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3单元 加与减 第3课时 节余多少钱(1) 精品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3单元 加与减 第3课时 节余多少钱(1) 精品教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三 加与减3 节余多少钱获奖第3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三 加与减3 节余多少钱获奖第3课时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预习反馈,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拓展提升,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究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会运用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理解画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培养用画图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板书设计
    节余多少钱(1)
    八月节余了多少元?
    800+185-745 800-745+185
    =985-745 =55+185
    =240(元) =240(元)
    答:八月节余了240元。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探索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百以内加减法已经为学习万以内加减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体现算法多样化。学生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不足之处:仍有部分学生不会运用条形直接表示具体数量,甚至不理解。
    教学建议:组织集体交流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计算方法,注意要让学生说清楚解决问题的思路,即算式中的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和体会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20+387+158= 729-235-310=
    (1)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你是怎样算的?
    (3)集体订正。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节余多少钱——三位数的加减混合。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1.解决问题1。
    (1)观察情境图,理解图意。
    (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左边的情境图)师:从这幅图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右边的情境图)师: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仔细观察后将图中的数学信息一一列举出来,并解读每条信息的含义。
    我国有很多进城务工人员,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动。我国经济越来越好,国家关爱老人,每位老人都有补助。奶奶每月能领取补助185元,亮亮的爸爸妈妈也在城里工作,每月都寄回800元。
    (2)尝试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亮亮和奶奶八月花了745元,八月节余了多少元?
    师: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下,你知道“节余”是什么意思吗?(从总收入里面减去花掉的钱,剩下的就是“节余”的)
    师:那这一道题该怎么解决?你有什么办法?请在练习本上尝试列式计算。
    (3)集体交流。
    师:你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说说自己的想法。
    预设:要求八月节余了多少元,首先要求出八月收入了多少元,列式是800+185;再从总收入里面减去花掉的钱,列综合算式是800+185-745。
    师:还有其他不同的解题方法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先用父母寄回的800元减去八月花去的钱,再加上奶奶的补助,就可以求出这个月节余多少钱,列综合算式是800-745+185。
    (4)明确运算顺序。
    师:这两个综合算式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共同点呢?
    预设:这两个算式都没有小括号,只有加、减法,所以计算都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中,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即可。
    2.解决问题2。
    (1)出示题目,独立思考。
    九月节余260元,十月节余的钱比九月少30元,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
    师:现在求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钱,需要知道哪些信息?哪个信息已知?哪个信息未知?
    学生思考交流后得出:需要知道九月和十月节余的钱数,已经知道九月节余260元,但不知道十月节余了多少元。
    引导学生通过图示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
    (2)尝试理解,集体交流。
    ①展示学生的作品,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②课件出示教材上的示意图。请学生说说图意。
    预设1:图1中完整的条形图表示九月节余260元,虚线条表示十月比九月少节余30元,求十月共结余了多少元。
    预设2:图2表示九月节余260元,十月比九月节余少30元,求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
    (3)独立列式解决问题。
    请学生根据刚刚的分析和理解,尝试独立列式解决问题,强调列综合算式时要注意小括号的用法。
    预设1:我是用了分步式的方法:260-30=230(元)260+230=490(元)
    预设2:我用的是列综合算式的方法:
    260+(260-30)
    =260+230
    =490(元)
    师:“260”为什么用了2次?
    学生思考交流后得出:因为十月节余的钱比九月少30元,首先要用260-30求出十月节余的钱,再把九月节余的260元和十月结余的钱合起来。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22页“练一练”第1题。
    先独立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尝试列式,再与同桌交流。
    2.完成教材第22页“练一练”第2题。
    以画图的形式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再列式计算。
    五、拓展提升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括号里最小能填几?
    343+( 390 )+58 > 790
    (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108+522+( 309 )< 940
    2.一本书看了183页,比全书的一半多30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183-30=153(页) 153+153=306(页)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七、作业布置
    教材第22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回忆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为探究新知做准备。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学生对信息进行有条理地整理。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在班内交流,让学生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组织学生集体观察讨论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

    相关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3 节余多少钱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3 节余多少钱优秀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系统梳理,针对练习,巩固练习,拓展延伸,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