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教学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O2,碳循环的途径,光合作用,有机物,体内氧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空气的组成成分有哪些?按体积计算
(0.93%) (0.04%)
2、动物、植物和人一样都能呼吸,都是吸进 氧气 ,呼出 二氧化碳。3、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吸收 二氧化碳 和 水 , 制成有机物,同时释放出 氧气 。大气中氧气不断被消耗,又不断地产生,是否保持恒定?
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你养过金鱼吗?你有什么办法能使鱼缸内的 金鱼活得久一些?1.勤换水2.使用增氧气泵3.鱼缸里养一些水草。你知道养水草的作用吗?水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 出氧气。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金鱼呼吸需要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而水草 需要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因此在金鱼缸环 境中进行氧循环。
1.取两个封闭的玻璃钟 罩,在A中放入蜡烛; 在B中放入植物和蜡烛, 然后将两个钟罩放在阳 光充足的地方。
观察A钟罩内蜡烛熄灭的时间为 ;而B钟罩内蜡烛熄灭的时间为 B钟罩内蜡烛燃烧所需的氧气来自于 植物光合作用。 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为了让 B 钟罩内蜡烛能较长时间地燃烧下去, 在设置实验时,应注意什么?绿色植物生长茂盛,需绿叶较多。光线要强。 蜡烛要细一些。
从实验结果你能得出哪些结论?【实验结论】 1、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2、在玻璃钟罩内存在氧循环蜡烛燃烧O2CO2植物 光合作用在以上实验的密闭小系统中,实现了氧的循环 利用。那么,自然界中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自 1910年科学家开始测定大气中氧的含量以来, 氧的含量至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这能说明了什么问题?自然界中也存在着氧循环。通过哪些途径来实现氧循环的呢?
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O2
化石燃料的燃烧需要O2
动植物尸体分解需要O2
大自然中,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是什么?
1、自然界中氧循环途径
2、氧循环大自然中氧 气的含量会 由于生物的 呼吸作用和 物质的燃烧 等减少,但 又会随植物 的光合作用 而增加,周 而复始地进 行循环。
在我国北方的冬天,许多树的叶都掉光了, 光合作用的能力大大下降。北方的人会有 感觉缺氧吗?即使北方的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 可是地球的其他地方照样会有很多的绿色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通过地 球大气循环在全球进行气体环流。
大自然中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不但涉及氧气, 还涉及二氧化碳。CO2是碳元素的气态化合物。自然界中的碳以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二、自然界中的碳循环1、碳循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被消耗, 又随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机物的燃烧以及腐 烂分解等过程,被重新释放出来,结果使大气 中被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数量与重新释放出的数 量大致相等。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有哪些途径?
现代工业迅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和石油 等燃料。这对碳循环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会大幅升高,破坏自 然界的碳平衡,带来温室效应等一系列巨大 的自然灾害。3、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联系在自然界中,氧循环与碳循环有着密切的联 系。通过氧循环和碳循环,保持了大气中氧 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恒定,维持了整个 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如果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不能保持,二氧 化碳的含量迅速增加。会导致什么后果?
三、温室效应取 2只塑料杯,各装 1/2清水, 在1只盛水的塑料杯上盖一块 玻璃片。把它们同时放在太阳 光下晒 1小时左右,然后分别 测量水温:_盖玻璃_片 的杯内 的水温高。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_太阳光能_透过玻璃,使_水面温度升_高,_而水面__的反射却_很少能穿透_玻璃,所以_水温较高。
1、温室保温原理太阳光透过温室地玻璃后,会使室内地面温 度升高,而地面的辐射却很少能穿透玻璃, 因此温室具有保温作用。
2、大气“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与温室玻璃相似的作用, 对地球起着保温的作用,从而产生“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有什么利弊?
3、“温室效应”的利 弊
利: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恒定, 适于动植物生存。
冬季利用温室效应,使蔬菜具有合适的 生长环境,增强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弊: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并引起 一系列恶果。⑴海平面上升,直接淹没沿海城市和良田;⑵破坏食物和淡水资源,以各种难以预测的 方式传播疾病;⑶气候反常,病虫害增加,粮食大幅度减产;⑷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4、温室气体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CO2) 外,还包括水蒸气(H2O)、臭氧(O3 )、氧化 亚氮(N2O)、甲烷(CH4 )、氢氟氯碳化物类、 全氟碳化物及六氟化硫等,统称为温室气体。对全球升温的贡献百分比来说,二氧化碳由于含 量较多,所占的比例也最大,约为 55%。
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治“温室效应” 的加剧?①. 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使用, 提高能源利用率。②. 积极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生物能、 氢
③. 能、地热能等)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保护森林、保护植被、禁止乱砍滥伐,植 树造林,利用森林蓄养水源,调节气温。④. 控制地球人口激增。
1、森林的大量砍伐,会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和氧循环产生什么影响?
森林是地球上最主要的绿色植物群体,利用太阳 能效率高。森林和地球上其他绿色植物一起是自 然界碳、氧循环的基础。森林的破坏,森林面积 的减少,必然会使自然界的氧、碳平衡遭到破坏。2、为什么把动物和植物同处在一个空间里, 能延长动物和植物生命活动的时间?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供给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植 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供给动物呼吸,这样在一 定时空内建立起了一种平衡,使动物和植物的生 命活动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维持下去。
1、图 3-89显示了自然界中的一个简单的碳 循环过程。根据图中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哪些过程消耗了空 气中的二氧化碳? 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如何摄取植物中的碳元素? 动物以植物为食物哪些过程可使绿色植物转化成二氧化碳? 植物的呼吸作用动物在哪一个过程中放出二氧化碳? 动物的呼吸作用
2、 图 3-90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 析后回答:(1)自然界二氧化碳的来源 途径有 化石燃料燃_烧 。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二氧化碳对人类的 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而不利 影响有_温室效应 。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两 个方向:一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二是增 加二氧化碳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 消耗二氧化碳的方式或途径 _植树造林。
A、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⑥
B 、 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关于温室效应,有下列说法:①温室效应有 利也有弊;②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大气层中臭氧层 受到破坏引起的;③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由于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引起的;④发展太阳 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可以防止温室 效应的加剧;⑤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 气温衡定,适于动植物生存;⑥森林被称为地球 之肺,所以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可以消除温室效 应。其中正确的是------------------------------( B )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节 土壤的成分教学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细_菌_,植物和,微生物其中,第2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学八年级下册第7节 电的安全使用教学ppt课件,共31页。
这是一份科学八年级下册第1章 电与磁第5节 磁生电教学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这应追溯到奥斯特实验,引发的思考电流,假如我是法拉第,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议一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