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1 买文具公开课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教学内容:教材第47~4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能熟练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懂得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板书设计
买文具
——四则混合运算
买3个计算器和1支钢笔要多少元?
22×3=66(元) 22×3+24÷4
24÷4=6(元) =66+6
66+6=72(元) =72(元)
答:买3个计算器和1支钢笔要72元。
9÷[3×(5-2)]
=9÷[3×3]
=9÷9
=1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在教学三步混合运算时,应充分让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并通过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体现“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括号时,明确已经有了小括号,如果需要再改变运算顺序,为了和已经使用了的小括号区别开来,就要用中括号。自然引出中括号,让学生了解中括号产生的必要性。
不足之处:两个知识点在一节课里学习,容量较大,学困生难度大。
教学建议:如果课时足够,可考虑分两节课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熟练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提高准确计算的前提下,再进行中括号的教学。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师:老师想给课上表现积极的同学一个奖励,打算买一些文具(出示教材第
47页情境图)。在买文具过程中隐含着哪些数学问题呢?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板书课题:买文具——四则混合运算)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1.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师: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计算器每个22元,钢笔每盒24元,铅笔盒每个18元……
师:想知道老师怎样买文具吗?(课件出示购物清单)
师:根据这张购物清单,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预设:买3个计算器和1支钢笔要多少元?(问题贴在黑板上)
师:到底需要多少元?快帮老师算一算。
计算要求:
(1)先独立思考,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2)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学生计算,老师巡视。
预设:我是这样列式的,先求3个计算器的价钱:22×3=66(元),再求每支钢笔的价钱:24÷4=6(元),最后把3个计算器的价钱和每支钢笔的价钱合起来:66+6=72(元)。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22×3=66(元) 24÷4=6(元) 66+6=72(元)
师:谁再来说说解决问题的过程。
(多让几位学生说)
师:像这样,列出多个算式,而且每个算式只算一个问题,我们把它叫分步算式解法。其实除了用分步式,还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有同学想到吗?
(学生陈述自己的想法)
预设1:我是用综合算式解的。
22×3+24÷4
=66+24÷4
=66+6
=72(元)
在这里也是先算22×3,算出3个计算器的价钱;再算24÷4,算出每支钢笔的价钱;最后把3个计算器的价钱和每支钢笔的价钱加起来。
师:听明白了吗?哪位同学再说说?
预设2:我也是用综合算式解的。
22×3+24÷4
=66+6
=72(元)
在这里我第一步是算22×3和24÷4,算出3个计算器的价钱和每支钢笔的价钱;再把3个计算器的价钱和每支钢笔的价钱加起来。
2.在实际情境中,理解算法的合理性。
师:老师有一个困惑,在22×3+24÷4这个算式中,可不可以先算3+24的和呢?为什么?
预设1:从运算顺序展开说理。
预设2:从具体情境展开说理。在这个问题中,这样算不合理。3是3个计算器的个数,24是一盒钢笔的钱数24元,它们相加没有意义,所以3+24相加不合理。
师:那能不能先算66+24呢?
预设:不可以,因为算完乘法后,算式变成66+24÷4,66是3个计算器的钱,应该先算除法,求出1支钢笔的钱,再和66相加,就是买3个计算器和1支钢笔的钱。
师:大家都善于思考,认真观察,我们在实际问题中验证了四则混合运算的合理性,你们真了不起!
3.与低年级混合运算做比较。
师:今天学习的混合运算与我们低年级学习的混合运算有什么区别吗?
(课件出示——6+3×4)
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
不同点是:6+3×4是两步混合运算,22×3+24÷4是三步混合运算;
相同点是:它们的计算顺序都是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小结:原来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即时练习。
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问题三)
(1)35+65×40÷5 (2)12×(153-83)÷8 (3)(96-6)×(15+9)
①说运算顺序;②独立计算;③展示算法;④全班反馈。
师:计算三步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什么呢?
预设:计算时不急于计算,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不能口算的要在草纸上写竖式。
5.试一试。
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试一试”问题一。
学生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1)只使用小括号能行吗?怎么办?
请中括号[ ]来帮忙:
9÷[3×(5-2)]
=9÷[3×3]
=9÷9
=1
小结:中括号是一种改变运算顺序的符号,也叫方括号,用“[ ]”来表示。因为题中已经有了小括号,如果需要再改变运算顺序,为了和已经使用了的小括号区别开来,就要用中括号。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含有中括号的算式,在计算时应该按什么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小组交流,派代表回答。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在含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计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8页“练一练”第2题。
指名板演,强调每一步式子代表的意义。
2.完成教材第49页“练一练”第4题。
指名板演,对比上下算式之间的异同。
五、拓展提升
1.98×89-6+35,改为先算加法,再算减法,最后算乘法,算式应该为
( 98×[89-(6+35)] )。
2.巧算24点:
3 4 5 7:[3×(7-5)]×4=24
6 8 9 10:9×(10-8)+6=24
六、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布置
教材第48页“练一练”第1、3题。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在交流算法环节,尽量让学生多说,把自己的想法展示出来,并进行生生、师生之间的互评。
结合情境让学生说理,适当进行引导与点拨。
指名回答。
即时练习,要求先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展示结束要给予时间让学生订正。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引发矛盾,再进行适当的引导与点拨。
上下算式对比,强调中括号改变运算顺序的功能。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重点说说计算顺序。
四年级上册六 除法1 买文具一等奖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四年级上册六 除法1 买文具一等奖第2课时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预习反馈,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拓展提升,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1 买文具优质课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1 买文具优质课第1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预习反馈,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拓展提升,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4 乘法结合律优秀第4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4 乘法结合律优秀第4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预习反馈,探索新知,整百,巩固练习,拓展提升,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