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2021年小学毕业会考模拟卷(四) (1) 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2021年小学毕业会考模拟卷(四) (1) 部编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拼音,规范书写词语,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按要求填写诗中相应的词语,“泰山”比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读拼音,规范书写词语(8分)
lǐng yù dòng jiāng xīng wàng fěi cuì
là yuè jiǎ zi qín jiàn nuó yí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嫉妒(jí) 茅塞顿开(sè) 供不应求(yīnɡ) 浑身解数(jiè)
B.揣测(chuǎi) 千载难逢(zǎi) 挑剔(tī) 咀嚼(jué)
C.似的(shì) 囫囵吞枣(hú) 埋怨(mái) 鲜为人知(xiǎn)
D.吮吸(yǔn) 悄无声息(qiāo) 翘首(qiáo) 倾听(qīnɡ)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滔滔不决 振振有词 娓娓动听 对答入流
B.才华横益 出类拔翠 博大精深 集思广益
C.心旷神怡 心平气和 目不转睛 呆若木鸡
D.嘻皮笑脸 仰不愧天 眼急手快 化险为夷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B.通过语文模拟考试,他发现了语文的蛛丝马迹。
C.我们在学习上要虚张声势,把大家的学习热情搞上去。
D.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要主动向老师请教,虚心求学,不耻下问。
5.结合语境选择词语填空,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
这里有一座高塔,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瞭望孔望见的景致都足够。每一件事物都是新的。近处或远处的事物都会使你,但越往上走,攀登越,所以我们要学会坚持。
A.扣人心弦 只要 依恋 流连 快乐 B. 扣人心弦 既然 望而生畏 困难
C.赏心悦目 无论 依恋 流连 困难 D.赏心悦目 如果 望而生畏 快乐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在这次小升初测试中取得好成绩,关键是在考试时要认真审题、答题。
B.实外西区对我很熟悉,我能一一说出佳处来。
C.他的年龄不大,最多二十岁以下。
D.习习凉风在树叶间演奏着优美动人的小夜曲。
7.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天,我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非常难过;心比被锤子砸了的手指还疼。我拿起电话找到了苏珊。
B.“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C.我忍不住问他,到底是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苗应该不会这么容易就枯萎吧。
D.小高有点急了:“真不能吃。里面装的是一些小昆虫,蝴蝶呀什么的,一打开就飞跑了。”
第二部分:日积月累(26分)
8.冰心曾给某个儿童刊物写了一句指导读书的话:“ , , 。”朱熹则认为:“读书有三到,谓 , , 。”曾国藩则告诫士人读书:“第一要 ,第二要 ,第三要 。”
名人关于读书的论述让我受益匪浅,我还积累了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__________
9.“ , 。”通过写梅与雪的特点,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长处必然也有短处;唐代诗人王翰在《 》中写道:“ , ?”描绘了将士们视死如归的勇气;老师常引用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 。”教我们写作时要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俗语“ , 。”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10.(本题8分)按要求填写诗中相应的词语。
(1)诗中有花:人闲______________落 ____________香里说丰年
(2)诗中有鸟:潇潇暮雨__________啼 枯藤老树_____________
(3)诗中有数:_____________点雨山前 ________________还坚劲
(4)诗中有节:___________时节雨纷纷 待到_________________日
第三部分:生活实践。(11分)
11.(本题5分)应用文写作。
小红同学因为6月15日要参加跳舞比赛,需要提前请假一天。请你帮她写一张请假条给班主任王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口语交际
课间休息的时候,只有林红在教室。一位女青年匆匆走进来说:“我姓黄,是杂志社的编辑。我有事找你们刘老师,可是没找见人,请转告你们刘老师,那篇稿子星期日之前一定写好,请她写好之后打个电话给我,我的号码是13924512536。还有,她忘在杂志社的文件夹,我把它放在传达室了。”刘老师回来后,林红就转告她:“刘老师,刚才有位杂志社的阿姨来找您,您不在,她请您快点把稿子写好,还有,她把文件夹放在传达室了。”
(1)听了林红的转告,刘老师并没有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请问林红在转告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果你是林红,会怎样转告刘老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部分:阅读理解。(26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 (5分)
下面是某市教育局公布的该市学生体质状况的最新检测结果。
13.根据以上提供的资料信息,你得出了什么结论?(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你为“阳光体育运动”写一条宣传标语,提高大家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1分)
人总是要死的,但 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上文学家叫做___________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___________而死,就比___________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___________去死,就比___________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5.按原文在空白处填空(3分)
16.解释下列字的意思。(2分)
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划线句子的意思是: 。(1分)
18.“泰山”比喻:___________;“鸿毛”用来比喻:___________(1分)
19.说张思德同志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的死比泰山还重。(2分)
20.这段话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方法。(2分)
(三)最大的麦穗(10分)
古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大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21.联系上下文解读句子。(2分)
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苏格拉底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只许进不许退”在文中是要求弟子__________,不可__________。
22.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这句话采用了_____手法,写出了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3.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人生道理?(2分)
24.“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细读全文,填空。(前三空各用两个字)(2分)
文中的苏老师讲了三次话,第一次是__________,第二次是__________,第三次是__________。可见,他不愧为一位大学者!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___效果好。
第五部分:快乐习作。(30分)
感谢生命中有你
提示: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感谢父母养育了、教育了我们,要感谢同学可贵的友谊,还要感谢陌生人无私的帮助……你想感谢谁?为什么?写一写吧!
主题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条理清楚,分段叙述,不少于500字监测项目
升降趋势
监测项目
升降趋势
身 高
↑
肺活量
↓
体 重
↑
视 力
↓
胸 围
↑
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毕业会考模拟卷(无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按要求填写词语,并选填入句子中,按要求写句子,幸福是什么?,综合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升初分班考模拟卷(四)(试题)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书写,判断题,填空题,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小学语文小升初模拟试题(四)(含答案),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