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震历史 防患未然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见震历史 防患未然课件,文件包含见震历史防患未然ppt、见震历史防患未然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Q1:如何甄别地震前兆和地震谣言?Q2:怎样排除家庭地震隐患?Q3:怎样准备一个家庭防震包?Q4:尝试制定应急疏散预案?(二楼疏散到一楼)
地震前兆:地震前常有不少异常的自然现象发生,称为地震前兆,地震前兆分为宏观前兆、微观前兆。常见的有:地下水异常、动物异常、地光、地震云、地声等现象。
地震谣言也是一种灾害。它波及面广,突发性强,传播速度快,因此危害甚大。这种传闻可以造成不是地震甚似地震的损失。
正确认识国内外当前地震预报的实际水平,人类目前作出的较大时间尺度的中长期预报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相对较低。要明确,在我国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在政府,任何其他单位或个人都无权发布地震预报消息。对待地震谣传,要做到不相信、不传播、及时报告。学习地震常识,消除恐震心理。不要轻信谣言,盲目抢购。
把墙上的悬挂物取下来或固定住,防止掉下来伤人。固定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
把牢固的家具下腾空,以备震时藏身。加固睡床。
阳台护墙要清理,花盆杂物拿下来
清理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
准备好一个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1.紧急自救药品:医药急救包,瞬间冷冰袋; 2.协助救援的物品:高频求生哨子,手提多功能电筒;3.维生物品:应急饮用水,高能量救生口粮;4.协助自我保存的物品:应急帐篷、压缩毛巾、折叠多用铲等物品。这些东西平时或接到地震预报后,立即准备好。
家中常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
身边的地震应急避险场所
地震停止,要第一时间离开建筑物。
下楼梯时,要贴近墙的一边走,并且单手护头
当地震来了…人们通常第一个反应就是:
擅自行动,盲目避震,只能遭致更大不幸。
在公共场所要听从指挥,不要擅自行动
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钧一发之间,容不得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有的人跑出危房后又转身回去救人,结果自己也被埋压。记住,只有保存自己,才有可能救助别人。
要行动果断,不要犹豫不决
震时,每个人的处境千差万别,避震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例如,是跑出室外还是在室内避震,就要看客观条件:住平房还是楼房,地震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房子是不是坚固,室内有没有避震空间,室外是否安全等等。
要因地制宜,不要一定之规
一、争分夺秒,抓住求生最关键时刻 大震前常伴有地声、地光和小震,这些现象可成为大震预警。发现震时地光到房屋倒倒塌几十秒到1分多钟的时间。听到地声到房屋倒塌有十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从感觉到地面震动到房屋倒塌,有十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人们必须抓住这极为重要和珍贵的时刻,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紧急行动起来。身处不同场所就得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夺门而逃是最不明智的选择,除非你在平房或一楼,在短短几秒钟内能跑到安全地带。否则,最好就地避震,等首震过后,再迅速撤离。
地震中的“逃”与“藏”
○ 伏而待定 ○ 要相互关爱 ○ 人员密集场所不要拥挤
二、心眼明亮,寻找最佳避难场所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就如古训“伏而待定”一样,1556年华县大地震后一个叫秦可大的文人在《地震记》中总结的经验为“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古人这个方法很有效,就近避震,就是在地震时就近寻个安全角落,伏在地上,注意保护头部和脊柱,等待震动过去再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
由于预警时间毕竟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上、炕上
——周围无支撑物的地板上
——外墙边、窗户房
室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
——炕沿下,结实牢固的家具附近
——内墙(特别是承重墙)墙根、墙角
——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地方
室内易于形成避震空间的地方
美国国际救援小组(ARTI)的首席救援者 道格·库普
你一定要知道的“地震活命三角区”
如果你来不及逃到室外,这里都可以是:
最好躲在支撑多空间小的卫生间
哪里可以迅速找到活命三角区?
“救命三角”求生实验:模拟摧毁了一座学校,和一个里面有20个人体模型的房屋。10个人体模型用“蹲下和掩护”方法,另外10个模型使用 “救命三角”的求生方法。结果显示那些用“蹲下和掩护”方法的人存活率是“零”,而那些使用“救命三角”的人能够达到100%存活率。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地震灾害现场条件及破坏状态的不确定性,避震空间是选择桌子下面还是侧面(活命三角区)在学界仍存在一定的争议,但任何事件的安全性都是一定概率意义上的保障!所以世事无绝对,在震害现场的合理避震方法应该是:伏而待定,因地制宜,相机而动。
——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
——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
——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
——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
——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
采取有利于避震的姿势
在各种环境中的避震方法
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高大烟囱、水塔下,避开立交桥等一类结构复杂的构筑物;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避开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脸等。
首先关闭液化气,切断电源,以防发生火灾;接着抓一个枕头或坐垫护住头部,并就近躲在坚固的家俱下(如床铺、饭桌下等),也可以躲在内墙角或开间小的卫生间、贮藏室。(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待震后再撤离到外面空旷的地方,以防余震。
不要向教室外面跑,应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侧下),待地震过后,在老师的指挥下向教室外面转移。在操场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保护好头部; 千万不要慌乱拥向出口,避开人流的拥挤,避免被挤到墙或栅栏处; 在商场、书店、展览饱、地铁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远离玻璃橱窗、柜台或其他危险物品旁边;如果正在电梯里,应当迅速在临近的楼层停下,马上离开电梯,千万别卷入乱作一团的人流中去。
首先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车;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或坐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行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做好防护姿势。
避开山脚、陡崖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避开陡峭的山坡、山崖和河坡,以防地裂、滑坡等;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来不及跑到开阔地时,可就近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别忘了保护头部。
要尽快向远离海岸线的地方转移,以避免地震可能产生的海啸袭击;注意地震海啸发生的宏观前兆现象:一是海水异常的暴退或暴涨;二是离海岸不远的浅海区,海面突然变成白色、冒泡,其前方出现一道长长的明亮的水墙;三是位于浅海区的船只突然剧烈地上下颠簸;四是突然从海上传来异常的巨大响声,在夜间尤为令人警觉 。
地震发生后应积极开展自救与互救活动,这对自我求生和抢救遇难者具有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大地震的危险振动期大约只有一分钟左右,能在震后半小时内救出的被压人员生存率达99%,而且幸免遇难的人会自发抢救亲属和邻里,因此震区群众的自救和互救是减少伤亡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森林防火,防患未然主题班会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森林的作用,火灾现场,森林火灾的危害,枯枝落叶,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文明祭扫见清明 森林防火记心间——初中清明消防安全主题班会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班会前言,摒弃陋习文明祭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防止震减灾 主题班会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认识地震,地震前兆,大震时人们的感受,地震逃生,伺机而逃,在家庭如何避震,千万不要跳楼,在学校如何避震,在公共场所如何避震,在户外怎样避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