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8单元 认识小数 第4课时 寄书 精品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601443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8单元 认识小数 第4课时 寄书 精品教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601443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八 认识小数4 寄书公开课第4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八 认识小数4 寄书公开课第4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预习反馈,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拓展提升,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培养估算意识。
2.借用元、角、分理解小数加减法中进位和退位的算理,能正确处理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
3.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法计算的简单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中进位、退位的算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加减过程中的进位和退位算理。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配套主题图的图片。
板书设计
寄书
——小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1.6+12.8=14.4(元) 15-14.4=0.6(元)
注意: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1)注重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发挥迁移作用。这节内容与前面所学的整数加减法有内在联系。老师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小数的加减法进行尝试,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发挥积极地迁移作用。在探索中,开展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大胆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2)鼓励学生用估算策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不足之处:在导入环节,没有抓住机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珍惜美好生活,珍爱手中的每一本书。
教学建议:(1)在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学生从新的角度提出新颖的数学问题,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让每个过程都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思想交流碰撞出闪光的火花带来的成功和喜悦,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2)在教学导入环节借助时机渗透品德教育。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算一算,想一想。
(1)算一算:135+86 123-57
(2)想一想:计算整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计算时从哪位开始算起?
学生独立计算后汇报。
2.情境导入,引入课题。
师:妙想是一个特别有爱心的小女孩,她要把自己用零花钱买的课外书寄给灾区的小朋友。可是当她来到邮局,邮局的叔叔告诉她“两包书的邮费分别是1.6元和12.8元”时,妙想有些着急,不知道应该如何计算一共需要的钱数。同学们,你们能帮帮她吗?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出示教材第86页主题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1.初步探究小数加法估算的方法。
提出问题: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元?
学生认真思考后尝试独立估算,然后与同伴交流估算的方法和过程。
预设:
生1:1.6元是1元多,12.8元是12元多,所以总钱数一定比13元多。
生2:1.6元不到2元,12.8元不到13元,所以总钱数一定比15元少。
……
(只要学生说清楚估算的方法和思考的过程,对于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2.探究小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1)提问:妙想一共要付多少元,应该如何正确计算?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后与同桌交流并汇报。
预设:
生1:1元+12元=13元 6角+8角=14角=1元4角
13元+1元4角=14元4角=14.4元
生2:1.6元=16角 12.8元=128角
144角也就算14.4元。
生3:
师:这些算法中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预设:
生:第三种方法,计算过程不烦琐,跟以前学的整数竖式计算很接近。
(2)交流:这道题和以前学习的运算有什么不同?
(以前学习的都是整数运算,而这道题是小数运算)
(3)追问:整数加法在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呢?
预设:
生1: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生2: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4)组织学生探究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是否适用于小数加法。
预设学生汇报:
生:我发现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都是要保证相同的数位对齐。所以在列竖式计算时,1.6的“6”和12.8的“8”要对齐;1.6个位上的“1”和12.8个位上的“2”要对齐,计算结果是14.4。
生:我们小组发现,在计算小数加法时,相同数位对齐实际上就是小数点对齐。
师:用整数加法计算的方法类推出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真了不起!在计算小数加法时应注意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保证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3.探究小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问题:妙想付了15元,应找回多少元?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如何列式?
生:15-14.4
师:如何计算呢?请同学们在本子上尝试计算。让同学们自己独立列式解决问题,并请学生上黑板板演汇报。
预设:
生1:15元-14元=1元 1元=10角 10角—4角=6角=0.6元
生2:15元=150角 14.4元=144角
6角也就是0.6元。
生3:
师:同学们,你更喜欢哪种算法?(预设:第三种)
这位同学,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预设:
生:我是这样想的,小数减法和整数减法相同,也是相同数位相减,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1当十,然后再算。
(教师板书竖式写法)
追问:在计算时,把15写成15.0有什么好处呢?
预设:
生:保证相同数位对齐,计算时不容易出错。
4.小结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问:在计算小数进位加法或退位减法时我们要怎样计算?
小结: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哪位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借1当十,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5.揭示课题。
提问,引出课题:同学们看一看,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一个什么共同点?你能给我们学习的内容起个名字吗?
老师揭示课题,板书:小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四、巩固练习
教材第87页“练一练”第1题,观察图解决问题。
提问:要解决“35元够吗?”这个问题,要先求什么?可以用到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导学生说出用估算或准确计算方法都可以)第二个问题中,实际需要多少元?要求我们用什么策略解决问题?(准确计算)
让学生理解题意,再独立解答,最后集体讲评。
五、拓展提升
35元能买到哪两种文具而且找回的钱最少?需要多少元?
需要:23.8+10.2=34(元)
找回:35-34=1(元)
买书包和钢笔两种文具找回的钱最少。
六、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七、作业布置
教材第87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开火车,依次口答.
学生口答。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学生说出图中信息。
学生口述自己的想法,和同桌的小伙伴说一说。
学生试着说出计算过程。
请一两名学生解释。
学生交流汇报。
指名汇报。
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指几名同学回答。
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4 寄书第4课时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八 认识小数4 寄书第4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激情导入,探索新知,巩固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5 能通过吗获奖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系统梳理,针对练习,巩固练习,拓展延伸,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