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试卷(三)解析版

    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试卷(三)解析版第1页
    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试卷(三)解析版第2页
    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试卷(三)解析版第3页
    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试卷(三)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试卷(三)解析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试卷(三)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共40分。1至8题每小题3分,9至12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常用的“灭火弹”里装有液态四氯化碳,使用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据此推测,四氯化碳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A.气态时密度比空气大 B.沸点较低,容易气化
    C.不支持燃烧 D.无色液体
    2.保护环境利在千秋,功在当代.为了保护环境,你认为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
    ①大量砍伐森林,作为燃料代替燃煤.②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③使用风力、水力发电代替火力发电.④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
    ⑤控制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
    A.只有②③④⑤ B.只有①③④⑤ C.只有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3.配制稀硫酸的部分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
    A.取浓硫酸 B.读取数据
    C.稀释 D.装瓶
    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或现象
    分子的特性
    A
    将蔗糖放入盛水的烧杯中溶解后,液面下降
    分子间有间隔
    B
    白糖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溶解快
    升高温度,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
    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水银柱上升
    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
    D
    水通电分解可得到氢气和氧气
    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A.A B.B C.C D.D
    5.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肥皂来清洗衣物,肥皂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C17H35COONa)。下列有关硬脂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微观上看:硬脂酸钠含有18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钠原子
    B.从宏观上看:硬脂酸钠分子是由碳、氢、氧、钠四种元素组成
    C.从分类上看:硬脂酸钠属于氧化物
    D.从质量上看:硬脂酸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7:4
    6.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氧两种元素可组成多种不同物质
    B.团簇中的水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水蒸发变为水蒸气,分子间隔增大
    D.干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7.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流程可实现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B.制得H2中氢元素最初来源于水和硫酸
    C.所有涉及的反应中,有四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反应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I2+2H2O═2HI+H2SO4
    8.现有下列物质:①食品保鲜膜;②火碱;③纯碱;④硝酸钾;⑤铝制易拉罐;⑥黄铜;⑦矿泉水瓶;⑧磷酸二氢铵;⑨生铁。对其进行分类不正确的是(  )
    A.属于复合肥的有:④⑧
    B.可形成白色污染的有:①⑦
    C.属于金属材料的有:⑤⑥⑨
    D.属于碱的有:②③
    9.推理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
    B.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单质只含有同一种元素,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D.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10.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装有铂催化剂,尾气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Ⅰ中的反应物分子有三种
    B.反应Ⅱ属于分解反应
    C.反应Ⅱ中参加反应的二氧化氮与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此净化装置只能消除氮的氧化物对空气的污染
    11.CO2是重要的资源,以其为原料可获得如图四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①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对于维持大自然氧平衡至关重要
    B.从环保的角度来看,反应②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是能减少“白色污染”
    C.反应③是生产化肥尿素[CO( NH2)2]的一个重要方法,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D.反应④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属于复分解反应
    12.你玩过“盖房子”的游戏吗?如图所示,游戏规则是“上下相邻的物质间均可反应,且左边上下相邻物质间反应均有沉淀生成,右边上下相邻物质间反应均有气体产生”来推物质。根据上述游戏规则,适合图中②④⑥三处的物质是(  )
    选项



    A
    K2CO3溶液
    大理石

    B
    NH4Cl溶液
    小苏打
    苛性钠
    C
    FeCl3溶液
    纯碱

    D
    Cu(NO3)2溶液
    石灰水


    A.A B.B C.C D.D
    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9分)
    13.(7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②表示的是   (填“分子”或“原子”)。
    (2)如图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   ,其离子符号是   。
    ②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③一种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7,该氯原子的中子数   。
    (3)氧和硫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   不同。
    (4)下列微观示意图中,能表示混合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

    14.(9分)“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重要循环。

    (1)图中⑤⑥所指的过程中,包含着两层含义:分别是   ,   。
    (2)在⑤⑧两个反应中,反应物相同,产物不同的原因是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氧气和臭氧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3)从化学视角看,滴水穿石和溶洞形成其原理都是   。
    (4)结合图示,下列关于碳、氧循环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能吸收二氧化碳的自然资源主要有海洋、森林
    B.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价不变
    C.碳循环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处于动态平衡
    (5)化石燃料的燃烧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途径之一,请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15.(6分)Ⅰ.把一定质量的锌粉投入到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A中,充分搅拌,过滤。

    (1)若向滤渣C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气体生成。滤渣C中一定有   。
    (2)若向溶液A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写出向滤渣C中加入足量硫酸发生的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Ⅱ.为了验证金属活动性强弱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同学们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

    利用实验一和实验二,既能验证铜、锌金属活动性强弱,同时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则溶液A可以是   (填序号)。
    a.稀硫酸
    b.硝酸银溶液
    c.氯化亚铁溶液
    d.硫酸锌溶液
    e.硫酸铜溶液
    16.(7分)固体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①②③④是分别用100克水配制的不同状态的A溶液。
    据图回答:
    (1)63℃时A的溶解度为   ,A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2)①②③④中,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欲将其恰好成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填一种即可)。
    (3)A中混有少量B时,常用提纯方法是(如图2):

    操作Ⅱ的名称是   。
    17.(10分)从海水中晒的粗盐主要成分为NaCl,往往还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Na2SO4和泥沙等杂质,必须进行分离提纯后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部分流程如图:

    (1)步骤①②③均涉及的实验操作是   ,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   。
    (2)若白色沉淀a为Mg(OH)2和BaSO4,则试剂X为   ,步骤②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   。
    (3)溶液B中含有的阳离子为   ,步骤②和③所加试剂顺序能否颠倒?   ,理由是   。
    (4)试剂Y为   ,生成气体的反应方程式为   ,蒸发结晶过程中   ,停止加热。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18.(12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的名称①   。
    (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较为纯净氧气的装置组合是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若选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发生装置需改进的是   ,当选用C装置收集完气体后,测得瓶中氧气纯度明显偏低,以下原因可能的是   。
    A.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B.集气瓶在移出水面前未盖玻璃片
    C.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4)某化学兴趣小组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数据处理软件可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收集一塑料瓶氧气进行以下三步实验:①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③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次为图3中的MN段、NP段和PQ段。

    ①能够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曲线是   。
    A.MN段
    B.NP段
    C.PQ段
    ②PQ段与MN和NP相比可以得出结论   。
    ③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时几乎不再变化。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9分)
    19.(9分)在实验室中,某同学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钙粉末试剂,并对其产生兴趣,进行如下实验。
    根据实验过程和图象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样品   (填“完全变质”或“部分变质”)。
    (2)b点溶液中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3)完全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是多少?(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书写必要的计算过程。)

    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试卷(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共40分。1至8题每小题3分,9至12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常用的“灭火弹”里装有液态四氯化碳,使用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据此推测,四氯化碳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A.气态时密度比空气大 B.沸点较低,容易气化
    C.不支持燃烧 D.无色液体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解:A、四氯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
    B、沸点较低,容易气化,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
    C、不支持燃烧,不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故正确;
    D、四氯化碳为无色液体,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2.(3分)保护环境利在千秋,功在当代.为了保护环境,你认为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
    ①大量砍伐森林,作为燃料代替燃煤.②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③使用风力、水力发电代替火力发电.④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
    ⑤控制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
    A.只有②③④⑤ B.只有①③④⑤ C.只有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分析】环境污染主要有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三大主要污染,只要有利于环境的措施都是可取的.可从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污染治理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①大量砍伐森林,会家居环境的恶化,不利于保护环境,错误;
    ②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能防止水体污染,可以减少污染,正确;
    ③使用风力、水力发电代替火力发电,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燃煤发电,可以减少污染,正确;
    ④烟花爆竹的燃放,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和粉尘,对大气污染严重,所以要控制,正确;
    ⑤控制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可以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可以减少污染,正确;
    故选:A。
    【点评】治理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这也是中考的考点之一.
    3.(3分)配制稀硫酸的部分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
    A.取浓硫酸 B.读取数据
    C.稀释 D.装瓶
    【分析】A、根据倾倒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用细口瓶向量筒中倾倒浓硫酸,量筒倾斜,接近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读数时,量筒平放,视线与量筒中所需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为防止溶液溅出,可用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浓硫酸的稀释方法与注意事项、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3分)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或现象
    分子的特性
    A
    将蔗糖放入盛水的烧杯中溶解后,液面下降
    分子间有间隔
    B
    白糖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溶解快
    升高温度,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
    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水银柱上升
    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
    D
    水通电分解可得到氢气和氧气
    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A.A B.B C.C D.D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将蔗糖放入盛水的烧杯中溶解后,液面下降,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蔗糖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
    B、白糖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溶解快,是因为升高温度,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
    C、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间隔增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D、水通电分解可得到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3分)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肥皂来清洗衣物,肥皂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C17H35COONa)。下列有关硬脂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微观上看:硬脂酸钠含有18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钠原子
    B.从宏观上看:硬脂酸钠分子是由碳、氢、氧、钠四种元素组成
    C.从分类上看:硬脂酸钠属于氧化物
    D.从质量上看:硬脂酸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7:4
    【分析】A、根据硬脂酸钠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C、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硬脂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硬脂酸根离子构成的,不能说硬脂酸钠含有18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钠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硬脂酸钠分子是由碳、氢、氧、钠四种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硬脂酸钠是由碳、氢、氧、钠四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硬脂酸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8):(16×2)=27:4,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3分)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氧两种元素可组成多种不同物质
    B.团簇中的水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水蒸发变为水蒸气,分子间隔增大
    D.干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物质的元素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氢、氧两种元素可组成多种不同物质,如组成水、过氧化氢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B、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团簇中的水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液体变为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D、冰是固态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常见物质的元素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3分)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流程可实现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B.制得H2中氢元素最初来源于水和硫酸
    C.所有涉及的反应中,有四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反应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I2+2H2O═2HI+H2SO4
    【分析】A、根据“太阳能为热源”分析;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C、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分析;D、根据反应I为二氧化硫与碘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HI进行分析。
    【解答】解:A、根据“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可知该流程可实现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故正确;
    B、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H2O+I2=H2SO4+2HI,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制得H2中氢元素最初来源于水;故错误;
    C、反应I中,I的化合价由0转化为﹣1,S的化合价由+4转化为+6;反应I中,O的化合价由﹣2转化为0,S的化合价由+6转化为+4;反应Ⅲ中,H和I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正确;
    D、由图可知,反应I为二氧化硫与碘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HI,化学方程式为:SO2+I2+2H2O=2HI+H2SO4;故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元素的化合价等知识,难度不大。
    8.(3分)现有下列物质:①食品保鲜膜;②火碱;③纯碱;④硝酸钾;⑤铝制易拉罐;⑥黄铜;⑦矿泉水瓶;⑧磷酸二氢铵;⑨生铁。对其进行分类不正确的是(  )
    A.属于复合肥的有:④⑧
    B.可形成白色污染的有:①⑦
    C.属于金属材料的有:⑤⑥⑨
    D.属于碱的有:②③
    【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类别和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硝酸钾中含有营养元素钾元素和氮元素,磷酸二氢铵中含有营养元素磷元素和氮元素,都属于复合肥,说法正确;
    B、食品保鲜膜和矿泉水瓶都是由塑料制成的,可形成白色污染,说法正确;
    C、铝制易拉罐、黄铜、生铁都属于金属材料,说法正确;
    D、纯碱属于盐,不是碱,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加强对物质的类别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4分)推理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
    B.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单质只含有同一种元素,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D.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分析】A、根据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B、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带正电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但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等,故选项推理正确.
    D、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但带正电的粒子不一定是阳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0.(4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装有铂催化剂,尾气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Ⅰ中的反应物分子有三种
    B.反应Ⅱ属于分解反应
    C.反应Ⅱ中参加反应的二氧化氮与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此净化装置只能消除氮的氧化物对空气的污染
    【分析】A.根据分子结构模型来分析;
    B.根据化学反应的特点来分析;
    C.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来分析;
    D.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该催化转化过程是NO与O2反应生成NO2.反应Ⅰ中的反应物分子有两种,故A错误;
    B.反应Ⅱ反应的方程式是:2NO2+4CON2+4CO2,不属于分解反应,故B错误;
    C.由图示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NO2+4CON2+4CO2,参加反应的二氧化氮与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C正确;
    D.由图示可知,该催化转化过程可以将NO、NO2、CO转化为N2、CO2,可以消除NO、NO2、CO对空气的污染,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该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了学生观察理解微观模型示意图的能力,从多方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11.(4分)CO2是重要的资源,以其为原料可获得如图四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①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对于维持大自然氧平衡至关重要
    B.从环保的角度来看,反应②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是能减少“白色污染”
    C.反应③是生产化肥尿素[CO( NH2)2]的一个重要方法,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D.反应④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属于复分解反应
    【分析】A、根据反应①是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需要吸收热量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反应②得到了无毒、易降解的塑料,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反应④的特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反应①是光合作用,反应①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的过程,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氧气和有机物,对于维持大自然氧平衡至关重要,故A说法正确。
    B、通过该反应得到了无毒、易降解的塑料,有利于缓解“白色污染”,故B说法正确。
    C、反应③是生产化肥尿素[CO(NH2)2]的一个重要方法,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原子种类不变,故C说法正确。
    D、反应④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获得四种物质的流程,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白色污染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4分)你玩过“盖房子”的游戏吗?如图所示,游戏规则是“上下相邻的物质间均可反应,且左边上下相邻物质间反应均有沉淀生成,右边上下相邻物质间反应均有气体产生”来推物质。根据上述游戏规则,适合图中②④⑥三处的物质是(  )
    选项



    A
    K2CO3溶液
    大理石

    B
    NH4Cl溶液
    小苏打
    苛性钠
    C
    FeCl3溶液
    纯碱

    D
    Cu(NO3)2溶液
    石灰水


    A.A B.B C.C D.D
    【分析】根据“上下相邻的物质间均可发生化学反应,且左边上下相邻物质间反应均有沉淀产生,右边上下相邻物质间反应均有气体产生”来推物质的原则,结合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以及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反应规律解决此题.
    【解答】解:根据要求上下之间能发生反应,利用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结合金属发生的置换法应对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判断分析即可。
    A、碳酸钾会与氢氧化钡、硝酸银反应生成沉淀,碳酸钾会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但是银不会与盐酸反应,故A错误;
    B、氯化铵和氢氧化钡不会生成沉淀,小苏打会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苛性钠不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故B错误;
    C、氯化铁会与氢氧化钡、硝酸银生成沉淀,纯碱和盐酸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镁和盐酸会生成氢气,故C正确;
    D、硝酸铜和氢氧化钡会生成沉淀,和硝酸银不能反应产生沉淀,石灰水和盐酸不会生成气体,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是一道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并应用复分解反应的规律,以及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9分)
    13.(7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②表示的是 分子 (填“分子”或“原子”)。
    (2)如图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 8 ,其离子符号是 Cl﹣ 。
    ②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得到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③一种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7,该氯原子的中子数 20 。
    (3)氧和硫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 质子数 不同。
    (4)下列微观示意图中,能表示混合物的是 C (填字母序号,下同),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

    【分析】(1)依据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图分析;
    (2)①依据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分析;
    ②依据硫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
    ③依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分析;
    (3)依据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分析;
    (4)依据微观示意图分析。
    【解答】解:(1)分析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图可知,①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②原子构成分子,水分子构成水,所以图中②表示的是分子,故填:分子;
    (2)①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是第一层排2个电子,第二层排8个电子,最外层排7个电子,容易得一个电子形成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即形成氯离子,则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8,离子符号为Cl﹣,故填:8;Cl﹣;
    ②分析硫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容易得到电子,故填:得到;
    ③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为37,则该氯原子的中子数37﹣17=20,故填:20;
    (3)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氧和硫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质子数不同,故填:质子数;
    (4)分析微观示意图可知,A、D都是由一种微粒构成,且微粒中含有同种原子,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B是由一种微粒构成,每一个微粒是由两种不同原子构成,则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C是由两种微粒构成,属于混合物,则能表示混合物的是C,能表示化合物的是B,故填:C;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常物质的构成和物质的分类,主要是利用微粒结构示意图及微观示意图来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14.(9分)“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重要循环。

    (1)图中⑤⑥所指的过程中,包含着两层含义:分别是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植物的呼吸作用 。
    (2)在⑤⑧两个反应中,反应物相同,产物不同的原因是 反应条件不同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氧气和臭氧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分子构成不同 。
    (3)从化学视角看,滴水穿石和溶洞形成其原理都是 碳酸钙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 。
    (4)结合图示,下列关于碳、氧循环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能吸收二氧化碳的自然资源主要有海洋、森林
    B.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价不变
    C.碳循环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处于动态平衡
    (5)化石燃料的燃烧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途径之一,请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CO2+2H2O 。
    【分析】(1)根据光合作用以及呼吸作用来分析;
    (2)根据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来分析;根据物质的分子构成来分析;
    (3)根据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4)根据碳循环与氧循环的过程、原理来分析;
    (5)根据甲烷燃烧的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1)⑤代表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⑥代表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故填: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
    (2)⑤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叶绿体中反应生成有机物和氧气;⑧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这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但由于反应的条件不同,所以生成物不同;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臭氧是由臭氧分子构成的,氧分子与臭氧分子的构成不同,所以氧气和臭氧的性质不同;故填:反应条件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3)从化学视角看,滴水穿石和溶洞形成其原理都是碳酸钙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 +CO2+H2O═Ca(HCO3)2;故填:碳酸钙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
    (4)A.能吸收二氧化碳的自然资源主要有海洋、森林,选项说法正确;
    B.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价改变,选项说法错误;
    C.碳循环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选项说法正确;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处于动态平衡,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5)在点燃的条件下,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填:CH4+2O2CO2+2H2O。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5.(6分)Ⅰ.把一定质量的锌粉投入到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A中,充分搅拌,过滤。

    (1)若向滤渣C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气体生成。滤渣C中一定有 铁和铜 。
    (2)若向溶液A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写出向滤渣C中加入足量硫酸发生的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H2SO4=FeSO4+H2↑(或Zn+H2SO4=ZnSO4+H2↑) 。
    Ⅱ.为了验证金属活动性强弱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同学们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

    利用实验一和实验二,既能验证铜、锌金属活动性强弱,同时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则溶液A可以是 ce (填序号)。
    a.稀硫酸
    b.硝酸银溶液
    c.氯化亚铁溶液
    d.硫酸锌溶液
    e.硫酸铜溶液
    【分析】根据金属的性质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Ⅰ.(1)由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是:锌>铁>铜,把一定质量的锌粉投入到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A中,锌先与硫酸铜反应,硫酸铜完全反应后再与硫酸亚铁反应。若向滤渣C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气体生成,说明含有氢前的金属,故滤渣C中一定有铁和铜;
    (2)若向溶液A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则滤渣一定含有锌、铁和铜,向滤渣C中加入足量硫酸发生反应是锌和稀硫酸以及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Zn+H2SO4=ZnSO4+H2↑;
    Ⅱ.利用实验一和实验二,既能验证铜、锌金属活动性强弱,同时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能有气体生成,则溶液A可以是:氯化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故选:ce。
    故答案为:Ⅰ.(1)铁和铜;
    (2)Fe+H2SO4=FeSO4+H2↑(或Zn+H2SO4=ZnSO4+H2↑);
    Ⅱ.ce。
    【点评】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
    16.(7分)固体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①②③④是分别用100克水配制的不同状态的A溶液。
    据图回答:
    (1)63℃时A的溶解度为 120g ,A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增大 (填“增大”或“减小”)。
    (2)①②③④中,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④ ;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① ,欲将其恰好成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降温到63℃(或加A物质80克溶解) (填一种即可)。
    (3)A中混有少量B时,常用提纯方法是(如图2):

    操作Ⅱ的名称是 降温结晶 。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1)63℃时A的溶解度为120g,A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①②③④中,质量分数最小的是(2)①②③④中,质量分数最小的是④,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①,欲将其恰好成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降温到63℃(或加A物质80克溶解);(3)图2中,A中混有少量B时,操作II的名称是降温结晶。
    【解答】解:(1)63℃时A的溶解度为120g,A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答案为:120g;增大;
    (2)①②③④中,质量分数最小的是(2)①②③④中,质量分数最小的是④,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①,欲将其恰好成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降温到63℃(或加A物质80克溶解);故答案为:④;①;降温到63℃(或加A物质80克溶解。合理即可,但需定量);
    (3)图2中,A中混有少量B时,操作II的名称是降温结晶,因为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故答案为:降温结晶(冷却结晶);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结晶的方法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7.(10分)从海水中晒的粗盐主要成分为NaCl,往往还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Na2SO4和泥沙等杂质,必须进行分离提纯后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部分流程如图:

    (1)步骤①②③均涉及的实验操作是 过滤 ,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 玻璃棒 。
    (2)若白色沉淀a为Mg(OH)2和BaSO4,则试剂X为 氢氧化钡溶液 ,步骤②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Ba(OH)2+MgCl2=Mg(OH)2↓+BaCl2 、 Ba(OH)2+Na2SO4=2NaOH+BaSO4↓ 。
    (3)溶液B中含有的阳离子为 钙离子、钠离子和钡离子 ,步骤②和③所加试剂顺序能否颠倒? 不能 ,理由是 后加碳酸钠溶液能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钡 。
    (4)试剂Y为 稀盐酸 ,生成气体的反应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蒸发结晶过程中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 ,停止加热。
    【分析】根据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含钡离子的溶液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步骤①②③均需将沉淀与滤液分离,均涉及的实验操作是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2)若白色沉淀a为Mg(OH)2和BaSO4,则试剂X为氢氧化钡溶液;步骤②中氯化镁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钡,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Ba(OH)2+MgCl2=Mg(OH)2↓+BaCl2、Ba(OH)2+Na2SO4=2NaOH+BaSO4↓。
    (3)溶液B中含有氯化钙、氢氧化钠和氯化钠和过量的氢氧化钡,含有的阳离子为钙离子、钠离子和钡离子。
    步骤②和③所加试剂顺序不能颠倒,因为后加碳酸钠溶液能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钡。
    (4)溶液C中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过量的碳酸钠,试剂Y为稀盐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
    故答案为:
    (1)过滤;玻璃棒;
    (2)氢氧化钡溶液;Ba(OH)2+MgCl2=Mg(OH)2↓+BaCl2;
    (3)钙离子、钠离子和钡离子;不能;
    (4)稀盐酸;Na2CO3+2HCl═2NaCl+H2O+CO2↑;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查了粗盐提纯中离子的除杂,除去多种杂质离子时,要考虑除杂的顺序、后面加入的试剂要能除去前面加入的过量的试剂。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18.(12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的名称① 集气瓶 。
    (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较为纯净氧气的装置组合是 BC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H2O2H2O+O2 ,若选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a (填“a”或“b”)端通入。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KMnO4K2MnO4+MnO2+O2 ,发生装置需改进的是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当选用C装置收集完气体后,测得瓶中氧气纯度明显偏低,以下原因可能的是 ABC 。
    A.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B.集气瓶在移出水面前未盖玻璃片
    C.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4)某化学兴趣小组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数据处理软件可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收集一塑料瓶氧气进行以下三步实验:①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③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次为图3中的MN段、NP段和PQ段。

    ①能够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曲线是   。
    A.MN段
    B.NP段
    C.PQ段
    ②PQ段与MN和NP相比可以得出结论 氧气的体积分数受重力的影响 。
    ③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1% 时几乎不再变化。
    【分析】根据氧气的制取装置和收集方法的相应知识点进行解答。
    【解答】解:(1)仪器的名称①集气瓶;
    (2)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较为纯净氧气,发生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型,即装置B,收集方法是排水法,即装置C,故装置组合是BC,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2H2O+O2,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若选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长进短出,即a端通入;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KMnO4K2MnO4+MnO2+O2,由图可知,发生装置A需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口,若收集完气体后,分析以下三种情况,A.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导致集气瓶内有残留空气,误将空气当成纯氧气,进行测量氧气的纯度,导致结果偏低,B若在水面上盖玻璃片,空气中的其他其他会进入集气瓶,影响氧气的纯度,测量结果偏低,C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收集的气体是氧气,导致测量结果偏低,故选ABC;
    (4)①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瓶内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导致部分气体膨胀逸出,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即NP段;
    ②PQ段塑料瓶内氧气受重力作用,部分氧气会由于重力作用而下降,导致氧气体积分数减少,说明氧气的体积分数受重力的影响;
    ③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时几乎不再变化,因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21%。
    故答案为:(1)集气瓶;
    (2)BC,H2O2H2O+O2,a;
    (3)KMnO4K2MnO4+MnO2+O2,试管口放一团棉花,ABC;
    (4)①B,②氧气的体积分数受重力的影响,③21%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氧气的制取装置和发生装置的掌握,实验探究更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探索,难度系数中等。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9分)
    19.(9分)在实验室中,某同学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钙粉末试剂,并对其产生兴趣,进行如下实验。
    根据实验过程和图象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样品 部分变质 (填“完全变质”或“部分变质”)。
    (2)b点溶液中的溶质为 CaCl2和HCl (填化学式)。
    (3)完全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是多少?(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书写必要的计算过程。)
    【分析】(1)依据题中实验和图象分析出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
    (2)分析图象b对应的反应程度推知b点溶质的成分;
    (3)依据题中数据和碳酸钠钙盐酸反应的方程式计算出气体的质量。
    【解答】解:(1)分析题中实验可知向样品中滴加盐酸,当滴到50g时才气体产生,说明滴加前50g盐酸是与氢氧化钙反应,之后再滴加的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该样品时部分变质,故填:部分变质;
    (2)分析图象可知滴加盐酸的反应是Ca(OH)2+2HCl=CaCl2+2H2O和CaCO3+2HCl=CaCl2+H2O+CO2↑,b点已不再产生气体,说明盐酸已过量,所以b点溶液中的溶质为CaCl2和HCl,故填:CaCl2和HCl;
    (3)分析图象可知与碳酸钙反应的盐酸质量为25g,
    设完全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73 44
    25g×14.6% x
    = x=2.2g
    答:完全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是2.2g。
    【点评】此题是关于化学方程式与实验评价结合的计算题,主要是利用实验流程和曲线图对实验进行相关的评价,利用反应方程式来分析和解决化学计算中的有关量。

    相关试卷

    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Na-23 C-12, = 2 \* GB3 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山东省东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东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a≤11,2%~0,7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山东省东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东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