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积累,综合应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旗靡(mí) 昳丽(yì) 冢累累(zhǒng)
B.期年(qī)攘除(rǎng)狗窦(dòu)
C.肉食者鄙(bǐ)猥自枉屈(wēi)锦衾(qīn)
D.弗敢专也(fú)暮寝(qǐn)咨诹(zōu)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A.忠之属也(属于) 而形貌昳丽(光艳美丽)
B.又何间焉(间隔)期年之后(满一年)
C.牺牲玉帛(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
先帝不以臣卑鄙(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D.小大之狱(监狱)此皆良实(忠良诚实的人)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神弗福也 B.公将鼓之
C.今齐地方千里D.吾妻之美我者
4.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孰视之,自以为不如B.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C.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D.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编年体史学著作,也是一部文学名著。
B.《战国策》是一部纪传体史学著作,由西汉刘向编定,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
C.“干戈”本意是指干和戈两种兵器,“汗青”的意思是将用来书写的竹片炙烤蒸发出水分,人们用它们分别代指战争和史册。
D.《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过零丁洋》《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体裁分别是古乐府、歌行、词、律诗和曲。
6.按要求默写。
(1)中庭生旅谷, 。(《十五从军征》)
(2)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
(4) ,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5)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 , 。
(6)文天祥的《南安军》对仗工整,蕴含深厚爱国情感和自信心的诗句是: , 。
(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古诗中也有很多这种诗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 , 。
二、综合应用
7.名著阅读。
“离开桑菲尔德我感到痛苦,我爱桑菲尔德——我爱它,因为我在那里过着丰富、愉快的生活,至少过了短短的一个时期。我没有受到践踏。我没有被弄得僵化。我没有被埋在低劣的心灵中,没被排斥在同光明、活力、崇高的一切交往之外。我曾经面对面地同我所尊敬的人,同我所喜爱的人,——同一个独特、活跃、宽广的心灵交谈过。我已经认识了你,A先生;感到自己非从你这儿被永远拉走不可,真叫我害怕和痛苦。我看到非走不可这个必要性,就像看到非死不可这个必要性一样。”
(1)《简·爱》的作者是 ,A处的人物是指 。
(2)从小说情节看,简·爱为什么会产生“非走不可”的念头?
8.综合性学习。
2020年,新华书店迎来了它的第83个生日。新华书店已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近期,新华书店准备开展一次以“传播先进文化,培育读书风尚”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请你以志愿者的身份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一个不大的书店,一个安静的角落,一个小小的身影,一脸专注的神情。从孔子到鲁迅,从散文到诗歌,从连环画到章回体。在一个个平凡的新华书店里,多少儿童尽享阅读的乐趣,从天真孩童长成热血青年……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新华书店发行的图书为扫除数以亿计的文盲(不识字的成年人)起着重要的作用;上世纪70年代末,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刚恢复,新华书店帮助考生走出知识荒漠,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今天,新华书店是我们中学生开阔视野、认识世界的窗口。
材料三:为响应国家“全民阅读”的倡导,新华书店先后开展了新华大讲堂、爱心阅读、征文比赛等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通过各种公益读书活动,大力推动书香社会建设。
(1)【历史回顾】阅读以上三则材料,请概括80多年来新华书店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2)【读书启智】本次活动准备办一期展板,需要设计几个读书栏目,请你参考示例,再设计一个栏目并说明设计意图。
示例:栏目一,读世·人间百态
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社科类作品,加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
栏目二:
设计意图:
(3)【爱上阅读】书店将开辟一个阅读体验专区,请你写一小段话,鼓励人们到这里进行阅读体验。(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三、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9.本诗以“雪”为线索,“雪”共出现四次,依次组成四个画面,请用简明的语言分别概括四幅画面的内容。
10.请简要赏析诗歌中画横线的句子。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①。宋人既②成列,楚人未既济③。司马④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⑥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⑦,不禽⑧二毛⑨。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⑩也。寡人虽亡国之余 ⑪,不鼓不成列。”
(《子鱼论战》)
注释:①宋公:宋襄公。泓:泓水,河流名。②既:尽,全部。③济:这里指渡过泓水。④司马:统率军队的高级长官,此处指子鱼。⑤陈:同“阵”,此处意为摆好阵势。⑥门官:守门的卫士。这里指护卫官。⑦重(chóng)伤:这里指不对受伤的敌人再次攻击。⑧禽:同“擒”。⑨二毛:指头发花白的人。⑩阻隘:这里指险要的地势。亡国之余:亡国者的后代。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齐师伐我 必有我师焉
B.肉食者谋之未能远谋
C.弗敢加也 而山不加增
D.公问其故 温故而知新
12.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13.语段【甲】中“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一句有何作用?
14.结合语段【甲】和语段【乙】,请分别概括造成两场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
第六单元随堂测
1.D 解析:A项,“靡”应读“mǐ”;B项,“期”应读“jī”;C项,“猥”应读“wěi”。
2.C 解析:A项,“属”的意思应是“类”;B项,“间”的意思应是“参与”;D项,“狱”的意思应是“诉讼事件”。
3.C 解析:A项,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B项,名词作动词,击鼓;D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
4.A 解析:“孰”同“熟”,仔细。
5.B 解析:《战国策》是国别体史学著作。
6.(1)井上生旅葵 (2)千古兴亡多少事 (3)身世浮沉雨打萍
(4)一鼓作气 (5)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6)山河千古在 城郭一时非
(7)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山穷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7.(1)夏洛蒂·勃朗特(或:夏洛蒂) 罗切斯特
(2)因为简·爱已经爱上了罗切斯特,而罗切斯特却要跟别人结婚了。
8.(1)新华书店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尤其在开阔中学生视野、帮助他们认识世界中发挥着不同寻常的作用,当前新华书店在推动书香社会的建设潮流中依旧作用巨大。
(2)栏目二:读史·朝代兴衰
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历史类作品,了解古今的朝代兴衰。
(3)示例:如果你久违了书籍这位老朋友,请你用几分钟时间打开一本书,用几分钟时间读几行字,你会有一种久违的感受,有一种别样的体验,请打开一页书吧。
9.八月飞雪苦寒图;军营饯别奇寒图;东门惜别惆怅图;别后雪地牵挂图。
10.诗句想象奇特,以梨花喻雪,新颖奇特,让人在冰天雪地里如同置身于大好春光中,描绘了一幅壮丽奇特的雪景图。一个“忽”字,既写出了塞外气候的变幻奇特,又表现了诗人见到奇丽雪景后的惊喜之情。
11.B 解析:A项,军队/老师;B项,谋划;C项,虚夸,夸大/增加;D项,原因/学过的知识。
12.(1)祭祀用的祭品,我从来不敢虚夸数目,一定报以实情。
(2)(齐国是)大国,难以推测(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
13.写曹刿先下车察看车辙印迹和登高瞭望敌情,从细节观察,然后再做判断下命令,与鲁庄公的贸然下令形成对比,突出曹刿认真细致、冷静谨慎、富有谋略的性格特点。
14.语段【甲】长勺之战,鲁庄公取信于民且善于听取曹刿的建议,战争中善于抓住战机,因此取胜。
语段【乙】泓水之战,宋襄公不能听取子鱼的意见,以“君子道德”之义作战,妇人之仁,固执己见,不能抓住战机,因此失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检测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