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综合与测试学案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综合与测试学案设计,学案主要包含了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元素周期表,核素、同位素,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导学案(一)
课前自学单:
重点一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1.质量数
(1)概念: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作质量数。
(2)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2.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电子层从内到外,分别用n表示,依次为1、2、3、4、5、6、7或K、L、M、N、O、P、Q。
(2)内层电子能量较低,外层能量较高。电子总是先从内层排起,排满后,再排下一层。
(3)第n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2,最外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K层只能容纳2个电子。
重点二 元素周期表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 ①数目: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故有7个周期。
②分类
③周期的序数即为该周期元素具有的电子层数。每一周期中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递增。
(2)族
①数目:元素周期表中有18个纵行,16个族。
②分类 ③常见族的别称
族 | 别称 |
第ⅠA族(除氢) | 碱金属元素 |
第ⅦA族 | 卤族元素 |
0族 | 稀有气体元素 |
课堂任务单:
学习目标
重难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第一环节:创境激疑
重点三 核素、同位素
1.核素
(1)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
(2)氢有三种核素:氕,原子符号为H;氘,原子符号为H或D;氚,原子符号为H或T。
2.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即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3.“四素”
| 元素 | 核素 | 同位素 | 同素异形体 |
本质 | 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 质子数、中子数都相同的原子 |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 | 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
范畴 | 同类原子 | 原子 | 原子 | 单质 |
特性 | 只有种类,没有个数 | 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 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 元素相同、性质不同 |
决定因素 | 质子数 | 质子数、中子数 | 质子数、中子数 | 组成元素、结构 |
举例 | H、C、O三种元素 | H、H、H三种核素 | H、H、H互称同位素 | O2与O3互为同素异形体 |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
任务一:
重点四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1.碱金属元素
①从Li→Cs,核电荷数逐渐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②从Li→Cs,密度逐渐增大(钠、钾反常),熔点逐渐降低。
③相同条件下,碱金属从Li→Cs,与O2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越来越复杂,说明金属越来越活泼。
④相同条件下,碱金属从Li→Cs,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说明金属越来越活泼。
2.卤族元素
①从F到I,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F2 Cl2 Br2 I2
②颜色:逐渐加深
③熔、沸点:逐渐升高
④密度:逐渐增大
⑤水溶性:逐渐减小
⑥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卤素单质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小,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⑦氧化性:F2>Cl2>Br2>I2;元素的非金属性:F>Cl>Br>I
总结: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原子的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减弱,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对应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氧化性逐渐减弱。
任务二:
重难点:元素周期律、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粒子半径的比较
重点一 元素周期律
内容 | 同周期(从左到右) | 同主族(从上到下) | |
原子结构 | 电子层数 | 相同 | 依次增大 |
最外层电子数 | 依次增加1个 | 相同 | |
原子半径 | 逐渐减小 | 逐渐增大 | |
元素的性质 | 金属性 | 逐渐减弱 | 逐渐增强 |
非金属性 | 逐渐增强 | 逐渐减弱 | |
主要化合价 | 一般,最高正价:+1→+7,负化合价:-4→-1 | 最高正价数=主族序数(O、F除外),负化合价=主族序数-8 | |
化合物的性质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 酸性逐渐增强 碱性逐渐减弱 | 酸性逐渐减弱 碱性逐渐增强 |
氢化物 | 稳定性逐渐增强 还原性逐渐减弱 | 稳定性逐渐减弱 还原性逐渐增强 |
第三环节:归纳总结
第四环节:达标检测
1.被誉为“矿石熊猫”的香花石,由我国地质学家首次发现,它由前20号元素中的6种元素组成,分别为X、Y、Z、W、R、T。其中X、Y、Z为金属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X、Z位于同主族,Y、Z、R、T位于同周期,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T元素无正价,X与R原子序数之和是W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Y>Z>R>T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R<T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Z
D.、两种化合物中R的化合价相同
2.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B.含Y元素的氧化物的硬度大于金刚石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Z D.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易溶于水
3.X、Y、W、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图所示。已知X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Y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差1;W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W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___族。画出X的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
(2)Z的氢化物和溴化氢相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Y的金属性与Mg的金属性相比,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的金属性强,请用实验证明它们金属性的相对强弱:_____________。
(4)写出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4.图甲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D和G的简单氢化物中沸点较高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A和E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2)D、E、G、H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3)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不稳定,受热可分解,产物之一是H的单质,且当有28mol电子转移时,常温下共产生9mol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由上述元素中的几种组成物质a、b、c,某同学设计实验用图乙装置证明元素B、C、F的非金属性强弱(其中b溶液和c溶液均为足量)。
①a和b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c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③请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非金属性C>B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堂任务单,归纳总结与反思,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及答案,学案主要包含了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应用,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综合与测试学案,学案主要包含了铁与水蒸气的反应,铁的氧化物性质对比,Fe3的制备,铁的氢氧化物性质对比,铁盐和亚铁盐的转化及检验方法,铁三角的转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