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 三角形1 认识三角形学案
展开理解三角形的概念[来源:学*科*网Z*X*X*K]
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来#&源:中教^网%~]
掌握并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中&国教育^*出版@#网]
掌握三角形的主要线段: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理解三角形的分类
【重点难点】
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2、三角形的内角和
3、三角形的主要线段: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4、三角形的分类
情境导入
如图
以3 根火柴为边袁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
以6 根火柴为边袁最多可以组成几个三角形钥
以9 根火柴为边最多能组成几个三角形钥
自主学习:
一、认识三角形
1.三角形的概念及其表示
(1)三角形的概念
三角形是由不在________的___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来@源:z^zste~p.c%m&]
(2)三角形的符号表示[中~&国^教育出%版网@]
三角形可以用符号“___”表示,如三角形ABC可表示为“△ABC”,读作“三角形ABC”.[来源:学+科+网Z+X+X+K]
2.三角形的基本元素
(1)顶点:三角形中,相邻两线段的公共端点叫三角形的顶点,三角形有___个顶点;
(2)边: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叫三角形的边.三角形有___条边;
(3)内角:三角形中,每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三角形的内角,三角形有___个角,用大写字母表示.如图,△ABC的三个内角分别为∠BAC、∠ABC、∠ACB.在不引起误会的情况下,也可用角的顶点字母表示.
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来^源#&:中教%~网]
(1)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_____第三边;
(2)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_____第三边.[中~^#国教育出版网&%]
说明:①这里的“两边之差”可能是正数,也可能是负数,一般取差的绝对值.
②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是由“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推出来的,故我们在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时,只需验证三边关系中的(1)或(2)就可以了,一般是验证“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常用来判断已知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也可用来解决“已知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的范围”这类题目.
二、三角形中的三线
在一个三角形中,除了三角形的三条边这三条线段外,还有以下三种重要的线段.
1.三角形的中线[来*源:&@#^中教网]
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3.三角形的高[来源:学.科.网]
三、三角形的内角和
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______.
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导学解疑:
一、展示点拨,归纳新知:
二、典例分析
如图5—4所示,如果∠ACD是ΔABC的外角,那么∠ACD与∠A,∠B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来源%^:中教网~@*]
三、巩固练习
1、如图5-9所示,共有 个三角形,其中ΔADE的内角是 .
2、在一个三角形中,两条边的长分别为2和7,另一条边的长是奇数,符合这些条件的三角形 ( )
A.不存在 B.只有一个 C.只有两个 D.有三个
3、如图5-10所示,已知∠A=32°,∠ADC=110°,BE⊥AC于E,求∠B的度数.
[中国^教#育~出&版%网]
成果检验:[来&~*源^:中教网@]
达标测评
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 cm和8 cm,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 )
A.4 cm B.5 cm C.6 cm D.13 cm
2、如图5—15所示,AB∥CD,AD和BC相交于点O,∠A=25°,∠COD=80°,则∠C等于 ( )
A.65° B.75° C.85° D.105°
二、总结延伸:
1. 本节课的收获:先由学生总结,老师启发补充
2. 本节课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3. 关于这一课的知识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如果有请提出来,让老师和同学帮你解决。
答案:
自主学习:
同一直线上;三;△;三;三;三;大于;小于;180°
典例分析:
因为∠ACD+∠ACB=180°,∠A+∠B+∠ACB=180°,所以∠ACD+∠ACB=∠A十∠B+∠ACB,由此得到∠ACD=∠A+∠B.
不要只想到图5—4所画的情形,还要想到∠ACB是直角(如图5—5所示)或钝角时的情形也一样.
巩固练习:
1、分析 数三角形个数的方法一般有:①按大小顺序数,②从图中某一条线段开始沿着一定方向去数,③先固定一个顶点变换另两个顶点来数.但要特别注意,既要不重,又要不漏.在三角形中,边所对的是角,角所对的是边.
答案:6 ∠ADE,∠AED,∠DAE
【解题策略】 数三角形的个数要按同一标准去数,做到不重、不漏.每一个三角形都有3个内角,注意角的表示方法.
2、【分析】这是关于三角形三边长的问题,目前只有三边关系可以利用.设另一边的长为x,则有2+7>x,x>7-2,由此得5
3、【分析】 由于∠B是ΔBCE的内角,且ΔBCE是直角三角形,只要求出∠C的度数就可求得∠B的度数.从题目已知条件来看,∠A与∠ADC的度数已知,它们都是ΔACD中的角,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可求出∠C的度数.[中^国教#育出~版*&网]
解:因为∠C+∠A+∠ADC=180°,
所以∠C=180°-∠A-∠ADC=180°-32°-110°=38°.
由ΔBCE是直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得∠B=90°-38°=52°.
【解题策略】 解此题的关键是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求出∠C,再利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关系求出∠B.
达标测评:
1、【分析】 设第三边长为x,则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得8-3
2、【分析】因为AB∥CD,所以∠D=∠A=25°,又因为∠COD=80°,所以根据三
角形内角和定理得∠C=180°-∠COD-∠D=180°-80°-25°=75°.故选B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 图形的全等第2课时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 图形的全等第2课时学案设计,共4页。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 图形的全等第2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 图形的全等第2课时导学案,共3页。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1 认识三角形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1 认识三角形学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