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4章 4.6.2 生活中的透镜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4章 4.6.2 生活中的透镜第1页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4章 4.6.2 生活中的透镜第2页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4章 4.6.2 生活中的透镜第3页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4章 4.6.2 生活中的透镜第4页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4章 4.6.2 生活中的透镜第5页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4章 4.6.2 生活中的透镜第6页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4章 4.6.2 生活中的透镜第7页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4章 4.6.2 生活中的透镜第8页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一等奖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一等奖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习题链接,凸透镜,答案B,投影仪,平面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郴州】同学们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时,从侧面可以观察到温度计插入水中的部分变大了。下列设备中应用了这一光学原理的是(  )A.照相机 B.放大镜 C.投影仪 D.平面镜
    【2021•桐城月考】夏天的早晨,树叶上常常会有一些露珠,透过露珠看树叶,叶脉会变大,而且更清晰,这是因为露珠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这种情况下,叶脉应位于“放大镜”的(  )A.二倍焦距以外    B.二倍焦距处C.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D.一倍焦距以内
    【2019•株洲】如图为某同学游酒埠江时拍下的一张照片。根据这张照片可推断(  )A.山峰有多高,湖水有多深B.照片中实景在上,倒影在下C.群山通过照相机镜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D.倒影通过照相机镜头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2020•十堰】如图是张老师利用手机直播网课的情景。手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__,当手机取景框内只看到电子白板时,为了让同学们同时看到两边黑板上板书的文字,手机应该_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黑板,黑板上文字所成的像是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点拨】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体通过它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黑板上文字所成的像是缩小的;为了让同学们同时看到两边黑板上板书的文字,应该让像变小一些,则手机应该远离黑板,增大物距。
    【2019•长沙】如图,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一架(  )A.幻灯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照相机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所成的像是(  )A.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C.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点拨】根据显微镜成像原理可知,物体经物镜折射后,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像正好处在目镜的焦点之内,又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故选D。
    【2020•鄂州】如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色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二倍焦距B.白色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色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色墙上的像,是因为墙对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2020•遵义】关于实像与虚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像只能用光屏接收而眼睛看不见B.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但可以用眼睛看到C.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D.没有光线进入眼睛,就既看不到实像,也看不到虚像
    【点拨】实像和虚像的区别:(1)成因不同,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2)正倒不同,实像一般是倒立的,而虚像是正立的。(3)呈现效果不同,实像可以用光屏接收,而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共同点:实像和虚像都能用眼睛看到。
    【2020•湘潭】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进入了“刷脸”时代。“刷脸”时人脸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身份认证。在系统拍照过程中(  )A.人脸是光源B.人脸经摄像头成缩小、倒立的实像C.人脸经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平面镜相同D.人脸应保持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
    【点拨】人脸不会发光,故人脸不是光源,故A错误;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光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故B正确;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C错误;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刷脸”时,人脸应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之外,故D错误。
    【2020•南通】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想再模拟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应将(  )A.蜡烛和光屏都远离透镜B.蜡烛和光屏都靠近透镜C.蜡烛远离透镜且光屏靠近透镜D.蜡烛靠近透镜且光屏远离透镜
    【点拨】由题意和成像规律,可得题中的成像是u=v=2f;要想再模拟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应使物距u>2f, f<v<2f,故应使蜡烛远离透镜,同时光屏靠近透镜,故选C。
    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小明不慎将凸透镜边缘弄破了一点。若用这个凸透镜做实验,将会出现的现象是(  )A.光屏上不能得到像B.光屏上的像有一点残缺C.光屏上的像没有任何变化D.光屏上的像仍然是完整的,只是变暗了些
    某中学组织学生到长沙世界之窗春游,小张同学用照相机为另一同学拍全身照时,不小心让一滴泥水溅在了照相机镜头的上半部分,则他所拍出的照片(  )A.不能看到人的头部B.不能看到人的脚C.不能看到所拍同学的全身像D.可以看到所拍同学的全身像,但像会变暗一些
    【点拨】照相机成的像,是被照景物发出或反射的光经镜头折射后,会聚于一点形成的实像,如果一滴泥水溅在了照相机镜头的上半部分,相当于挡住了一部分光,没挡住的部分还可以成像,只是亮度略暗一些,故还可以看到所拍同学的全身像,但像会变暗一些,故选D。
    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用显微镜看到的是缩小的像,用望远镜看到的是放大的像B.用显微镜看到的是虚像,用望远镜看到的是实像C.物镜成的是缩小的像,目镜成的是放大的像D.物镜成的是实像,目镜成的是虚像
    小吴等同学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进行了这样的实验:在地上放一个去掉灯罩的台灯,让发光的灯泡朝上。手拿一个放大镜,把它放在灯泡上方几厘米远的地方,然后慢慢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小吴他们观察到这样的两种现象:第一种现象,放大镜向上移到某一位置时,在天花板上看到一个由灯丝形成的像;第二种现象,将放大镜继续向上移动到一个新的位置时,在天花板上看到印在灯泡上的图与文字的像,它们被放大了,不过是倒的。
    根据上述短文提供的信息,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中和这套装置物理原理相同的是________。
    【点拨】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天花板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2)好动脑筋的小吴同学发现,在上述装置中只要再添加一个器材,就能让天花板上的像移到竖直墙壁,小吴添加的是________。
    【点拨】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在放大镜和天花板之间倾斜放置一个平面镜,可以在竖直的墙上得到一个像。
    在信息化时代,相机和手机都是常用的图像采集设备。(1)用相机拍照时,在芯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镜头靠近人时,像的大小将变______,此时像会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用相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伸缩镜头,使像清晰地成在芯片上,这个操作过程便是“调焦”。
    【点拨】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镜头靠近人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会远离透镜,像要变大。
    (2)小敏同学发现手机不能“调焦”但成像也基本清晰,她将手机拿到哥哥工作的大学实验室去探究,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手机镜头的焦距大约为________。A.5 m  B.0.5 m  C.0.05 m  D.0.005 m
    【点拨】由表中数据可知,当物距u>0.50 m时,像距v保持在0.5 cm=0.005 m左右,由凸透镜成像特点可知,当物距远大于二倍焦距时,像距接近焦距,故选D。
    (3)请分析:手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不需要“调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手机镜头的焦距小,物距都远大于二倍焦距,
    像距接近焦距,像距变化的范围小

    相关课件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课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物距大于像距,缩小的像,放大镜的放大效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课前预习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凸透镜,凹透镜,中间厚边缘薄,中间薄边缘厚,凸透镜和凹透镜,给透镜分类,ACD,BEF,主光轴,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精品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题引入,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实像和虚像,课堂讲解,知识点2虚像和实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