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中考模拟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记载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易经》—“泽中有火,上火下泽”
B.《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C.《抱朴子》—“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D.《天工开物》—“侯潮一过,明月天睛,半日晒出盐霜”
2.规范操作是安全进行化学实验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闻药品气味B.点燃酒精灯
C.稀释浓硫酸D.移走加热后的蒸发皿
3.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A.NaOH一一纯净物B.NH4HCO3一一盐
C.CaCO3一一氧化物D.HNO3一一酸
4.刚削了皮的苹果果肉略显浅绿色,当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果肉的颜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这与空气中的哪种气体有关
A.二氧化碳B.氮气C.稀有气体D.氧气
5.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A.Na2CO3B.C60C.Cu---Zn合金D.CO2
6.“一日之计在于晨”,新的一天从营养丰富的早餐开始。下列食物富含维生素的是
A.大米、红薯B.黄瓜、西红柿
C.鲜奶、豆浆D.植物油、奶油
7.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
A.氯化钾(KCl)B.硝酸钾(KNO3)
C.尿素(CO(NH2)2)D.磷酸二氢钙(Ca(H2PO4)2)
8.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烟头引起,故防火要从细节做起。烟头在火灾发生中的“罪状”是( )
A.使可燃物达到燃烧的温度
B.提供可燃物
C.提供氧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9.某无人机的动力来源于锂电池,锂电池放电时生成亚锰酸锂( LiMnO2),其中锂元素显+1价,则锰元素的化合价是( )
A.-3B.+2C.+3D.+4
10.2020年3月22~28日是第33届中国水周。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B.过滤操作能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D.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
11.材料、能源、环境、健康等方面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化学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
B.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铁、锌、碘等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
D.CO、CO2、SO2都是污染环境的有毒气体
12.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结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将硬水变成软水
B.石墨可用作电车的电刷是利用其导电性和润滑性
C.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是利用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13.下图是工业上利用一些常见气体为原料生产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B.反应前后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3
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之比为1:3
14.据科技部2月15日公布的消息,法匹拉韦(化学式为C5H4FN3O2)是继磷酸氯喹和瑞德西韦之后第三个获准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西药,该药对新冠肺炎的治疗显示出较明显的疗效和较低的不良反应。下列有关法匹拉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法匹拉韦中含有氧分子
B.法匹拉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7g
C.1个法匹拉韦分子由15个原子构成
D.法匹拉韦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是3:2
15.根据初中化学所学知识判断,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C→CO
B.CO2→CO
C.CuSO4→CuCl2
D.KNO3→NaNO3
16.将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根据上述实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M>Cu>Ag
B.滤渣中可能有金属M
C.滤液中至少含有两种溶质
D.滤渣中一定有Ag
17.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AB.BC.CD.D
18.用K2CO3溶液吸收CO2,得到KHCO3,化学方程式为:K2CO3+CO2+H2O=2KHCO3。向K2CO3溶液中通入CO2,至K2CO3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50克,则原K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13.8%B.14.4%C.15.4%D.16.8%
二、填空题
19.含义丰富的化学符号是独特的化学语言。根据以下符号回答:
①CO2 ②3O2 ③A13+ ④H ⑤
(1)能表示宏观物质的是______(填序号)。
(2)①中数字“2”的含义是______。
(3)由③和⑤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20.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许多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硬水不宜洗涤衣物,生活中可通过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_作用。
(3)儿童患佝偻病、骨骼疏松是因为缺少______元素。
(4)聚乙烯塑料袋可以用来包装食品,该种塑料属于______(填“合成材料”或“天然材料”)。
21.根据下列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填选项字母),B与D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原子的______相同。
(2)图E是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溴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根据溴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推断溴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周期。
22.用传感器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实验测定结果如图甲、乙所示。请回答:
(1)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图甲表明酸和碱的反应属于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图乙中向第60s时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4)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图丙中①处应填入的微粒符号为______。
2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溶解度甲______乙(选填“>”“=”或“<”)
(2)t2℃时,甲溶液从状态Q变成状态P,可采用的方法______(填写一种即可)。
(3)将甲、乙、丙各50g分别加入三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在t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大小关系是______。将此时所得的乙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4.菠萝具有芳香气味,是因为菠萝中含有丁酸乙酯(化学式C6H12O2)。请计算:
(1)丁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2)丁酸乙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三、实验题
25.请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A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2)实验B观察到烧杯②中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
(3)实验C中,将大小相同的白磷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通入空气,观察现象。此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配制溶液时,按图D所示量取溶剂,其他操作均正确,最终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根据下列仪器和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下列字母表示的仪器名称:B______。
(2)选用上述仪器或装置______(填“能”或“不能”)组装一套利用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装置,理由是______。
(3)实验室用锌粒和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组合是______(填字母),若利用I装置来收集氢气,则氢气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
(4)15%的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剧烈反应产生O2,实验室欲利用15%的H2O2溶液制取O2,则下列装置中,仪器选择和药品放置最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四、简答题
2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用盐,有毒,有威味,外形与食盐相似,人误食会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材料二:亚硝酸钠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暴露于空气中会与氧气反应生成硝酸钠。
(1)写出亚硝酸钠中阴离子的符号______。
(2)根据上述信息归纳亚硝酸钠的物理性质______(至少两条)。
(3)写出亚硝酸钠在空气中氧化为硝酸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鉴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______。
五、流程题
28.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用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制取硫酸的流程如下:
(1)向沸腾炉中加入黄铁矿时需要将矿石粉碎,其目的是______。
(2)在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变化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下面是硫酸工业制法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
A.
B.
C.
(3)炉渣(Fe2O3)可以用来炼铁,写出高炉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29.随着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人们发现戴口罩、勤洗手,给自已居住和生活环境消毒,都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有效办法。其中“84”消毒液能用于日常生活的消毒灭菌。某学习小组对一瓶敞口放置的“84”消毒液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敞口久置的“84”消毒液中溶质有哪些?
(查阅资料)
(1)“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1O)和氯化钠; NaClO为有效成分,有腐蚀性并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
(2) NaClO溶液、HClO都具有漂白、杀菌、消毒功效。
(3)HClO不稳定,受热或光照条件下会发生分解。
(提出猜想)
猜想一:“84”消毒液没有变质;
猜想二:“84”消毒液部分变质;
猜想三:“84”消毒液完全变质。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猜想,设计如下方案
(得出结论)综上所述,该敞口久置的“84”消毒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交流反思)生活中,“84”消毒液贮藏时应注意______;一般不用“84”消毒液对蔬菜、水果进行消毒,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七、计算题
30.为测定某化肥工厂生产的硫酸钾产品的纯度,小马称取2.00g样品放入烧杯,加入适量水让样品全部溶解,逐滴加入10%的BaCl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BaCl2溶液的质量如图所示(假设杂质易溶于水但不参与反应)。
已知:
试计算:(1)20.8 g BaCl2溶液中含BaCl2的质量为______。
(2)该钾肥中K2SO4的纯度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MnO2和KCl的混合物
溶解、过滤、洗涤固体并烘干,蒸发滤液
B
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取样于试管中,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
C
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离子
取样于试管中,先加足量稀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
D
测定NaOH溶液的pH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往盛有少量消毒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振荡。
产生大量气泡
猜想______不成立,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向盛有蓝色布条的试管中加入适量该消毒液,放置一段时间。
蓝色布条______(填“褪色”或“不褪色”)
猜想二不成立,猜想三成立
参考答案
1.D
【分析】
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详解】
A、《易经》—“泽中有火,上火下泽”,火加热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曾青得铁生成铜,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抱朴子》—“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有银和丹砂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天工开物》—“侯潮一过,明月天睛,半日晒出盐霜”,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D。
2.B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实验操作的掌握。
【详解】
A、闻药品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味飘进鼻孔中,图中操作正确,A正确;
B、不能用一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个酒精灯,防止发生火灾,B错误;
C、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及时的散发出去,C正确;
D、用坩埚钳夹持蒸发皿,操作正确,D正确。
故选B。
【点睛】
浓硫酸的稀释是重点,也是易错点,需要注意。
3.C
【详解】
A、氢氧化钠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分类正确;
B、碳酸氢铵是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分类正确;
C、碳酸钙中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分类错误;
D、硝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分类正确。
故选C。
4.D
【详解】
刚刚削了皮的青苹果果肉略显浅绿色,当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果肉的颜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是因为青苹果中的亚铁离子被氧化成了铁离子,与空气中的氧气有关。
故选D。
5.A
【分析】
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
【详解】
A、碳酸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符合题意;
B、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C、Cu---Zn合金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
6.B
【详解】
A、大米、红薯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不符合题意;
B、黄瓜、西红柿中富含维生素,符合题意;
C、鲜奶、豆浆中富含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D、植物油、奶油中富含油脂,不符合题意。故选B。
7.C
【详解】
A. 氯化钾含钾元素一种营养元素,属于钾肥,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硝酸钾含钾、氮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尿素含氮元素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此选项符合题意;
D. 磷酸二氢钙含磷元素一种营养元素,属于磷肥,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A
【详解】
香烟燃烧能够放出热量,从而使可燃物的温度升高,当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时,可燃物就燃烧起来。故选A。
点睛: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9.C
【详解】
锂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锰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2=0,则x=+3价。故选C。
【点睛】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10.B
【详解】
A、多种物质能溶解于水中,所以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不符合题意;
B、过滤操作只能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符合题意;
C、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不符合题意;
D、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D
【详解】
A、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正确;
B、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正确;
C、铁、锌、碘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正确;
D、CO2不是污染环境的有毒气体,是空气成分之一,错误。
故选D。
12.A
【详解】
A、活性炭不能降低水的硬度,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选项错误;
B、电车与电缆接触部件的电刷是用石墨等材料制成,是利用了石墨具有导电性、熔点较高、具有良好的润滑性等,选项正确;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选项正确;
D、金刚石和石墨是由同种的碳原子构成,所以原子的大小相同,但由于内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这两种物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选项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熟记碳的单质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即可分析回答。
13.D
【分析】
由图可知,甲乙丙丁化学式分别为CO2、H2、CH3OH、H2O,故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
【详解】
A. 该反应中,氢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为单质,错误;
B. 原子种类数目前后不变,反应前后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1,错误;
C. 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0、+1,错误;
D.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之比为1:3,正确。
故选D。
14.C
【详解】
A、法匹拉韦化学式为C5H4FN3O2,不含氧分子,故A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故B错误;
C、1个法匹拉韦分子由5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1个氟原子、3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共15个原子构成,故C正确;
D、法匹拉韦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4×3):(16×2)=21:16,故D错误。
故选C。
15.D
【详解】
A、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能够一步实现;
B、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能够一步实现;
C、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能够一步实现;
D、硝酸钾不能够和其他物质一步变成硝酸钠。
故选D。
16.B
【分析】
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说明M和硝酸铜发生了反应,把金属铜置换出来,则M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则铜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银。
【详解】
A、溶液呈无色,M和硝酸铜溶液反应,则M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则铜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银,则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M>Cu>Ag,故A正确;
B、M的金属活动性最强,M和硝酸铜溶液和硝酸银均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故滤渣中没有金属M,故B不正确;
C、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则滤液中含有M的盐溶液和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故至少含有两种溶质,故C正确;
D、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则滤渣中一定有Ag,故D正确。故选B。
【点睛】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7.D
【详解】
A、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固体并烘干分离出二氧化锰,蒸发滤液分离出氯化钾,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
B、取样于试管中,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C、取样于试管中,先加足量稀盐酸,排除氢氧根离子的干扰,再滴加BaCl2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白色沉淀是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的硫酸钡,说明该溶液含有硫酸根离子,不符合题意;
D、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干燥的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可知溶液酸碱度,符合题意。故选D。
18.B
【详解】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50g中碳酸氢钾的质量为:20%×50g=10g。
设碳酸钾的质量为x,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
x=6.9g
y=2.2g
原碳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4.4%。故选B。
19.① 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Al2(SO4)3
【详解】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物质符号用分子符号(化学式)表示;故能表示宏观物质的是①CO2,二氧化碳。
(2)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数字要加在右下方,故①中数字“2”的含义是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3)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③表示的铝离子对应铝元素化合价为+3,⑤对应硫酸根离子对应的化合价为-2,故两者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Al2(SO4)3。
20.煮沸 乳化 钙(或Ca) 合成材料
【分析】
【详解】
(1)硬水软化的方法常用两种,实验室用蒸馏,生活中用煮沸;故填:煮沸;
(2)洗洁精清除油污的原理是利用其乳化作用;故填:乳化;
(3)儿童缺钙容易患佝偻病,老年人缺钙容易骨质疏松;故填:钙(或Ca);
(4)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填合成材料。
【点睛】
21.AC 最外层电子数 79.90 四
【详解】
(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A、B、C、D四种粒子中A、C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B与D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2)图E是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溴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9.90;根据溴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共有4个电子层,可推断溴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
22. 放热 溶液变为红色 OH-
【详解】
(1)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2NaOH+H2SO4=Na2SO4+2H2O。
(2)图甲表明反应后温度升高,说明酸和碱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3)pH>7显碱性,pH=7显中性,pH<7显酸性;图乙中第60s时的溶液pH>7显碱性,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4)中和反应的本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故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图丙中①处应填入的微粒符号为OH-。
23.< 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甲=乙>丙 不变
【详解】
(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溶解度甲小于乙。
(2)t2℃时,甲溶液从状态Q变成状态P,温度不变,溶液变为饱和状态,故可采用的方法为加入一定量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3)t2℃时溶解度甲乙相等且均大于60g,丙物质溶解度小于30g,故将甲、乙、丙各50g分别加入三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甲乙溶质全部溶解均形成不饱和溶液,丙物质剩余部分溶质得到饱和溶液,故在t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大小关系是甲=乙>丙。乙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t1℃时乙物质溶解度为60g大于50g,故将此时所得的乙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24.(1)116
(2)18:3:8
【详解】
(1)丁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12+16×2=116;
(2)丁酸乙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2):(16×2)=18:3:8。
25.滤纸破损(或液体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仪器本身不干净)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或温度达到着火点) 偏小
【详解】
(1)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原因是:滤纸破损,会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使部分液体未经过滤纸的过滤直接流下,该操作会使滤液仍然浑浊;盛放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故实验A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或液体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仪器本身不干净)。
(2)①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扩散到②中,形成氨水,显碱性,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故实验B观察到烧杯②中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燃烧的条件是:有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有氧气参与。实验C中,白磷是可燃物,将大小相同的白磷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通入空气,两处的白磷都与氧气接触,观察到热水中白磷燃烧,冷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故此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或温度达到着火点)。
(4)配制溶液时,按图D所示量取溶剂,仰视读数,读数偏小,实际量取的液体的体积偏大,溶剂质量偏大,溶质质量不变,其他操作均正确,根据,可以判断最终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点睛】
26.长颈漏斗(其它名称或有错别字不给分) 不能 没有用于加热氯酸钾固体的试管 BDH(顺序不作要求) b C
【详解】
(1)图中字母B表示的仪器名称为长颈漏斗。
(2)氯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加热条件;图中所给的仪器中没有能加热的反应容器试管。
(3)锌与硫酸反应不需要加热,故可选用长颈漏斗、锥形瓶、双孔胶塞。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氢气应从b端通入。
(4)A、该装置中应该盛装过氧化氢溶液,故不正确;
B、长颈漏斗不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不能控制反应的速率,故不正确;
C、过氧化氢溶液从分液漏斗中加入,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能使生成氧气的速率平稳,该装置正确;
D、从长颈漏斗加入的应该是过氧化氢溶液,不能将过氧化氢溶液一次性加入,否则不能控制反应速率,故该装置错误。
故选C。
27.NO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有咸味等 各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分别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的为亚硝酸钠,无色的为氯化钠(合理即可)
【详解】
(1)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亚硝酸钠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则亚硝酸根化合价为-1,故对应的亚硝酸根离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故阴离子的符号为NO。
(2)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体现出的性质;根据上述信息归纳亚硝酸钠的物理性质有: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有咸味(答案中有化学性质不得分,如有毒,水溶液呈碱性等)。
(3)亚硝酸钠在空气中氧化为硝酸钠,反应为。
(4)由题干可知,亚硝酸钠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故鉴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方法可以是:各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分别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的为亚硝酸钠,无色的为氯化钠(合理即可)。
28.增加与氧气的接触面,加快反应速率 B
【分析】
本题考查工业流程推断。
【详解】
(1)将矿石粉碎的目的是增加矿石和氧气的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根据题意,A、不属于化合反应,B、属于化合反应,且硫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变为+6价,C、属于化合反应,但是硫元素化合价不变,故选B;
(3)高炉炼铁反应物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三氧化二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结合金属的冶炼进行分析即可。
29.一 不褪色 NaCl、Na2CO3 低温、避光、密封保存 NaClO有腐蚀性
【详解】
实验探究:(1)“84”消毒液变质后会生成碳酸钠,向消毒液中加入稀盐酸时,产生大量气泡,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即“84”消毒液已经变质,故猜想一不成立。
盐酸与碳酸钠发生反应生成了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lO溶液、HClO都具有漂白功效,实验(2)的结论是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即“84”消毒液完全变质,说明溶液中没有NaClO,只有HClO,但HClO不稳定,受热或光照条件下会发生分解,实验中向试管内加入消毒液后放置了一段时间,HClO已分解,故蓝色布条不褪色。
得出结论:由实验(1)的结论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消毒液原成分中含有氯化钠,故一定含有的溶质是NaCl、Na2CO3。
交流反思:消毒液的有效成分NaClO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HClO,HClO 也具有漂白、杀菌、消毒功效,但不稳定,受热或光照条件下会发生分解,故“84”消毒液贮藏时应该低温、避光、密封保存。
“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1O)有腐蚀性,故不能对蔬菜、水果进行消毒。
30.(1)2.08g
(2)解:设生成2.33 gBaSO4沉淀消耗K2SO4的质量为。
=1.74g
答:该钾肥中K2SO4的纯度为87.0%。
【详解】
(1)20.8g BaCl2溶被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20.8g×10%=2.08g。
(2)解:设生成2.33 gBaSO4沉淀消耗K2SO4的质量为。
=1.74g
答:该钾肥中K2SO4的纯度为87.0%。
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化学符号与含义相符的是,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