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综合与测试图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综合与测试图片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泊秦淮杜牧,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哲理诗,上山难还是下山难,等待朋友,理解诗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两个“笼”字把烟、水、月、沙四者和谐地溶合在一起;一个“寒”字,时值深秋或冬季,心头掠过一丝寒意。绘成一幅朦胧冷寂的极淡雅的水边夜色图。
交代时间、地点“近酒家”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这两句顺序可以调换吗?“夜泊秦淮近酒家,烟笼寒水月笼沙”
不可以,第一句渲染出悲凉、朦胧的气氛,奠定悲伤的感情基调,第二句点明所处的环境,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近酒家”为下文打开了道路,诗人若不把船停靠在酒家附近,就听不见商女的歌声。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作者运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借歌女来讽刺只顾贪图个人享乐而不顾国家安危的统治者。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有权势的人。
贾谊,又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东)人,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被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但是在二十三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感内疚,直至忧伤而死。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一称《治安策》)等都很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著名。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李商隐生活在唐王朝日趋衰败的晚唐时期,他对皇帝昏庸、宦官当权与藩镇跋扈深为不满。而且李商隐被卷入了牛李党争,屡受排挤,怀才不遇。于是他借吊贾谊来抒发自己的感慨,通过讽刺汉文帝虽能求贤却又不知贤的行为,反映了晚唐的社会现实——即晚唐帝王也像文帝一般,表似开明,实则昏聩无能。
前三句,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汉代未央宫前殿的正室。
被贬谪的大臣。这里指曾被贬到长沙的贾谊。
才华,这里指贾谊的政治才能。
指汉文帝向前移动座席,靠近贾谊,以便更好地倾听。
思考:前三句如何写文帝和贾生?手法?分别突出两个人什么形象特点?
才华高超,议论风发,神采照人
“宣室夜对”是君臣遇合之盛事,为什么说“可怜”呢?
可惜他不询问民生却是穷究鬼神。
揭开谜底——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前席”,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
“可怜”、:①即可惜、, 隐含嘲讽。②让读者对文帝重贤姿态产生了怀疑,留下悬念,先扬后抑(欲抑先扬)。③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讽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百搭)
说说这首诗在章法上有何特点?
欲抑先扬 前两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第三句引而不发,末句用强烈的对照形成贬抑,点破而不说尽。这正是通常所谓“抬得高,摔得重”。
主旨: 讽文帝实刺唐帝,怜贾生实亦自 怜。表达手法:细节描写 借古讽今 欲抑先扬
诗人来到一个叫松源的地方,正是早上,来到一个叫漆公店的地方喝茶。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这首诗作于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纪行的时候。诗人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故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便被外放做官。作者途经松源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 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
正因为上山艰难,人们便往往把下山看得容易和轻松。“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
“赚”字富于幽默风趣。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说“赚”。给读者留下悬念,使下两句的出现更引人注目。
正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
末句的“放过”和“拦”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富有情趣。
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怎样来表现这个深刻哲理的?
【1】人生哲理——人生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一个问题出现在眼前,周而复始,永无止境。 【2】用“行山路”这个意象来隐喻“人生充满矛盾”的这一哲理。
赵师秀(1170~1219) 南宋诗人。字紫芝、灵芝,号灵秀,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光宗绍熙元年(1190)进士,与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翁卷(字灵舒)并称“永嘉四灵”,开创了“江湖派”一代诗风。宁宗庆元元年(1195)任上元主簿,后为筠州推官。晚年宦游,逝于临安。有《赵师秀集》2卷,别本《天乐堂集》1卷,已佚。其《清苑斋集》1卷,有《南宋群贤小集》本,《永嘉诗人祠堂丛刻》本。
黄梅时节,在一个梅雨绵绵的夜晚
乡村的青草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
诗歌的前两句都运用了叠字,请从内容方面谈一谈叠字运用的作用。
答:“家家”修饰雨,表现了江南多雨的气候特征,营造了一种烟雨迷蒙、悠闲清静的诗境;“处处”修饰蛙声,写农村景象,生机盎然。写出诗人待客的悠然而略显孤寂的心情。
这时已经是半夜了,诗人的朋友却没有如约来下棋
已经深夜时分,约好的客人却没有到来。诗人一只手拖着下颌,两眼呆呆地凝视着火红的灯花,另一只手拿起一枚棋子,百无聊赖的敲击着棋盘,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唉,这漫漫长夜该怎样度过呢?
简略分析“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敲”“落”两个动词的妙处。
①细节描写②“敲”写出了客人迟迟不来的焦急,(“闲”字加以修饰)“落”写出了客人不来的失落与无耐。③“写出诗人待客的悠然而略显孤寂的心情。。
《约客》中写雨声、蛙声、棋子声的作用。
答:雨声、蛙声是以动衬静,烘托出了当时环境的清静;棋子声看似百无聊赖,实则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窗外之景并融入其中的独得之乐。
窗外的雨,密密匝匝,池塘的蛙,聒聒噪噪,桌上的灯,摇摇曳曳。为了先前的约定、为了诺言、为了友谊,尽管夜已深,人已静,灯芯上的灯花拨了一次又一次,但是,诗人始终没有放弃,仍然坚持等待着“客”的到来,而有约在先的客人却一直未能露面。
写景: 雨声蛙声 ,以动衬静 。 抒情: 孤寂焦虑 ,闲敲棋子 。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晚春授课ppt课件,文件包含晚春ppt、5156edu-9560-28680mp3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示范课ppt课件,文件包含逢入京使ppt、《逢入京使》mp3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教课内容ppt课件,文件包含春夜洛城闻笛实用ppt、初中音频《春夜洛城闻笛》朗读2李白mp3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