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试题分类汇编-压强与浮力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复习试题分类汇编-压强与浮力,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与计算,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真题:物理复习试题分类汇编--压强与浮力附参考答案
二、实验与计算
21、【10年大理】某中学九年级(2)班ST小组在研究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时,通过往水中加盐,终于使马铃薯漂浮在水面上。由于时间关系,当时并没有及时收拾实验器材,几天后™来收拾时,惊奇地发现原来浮在水面的马铃薯有都沉在容器底部,他们决定对这一现象进行探究,提出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1:可能由于水的蒸发,盐水的密度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2: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质量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3: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体积变小,导致马铃薯下沉。
(1)经过一番讨论,他们马上否定了猜想1,你认为他们否定猜想1的理由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接着他们就猜想2和猜想3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①取三块马铃薯,编上A、B、C号,
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②配制一大杯盐水;
③将三块马铃薯放在盐水中,使其漂浮,几天后发现马铃薯都沉在容器底部,将其捞出、擦干,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实验数据如右表:
(2)表格中,编号为C的马铃薯在盐水中下沉后的密度是 g/cm3
(3)请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后回答:
猜想2是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你认为导致马铃薯下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盐水密度大于马铃薯密度,马铃薯应该上浮(2)1.21
(3)错误 马铃薯的密度变大,大于盐水的密度(或猜想3)
20、【10云玉溪】(5分)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到了地面附近的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高度/km
0
1
2
3
4
5
6
7
大气压/kPa
101
90
80
70
62
54
47
41
大气压/kPa
高度/Km
0 5 10
50
100
图10
(1)在图10上作出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图像。分析图像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2.5km ,请你利用图像判断出该地的大气压为________Pa。
(3)该小组同学小华提出,我们可以利用这个题中所用到的方法测定珠穆朗玛峰的准确高度。你认为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10年北京】小林用纸杯、塑料片和水做实验。他将纸杯装满水,用塑料片把杯口盖严,一只手按住塑料片,另一只手抓住杯底,在空中将纸杯倒过来。移开按塑料片的手后,他发现塑料片和杯子里的水都不落下来,如图19所示。小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塑料片和杯子里的水都不落下来是由于塑料片被水粘住了,与大气压无关。请你利用上述器材再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
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15.【10广安】(4分)我们在探究问题时,经常用到“控制变量法”、“转换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理想模型法”等重要实验方法。
例1: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操作过程如图12所示。
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图乙和图丙,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所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电器维修部现需要一个2Ω的电阻,但手边只有3Ω和6Ω的电阻,维修人员就把3Ω和6Ω的电阻并联起来作为一个2Ω的电阻使用,这种处理方法属于上述列举的___________法。
23.【10东营】(6分)每当看到电视中出现演员被倒塌的房屋砸中,小明都为演员捏一把汗。
现有以下器材:道具砖样品、一个量筒、一块体积为V铁的小铁块、一根细针、一段细线和足够的水。已知:道具砖不吸水,质地较软且密度小于水;水的密度为ρ水。为了测出道具砖的密度:
(1)应从以上器材中选择的器材是:
。
(2)实验步骤应为:
(3)请用所测出的物理量写出道具砖密度的表达式,ρ= 。
27.【10烟台】在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的一次操作过程如图17所示.
(1)测出铁块所受到的重力G铁
(2)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3)把铁块浸入溢水杯中,读出测力计示数F
(4)测出小桶和被排开水的总重G
(5)记录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整理器材
分析评估小明的实验,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修正.
22.【10莱芜】(4分)在探究有关浮力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小明做了这样一个小实验:在水桶中装多半桶水,用手把空的饮料罐按入水中,体会饮料罐所受浮力及其变化,同时观察水面高度的变化。依据这个小实验,对“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问题,你做出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
(2)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比较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通过图中_____________两个步骤测出了浮力(选填代号即可)。
(4)小明同学利用上面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进一步探究了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但实验过程中有一个步骤与上图不同,这个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代号即可)。
22.【10湛江】有下列器材和物品:①天平(含砝码)、②弹簧测力计、③量筒、 ④刻度尺、⑤烧杯、⑥细线(质量、体积忽略不计)、⑦水(已知水的密度ρ水)、⑧长方体小矿石.
岩岩同学测小矿石的密度,主要实验步骤是: A.用量筒测出小矿石的体积为5ml;B.将小矿石从水中取出,立即放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盘上,加减砝码和游码,测出小矿石的质量为12.5g.
(1)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10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端调;依据岩岩的数据,小矿石密度ρ石=________g/cm3,请你评估:这一实验过程测算出的密度结果将_________(选填“偏大”、 “偏小”或“准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请利用上述部分器材设计出另一种测小矿石密度的方法.(写一种即可)
A.选择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器材前面的序号).
B.主要的实验步骤:
C.小矿石密度的最终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N
0
0.5
弹簧测力计
1.0
1.5
2.5
2.0
0.5
1.0
1.5
2.5
2.0
0
N
N
0
0.5
弹簧测力计
1.0
1.5
2.5
2.0
0.5
1.0
1.5
2.5
2.0
0
N
G1
G2
N
0
0.5
弹簧测力计
1.0
1.5
2.5
2.0
0.5
1.0
1.5
2.5
2.0
0
N
N
0
0.5
弹簧测力计
1.0
1.5
2.5
2.0
0.5
1.0
1.5
2.5
2.0
0
N
G3
G4
(b)
0
23.【10肇庆】(7分)2010年5月7日,在第四届广东省中学物理教师创新实验能力展示交流活动中,来自潮州的黄杰华老师设计了一个“巧妙测出不规则固体密度”的实验.该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取g=10N/kg):
①将两个已调好零刻度的弹簧测力计悬挂在铁架台下,将一溢水杯和另一空杯用细线拴在测力计下,向溢水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水满过溢水口流入空杯中;
②当水不再流出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G1和G2;
③将一不溶于水的小石块用细线拴住并慢慢放入溢水杯中,此时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另一杯中,当水不再流出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G3和G4;
④根据以上数据,通过计算得出小石块密度r.
(1)上述实验中,他测得G1=0.94N,G2=0.40N.G3和G4的读数如上图 (b)所示,则G3= ▲ N,G4= ▲ N;
(2)实验中,小石块排开水的重量是 ▲ N,小石块的体积是 ▲ m3;
(3)小石块的重量是 ▲ N;
(4)通过以上数据,他得出小石块的密度是 ▲ kg/m3;
(5)若将小石块换成一个小盐块,其它步骤不变,不考虑弹簧测力计读数的误差,则他测得的盐块的密度r盐′与它的真实密度r盐相比,r盐′ ▲ r盐(选填“>”、 “=”或“ (h乙-h)
则 ,即Δp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重难点题型分类汇编与专项突破专题22 压强与浮力综合试题含解析答案,共4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二模]2024北京初三试题分类汇编:压强与浮力章节综合,共39页。
这是一份[物理][二模]2024北京初三试题分类汇编:压强与浮力章节综合(选择题),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