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浙江省湖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浙江省湖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第1页
    浙江省湖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第2页
    浙江省湖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湖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湖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8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1.(2018•湖州)对一些生活常识的认知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下列对一些科学量的估测中,比较贴近事实的是(  )
    A.一位中学生受到的重力约50牛
    B.食用油的密度约0.9千克/米3
    C.一间教室的体积约200米3
    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0米/秒
    2.(2018•湖州)下列4幅图所呈现的情景中,主要利用了流体力学中“流速越大,压强越小”这一原理的是(  )

    德清一号卫星升空 C919客机升空 复兴号列车高速行驶 蛟龙号深潜器下潜
    3.(2018•湖州)下列4个实验所揭示的原理能直接推动发电机发明的是(  )
    4.(2018•湖州)圆柱体先后放入密度为ρ1和ρ2的2种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如图所示。圆柱体在两液体中所受浮力依次是F1和F2,则(  )

    A.ρ1>ρ2 F1>F2 B.ρ1<ρ2 F1<F2 C.ρ1<ρ2 F1=F2 D.ρ1>ρ2 F1=F2
    5.(2018•湖州)小华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另一侧的光屏移动到距凸透镜10厘米处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接着把光源换成蜡烛,调整好相关器材的高度,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5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蜡烛到光具座的左端并点燃,再移动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中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通过移动蜡烛及光屏的位置,下列成像情况符合实际的是(  )

    A.若蜡烛放置在1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清晰的像
    B.若蜡烛放置在3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缩小的像
    C.若蜡烛放置在35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
    D.若蜡烛放置在45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
    6.(2018•湖州)在某次演习中,解放军在海拔6000米的高空空投重达8吨的新型履带式伞兵战车,如图。空投下来的战车在后阶段可认为与降落伞一起匀速竖直掉向地面。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伞兵战车出机舱后在水平方向仍会向前运动,这是由于战车受到惯性的作用
    B.后阶段匀速下降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空投战车后,若飞机仍在原高度水平飞行,则飞机的势能比空投前减小
    D.伞兵战车从出机舱到地面的整个过程中,重力做功4.8×107焦
    二、填空题
    7.(2018•湖州)“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鱖鱼肥。”是唐代张志和描写湖州境内西苕溪美景的词句。如图所示的是一只白鹭平行于水面飞行的画面。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白鹭的倒影是由于   而形成的。

    8.(2018•湖州)一根均匀的长方体细长直棒重1.5牛,下底面积为20厘米2,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并有的长度露出桌面外,如图所示。
    (1)直棒对桌面的压强为   帕。
    (2)在棒的右端至少应施加   牛的竖直向下的力,才能让它的左端离开桌面。

    三.实验探究题
    9.(2018•湖州)某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及灯泡亮暗的因素时。做了如甲图所示的实验:将鳄鱼夹从较长的镍铬合金丝的A端逐渐滑向B端时,发现电流表示数逐渐增大,同灯泡逐渐变亮。
    (1)通过实验可得出结论:导体的电阻大小与   有关;灯泡的亮暗与通过灯泡的电流大小有关。
    (2)小明认为决定灯泡亮暗的因素只是电流大小,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否定小明的观点(只需在相应的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实验材料:两个不同规恪的灯泡L1和L2,电泡组、开关S及导线若干。
    (3)接下来,小明又做了如下实验:将整条镍合金丝AB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然后用大功率吹风机先对镍铬合金丝吹一段时间热风,再改用冷风档对镍铬合金吹冷风。在整个过程中观察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小明所做的这一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

    10.(2018•湖州)小华和小丽在观摩一次自行车比赛中,看到运动员在转弯时,身体和自行车都是向弯道内侧倾斜的,如图甲所示。

    (1)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为什么要向弯道内侧倾斜呢?小华提出了疑问,一旁的小丽说:“要想转弯,必须受力,身体倾斜是为了给自行车一个向内侧转弯的力,”小华觉得小丽“要想转弯,必须受力”的观点很有道理,因为   。
    (2)我们平时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的倾斜没有这么明显,可为什么比赛时选手倾斜得这么明显呢?且靠近内道的选手转弯时比外道选手倾斜得更明显,使骑行的自行车转弯的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华和小提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骑行的速度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圆弧形跑道的半径有关。
    (3)接着,小华和小丽一起设计实验,并在实验室里通过实验验证猜想一。
    把半径为0.5米的半圆轨道(左端连着横杆)通过横杆在O点与墙壁活动连接(能绕O点在竖直方向自由转动),轨道置于压力传感器上时,传感器示数为1牛,让质量为30克的同一小钢球分别从距离传感器表面不同高度的弧面A、B、C三处自由滚下,如图乙所示,观察、记录每次压力传感器达到的最大示数(注:小钢球到达最低点时的示数最大),记录如下表。
    小钢球初始位置
    A
    B
    C
    距压力传感器
    高度/米
    0.5
    0.4
    0.3
    压力传感器
    达到的最大示数/牛
    1.90
    1.78
    1.66
    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若要验证猜想二,从控制变量角度考虑,需对上述实验进行哪两项改变?(不考虑小钢球与轨道之间的摩擦)①   ;②   。
    (4)实验后,他俩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有了新的猜想:让骑行的自行车转弯需要的力还可能与人和车的总质量有关。于是,他俩又展开了后续实验探究……
    11.(2018•湖州)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将数显设备、气体压强传感器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量装置按如图所示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调节右边敞口容器和集气瓶里的水而相平,此时集气瓶内气体的体积为V1.关闭活塞,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待火焰熄灭后,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观察到集气瓶中的水位上升,待集气瓶内的水面不再上升时,集气瓶内的体体积为V2.然后向右边容器内加人一定量的水至两边水面再次相平,此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3,在点燃红磷至打开活塞这一过程中,观察到数显设备显示集气瓶内的气体压强先上升后下降,再趋于稳定。
    请回答:
    (1)数显设备显示,开始一段时间集气瓶内气体压强上升,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导致的气压变化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氧气量减少导致的气压变化量。
    (2)基于数显设备显示的气压变化,“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中的“一段时间”指的是火焰熄灭后到   所经历的时间。
    (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减少的氧气体积为   (选填“V1﹣V2“、“V1﹣V3”或“V2﹣V3“)。

    四、解答题
    12.(2018•湖州)下面是两个有关热学方面的观点,请用实例说明它们是错误的。
    (1)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
    (2)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
    13.(2018•湖州)在拓展课上,小泉同学模拟某建筑工地上拉动工件的情景,设置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他用该滑轮组在4秒内将一个重为100牛的物体,沿着水平地面匀速拉动了2米。人的拉力为18牛,物体移动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35倍,不计绳重及机械的摩擦。求:
    (1)人的拉力所做的功。
    (2)人的拉力做功的功率。
    (3)动滑轮受到的重力。

    14.(2018•湖州)小华家新买了电动自行车,说明书上的部分内容录在如图甲中(注:“电池容量10Ah”可理解为“若以10安的电流放电可使用1小时”)。请回答:

    (1)该电动自行车的额定电流多大?
    (2)若该电动自行车行驶的平均车速为20千米/时,使用50%的电池容量(按额定电流放电,不计放电时能量损失),能行驶多长路程?
    (3)某天小华想在自家的小车库内充电,发现车库内只安装了电灯,没有插座,于是小华想在如图乙所示的原有线路上安装一个双孔插座,应在a、b、C三处中哪两处之间安装才合理?   。
    A.a和b B.b和c C.a和c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2018•湖州)对一些生活常识的认知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下列对一些科学量的估测中,比较贴近事实的是(  )
    A.一位中学生受到的重力约50牛
    B.食用油的密度约0.9千克/米3
    C.一间教室的体积约200米3
    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0米/秒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A、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50kg×10N/kg=500N左右。故不符合实际;
    B、水的密度是1.0×103kg/m3,食用油的密度略小于水,在0.9×103kg/m3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一般教室的长、宽、高分别在9m、8m、3m左右,教室体积在V=abh=9m×8m×3m=216m3,接近200m3.故C符合实际;
    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点评】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
     
    2.(2018•湖州)下列4幅图所呈现的情景中,主要利用了流体力学中“流速越大,压强越小”这一原理的是(  )

    德清一号卫星升空 C919客机升空 复兴号列车高速行驶 蛟龙号深潜器下潜
    【分析】明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流速越快的位置,压强越小,据此结合选项中的描述逐一进行判断。
    【解答】解:A、德清一号卫星升空,是利用了力的作用的相互性,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无关。故A不合题意;
    B、客机升空利用了“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原理,故B符合题意;
    C、复兴号列车高速行驶,利用使接触面脱离的方法减小了摩擦,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无关。故C不合题意;
    D、蛟龙号深潜器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下潜和上浮,利用物体浮沉条件,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能正确分析各选项中所描述的现象涉及的物理知识,中顺利做出解答,此题有一定综合性,但难度不大。
     
    3.(2018•湖州)下列4个实验所揭示的原理能直接推动发电机发明的是(  )
    【分析】(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电动机;
    (2)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发电机。
    (3)认识奥斯特实验,知道奥斯特实验证实了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效应;
    (4)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
    【解答】解:
    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发电机。
    A、图A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实验,通电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不符合题意;
    B、图B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据此可以制成发电机,故B符合题意;
    C、图C是奥斯特实验,通电后小磁针偏转,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故C不符合题意;
    D、图D是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关系的实验,从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电和磁中的各种现象,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各实验的现象及结论,并且要找出其不同进行区分。
     
    4.(2018•湖州)圆柱体先后放入密度为ρ1和ρ2的2种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如图所示。圆柱体在两液体中所受浮力依次是F1和F2,则(  )

    A.ρ1>ρ2 F1>F2 B.ρ1<ρ2 F1<F2 C.ρ1<ρ2 F1=F2 D.ρ1>ρ2 F1=F2
    【分析】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两者所受浮力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液体密度关系。
    【解答】解:
    (1)由图可知,圆柱体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
    由于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圆柱体在两液体中所受浮力相等,都等于圆柱体的重力,故AB错误,
    (2)由于圆柱体在两液体中所受浮力F1=F2,由图可知:V排甲<V排乙,根据F浮=ρ液gV排得ρ液=可知:ρ1>ρ2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和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一定要掌握物体浮沉情况与密度的关系,同时要搞清不同状态下(漂浮、悬浮)物体所受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
     
    5.(2018•湖州)小华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另一侧的光屏移动到距凸透镜10厘米处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接着把光源换成蜡烛,调整好相关器材的高度,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5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蜡烛到光具座的左端并点燃,再移动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中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通过移动蜡烛及光屏的位置,下列成像情况符合实际的是(  )

    A.若蜡烛放置在1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清晰的像
    B.若蜡烛放置在3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缩小的像
    C.若蜡烛放置在35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
    D.若蜡烛放置在45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
    【分析】(1)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焦点,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焦距,让平行光射到凸透镜上,调出最小最亮的光斑为凸透镜的焦点,亮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焦距;
    (2)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像在凸透镜的异侧。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来解答此题。
    【解答】解:A、若蜡烛放置在10厘米刻度线处,物距u=50cm﹣10cm=40cm,满足u>2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呈清晰的像,故A错误;
    B、若蜡烛放置在30厘米刻度线处,物距u=50cm﹣30cm=20cm,满足u=2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B错误;
    C、若蜡烛放置在35厘米刻度线处,物距u=50cm﹣35cm,满足2f>u>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故C正确;
    D、若蜡烛放置在35厘米刻度线处,物距u=50cm﹣45cm=5cm,满足u<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凸透镜焦距和凸透镜成像的特点,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的关系,并自己进行总结一些规律性的知识,例如通过像距和物距的大小关系来判断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来判断像的变化及像距的变化等。
     
    6.(2018•湖州)在某次演习中,解放军在海拔6000米的高空空投重达8吨的新型履带式伞兵战车,如图。空投下来的战车在后阶段可认为与降落伞一起匀速竖直掉向地面。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伞兵战车出机舱后在水平方向仍会向前运动,这是由于战车受到惯性的作用
    B.后阶段匀速下降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空投战车后,若飞机仍在原高度水平飞行,则飞机的势能比空投前减小
    D.伞兵战车从出机舱到地面的整个过程中,重力做功4.8×107焦
    【分析】(1)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一种作用;
    (2)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和;动能与速度、质量有关,重力势能与高度、质量有关;
    (3)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和高度;
    (4)根据W=Gh求出重力做功的大小。
    【解答】解:
    A、伞兵战车出机舱后在水平方向仍会向前运动,这是由于战车具有惯性,惯性是一种性质,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A错误;
    B、后阶段匀速下降的过程中,动能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故B错误;
    C、空投战车后,若飞机仍在原高度水平飞行,由于飞机的质量减小了,故飞机的势能比空投前减小,故C正确;
    D、伞兵战车从出机舱到地面的整个过程中,重力做功为:W=Gh=mgh=8000kg×10N/kg×6000m=4.8×108J,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功的计算、惯性等知识,难度不大。
     二、填空题
    7.(2018•湖州)“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鱖鱼肥。”是唐代张志和描写湖州境内西苕溪美景的词句。如图所示的是一只白鹭平行于水面飞行的画面。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 静止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白鹭的倒影是由于 光的反射 而形成的。

    【分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答】解:一个白鹭正平行于水面飞行,白鹭所成的像相对于水面是对称的,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像与白鹭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故是静止的;
    看到白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反射形成的虚像。
    故答案为:静止;光的反射。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8.(2018•湖州)一根均匀的长方体细长直棒重1.5牛,下底面积为20厘米2,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并有的长度露出桌面外,如图所示。
    (1)直棒对桌面的压强为 1000 帕。
    (2)在棒的右端至少应施加 1.5 牛的竖直向下的力,才能让它的左端离开桌面。

    【分析】(1)直棒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根据p=计算直棒对桌面的压强;
    (2)确定支点,压力为动力,棒的重力为阻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且要使力最小,需使动力臂最长。
    【解答】解:
    (1)直棒对桌面的压力:F=G=1.5N;
    有的长度露出桌面外,直棒对桌面的压强为:
    p===1000Pa;
    (2)在棒的右端施加力,使左端抬起,此时直棒相当于杠杆,支点在桌边,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要使动力最小,应该使动力臂最长,所以应在最右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如图所示:

    设直棒的长为L,由题知L1=L,重力的力臂L2=﹣=L,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L1=G•L2,
    即:F×L=1.5N×L,
    解得:F=1.5N。
    故答案为:(1)1000;(2)1.5。
    【点评】本题考查了压强的计算及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解决(2)的关键是确定支点,动力臂及阻力臂。
     
     
    三.实验探究题
    9.(2018•湖州)某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及灯泡亮暗的因素时。做了如甲图所示的实验:将鳄鱼夹从较长的镍铬合金丝的A端逐渐滑向B端时,发现电流表示数逐渐增大,同灯泡逐渐变亮。
    (1)通过实验可得出结论:导体的电阻大小与 导体长度 有关;灯泡的亮暗与通过灯泡的电流大小有关。
    (2)小明认为决定灯泡亮暗的因素只是电流大小,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否定小明的观点(只需在相应的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实验材料:两个不同规恪的灯泡L1和L2,电泡组、开关S及导线若干。
    (3)接下来,小明又做了如下实验:将整条镍合金丝AB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然后用大功率吹风机先对镍铬合金丝吹一段时间热风,再改用冷风档对镍铬合金吹冷风。在整个过程中观察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小明所做的这一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导体的电阻与温度有关 。

    【分析】(1)将鳄鱼夹从较长的镍铬合金丝的A端逐渐滑向B端时,AB接入电路的长度发生了变化,据此分析;
    (2)探究决定灯泡亮暗的因素只与电流有关,应控制电流相同;
    (3)导体的电阻与温度有关。
    【解答】解:(1)将鳄鱼夹从较长的镍铬合金丝的A端逐渐滑向B端时,电阻丝接入电路中的长度变短了,发现电流表示数逐渐增大,同灯泡逐渐变亮,这说明导体的电阻减小了,即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2)实验中,可以将两个不同规恪的灯泡L1和L2组成串联电路,此时通过两灯的电流是相同的,然后通过观察灯泡的亮度来验证小明的观点;如图:

    (3)用大功率吹风机先对镍铬合金丝吹一段时间热风,再改用冷风档对镍铬合金吹冷风,此时会改变导体的温度,根据电流表示数变化可以得出电阻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故小明所做的这一实验基于的假设是导体的电阻与温度有关。
    故答案为:(1)导体长度;(2)如图;(3)导体的电阻与温度有关。
    【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利用好控制变量法是解题的关键。
     
    10.(2018•湖州)小华和小丽在观摩一次自行车比赛中,看到运动员在转弯时,身体和自行车都是向弯道内侧倾斜的,如图甲所示。

    (1)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为什么要向弯道内侧倾斜呢?小华提出了疑问,一旁的小丽说:“要想转弯,必须受力,身体倾斜是为了给自行车一个向内侧转弯的力,”小华觉得小丽“要想转弯,必须受力”的观点很有道理,因为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2)我们平时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的倾斜没有这么明显,可为什么比赛时选手倾斜得这么明显呢?且靠近内道的选手转弯时比外道选手倾斜得更明显,使骑行的自行车转弯的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华和小提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骑行的速度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圆弧形跑道的半径有关。
    (3)接着,小华和小丽一起设计实验,并在实验室里通过实验验证猜想一。
    把半径为0.5米的半圆轨道(左端连着横杆)通过横杆在O点与墙壁活动连接(能绕O点在竖直方向自由转动),轨道置于压力传感器上时,传感器示数为1牛,让质量为30克的同一小钢球分别从距离传感器表面不同高度的弧面A、B、C三处自由滚下,如图乙所示,观察、记录每次压力传感器达到的最大示数(注:小钢球到达最低点时的示数最大),记录如下表。
    小钢球初始位置
    A
    B
    C
    距压力传感器
    高度/米
    0.5
    0.4
    0.3
    压力传感器
    达到的最大示数/牛
    1.90
    1.78
    1.66
    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使自行车转弯所需要的力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大 。
    若要验证猜想二,从控制变量角度考虑,需对上述实验进行哪两项改变?(不考虑小钢球与轨道之间的摩擦)① 改变圆弧形跑道的半径 ;② 让同一小球在不同轨道上距压力传感器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 。
    (4)实验后,他俩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有了新的猜想:让骑行的自行车转弯需要的力还可能与人和车的总质量有关。于是,他俩又展开了后续实验探究……
    【分析】(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比较表格中的数据知,根据控制变量法和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根据控制变量的要求退出改进措施。
    【解答】解:(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转弯时,运动方向改变,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是受到力的作用,所以“要转弯,必须受力”;
    (3)要验证猜想:“骑行的自行车转弯的力的大小可能与骑行的速度有关”,实验中需要控制控制小球的质量相同、圆弧形跑道的半径相同,使同一小球从不同的高度滚下来,从而使得小球到达压力传感器的速度不同,根据表格数据知:距压力传感器高度越高,压力传感器示数越大,故可以得出:在其它条件相同时,使自行车转弯所需要的力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大;
    若要验证猜想二即骑行的自行车转弯的力的大小,可能与圆弧形跑道的半径有关,需要控制小球的质量相同、下落的高度相同,圆弧形跑道的半径不相同,故需要①改变圆弧形跑道的半径;②让同一小球在不同轨道上距压力传感器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
    故答案为:(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在其它条件相同时,使自行车转弯所需要的力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大;①改变圆弧形跑道的半径;②让同一小球在不同轨道上距压力传感器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
    【点评】本题考查了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和设计实验,考查学生的分析解答能力,难度不是很大。
     
    11.(2018•湖州)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将数显设备、气体压强传感器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量装置按如图所示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调节右边敞口容器和集气瓶里的水而相平,此时集气瓶内气体的体积为V1.关闭活塞,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待火焰熄灭后,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观察到集气瓶中的水位上升,待集气瓶内的水面不再上升时,集气瓶内的体体积为V2.然后向右边容器内加人一定量的水至两边水面再次相平,此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3,在点燃红磷至打开活塞这一过程中,观察到数显设备显示集气瓶内的气体压强先上升后下降,再趋于稳定。
    请回答:
    (1)数显设备显示,开始一段时间集气瓶内气体压强上升,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导致的气压变化量 大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氧气量减少导致的气压变化量。
    (2)基于数显设备显示的气压变化,“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中的“一段时间”指的是火焰熄灭后到 集气瓶内的温度恢复到室温后(或数显设备的示数已不变,或集气瓶内的气压保持稳定) 所经历的时间。
    (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减少的氧气体积为 V1﹣V3 (选填“V1﹣V2“、“V1﹣V3”或“V2﹣V3“)。

    【分析】(1)根据压强变化的原因来分析;
    (2)根据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3)根据参加反应的氧气来分析。
    【解答】解:(1)实验开始时,红磷燃烧放热,由于温度升高导致的气压变化量大于氧气量减少导致的气压变化量,所以开始一段时间集气瓶内气体压强上升;
    (2)在实验结束后,不要急于打开活塞,防止发生危害事故,原则上必须等到集气瓶内的温度恢复到室温后(或数显设备的示数已不变,或集气瓶内的气压保持稳定)才能打开活塞;
    (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参加反应的氧气即为集气瓶内减少的氧气,则减少的氧气体积为:V1﹣V3;
    故答案为:(1)大于;(2)集气瓶内的温度恢复到室温后(或数显设备的示数已不变,或集气瓶内的气压保持稳定);(3)V1﹣V3。
    【点评】本题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考查了学生对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实验安全性原则的理解以及有关物理量的求解等知识,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2.(2018•湖州)下面是两个有关热学方面的观点,请用实例说明它们是错误的。
    (1)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冰在熔化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
    (2)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温度升高 。
    【分析】(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2)做功和热传递都能使物体的温度升高,改变物体的内能;
    【解答】解:(1)晶体熔化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如故(1)错误;
    (2)物体的内能增大,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由于外界物体对它做了功;如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温度升高,故(2)错误。
    故答案为:(1)冰在熔化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2)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温度升高。
    【点评】本题考查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以及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是基础题。
    13.(2018•湖州)在拓展课上,小泉同学模拟某建筑工地上拉动工件的情景,设置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他用该滑轮组在4秒内将一个重为100牛的物体,沿着水平地面匀速拉动了2米。人的拉力为18牛,物体移动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35倍,不计绳重及机械的摩擦。求:
    (1)人的拉力所做的功。
    (2)人的拉力做功的功率。
    (3)动滑轮受到的重力。

    【分析】(1)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根据s绳=ns物求出绳端移动的距离,根据W=Fs求出人的拉力所做的功;
    (2)知道拉力F做的功和做功时间,根据P=求出拉力F做功的功率;
    (3)根据摩擦力为物重的0.35倍,算出摩擦力;物体匀速移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拉力F拉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
    不计绳重及机械的摩擦,根据F=(G动+F拉)求出动滑轮的重力。
    【解答】解:
    (1)由图知,n=2,则绳端移动的距离:s绳=ns物=2×2m=4m,
    人的拉力所做的功:W=Fs绳=18N×4m=72J;
    (2)拉力F做功的功率:
    P===18W;
    (3)因为物体移动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35倍,
    所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0.35G=0.35×100N=35N;
    因物体匀速移动时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到的拉力F拉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滑轮组对物体的拉力:F拉=f=35N,
    不计绳重及机械的摩擦,由F=(G动+F拉)可得,动滑轮的重力:
    G动=nF﹣F拉=2×18N﹣35N=1N。
    答:(1)人的拉力所做的功为72J。
    (2)人的拉力做功的功率18W。
    (3)动滑轮受到的重力为1N。
    【点评】本题考查了功率公式、做功公式、滑轮组绳子拉力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滑轮组公式的灵活运用是关键。
     
    14.(2018•湖州)小华家新买了电动自行车,说明书上的部分内容录在如图甲中(注:“电池容量10Ah”可理解为“若以10安的电流放电可使用1小时”)。请回答:

    (1)该电动自行车的额定电流多大?
    (2)若该电动自行车行驶的平均车速为20千米/时,使用50%的电池容量(按额定电流放电,不计放电时能量损失),能行驶多长路程?
    (3)某天小华想在自家的小车库内充电,发现车库内只安装了电灯,没有插座,于是小华想在如图乙所示的原有线路上安装一个双孔插座,应在a、b、C三处中哪两处之间安装才合理? C 。
    A.a和b B.b和c C.a和c
    【分析】(1)已知电动车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利用公式I=得到额定电流;
    (2)已知电动车额定电流及使用的电池容量,可以得到行驶时间;已知行驶时间和速度,利用公式s=vt得到行驶路程;
    (3)双孔插座需要分别连接火线和零线,并且与其它用电器或插座并联。
    【解答】解:(1)因为P=UI,
    所以电动车的额定电流为I===5A;
    (2)电动车行驶的时间为t==1h,
    因为v=,
    所以电动车行驶的路程为s=vt=20km/h×1h=20km;
    (3)由图知,要使双孔插座能够正常使用,需要与灯泡并联,并且不受开关控制。所以要连接在a、c之间。故选C。
    答:(1)电动自行车的额定电流为5A;
    (2)电动自行车能行驶路程为20km;
    (3)C。
    【点评】此题是一道应用题,考查了电功率变形公式和速度变形公式的应用及家庭电路的安装,读懂题目信息是解答第二小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2022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未知电阻Rx,图3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填空题,综合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含解析(教师用):

    这是一份2021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含解析(教师用),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