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用坐标表示平移-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599975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7.2.2用坐标表示平移教学设计
展开课题
课型
预习课
教法
讲练结合
课时
1
教
学
目
标
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
能利用点的平移规律将平面图形进行平移;
会根据图形上点的坐标的变化,来判定图形的移动过程.
教学重点
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
教学难点
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同步活页
引入课题
有一道题目是:
利用下面的信息,确定适当的比例尺,画出凤城三中相关地点的位置:
(1)国旗杆在校门口正东100米处;
(2)教学楼在国旗杆正东150米处;
(3)实验楼在教学楼正南300处;
(4)从国旗杆先向东走100米,再向北走100米就到图书馆.
林奇同学根据题意画出了以下图形(小方格的边长表示实际距离50米):
(1)他画的对不对?
(2)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相关地点的坐标(规定图中1个单位长度表示实际距离1米).
讲授新课
展示问题:教材第56页图.
(1)如图将点A(-2,-3)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1,在图上标出它的坐标,把点A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呢?
(2)把点A向左或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观察他们的变化,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吗?
(3)再找几个点,对他们进行平移,观察他们的坐标是否按你发现的规律变化?
规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或(,));将点(x,y)向上(或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或(,)).
教师说明:对一个图形进行平移,这个图形上所有点的坐标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反过来,从图形上的点的坐标的某种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出对这个图形进行了怎样的平移.
随堂范例
如图(1),三角形ABC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4,3),B(3,1),C(1,2).
(1)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横坐标后减去6,纵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1、B1、C1,依次连接A1、B1、C1各点,所得三角形A1B1C1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2)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纵坐标都减去5,横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2、B2、C2,依次连接A2、B2、C2各点,所得三角形A2B2C2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按要求画出图形后,解答此例题.
解:如图(2),所得三角形A1B1C1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三角形A1B1C1可以看作将三角形ABC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类似地,三角形A2B2C2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它可以看作将三角形ABC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
归纳总结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或(x-a,y));将点(x,y)向上(或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或(x,y-b))
布置作业
活页同步练习、复习本章节课程、预习下一章节
教后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7.2.2用坐标表示平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a href="/sx/tb_c10267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7.2.2用坐标表示平移教学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7.2.2用坐标表示平移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7.2.2用坐标表示平移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7.2.2用坐标表示平移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7.2.2用坐标表示平移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引入,应用举例,拓展提升,当堂训练,课后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