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中考数学提升练习:专题(六)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综合
展开专题提升(六)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综合
【经典母题】
如图Z6-1是一个光学仪器上用的曲面横截面示意图,图中的曲线是一段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端点A的纵坐标为80,另一端点B的坐标为B(80,10).求这段图象的函数表达式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解析】 利用待定系数法设出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后,代入点B的坐标即可求得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解:设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一个端点B的坐标为(80,10),
∴k=80×10=800,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端点A的纵坐标为80,
∴80=,x=10,
∴点A的横坐标为10,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10≤x≤80.
【思想方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宜用待定系数法,设y=,把已知一点代入函数表达式求出k的值即可.
【中考变形】
1.已知正比例函数y=ax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有一个公共点A(1,2).
(1)求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
(2)在图Z6-2中画出草图,根据图象写出正比例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时x的取值范围.
图Z6-2 中考变形1答图
解:(1)把A(1,2)代入y=ax,得2=a,
即y=2x;
把A(1,2)代入y=,得b=2,即y=;
(2)画草图如答图所示.
由图象可知,当x>1或-1<x<0时,正比例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
2.如图Z6-3,已知一次函数y=k1x+b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第一象限内P,Q(4,m)两点,与x轴交于A点.
(1)分别求出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
(2)写出点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的坐标;
(3)求∠P′AO的正弦值.
图Z6-3
【解析】①将P点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关系式,即可求出反比例函数表达式;将Q点代入反比例函数关系式,即可求出m的值;将P,Q两个点的坐标分别代入一次函数关系式,即可求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②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关于原点对称,则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以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③过点P′作P′D⊥x轴,垂足为D,可构造出′AD,又∵点A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上,∴可求出点A坐标,得到OA长度,利用P′ 点坐标,可以求出P′D,P′A,即可得到∠P′AO的正弦值.
解:(1)∵点P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把点P代入y=,得k2=4,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Q 点坐标为(4,1).[来源:学科网ZXXK]
把P,Q(4,1)分别代入y=k1x+b中,
得解得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2x+9;
(2)P′;
(3)如答图,过点P′作P′D⊥x轴,垂足为D.
∵P′,
中考变形2答图
∴OD=,P′D=8.
∵点A在y=-2x+9的图象上,
∴点A坐标为,即OA=,
∴DA=5,∴P′A==.
∴sin∠P′AD===.
∴sin∠P′AO=.
3.[2017·成都]如图Z6-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正比例函数y=x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A(a,-2),B两点.
(1)求反比例函数表达式和点B的坐标;
(2)P是第一象限内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AB于点C,连结PO,若△POC的面积为3,求点P的坐标.
图Z6-4 中考变形3答图
解:(1)∵点A(a,-2)在正比例函数y=x图象上,
∴-2=a,∴a=-4,
∴点A坐标为(-4,-2).
又∵点A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
∴k=xy=-4×(-2)=8,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A,B既在正比例函数图象上,又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A,B两点关于原点O中心对称,
∴点B的坐标为(4,2);
(2)如答图,设点P坐标为(a>0),∵PC∥y轴,点C在直线y=x上,
∴点C的坐标为,
∴PC==,
∴S△POC=PC·a=·a==3,
当=3时,解得a==2,
∴P.
当=-3时,解得a=2,∴P(2,4).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2,4).
4.如图Z6-5,一次函数y=kx+b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A(1,4),B(4,n)两点.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3)P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试确定点P并求出它的坐标,使得PA+PB最小.
图Z6-5
解:(1)∵点A(1,4)在函数y=上,
∴m=xy=4,∴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2)把B(4,n)代入y=,4=xy=4n,得n=1,
∴B(4,1),
∵直线y=kx+b经过A,B,
∴解得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5;
(3)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B′(4,-1),
设直线AB′的表达式为y=ax+q,
∴解得
∴直线AB′的表达式为y=-x+,
令y=0,解得x=,
∴当点P的坐标为时,PA+PB最小.
5.[2017·广安]如图Z6-6,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点A(4,2),与y轴的负半轴交于点B,
图Z6-6
且OB=6.
(1)求函数y=和y=kx+b的表达式.
(2)已知直线AB与x轴相交于点C.在第一象限内,求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一点P,使得S△POC=9.
解:(1)∵点A(4,2)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来源:Z*xx*k.Com]
∴m=4×2=8,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点B在y轴的负半轴上,且OB=6,
∴点B的坐标为(0,-6),
把点A(4,2)和点B(0,-6)代入y=kx+b中,
得解得[来源:Z*xx*k.Com]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2x-6;
(2)设点P的坐标为(n>0).
在直线y=2x-6上,当y=0时,x=3,
∴点C的坐标为(3,0),即OC=3,
∴S△POC=×3×=9,解得n=.
∴点P的坐标为.
6.[2017·黄冈]如图Z6-7,一次函数y=-2x+1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有两个交点A(-1,m)和B,过点A作AE⊥x轴,垂足为E;过点B作BD⊥y轴,垂足为D,且点D的坐标为(0,-2),连结DE.
(1)求k的值;
(2)求四边形AEDB的面积.
图Z6-7 中考变形6答图
解:(1)将点A(-1,m)代入一次函数y=-2x+1,
得-2×(-1)+1=m,解得m=3.
∴A点的坐标为(-1,3).
将A(-1,3)代入y=,得k=(-1)×3=-3;
(2)如答图,设直线AB与y轴相交于点M,则点M的坐标为(0,1),
∵D(0,-2),则点B的纵坐标为-2,代入反比例函数,得DB=,
∴MD=3.
又∵A(-1,3),AE∥y轴,
∴E(-1,0),AE=3.
∴AE∥MD,AE=MD.
∴四边形AEDM为平行四边形.
∴S四边形AEDB=S▱AEDM+S△MDB
=3×1+××3=.
7.[2016·金华]如图Z6-8,直线y=x-与x,y轴分别交于点A,B,与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交于点C,D,过点A作x轴的垂线交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于点E.[来源:Zxxk.Com]
(1)求点A的坐标;
(2)若AE=AC,①求k的值;
②试判断点E与点D是否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并说明理由.
图Z6-8 中考变形7答图
解:(1)当y=0时,得0=x-,解得x=3.
∴点A的坐标为(3,0);
(2)①如答图,过点C作CF⊥x轴于点F.设AE=AC=t,点E的坐标是(3,t),则反比例函数y=可表示为y=.
∵直线y=x-交y轴于点B,
∴B(0,-).
在Rt△AOB中,tan∠OAB==,
∴∠OAB=30°.
在Rt△ACF中,∠CAF=30°,
∴CF=t,AF=AC·cos30°=t,
∴点C的坐标是.
∴×t=3t,
解得t1=0(舍去),t2=2.[来源:学科网]
∴k=3t=6.
②点E的坐标为,
设点D的坐标是,
∴x=6,解得x1=6(舍去),x2=-3,
∴点D的坐标是,
∴点E与点D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
【中考预测】
如图Z6-9,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k≠0)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且与反比例函数y=(n为常数且n≠0)的图象在第二象限交于点C,CD⊥x轴,垂足为D,若OB=2OA=3OD=6.
(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求两函数图象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
(3)直接写出不等式kx+b≤的解集.
图Z6-9
解:(1)∵OB=2OA=3OD=6,
∴OB=6,OA=3,OD=2,
∵CD⊥DA,∴DC∥OB,
∴=,∴=,
∴DC=10,
∴C(-2,10),B(0,6),A(3,0),
代入一次函数y=kx+b,
得解得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2x+6.
∵反比例函数y=经过点C(-2,10),
∴n=-20,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2)由解得或
∴另一个交点坐标为(5,-4);
(3)由图象可知kx+b≤的解集为-2≤x<0或x≥5.
中考数学三轮冲刺考前提高练习专题10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综合(教师版):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三轮冲刺考前提高练习专题10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综合(教师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1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综合运用-2023年中考数学二轮专题提升训练: 这是一份专题11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综合运用-2023年中考数学二轮专题提升训练,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运用,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的综合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1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综合运用-2023年中考数学二轮专题提升训练: 这是一份专题11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综合运用-2023年中考数学二轮专题提升训练,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运用,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的综合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