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一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练习题
展开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对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的介绍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
B.距今约170万年
C.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具
D.他们已经会人工取火
2.1929年,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青年学者是( )
A.李捷 B.杨钟建
C.裴文中 D.贾兰坡
3.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共同点有( )
①都使用粗糙的石器
②都生活在长江流域
③都知道使用火
④都使用磨制石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4.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5.小明想实地考察我国北方农耕文化的发展状态,你可以建议他去的地方是( )
A.云南省元谋县
B.北京周口店
C.陕西半坡
D.浙江河姆渡
6.袁隆平是我国著名的农业科学家,他培育成功的“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追根溯源,如果想了解我国古代种植水稻的历史,应该去的遗址是( )
A.北京人遗址
B.半坡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元谋人遗址
7.下列哪一原始人类的房屋构造为我们今天阁楼和楼房样式提供了灵感?( )
A.北京人
B.半坡原始居民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山顶洞人
8.下图情形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的生产有了怎样的进步?( )
A.原始农业出现了
B.原始畜牧业出现了
C.生产工具得到了改进
D.原始手工业出现了
9.“上联:壮志冲天华夏儿女;下联:奋发图强________。”如果要在这副对联的下联中体现出华夏族的由来,下列哪一内容是对这副对联最合适的补充?( )
A.中华民族 B.尧舜禹启
C.炎黄子孙 D.六合九州
10.在一次联欢会上,有位同学讲了一个关于黄帝的传说,其内容如下。这位同学讲的故事与古代传说相比,错误的是( )
①黄帝建造宫室,制造船只
②其下属官员创造了文字
③黄帝还发明了养蚕缫丝技术
④黄帝教民开垦耕种,教人们交换物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这是《竹书纪年》残简上的记载。这一记载有可能使人们对下列哪一制度是否真实存在产生怀疑?( )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12.下图绘制的是一位著名的黄河流域的联盟首领为治理黄河“度量地势开掘九州水道”的情景。这位首领是( )
A.黄帝 B.炎帝 C.尧 D.禹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3分)
材料一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
材料二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
材料三 彩陶既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郭沫若
(1)结合材料一分析神农为什么“教民农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说明神农是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9分)
(2)材料二说明人类的居住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你举例说明。(8分)
(3)材料三是郭沫若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农耕既普及”描绘的是该原始居民耕种的什么农作物?(8分)
(4)结合三则材料,说说在原始农业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有哪些因素。(至少两项,8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分)
材料一 ……
经过家门前那深情的一瞥
孩提的哭笑声
从此萦绕在你的耳边
相见时,已隔了数年
……
感叹你聪颖的智慧
让那洪水猛兽
在你面前成为温顺的蛟龙
你在人们心中从此
铸就了一座丰碑
(1)这首诗歌歌颂了禹的哪一功绩?禹采用了什么方法使“洪水猛兽”变成“温顺的蛟龙”?从“深情的一瞥”到“相见时,已隔了数年”歌颂了禹怎样的精神?(9分)
材料二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
(2)材料二中的“舜荐禹”是我国原始社会哪一制度的体现?(4分)
(3)历史无处不在,如果想了解禹的历史,你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或途径呢?(6分)
教师详解详析
1.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虽然在元谋人遗址中发现了炭屑和烧骨,但这只能说明元谋人知道使用火,并不能证明他们会人工取火。
2.C
3.C 【解析】 北京人、山顶洞人遗址不在长江流域,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使用的石器均为打制石器,故排除②④,选择C项。
4.B
5.C 【解析】 云南省元谋县和浙江河姆渡都位于南方,且元谋人尚未进入农耕时代。北京人虽位于北方,但还没有进入农耕时代。故选C。
6.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唯物史观。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水稻。
7.C 【解析】 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类似于今天的阁楼或楼房。
8.A 【解析】 “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最初的生产状态。
9.C 【解析】 华夏族是由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发展形成的。
10.B
11.B 【解析】 材料中提到了尧和舜,相传尧将联盟首领位子禅让给了舜,而这则材料提到了舜囚尧而得到联盟首领位子,显然是对禅让制的否定。
12.D 【解析】 治理黄河水患取得成功的是禹。
13.(1)因为“人民众多,禽兽不足”。说明他能够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条件。反映了我国的原始农业生产出现了。
(2)人类由居住野外洞穴到盖房定居。例如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和半坡人的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出现。
(3)半坡原始居民。粟。
(4)制作生产工具从事原始农耕;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等。(言之有理即可)
14.(1)解决黄河水患。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公而忘私的精神。
(2)禅让制。
(3)①上网搜索查询 ②咨询历史专家(或查找书籍、询问老师等)(符合题意即可)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复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单元测试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单元测试一课一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复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分,共30分),秦朝短期而亡的根本原因是,李白曾有诗曰,秦朝负责监察职能的中央官员是, 《新全球史》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