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第1页
    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第2页
    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流程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1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分类回收生活垃圾,使垃圾资源化
    B.工厂废水处理排放,防治水体污染
    C.禁止使用农药化肥,防止土壤污染
    D.加大空气治理监测,改善空气质量
    2.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凿壁偷光 B.披沙拣金 C.草木皆兵 D.炉火纯青
    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氢气:H2 B.+2价的钙元素:Ca2+
    C.硫酸:SO4 D.镁离子结构示意图: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动物肝脏可以为人体提供生长发育必需的锌元素
    B.水结冰后体积改变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电解水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D.氯化钠溶液可以导电因为溶液中存在Na+和C1-
    5.下列是“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错误的是
    A.取用氯化钠固体 B.称量氯化钠固体
    C.量取水的体积 D.溶解
    6.碲(Te)元素有“现代工业、国防与尖端技术的维生素,创造人间奇迹的桥梁”的美誉。下图是碲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碲的说法错误的是

    A.碲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2 B.碲属于非金属元素
    C.相对原子质量为127.6g D.TeO2中Te为+4价
    7.化学概念之间在逻辑上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等关系。下列有关X、Y所表示的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
    概念
    X
    有机物
    氧化反应
    浓溶液
    含氧化合物
    Y
    化合物
    化合反应
    饱和溶液
    氧化物

    A.A B.B C.C D.D
    8.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学科观念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变化与守恒:依据蔗糖灼烧后得到黑色物质,可推测砂糖中含有碳元素
    B.模型与推理:依据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说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C.宏观与微观: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
    D.探究与创新:集满NH3的试管倒扣入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液面上升,说明NH3与水反应
    9.莲花清瘟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的功效,其有效成分是绿原酸(化学式为C16H8O9)。下列有关绿原酸说法错误的是
    A.绿原酸属于有机物
    B.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4
    C.绿原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5.8%
    D.绿原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6:8:9
    10.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 B.
    C. D.
    11.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
    B.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C.将t2℃时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t1℃,两种溶液的浓度相同
    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甲>乙
    12.汽车尾气中的两种物质(甲和乙)能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类型属于置换反应 B.甲、乙反应的质量比是14:15
    C.丙属于单质 D.丁的化学式为CO2
    13.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试剂(或操作)
    A
    除去KCl固体中的少量KClO3
    加入少量MnO2固体并加热
    B
    鉴别空气和人呼出的气体
    带火星的木条
    C
    比较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硝酸银溶液
    D
    分离NaCl和BaCl2的混合溶液
    Na2CO3溶液和稀盐酸

    A.A B.B C.C D.D
    14.电导率传感器可辅助探究水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将滴有几滴酚酞试液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两个烧杯中,同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逐滴滴加稀硫酸,另一份逐滴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曲线表示的是向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硫酸钠溶液
    B.乙曲线电导率下降到最低点时,溶液中还存在较多离子
    C.M点表示该反应恰好完全
    D.N点时烧杯内溶液为红色
    15.已知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分解。将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混合物44.2g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测得反应前后固体中钠元素质量分数之比为159:2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12.4g
    B.该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是10.6g
    C.化学反应前后,固体中钠元素质量不相等
    D.为证明碳酸钠中混有碳酸氢钠,可向其中滴加稀盐酸

    二、填空题
    16.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是我们学习化学的目的之一。
    (1)食品安全:霉变的大米、花生会产生黄曲霉毒素,霉变的大米清洗后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食用。
    (2)交通安全:骑行、乘坐电动车都要佩戴头盔,合格头盔使用ABS高性能工程塑料,不能使用回收的废弃塑料。ABS工程塑料属于_________(填“合成”或“天然”)材料。
    (3)燃料安全:含碳元素的燃料燃烧要注意通风,否则易生成CO。以下存在安全隐患的有_________。
    A 冬天用没有烟囱的煤炉取暖
    B 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
    C 长时间待在怠速空转且密封性好汽车内
    (4)其他安全:假期里多地发生孩童将点燃的爆竹扔下窨井,引起爆炸造成伤亡的事故。事故原因是窨井中有可燃性气体,放入点燃的爆竹相当于提供_________条件(从燃烧条件角度回答)。
    17.中国化工博物馆是一个展示中国化学工业发展历程和重要成果的行业专题博物馆。
    展厅名称
    展厅内容
    问题思考
    中国古代化工厅
    展示中华民族古代化工对世界文明做出的重要贡献。
    (1)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
    中国近代化工厅
    展示近代中国化工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2)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是________先生。
    A 侯德榜 B 张青莲 C 钱学森
    这里的“碱”指的是________。
    A 烧碱 B 纯碱 C 火碱
    中国当代化工厅
    展示了建国以来中国化工发展历程及辉煌成就,主要是合成材料和化肥工业。
    (3)碳酸氢铵(NH4HCO3)属于________肥,常温下易分解出氨气NH3和另两种氧化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展望未来化工厅
    展望未来化工在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作用。
    (4)环保、碳减排是未来能源趋势。下列符合这一理念的能源有________。
    A 氢能 B 天然气 C 太阳能


    三、实验题
    18.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序号)。如需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最好用__________法收集。
    (3)如需制取干燥的CO2,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C→_________(填序号)。连接装置时,发生装置的出气口应与装置C的__________(填“a”或“b”)端相连。
    (4)小东同学在查阅资料时发现:某浓度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为11.0和8.5。由此他得出结论:__________(填“Na2CO3”或“NaHCO3”)的碱性更强。
    (5)为了探究CO2和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他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得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的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

    ①图1中PQ段温度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②图2中XY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YZ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四、流程题
    19.碱式次氯酸镁[Mg2ClO(OH)3·H2O]微溶于水,不吸湿,相对稳定,是一种有开发价值的无机抗菌剂。某研发小组以菱镁矿(主要成分是MgCO3和少量FeCO3)为主要原料通过下列流程制备碱式次氯酸镁。
    (资料)“混合”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酸溶时矿石进行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
    (2)碳酸镁与盐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氧化”步骤会生成FeCl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调pH”的目的是使溶液中Fe3+全部转化为Fe(OH)3沉淀,且要防止Mg2+沉淀,请根据下表选择调pH的合适范围__________。

    Fe(OH)3
    Mg(OH)2
    开始沉淀的pH
    1.5
    9.4
    沉淀完全的pH
    4.1
    12.4
    (5)“混合时”应先加NaC1O溶液后加NaOH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20.胆矾是天然的硫酸铜晶体(其成分是五水硫酸铜(CuSO4·5H2O)),是一种普遍应用的杀菌剂,工业上可用于铜电镀等。
    Ⅰ.硫酸铜溶液性质的探究:
    (性质探究)某硏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硫酸铜溶液的性质。他们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镁条表面逐渐失去光泽,同时有大量气泡冒出,有黑色固体析出,一段时间后黑色固体变成棕褐色;溶液岀现浑浊,浑浊物呈现淡淡的蓝绿色。

    (提出问题)
    镁条表面气泡究竟是什么气体?棕褐色物质是什么成分?蓝绿色沉淀又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
    ①碱式硫酸铜(Cu2(OH)2SO4)呈绿色,在水中溶解度极小,向碱式硫酸铜中加入过量强碱溶液,能得到深蓝色溶液([Cu(OH)4]2-)该溶液与乙醛在加热的条件下能生成砖红色的沉淀。
    ②颗粒大小不同的铜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如黑色、棕褐色、红色等。
    (方案设计)
    方案一:镁条表面冒出的气体成分
    小组同学共提出如下几种猜想:①SO2;②H2;③O2;④CO2。
    经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④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
    为验证其他猜想,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
    操作过程
    现象
    结论
    (1)
    取少量10%CuSO4溶液,测定溶液pH
    pH约为3.4
    该溶液属于________溶液(填“酸性”或“碱性”)
    (2)
    向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打磨光亮的镁条,收集生成的气体,并点燃
    _________
    说明猜想②是正确的
    方案二:蓝绿色沉淀成分
    作出猜想:蓝绿色沉淀可能是碱式硫酸铜。为验证其猜想,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
    操作过程
    现象
    结论
    (3)
    取蓝绿色沉淀于试管中,滴加20%的NaOH溶液,得到深蓝色溶液,再向该溶液中滴加乙醛溶液,加热至沸腾
    _________
    蓝绿色沉淀是碱式硫酸铜
    方案三:棕褐色沉淀成分
    作出猜想:棕褐色物质可能是铜。为验证其猜想,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
    操作过程
    现象
    结论
    (4)
    取镁条表面的棕褐色物质于试管加热,颜色变黑,再往黑色物质中滴加足量的_______
    溶液变蓝色
    说明棕褐色物质是铜
    Ⅱ.硫酸铜晶体的制备:
    (硫酸铜溶液的制备)
    研究小组同学利用实验室的废铜片制备硫酸铜溶液,他们设计了如下流程。

    (5)同学们发现实验过程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气体速度加快。试解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硫酸铜晶体的制备)
    研究小组的同学将硫酸铜溶液倒入洗净的蒸发皿内,用沸水浴缓缓加热蒸发,浓缩至表面有晶膜析出时,取下蒸发皿使溶液冷却,析出蓝色晶体(CuSO4·5H2O)。
    已知硫酸铜晶体(CuSO4·5H2O)在不同温度下会逐步失去结晶水。下图是兴趣小组同学取8.0gCuSO4·5H2O样品,进行晶体受热脱水实验的热重曲线图(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6)根据图像可知,保存CuSO4·5H2O晶体温度不能超过__________℃。
    (7)试确定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分类回收垃圾,实现资源化利用,能减少环境污染、二氧化碳的排放,故措施合理;
    B、工业废水坚持达标排放,可以防止水体污染,故措施合理;
    C、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不能禁止,故措施不合理;
    D、加大空气质量监测,可以改善环境状况,防止空气污染,故措施合理。
    故选C。
    2.D
    【详解】
    A、凿壁偷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披沙拣金的意思指从沙石中筛选黄金,这一过程中只是从沙石中挑选出本来就存在的金子,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草木皆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炉火纯青,原指道士炼丹成功时的火侯,涉及到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睛】
    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3.A
    【详解】
    A、氢气为双原子的分子构成,则化学式为:H2,此选项正确;
    B、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故+2价的钙元素表示为:,此选项错误;
    C、硫酸的化学式为:H2SO4,此选项错误;
    D、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镁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此选项错误。
    故选A。
    4.C
    【详解】
    A、动物肝脏可以为人体提供生长发育必需的锌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分子间存在着间隔,水结冰后体积改变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电解水过程中最小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氯化钠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5.C
    【详解】
    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应用药匙取用,瓶塞应倒放,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
    D、溶解时,为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可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C。
    【点睛】

    6.C
    【详解】
    A、元素周期表单元格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则碲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2,此选项正确;
    B、碲带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此选项正确;
    C、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碲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6,此选项错误;
    D、氧元素显-2价,设碲元素的化合价是,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故TeO2中Te为+4价,此选项正确。
    故选C。
    7.A
    【详解】
    A、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故化合物包含有机物,符合题意;
    B、有的氧化反应是化合反应,如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有的氧化反应不是化合反应,如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不符合题意;
    C、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浓溶液和饱和溶液属于交叉关系,不符合题意;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含氧化合物包含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D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所以依据砂糖灼烧后得到黑色物质,可推测砂糖中含有碳元素,此选项正确;
    B、活性炭的吸附性是利用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把杂质和色素等吸附在表面,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此选项正确;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分子结构不同,因而化学性质不同,此选项正确;
    D、将盛满NH3的试管倒扣在盛满水的水槽中,试管中水面上升,是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的缘故,并不能说明NH3与水发生反应,此选项错误。
    故选D。
    9.D
    【详解】
    A、由化学式可知,绿原酸是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8+16×9=344,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化学式可知,绿原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选项说法正确;
    D、绿原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8):(16×9)=24:1:18,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0.B
    【详解】
    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则能一步实现,故错误;
    B、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则不能一步实现,故正确;
    C、碳酸钙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则能一步实现,故错误;
    D、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则能一步实现,故错误。
    故选B。
    11.C
    【详解】
    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温度小于t1℃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小;温度等于t1℃时,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温度大于t1℃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由于没给出具体的温度,故甲和乙的溶解度无法比较,此选项错误;
    B、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此选项错误;
    C、甲和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t2℃时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t1℃,在降温的过程中甲和乙都会有晶体析出;在t1℃时,两曲线相交,即溶解度相等均为m2,两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所以,所以两种溶液的浓度相同,此选项正确;
    D、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为m1,乙的溶解度大于m2小于m1,即将甲、乙分别溶解到100g水中配成饱和溶液,甲溶解的多乙溶解的少;假设取m1g甲、乙配制成饱和溶液,则甲需要100g水就能恰好完全溶解并配成饱和溶液,乙需要大于100g水才能恰好完全溶解并配成饱和溶液,根据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可知,甲和乙的溶质均为m1g,甲的溶剂为100g,乙的溶剂大于100g;所以,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甲<乙,此选项错误。
    故选C。
    12.A
    【详解】
    A、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此选项表述不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丁是由碳氧元素组成的,由反应物中甲为CO,所以丁应该是CO2,即该反应的方程式为,甲、乙反应的质量比是(2×28):(2×30)=14:15,此选项表述正确;
    C、丙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此选项表述正确;
    D、由B的分析可知丁的化学式为CO2,此选项表述正确。
    故选A。
    13.D
    【详解】
    A、KClO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较低,都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锌、铁都能和硝酸银反应,说明银不如锌、铁活泼,但是不能验证锌、铁的活泼性,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加入过量的Na 2CO3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过滤、洗涤,再向滤渣和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选项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14.A
    【详解】
    A、甲曲线中,电导率能够减小到0,是因为氢氧化钡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因此甲对应的是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乙曲线是氢氧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电导率下降到最低点时仍然较大,表明溶液中还存在较多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Ba( 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恰好反应时,溶液的导电率为0,所以甲曲线上的M点是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乙曲线是氢氧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N点表示硫酸钠过量,溶液中有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5.B
    【详解】
    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由方程式可知,固体减少的质量就是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设固体质量减少的质量为x,钠元素的质量为a,则反应前固体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反应后固体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则():()=159:221,可得出x=12.4g。
    A、由上述解析可知,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4g,故A错误;
    B、设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y,


    故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是44.2g-33.6g=10.6g,故B正确;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固体中钠元素的质量相等,故C错误;
    D、盐酸既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也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无法用稀盐酸证明碳酸钠中混有碳酸氢钠,故D错误。
    故选B。
    16.不能 合成 ABC 温度达到着火点
    【详解】
    (1)霉变的大米、花生会产生黄曲霉毒素,霉变的大米清洗后不能食用。
    (2)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3大有机合成材料;ABS工程塑料属于合成材料。
    (3)A、 冬天用没有烟囱的煤炉取暖,容易导致煤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有隐患;
    B、 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等密闭空间内,容易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有隐患;
    C、 长时间待在怠速空转且密封性好汽车内,容易导致车内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引起缺氧,有隐患。
    故选ABC。
    (4)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事故原因是窨井中有可燃性气体,放入点燃的爆竹相当于提供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17.N2 A B 氮肥 AC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个数相等,反应前有1个硫原子、2个钾原子、2个氮原子、6个氧原子、3个碳原子,反应后有3个碳原子、6个氧原子、2个钾原子、1个硫原子,则X中共2个氮原子,又X的化学计量数为1,则X的化学式为:N2。
    (2)侯德榜研制了联合制碱法,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氏制碱法的“碱”是指纯碱,化学名称为碳酸钠;故分别填:A;B。
    (3)根据碳酸氢铵的分子式NH4HCO3可知,碳酸氢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常温下易分解出氨气和另两种氧化物,根据元素守恒,则生成的氧化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
    (4)氢气燃烧产生水,没有污染;天然气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不利于碳减排;太阳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故符合环保、碳减排这一理念的能源有:氢能和太阳能;故选:AC。
    18.试管 A 排水法 B F a Na2CO3(或碳酸钠)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放出热量
    【详解】
    (1)据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试管;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反应物固体且需要加热的反应,所以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
    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欲收集一瓶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择排水法;
    (3)欲制取干燥的CO2,实验室用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在常温下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选B,可用浓硫酸吸收其中的水蒸气,最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B→C→F;连接装置时,二氧化碳要和浓硫酸接触,C装置中a端应该和收集装置的进气口相连;
    (4)碱性溶液pH的越大,碱性越强,故Na2CO3溶液的碱性更强;
    (5)①图1中PQ段温度变化的原因可能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放热;
    ②图2中XY段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YZ段是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4.1~9.4(不包括9.4) 防止生成氢氧化镁沉淀
    【详解】
    (1)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度越快,反应也越充分,因此酸溶时矿石进行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2)碳酸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酸溶时菱镁矿中的碳酸亚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氧化”步骤中,氯化亚铁、稀盐酸和加入的过氧化氢反应生成FeCl3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调pH”的目的是使溶液中Fe3+全部转化为Fe(OH)3沉淀,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溶液的pH不能小于4.1;但要防止Mg2+沉淀,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溶液的pH必须小于9.4,如果等于或大于9.4,氢氧化镁就会析出,故调pH的合适范围是:4.1~9.4(不包括9.4)。
    (5)如果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镁和氢氧化钠溶液会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溶液中镁离子减少,导致得到的碱式次氯酸镁大大减少,因此“混合时”应先加NaC1O溶液后加NaOH溶液的原因是:防止生成氢氧化镁沉淀。
    20.反应前没有碳元素 酸性 气体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产生砖红色沉淀 稀硫酸(稀H2SO4) 生成的硫酸铜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102 设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CuSO4•xH2O,


    x=1,
    所以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CuSO4•H2O。
    【详解】
    Ⅰ.方案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将镁条放到硫酸铜溶液中产生气泡,不可能是二氧化碳,因为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
    (1)pH约为3.4小于7,所以该溶液显酸性;
    (2)向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打磨光亮的镁条,收集生成的气体,并点燃,若气体燃烧产生蓝色火焰,说明产生了氢气;
    (3)方案二:取蓝绿色沉淀于试管中,滴加20%的NaOH溶液,得到深蓝色溶液,再向该溶液中滴加乙醛溶液,加热至沸腾,若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蓝绿色沉淀是碱式硫酸铜;
    (4)方案三:取镁条表面的棕褐色物质于试管加热,颜色变黑,再往黑色物质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若溶液变蓝色,因为铜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是蓝色的,说明棕褐色物质是铜;
    (5)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铜可以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加快了氧气的生成速率;
    (6)根据图像可知,温度到102℃只减少了1.2g,所以保存CuSO4·5H2O晶体温度不能超过102℃;
    (7)见答案。

    相关试卷

    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硕放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硕放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下列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94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硕放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硕放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下列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94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科普阅读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