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说明文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二 说明文阅读,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说明文的结构,说明顺序,说明文语言特点,真题典例二,真题典例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整体把握文章大意,从中获取重要信息。( C,分析综合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内容。( C,分析综合 )3.准确概括段意或层意,归纳文章中心。( C,分析综合 )4.准确概括文中说明的人物、事物的特征。( C,分析综合 )5.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段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B,理解 )6.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B,理解 )7.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体会文中常见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B,理解 )8.领会科技作品中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B,理解 )9.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E,欣赏评价 )
1.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介绍事物的特点、性质、状态、功能或阐明事理为主要内容,以给人以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文体。2.说明文的分类
3.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6.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速记口诀]几种方法要知道:举例分类作比较,定义诠释画图表,还有一种很重要,引用说明( 引资料 )不能掉。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①从形式上看,下定义在说明事物本质特征时,常用判断句式表述概念,而作诠释可用多种句式来表述;②从特点上看,下定义要准确简明,概括性较强;作诠释则具体而通俗,有时带有一定的描述性;③从内容上看,下定义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说明的内涵和外延与事物相等,说明的对象与说明的内容可交换位置,意义不变;而作诠释对说明对象的解说往往侧重于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或者解说它的构造、成因、功用等非本质的因素,因而说明的内容不能与被说明的对象交换位置。
( 2018·安徽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19分 )冰雪精灵——雾凇张 敏①如果说冰雪是冬天的信使,那么,雾凇一定是信使的精灵。②“寒江晓雾,正冰天、树树凇花云叠。昨夜飞琼千万缕,谁剪条条晴雪?冰羽晶莹,霓裳窈窕,欲舞高寒阙。烟波照影,翩翩思与谁约?”③从古至今,赞美雾凇的诗词太多了,但好像千言万语都无法描述那种通透灵动的美。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天地间的造化,是可遇不可求的上天的赠予。④雾凇非冰非雪,是冬季低温环境中,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凝华或者是无数0 ℃以下的过冷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黏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冰晶沉积物。
⑤形成雾凇的气象条件非常苛刻,要求冬季寒冷漫长,而且空气中水汽充足。【甲】其次,雾凇的形成要求天晴少云,静风或是风速很小。【乙】冬季,空中的云像是大地的一床被子,夜间有云时,削弱了向外的长波辐射,使地面气温降低较慢,昼夜温差相对较小,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就不会凝结。【丙】若是掀掉了这床被子,热量就更多地散发出去,使得地面温度降低,为水汽的凝结提供了必要条件。【丁】大风是雾凇形成过程中的天敌,它总能把形成过程中结构松散的冰晶吹散,即使簇拥在一起的雾凇也会被吹得无影无踪,微风或静风条件为水汽凝结凝华成雾凇提供保障。⑥雾凇形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过冷雾滴碰到冷的地面物体后迅速冻结成粒状的小冰块,叫粒状雾凇( 或硬凇 ),它的结构较紧密;另一种是由雾滴蒸发时产生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晶状雾凇( 或软凇 ),结构较松散,稍有震动就会脱落。
⑦由于雾凇中雾滴与雾滴间空隙很多,不仅看起来轻盈洁白,附着在树木上,宛如琼树银花,清秀雅致,也具有很多内在的优秀品质。人们在观赏玉树琼花般的吉林雾凇时,都会感到空气格外清新舒爽、滋润肺腑,这是因为雾凇蓬松的结构能够吸附大量空气中的污染颗粒,是空气的天然“净化器”。⑧雾凇是天然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增多。据测,吉林松花江畔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可达上千至数千个,比没有雾凇时的负氧离子数量多5倍以上。⑨此外,雾凇还是环境的天然“消音器”。雾凇由于具有浓厚、结构疏松、密度小、空隙度高的特点,对音波反射率很低,能吸收和容纳大量音波。在形成雾凇的成排密集的树林里感到幽静,就是这个道理。
⑩“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雾凇是大自然不可多得的馈赠,就像人生一样,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觅得良机,才会成就一场繁华。( 选自《气象知识》2018年第2期,有删改 )
【文章解构】1.说明对象:雾凇。2.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4.说明方法:引资料、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作诠释。
1.对画线部分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甲】 【乙】 【丙】∥【丁】B.【甲】∥【乙】 【丙】∥【丁】C.【甲】 【乙】∥【丙】 【丁】D.【甲】 【乙】∥【丙】∥【丁】【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理清段落结构层次的能力。第⑤段分别说明了雾凇形成的两个气象条件:一是冬季寒冷漫长,而且空气中水汽充足;二是天晴少云,静风或是风速很小。画线部分说明的是第二个条件。其中,【乙】【丙】【丁】是对【甲】句的具体阐释。【乙】【丙】两句对应说明雾凇形成要求“天晴少云”,【丁】句对应说明雾凇形成要求“静风或是风速很小”。【参考答案】 B( 3分 )
【题型变式】( 1 )( 变式训练·原创 )文章第①~⑨段分别从雾凇的外表美、雾凇形成的条件、 雾凇的形状 、 雾凇的优秀品质( 或: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 ) 四个方面做了具体介绍。 ( 2 )( 变式训练·原创 )用“∥”给文章划分层次。( 标两处 )① ② ③∥④ ⑤ ⑥ ⑦ ⑧ ⑨∥⑩
考点一 理清结构层次[2018/2013考]一、划分结构层次1.抓关键词。文中的有些词语能够鲜明地体现文章结构特点。如有“一种是……另一种是……”之类明确提示文章是从几个方面来介绍或将说明对象分为几类的词语,一般是并列式结构。如有能够表示层次、现象、本质、结果、原因等反映递进关系的词语,则一般是递进式结构。2.抓关键句。很多句子能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结构,如中心句、过渡句、段首句、总结句等。通过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简单分辨出文章的结构,然后通读全文,进一步加以判断。
3.抓段意。概括文章各段的段意,是理解文章结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概括时,将相同或相近的内容合并到同一层次,再与全文内容联系起来。理清了各层次内容的关系,文章结构就一目了然了。4.抓说明对象。理清说明对象,看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这一对象的。有时,针对一个说明对象,又会从其他方面进行进一步说明,此时,要能把这些小的方面结合起来。二、分析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对说明对象进行说明的解答此类题,需要通读文章,逐段概括要点,采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再概括出层意便可得出答案了。
2.第⑥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各有何作用?( 4分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判断说明方法,要抓标志性词语。“主要有两种”表明本段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作者对“粒状雾凇( 或硬凇 )”和“晶状雾凇( 或软凇 )”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的介绍,恰恰符合作诠释这一说明方法的特点。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首先要指出说明的内容( 雾凇的形状及分类 ),其次要把该类说明方法的个性特征答上去。如“分类别”可以使说明内容更有条理性,“作诠释”则使说明内容更通俗易懂。【参考答案】①分类别:明确说明了雾凇的两种主要形状。②作诠释:准确解释了硬凇和软凇的特征和区别。( 说明方法各1分,作用各1分,共4分 )
【题型变式】( 变式训练·原创 )指出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将吉林松花江畔有雾凇时的负氧离子数和没有雾凇时的负氧离子数进行比较,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雾凇是天然的“负氧离子发生器”这一特点。
考点二 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必考]1.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见“名师考点精讲”中“6.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部分。2.抓住语言标志,注意辨析。如出现“例如”“比如”等词,一般是举例子;有“如”“像”等比喻词,常常是打比方;看到数据就要想到列数字;发现几种事物一起说明或存在数据的比较,就要想到作比较;从几个角度逐一解说,往往是分类别。【答题模板】题型: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模板:说明方法+对象特征+表达效果。基本句式:这句话使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说明了……事理,使说明对象形象具体( 条理清楚、通俗易懂等 )。
3.选文从雾凇外表的 美说到雾凇形成的条件,再说到雾凇内在的 ,运用了 说明顺序。( 3分 )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和把握说明顺序的能力。文章第①~③段描述了雾凇之美,引出文章的说明对象;第④~⑨段分别从什么是雾凇、雾凇的形成条件、雾凇的形状、雾凇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等方面进行说明;第⑩段由雾凇的优秀品质升华到“人间万事出艰辛”这一道理。本题中,前两空的答案可直接从原文得出,分别在文章的第③段和第⑦段;第三空应填“逻辑”。【参考答案】通透灵动 优秀品质 逻辑( 每空1分,共3分 )
【题型变式】( 变式训练·原创 )文章第⑥段和第⑦段的位置可不可以调换?请说明理由。不可以。第⑥段紧承上文,是对雾凇的本质、外在形状等基本知识的介绍。第⑦段与后面两段内容紧密相连,是对雾凇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的介绍。若调换位置,则打破了原文的逻辑顺序。
考点三 把握说明顺序[2018/2015考]一、判断说明顺序1.从语言标志入手,判断说明顺序。以时间为顺序的说明文,会有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以空间为顺序的说明文,常有表示方位的词语,如东、西、南、北、中、上、下、左、右等。以逻辑为顺序的说明文,则有“首先”“其次”“再次”等词,体现由主到次、由内到外、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等顺序。2.从说明对象入手,判断说明顺序。如说明建筑物的构成,必然要用空间顺序;说明某一事物的历史演变、发展过程、实施程序、制作工序等,当然要用时间顺序;说明事物产生、发展、变化的原因,则多采用逻辑顺序。3.从文段大意入手,分析说明顺序。有的文章不能运用以上两种方法分析其顺序,就需要我们概括、归纳段落大意,理清文章思路,进而把握其顺序。
二、判断段落( 句子 )能否调换顺序1.如果题干点明这几个段落是前文的总说或者分说部分,就需要从总分的顺序是否与前文一致来判断。2.如果不是总分情况,就需要归纳概括这几段的内容来判断其所运用的说明顺序,从而确定能否调换。【答题模板】题型1:本文( 第×段 )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什么作用?模板1:本文( 第×段 )使用了××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题型2:文中第×段与第×段能否调换?请说明理由。模板2:不能调换。本文采用了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与人们认知事物的顺序不一致。
4.请用平实的语言概述雾凇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 3分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第⑦⑧⑨三段介绍了雾凇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概括答案要点,可采用抓关键词句的方法。如根据第⑦段最后一句“这是因为雾凇蓬松的结构能够吸附大量空气中的污染颗粒,是空气的天然‘净化器’”,可概括出答案要点——吸附污染颗粒;根据第⑧段首句“雾凇是天然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可知雾凇产生负氧离子;根据第⑨段内容,可知雾凇能吸收和容纳大量音波。【参考答案】①吸附污染颗粒;②产生负氧离子;③吸纳大量音波。( 每点1分,共3分 )
【题型变式】( 1 )( 变式训练·原创 )仔细阅读第⑤段,说一说形成雾凇的气象条件有哪些。①冬季寒冷漫长,而且空气中水汽充足;②天晴少云,静风或是风速很小。( 2 )( 变式训练·原创 )雾凇主要可分为哪几类?可分为粒状雾凇( 或:硬凇 )和晶状雾凇( 或:软凇 )两类。
考点四 筛选并整合信息[2018/2017/2015/2011/2009考]1.确定筛选信息的区间。首先,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弄清楚题目要求筛选整合什么;然后,有重点地阅读全文,确定答题区间。2.掌握筛选信息的方法。( 1 )抓关键词法。抓住诸如“首先”“其次”“另外”“还有”“也”“除此之外”等提示性词语来概括信息。( 2 )抓关键句法。所谓关键句,就是指过渡句、段首句、文末点题句、问题前后句等,它们往往能给答题提供一些集中有效的信息。( 3 )“点面结合”法。有时候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并不是集中在某一“块”,而是散布在全文中,这时就要求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点面结合,逐一摘取,避免遗漏。3.比对信息的正误。把有关信息全部还原到原文中去,去寻找信息的支撑点,从而比较分析,辨别正误。这一方法主要适用于选择题。
5.( 原创 )雾凇具有哪些特点?【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寻找有关雾凇特点的句子,再从中筛选出答案信息。文章第⑨段中“雾凇由于具有浓厚、结构疏松、密度小、空隙度高的特点”一句对雾凇的特点进行了说明,据此概括即可。【参考答案】浓厚,结构疏松,密度小,空隙度高。
考点五 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2015/2013/2011考]1.抓标题法。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了其特征。2.抓关键句法。许多说明文在说明事物时,会明确交代对象的特征,以便读者理解和接受。如《苏州园林》一文中,“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句就指出了苏州园林的特征。3.材料分析法。即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分析文章选材和组材、段落层次间的联系,从而综合归纳出说明对象的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一文列举了中国石拱桥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赵州桥和卢沟桥,它们具有“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共同特点,从中可以综合概括出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答题模板】题型:根据文章内容,概括××的主要特征。模板:分条列举。( 事理说明文主要写现象的起因、性质、解决措施等 )
6.雾凇奇观的形成给你哪些启示?( 6分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关注文章的结尾段,它通常点明了主旨。结尾段中,“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是说人间万事如同雾凇的形成,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从“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觅得良机,才会成就一场繁华”一句中,即可分解出两个答案要点:“做好充分准备”和“觅得良机”。【参考答案】示例:人生如同雾凇奇观的形成,需要做好充分准备,付出艰辛努力,还要抓住机遇,才能取得成功。( 6分 )
【题型变式】( 变式训练·原创 )阅读下面材料,用文中介绍的知识说一说松花江下游的雾凇岛多雾凇的原因。链接材料 吉林冬季寒冷而漫长,其雾凇季节一般从每年的11月下旬开始,到次年的3月上旬结束。松花江下游的雾凇岛因雾凇多且美丽而著名。这里地势较低,又有江水环抱,冷热空气在这里相交,冬季几乎天天有雾凇,有时一连几天也不掉落。冬季寒冷而漫长,而且空气中水汽充足。
考点六 探究文章内容[2018考]一、联系生活实际谈感悟( 看法 )1.选准角度,紧扣文章中心和事物特征来谈。如上文,结尾说“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觅得良机,才会成就一场繁华”,此句为文章中心句,由此得到的启示是:人生的成功需要做好充分准备,付出艰辛努力,还要抓住机遇。2.观点鲜明,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在表明自己的观点或态度时,要做到分明而确定,切忌模棱两可。同时立足文本内容或生活实际,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有充分的理论支撑。二、提出解决办法1.在原文中寻找答案。作者有时会在文中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2.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去提建议。3.根据自己积累的生活常识去回答,要注意科学性。
三、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大胆的想象1.联系选文,结合一定的生活经验,合理表达。2.推断要合乎科学,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四、链接一则材料或几则材料,探究原因或结果1.细审题,把握题干中关键词或短语,理解题意。2.析材料,明确材料和文章的关系,把握材料的个性和与文章的共性,抓筛选点、提炼点。3.结合原文和材料的内容、中心,写出探究结果,语言表述要准确、简洁、明了。
( 2017·安徽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19分 )冬眠的奥秘张劲硕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身上隐藏着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鳃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适应严酷的环境。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10分钟才跳一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能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三十多岁,后者却只能活到三四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得多。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不过,在2004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能达到800岁!( 选自《博物》总第146期,有删改 )
【文章解构】1.说明对象:冬眠的奥秘。2.说明顺序:逻辑顺序。3.说明结构:总—分—总。
5.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
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分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说明文首段的作用一般有: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下文。需要注意的是本题分值为3分,考生答题时要想到答案有可能为三小点。【参考答案】点明说明对象,引出下文,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每点1分,共3分 )【题型变式】( 变式训练·原创 )选文第⑤段能不能删去?请说明理由。不能。第⑤段由动物冬眠讲到研究冬眠对于人类的意义,展示美好前景,使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完整。
考点七 分析说明文语段的作用[2017考]1.要注意段落的不同位置。( 1 )开头段的作用有:引出( 或交代 )本文的说明对象( 或说明对象的特征 );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加文章的文学性( 或故事性 );总领全文,引起下文。如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第1段,通过描写一年四季的自然景物,引出了文章的说明对象——物候学。( 2 )中间段的作用有:承上启下;总结前文;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3 )结尾段的作用有:总结全文;与开头相照应,首尾圆合,使结构更严谨。2.要注意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去回答。3.要结合说明方法谈。若存在说明方法,则从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方面作答。答题模板为:通过……( 说明方法 ),说明了……( 事物特征或事理 ),使说明……( 作用 )。
2.阅读第②段,指出动物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2分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第②段先介绍什么是冬眠,然后指出冬眠与睡觉有本质的区别,再以几类冬眠的鱼为例具体说明其中的区别,最后一句从生命指征和新陈代谢速率两方面进行总结。因此,对最后一句进行归纳概括即可得出答案。【参考答案】生命指征水平极低,新陈代谢速率非常缓慢。( 每点1分,共2分 )【题型变式】( 变式训练·原创 )作者说“那些冬眠的动物身上隐藏着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有哪些奥秘?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冬眠跟寿命长短有关系。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技巧见真题典例一考点四“筛选并整合信息”。
3.第③段中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3分 )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的能力。说明文语言以准确、严密为主要特点,“几乎”“大约”“左右”等一类表示模糊概念的词语准确表达了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与客观实际相符,若删去则过于绝对,反而不能准确反映客观事实了。作答时,一定要注意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几乎不呼吸”说明不是完全不呼吸,如果删去就与事实相悖,故不能删。最后,要注意补上说明文语言运用的特点。【参考答案】不能。如删去“几乎”,表达过于绝对,不符合箱龟冬眠时的实际情况。“几乎”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3分 )
【题型变式】( 变式训练·原创 )分析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作用。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一般来讲”是说大多数情况下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有关,但不排除有特殊情况。“一般来讲”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考点八 品析说明文语言[2017/2013考]1.揣摩用语的准确性。对说明文语言的考查,多选择在句中起修饰、限定作用的词语,如表程度的“比较”“最”,表范围的“主要”“之一”等。可运用替换、删除等方法辨析。2.结合语境分析。将加点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结合上下文来理解。3.把握说明语言的通俗性、生动性。有些说明文为把抽象的概念说得更具体,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更浅显,把专业性很强的知识说得更生动,一般会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理解这类词语的含意或作用时,可以将生动形象的语言还原成它本来的意思。
【答题模板】题型1:请分析××词的作用( 好处 )。模板1:①先解释该词的意思,或带词解释句子的意思;②指出该词准确地( 生动地 )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③强调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特点。题型2:××词能否删除( 替换 )?模板2:①表态( 一般回答“不能” );②定性,即解释这个词或带词解释句子( ××词表示……意思 );③若删去( 替换 ),句子有何改变( 变成了……意思,与实际情况不符 );④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4.( 原创 )第④段说“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句中的“这种‘天赋’”指的是 。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明确词语的指代意义的能力。联系前句“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可知“这种‘天赋’”指的就是冬眠。【参考答案】 冬眠
考点九 理解词语的含义[2013考]一、理解词语的指代义代词的出现,往往是在所指代的事物、人物之后,因此,代词所指代的内容一般在其上下句或上下文中。我们解题时,应当由近及远地去找。二、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寻找比喻的本体,分析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找出本体的相关特征。答题时力求把词语( 或短语 )中每个字的意思都表达出来。
5.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分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第④段画线句把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不冬眠的老鼠相比,运用的是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三十多岁”“三四岁”属于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第④段的说明中心是冬眠跟遗传基因和寿命的长短有关系,画线句表达的重点是冬眠跟寿命的长短有关系。【参考答案】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 3分 )具体说明哺乳动物的寿命不一定和体型相关,还和冬眠有关。( 2分 )
【题型变式】( 变式训练·原创 )选文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举例子、列数字。通过列举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跳动的频率,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这一事实。
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答题技巧见真题典例一考点二“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二说明文阅读课件,共21页。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二 说明文阅读,共28页。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二 说明文阅读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帮,二按语言特色分,抢分秘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顺序,拓展延伸,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语言,考点帮,考点速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