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1.2《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

    1.2《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第1页
    1.2《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第2页
    1.2《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科学五年级上册2.光是怎样传播的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科学五年级上册2.光是怎样传播的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活动手册使用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光》单元的第2课,本课的重点是探究光是如何传播的。这个问题对于成人是基本常识,人们很早以来就是通过对光照射下的物体和影子的观察,提出光是直线传播的。本课也是基于这样的思路,先让学生从经验的角度,推测光的传播特点,再通过实验观察光行进的路径,并初步建立“光是直线传播的”这一核心概念。
    本课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与声音的传播相比,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第二部分——探索,猜想光是怎样传播的,并通过实验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第三部分——研讨,学生通过观察,解释“光是直线传播的”,利用光的传播的道理,简单解释为什么我们能够听到屏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他本人。列举出光和声音的传播都有哪些特点,并加以比较。
    【学生分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光有了简单初步的了解。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实验课兴趣非常浓厚,但是在思维上,逻辑不够严谨,考虑问题不周全,因此,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现象,去寻找证明自己假设的依据是本课的一大难题。本节课通过实验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和假设,制订计划,实验验证,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发展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力等多方面的素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科学探究目标
    1.能与声音的传播对比,发现光的传播特点。
    2.能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
    3.会设计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
    4.能用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科学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
    2.知道推测要有依据。
    3.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能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
    难点: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黑色幕布1块(宽度>学生身高)、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屏、4个能直立的夹子,有关光是直线传播的图片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情境设计:请一名同学到讲台前,隔着黑色幕布对全班同学说话:“你们能听见我说话的声音吗?你们能看到我吗?”
    教师提问:我们能听见声音,却看不见人,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像声音一样,光也有自己的传播方式,与声音的传播相比,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呢?(板书:光是怎样传播的)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用这样一个简单的现象来引发学生思考,光和声音的传播到底有哪些不同。
    二、探索
    (一)你认为光是怎样传播的
    学生说说自己的猜想,并说出自己猜想的依据。
    教师板书,梳理学生的猜想。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初始想法。当光照亮周围的物体时,让学生推测光是怎样到达被照亮的物体上的。寻找推测的依据,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在让学生推测光的传播路径时,一定要求他们说出依据。科学探究中推测很重要,然而推测的依据更重要。
    学生寻找推测的依据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自然光条件下及种种生活现象中寻找更多的证据,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的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我们平时看到的很多现象,以及我们在之前研究的光源的特点,都可以作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依据。
    (二)用实验证明我们的猜想
    提问:我们对光传播路线有了自己的猜想,用什么方法能证明我们的猜想呢?
    1.我们想证明光是不是沿直线传播的,就需要设计实验,帮助我们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教师出示实验材料:4张矩形卡纸、4个能直立的夹子、手电筒。然后让学生说说怎样设计这个实验。
    设计意图:使学生意识到研究需要有明确的方法,用提出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利用现有材料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同时,在学生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习惯和倾听习惯。
    3.让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6页的实验方法和步骤,明确实验思路和实验任务。
    教师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设计意图: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教科书上介绍得很清楚,且操作简单,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阅读实验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操作的能力。交流实验注意事项,有助于学生的观察及规范操作。
    4.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操作如下:
    (1)在3张矩形卡纸的同一位置分别打一个小孔,直径约1厘米;
    (2)用夹子分别固定卡纸,并直立在桌子上;
    (3)每张卡纸之间间隔约15厘米,并保持所有小孔在一条直线上;
    (4)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厘米的地方,直立一张没有打孔的卡纸作为屏;
    (5)关闭所有灯光,并合上窗帘,保证手电筒的光是唯一光源。
    (6)观察并记录:
    ①把手电筒放在离你最近的卡纸前,保持一定距离,使手电筒的光直接穿过这些小孔,观察纸屏,并在活动手册表格图中标出光行进路线。(实验3次)
    ②把中间一张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5厘米,再观察纸屏,并在活动手册表格图中标出光行进路线。(实验3次)
    5.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需做3次;
    (2)手电筒的光不能照射同学的眼睛;
    (3)小组合作完成。
    设计意图:在这个探究活动中,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设计验证实验,在体验中感悟科学探究的真正乐趣。教师指导学生,实验中要进行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记录要真实、完整。记录表需要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记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实验和记录,这是培养学生记录能力和记录习惯的重要手段。
    三、研讨
    1.纸屏上的光斑在卡纸移动前后有什么变化?你怎么解释这个现象?
    2.你能利用光传播的道理,简单解释为什么我们能够听到屏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他本人。与声音的传播相比,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学生交流汇报,进一步得出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这一结论。这个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充分地体现“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
    在明白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道理后,学生能用这个道理解释纸屏上的光斑在卡纸移动前后有什么变化,总结光的传播与声音的传播相比有什么特点,这也是对本课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
    【板书设计】
    光是怎样传播的
    沿直线传播的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光的传播
    在光通过小孔的实验中,我发现:
    1.光直接穿过小孔时,在纸屏上: A 能够看到光斑 B 不能看见光斑
    2.移动中间的一张卡纸,在纸屏上:A能够看到光斑 B 不能看见光斑
    活动目的: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活动手册说明:表格中第一行“光直接穿过小孔”,实验要求将带孔的纸板中间的孔放在同一直线上,光直接穿过小孔时,画出光行进的路线。
    表格中第二行“移动一张卡纸”,实验要求将第二或第三张纸板向左或向右移动5厘米,观察光斑在纸屏上的变化,画出光行进的路线。
    教师交代清楚后,学生才可以进行实验。
    注意:每次实验要多做几次。
    实验结束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表格记录,完成表格第三行和表格下面的选择题。完成后,教师需要和学生讨论,并确定学生答案的正确性。实验方法
    光行进的路线
    1.光直接穿过小孔
    2.移动一张卡纸
    你认为光是怎样传播的

    相关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2.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2.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科学五年级上册2.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科学五年级上册2.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材料准备,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2.光是怎样传播的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2.光是怎样传播的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疑难解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