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教案 43 次下载
- 1.7《制作一个潜望镜》教学设计 教案 44 次下载
- 2.2 地球的结构-教学设计 教案 47 次下载
- 2.3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教学设计 教案 45 次下载
- 2.4 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教学设计 教案 43 次下载
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1.地球的表面教学设计
展开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第1课。作为单元的起始课,本课为整个单元的学习起到“奠定知识基础,提供思维线索”的作用。首先,教科书提供了世界地形图、我国的地形图以及各种典型地形地貌的图片,引导学生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观察,学习描述地形的特点,对地表的各种形态进行初步的认知。学生感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同时,进一步思考这些奇妙的地形地貌形成的原因,并结合已有认知作出猜想。
【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于地形地貌虽然没有系统的认识,但他们已经有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他们在旅游途中或在网络、电视中对地形地貌有一些浅显的认识。因此,他们可以尝试对各种地形地貌的成因进行猜测,这种猜测不仅可以作为学生学习整个单元的思维线索,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心中的疑惑与教学目标相融合,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地形地貌特点及其变化原因的兴趣。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
2.常见的陆地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台地和盆地等。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等资料获得关于地形地貌特点的信息。
2.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常见地形地貌的特点。
3.能够对地形地貌变化的原因进行有依据的猜测。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
2.发展探究地形地貌变化原因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宝贵自然遗产。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分析几种地形地貌的特点,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做出初步猜想与解释。
难点:对主要地形地貌形成原因进行合理的推测。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世界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中国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典型地形地貌的图片、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典型地形地貌的视频、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班级记录大表、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教师: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你们对地球了解吗?地球表面是什么样子的?地球现在的面貌是本来就有的吗?是什么力量使地球变成现在的样子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新单元的学习吧。(板书课题:地球的表面)
设计意图:一连串问题的提出使学生从整体上思考地球表面的样子。聚焦问题,引发学生对于地形地貌形成及其变化原因的思考。
二、探索
(一)观察世界地形图,描述地球表面的样子
1.课件展示世界地形图,提问:观察地球表面的地形图,你们发现我们的地球表面有什么特点?海洋与大陆的分布、大陆板块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
2.交流、研讨:地球的面貌本来就是这样的吗?
3.教师播放海陆变迁的相关视频,补充学生认知。
4.师生总结:整个地球的表面是高低不平、复杂多样的,由陆地和海洋两部分组成。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陆地被海洋分开并没有完全连接在一起,形成几大板块。地球表面的样子不是本来就有的,而是经过漫长的演化逐渐形成的。
设计意图:通过对地球表面的观察、分析,帮助学生对地球地表形态形成一个较为宏观的认知,初步认识到地球现今的整体面貌都是地球演化的结果。为后续研究具体某一地形地貌形成原因作铺垫。
(二)认识陆地的地形地貌
1.观察我国的地形图,了解我国的地形特点。
(1)观察中国地形图,交流研讨我国的地形地貌特点。
(2)说一说自己家乡的地形地貌特点。
教师提问:同学们的家乡在哪里?你们的家乡是怎样的地形地貌?它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交流研讨。
设计意图:在整体感知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特点的基础上,将学习的视角聚焦到陆地,建立具体的地形地貌的概念。
2.观察图片中的地形地貌,描述它们的特点。
教师出示5种地形地貌图片,组织学生观察交流图片中的地形地貌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几张典型的地形地貌图片,将学生观察的目光再次聚焦:观察某个典型地形地貌,并描述它们的特点,为后面分析其成因做好充分的准备。
3.把每幅地形地貌图的特点和自己对这种地形地貌主要形成原因的猜测填写在记录表中。
4.学生填写记录表后小组研讨。
设计意图:发挥个人学习与小组交流研讨的优势,记录表达自己的认识,为后面的全班交流,形成初步的共识奠定基础、提供线索。
三、研讨
1.各组汇报地形地貌观察记录表。
2.研讨:
(1)比较各组的解释,你认为哪组同学解释得更合理?为什么?
(2)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地球的表面由各种各样复杂的地形地貌组成。地球表面主要有哪些地形地貌?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3)综合全班同学的分析结果,我们认为可能影响地形地貌变化的因素都有哪些?
3.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几种主要的地形地貌的特点,还推测出这些地形地貌可能形成的原因,我们的推测是否合理呢?我们将在后续的学习中展开深入的研究。
设计意图:通过全班性的研讨活动,交流观察的结果和猜测,归纳总结影
响地形地貌变化的因素,并将大家的意见用“班级记录表”记录下来,引导学生对主要地形地貌的成因进行假设,埋下探索的伏笔,激起后续探究的兴趣。
【板书设计】
地球的表面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地形地貌记录表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完善地形地貌特点的描述,使学生对相关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形成正确的认识,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同时,关于“主要形成原因”的猜测是作为本单元后续探究活动的线索。
活动手册说明:学生活动手册的内容是让学生将观察到的5种地形地貌特点和形成原因的猜测记录在表格中。可以用简单的词语进行记录,表达清楚即可。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这个表格制成班级记录表,在交流讨论时将学生的观点记录、汇总,为后续的学习提供线索。后续的学习内容会对本节课形成的猜测给予一一回应,可对照此表中的学生的猜测,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使认识逐步得到提升。地形地貌的主要特点及对其成因的猜测(班级记录表)
主要地形地貌及特点
猜测
1.弯曲的岩层:岩石一层一层地排列、整齐、弯曲……
地震破坏
2.长白山天池:湖面平静、中间低四周高、周围有高山……
火山喷发
3.敦煌雅丹地貌:石柱、平台形高地、沙粒粗大……
风的侵蚀
4.黄土高原上的沟壑:千沟万壑、高原表面破碎、黄土堆积、植被很少……
水流冲刷
5.黄河入海口的沙洲:平坦、河流产生分支、扇形、堆积……
泥沙沉积
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1.地球的表面教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a href="/kx/tb_c16171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地球的表面教案</a>,共4页。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9 地球的表面公开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9 地球的表面公开课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1.地球的表面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1.地球的表面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疑难解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