:当场目睹可以做证。目睹:亲眼看到。根据语境,应选“见证”。熙来攘往: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根据语境,应选“纷至沓来”)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还可以有多种表达形式,其中表达效果最好的一项是( )。(3分)
A.海岸上一座座或中或洋、或伟岸或秀丽的建筑,镀上了金的和银的阳光,疏疏朗朗。
B.海岸上的一座座建筑,或中或洋,或伟岸或秀丽,疏疏朗朗,镀上了金的和银的阳光。
C.海岸上的一座座建筑,或中或洋,疏疏朗朗,被阳光镀上了金和银,或伟岸或秀丽。
D.海岸上一座座疏疏朗朗、或中或洋、或伟岸或秀丽的建筑,被阳光镀上了金和银。
【答案】B(主要从句式、音韵节奏和句意表达等方面考虑。B多用短句,与文段的风格一致。“或中或洋,或伟岸或秀丽”放在一起,句式整齐;“或中或洋,或伟岸或秀丽,疏疏朗朗,镀上了金的和银的阳光”,先短后长,有节奏美,音韵和谐)
10.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答:①
②
【答案】①阳光平铺,宛如金毯②体现出东西方艺术交融之美
11.阅读下面的材料,请就材料“跟帖”,写出你的点评。要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不少于60个字。(6分)
有微信公众号发文《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称:“乡音无改鬓毛衰(shuāi)”“一骑(qí)红尘妃子笑”(注:“衰”在诗中本读cuī,“骑”在诗中本读jì)……由于读错的人较多,现已更改拼音。
答:
【答案】汉字读音的更改和调整必须慎重,不能为了迎合互联网时代的大众口味而更改汉字的读音。随波逐流地更改汉字的读音,不仅会造成大众在一些汉字读音上的混乱,而且会损害汉语文化的魅力。(或:有些古诗词中为了押韵的字的读音如果被更改,就会破坏古诗词在韵律上的美感。除去古诗词中为了押韵的汉字,有些多音字原本就是为了用不同的读音来区分不同的字意的,改成统一的读音,就破坏了汉语的美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 专练03-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新高考版(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 专练17-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新高考版(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 专练15-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新高考版(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