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中考语文高频考点预测4.现代文(九)试卷

    2021中考语文高频考点预测4.现代文(九)试卷第1页
    2021中考语文高频考点预测4.现代文(九)试卷第2页
    2021中考语文高频考点预测4.现代文(九)试卷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中考语文高频考点预测4.现代文(九)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1中考语文高频考点预测4.现代文(九)试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以文记流年
    阿 来
    (命题点:标题含义及作用。“文”有双层含义,既指作者的文章也指杜甫的诗文。)
    公元759年腊月。唐朝。国家动乱未已,人民颠沛流离。一个形色憔悴的中年人行走在古蜀道上。越过秦岭后,山色苍翠些了,风还冷,却多含了些滋润的水汽,脸上干燥皲裂的皮肤也没有那么紧绷了。(命题点:描写方法。此处涉及到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山路一直往下,脚步也轻快了许多。对于一个人,尤其是对于我们要书写的这个人来说,自然风景的美丽也会给他带来巨大安慰。
    这样行走了一天、两天、三天,本来渐渐低矮的山势突然高耸,裸露的岩石拔地而起,绵延数里,壁立眼前,一条狭道蜿蜒而上。无需人告诉,他知道,这就是有名的剑门关了。作为一个诗人,面对着入蜀路上这道剑门雄关,触目之景,立即就转换成描绘性的诗句在脑海中映现:
    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
    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
    两崖崇墉倚,刻画城郭状。
    这天夜里,他在驿站里将这首诗记录下来,诗题就是《剑门》。
    这个人就是杜甫,当时就以诗才闻名天下。他不是一个人在路上,而是带着一家五口:妻子、两个女儿、两个儿子。
    很多年后的南宋年间,诗人陆游也从这里进入四川。他在诗中没有描摹剑门关的雄姿,而是抒发自己的豪壮而又落寞的心情:“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两个诗人都经此入蜀,心情却大不相同。(命题点:分析人物心理活动。比较杜甫和陆游入剑门时的不同心境。)
    陆游是一个人游宦在外,过剑门来四川是怀着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而那时的杜甫,拖家带口,只为在烽火连天的战乱世界中为自己、为一家人寻找一个安定的栖身之地。他和同时代那些有名的诗人李白、高适、岑参等人一样,并不满足于只以诗才名世,他们都有忧国之心济世之志。有人多少实现了自己的抱负,有些人却命运多舛。公元759年,这个怀有济世之志的人终于对朝政失望,放弃了华州参军的官职,开始带着一家人在中国大地上流浪。按杜甫自己在诗中的记叙,叫“一岁四行役”。仇兆鳌《杜诗详注》说:“春自东都回华,秋自华州客秦,冬自秦赴同谷,又自同谷赴剑南。故曰四行役。”
    这年春天,在华州司功参军任上的杜甫东去洛阳探亲,其时,唐军与安史叛军在邺城的战役中大败,杜甫被迫从洛阳西返华州,一路上,目睹战乱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满目悲生事”,写下了不朽的史诗“三吏”和“三别”。此为一行役。
    二行役。此年夏天,战乱连着天灾,华州和关中地区大旱,对局势深感失望的杜甫,于绝望中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位,西去秦州,“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本想在那里盖座草堂避世隐居,却因秦州那时也是前线,吐蕃大军入侵的威胁时时存在,也不是一个平安的存身之地。便再转去同谷县。此为三行役。
    在同谷盘桓一个月,原来答应帮助他的人避而不见,他像在秦州一样入山采一种叫黄精的草药,但满山大雪,连黄精也采不到,只能采些橡实为一家人果腹。他在《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中为自己画像:“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这样的同谷自然是待不住的。于是又越秦岭往四川而去。此为四行役。(命题点:梳理人物经历。从地点变化和主要事件角度进行梳理。)
    北风呼号,道路崎岖,心情凄凉,行程艰难。
    再往前,就是剑门关了。
    无论如何,过了剑门关,道路平顺,气候也越来越温和,相对于秦岭山中,吃食也丰富多了。不一日,来到了进入成都平原的最后一道关口,德阳北三十里、距成都一百五十里的鹿头山。过了此山,就是一马平川了。
    终于到达成都了——
    从望见成都到进入成都,步步行来,位移景换,步入城中时,已经是黄昏时分了。(命题点:句子理解及作用。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
    名角
    贾平凹
    杨凤兰是西安南郊人,十一岁上跟李正敏学戏,翌年即排《三对面》,饰青衣香莲。凤兰个头小,家人牵着去后台装扮,一边走,一边嚷道要吃冰糖葫芦。家人说:“你是香莲了,还贪嘴?”凤兰嘴噘脸吊。但到锣鼓声起,粉墨登场,竟判若两人。坐则低首嘿答,立则背削肩蹇,抖起来如雨中鸡,诉起其冤,声口凄婉,自己也骨碌碌坠下泪来,一时惊动剧坛。
    渐渐长大,凤兰已是名角,拥有众多戏迷,她不喜张扬,见人羞怯,伏低伏小。时凤兰二十三岁,谭兴国大其九岁,且带有一小孩。亲戚里有反对的,但凤兰不嫌,认定有缘,遂为夫妇。
    秦腔虽是大的剧种,历来却慷慨有余,委婉不足,出西北就行之不远。李正敏毕生力戒暴躁,倡导清正,死时紧握凤兰手,恨恨而终。凤兰见宗师长逝,哭昏在灵堂,立誓发扬敏腔艺术,此后愈发勤苦,早晚练功不辍,冬夏曲不离口。出演了《白蛇传》、《飞虹山》、《谢瑶环》。(命题点:人物形象。表现出杨凤兰不负师恩,勤学苦练。)
    二十七岁那年,凤兰演《红灯记》,只觉得脖子越来越粗,却并不疼,也未在乎,衣服领口就由九寸加宽到一尺一,再加宽到一尺三。演第二十七场,突然昏倒在台上,急送医院,诊断为甲状腺癌,当即手术,取出了八个瘤子,最大的竟有鸭蛋大。医生告诉兴国:人只能活二年。兴国跑出医院在野地里呜呜哭了一场,回来又不敢对凤兰说。凤兰后来知道了病情,将硬得如石板一样的半个脖子,敲着嘭嘭响,抱了李正敏的照片泪流满面。在漫长的化疗过程中,谭兴国四处求医寻药,自己又开始学中医,配处方。杨凤兰竟每天数次以手指去拨声带,帮助活动。服用了兴国的药方二百八十多服,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出院五个月后,凤兰真的上台演出,演过了七场。第八场演出中,她正唱着,突然张口失声,顿时急得流泪,满场观众一时惊呆,都站起来,静悄悄的,等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哽哽咽咽便起了哭音。从此,失声多年。百药服过,坚持锻炼,多半年后,慢慢有了声出来。发了声后,凤兰就急于要唱,但怎么也唱不成,音低小得如耳语。又是如此数年,她开始了更为艰辛的锻炼,每早每晚,都咪咪咪,吗吗吗,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往上练,常常几个月或者半年方能提高一个音节。(命题点:人物形象。表现出杨凤兰不向困难低头,坚强不屈的品质。)
    一个演员,演出就是生命存在的意义,杨凤兰人活下来了,又有了声音,她决心要把耽误了十多年的时间补回来,把敏派艺术继承和光大。但是灾难和不幸总是纠缠她。一次演出途中发生了车祸,她虽然活下来,却摔成严重的脑震荡,而且一个膀子破裂,落下残疾,再也高举不起。更要命的是戏剧在中国正处于低潮,所有演出单位只能下乡到偏远地区方可维持生计,她毕竟身子孱弱,不能随团奔波。凤兰的脾气变坏了,终日在家浮躁不宁。兴国劝她,她就恼了,说:“我苦苦奋斗了几十年,现在就只有去唱唱堂会吗?!”兴国也是苦恼,琢磨着剧场不演戏了,能不能拍电视录像片,与几个搞摄像的朋友合计了,回来对凤兰说:“你如果真要演正经戏,就看你能不能成?”说了主意,凤兰猛地开窍,当了众人面搂抱了兴国,说:“知我者,兴国也!”
    拍电视片又谈何容易?首先需要钱,夫妇俩从此每日骑了车子,成半年天天去寻找赞助,这个公司出一万,那个熟人掏三百,终于筹集了十二万八千元。凤兰选择的剧目是《五典坡》,《五典坡》是李正敏的拿手戏。但旧本《五典坡》芜杂,夫妇俩多方求教专家学者,亲自修改,终于开拍,辛辛苦苦拍摄了,却因经验不足,用人不当,拍成后全部报废,钱也花光了。夫妇俩号啕大哭,哭罢了,咬了牙又出去筹款。
    新的拍摄开始,一切顺利。一日,夫妇俩都在现场架子上,兴国扛着摄像机选机位,往后退时,凤兰瞧着危险,喊:“注意!注意!”没想自己一脚踏空,仰面从高架上跌下来,左脚粉碎性骨折了。在床上又是躺了八个月。八个月后,带着一手一脚都残疾的身子将戏拍完,凤兰体重减轻了十斤,她笑着说:“活该戏要拍好的,后边的戏是王宝钏寒窑十八年,我不瘦才不像哩!”(命题点:句子赏析。运用语言描写,体现杨凤兰的乐观坚强。)片子后期制作,资金极度紧缺,夫妇俩将家中仅有的几千元存款拿出来,寻廉价的录音棚,跑几百里外租用便宜剪辑机器。刚刚剪辑了前两部,夫妇俩高高兴兴搭公共车返回,兴国就在车上瞌睡了,瞌睡了又醒过来,他觉得肝部疼,用拳头顶着。凤兰见他面色黑黄,大汗淋漓,忙去扶他,兴国就昏倒在她怀里。送去医院,诊断为肝癌晚期。半年后,兴国死去,临死拉住凤兰手,不让凤兰哭,说:“凤兰,咱总算把戏拍完啦。”
    《五典坡》新编本《王宝钏》三部放映后,震动了秦腔界。凤兰扮相俊美,表演精到,唱腔纯正,创造了一个灿烂的艺术形象,被誉为秦腔精品。一时间,三秦大地人人奔走相告,报纸上、电台电视上连篇累牍报道,各种研讨会相继召开,成为盛事。电视台播映那晚,各种祝贺电话打给凤兰,持续到凌晨四点。四点后,凤兰没有睡,设了灵桌,摆好了李正敏的遗像、谭兴国的遗像,焚香奠酒,把《王宝钏》录像带放了一遍。(命题点:主旨情感。经历种种挫折和磨难,杨凤兰最终获得了成功。)
    放毕,天已大亮,开门出来,门外站满了人,全是她的戏迷,个个泪流满面。(命题点:段落作用、句子理解)
    (刊载于2021.4)
    【推荐理由】选文记叙了秦腔名角杨凤兰的故事,通过杨凤兰战胜各种困难以及对秦腔艺术不懈的追求,启发我们要坚强乐观、勇敢追求梦想。
    【推荐理由】选文讲述杜甫“一岁四行役”的经历,通过细腻的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体现杜甫的人生境遇和济世情怀。阅读本文,能引导学生磨炼意志,珍惜当下,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相关试卷

    2021中考语文高频考点预测4.现代文(七)试卷:

    这是一份2021中考语文高频考点预测4.现代文(七)试卷,共18页。

    2021中考语文高频考点预测4.现代文(四)试卷:

    这是一份2021中考语文高频考点预测4.现代文(四)试卷,共11页。

    2021中考语文高频考点预测4.现代文(五)试卷:

    这是一份2021中考语文高频考点预测4.现代文(五)试卷,共12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